“报告,数据处理器分配火力完毕,各舰炮瞄雷达均已经锁定目标,请指示。”安徽号巡洋舰上的通讯主官报告。舰长放下手里的望远镜,看着这片深蓝的大洋,一会儿就会有几十艘军舰带着几千上万名年轻的海军永远的沉睡在她的怀抱里了,就像四十五年前的大东沟一样。短短的几秒钟,仿佛过了二分之一个世纪。“命令各舰进入发射倒数,三十秒后进行齐射,其后各舰独立作战,此战有我无敌。”
“诺。”通讯官把指令传达到各舰的舰桥,舰桥上各舰的指挥官下达了倒数开火的命令。倒数很快就接近了零点,一道道火龙从各舰的甲板上腾起,甲板下武器操作舱里的操控员,带着耳机,根据测距桅杆上雷达信号和空中的预警机传来的讯息,精细的操作着手柄,不断纠正飞行的轨迹,这些火龙拉着长长的尾焰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始终贴着海面飞行。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仅仅十来分钟后,这些火龙乳燕归巢一般射入第58。3特混舰队的一艘艘航母战列舰、重巡、轻巡、驱逐舰的舰身,钢铁和钢铁的碰撞后,烈焰和飞溅的碎片成了猪脚。坂田当然看不到这一切,但是中国舰队这一轮齐射,让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官粟田健男大将也吃惊不小,他忍不住问自己的参谋长南勇中将。“中国海军发射的这种武器难道是火箭弹?难道他们打算用霰弹替美国人洗甲板吗?”
不过很快他们就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消息,中国舰队方面确认,曾经让日本损失了几百架飞机都没伤到筋骨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有四分之一的舰队在刚才的一轮“火箭”袭击中非死即伤,第58。3舰队已经丧失了继续作战的可能性。
“这,这怎么可能?”南勇中将几乎一瞬间就被这个消息给击倒了,神色中露出浓浓的颓唐之色。中国海军甚至没有出动飞机,仅仅是在自己和联合舰队的上空清理了美国的侦查机,还用电子干扰阻止了对方的电报告警,距离敌人还有100海里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舰载火力就将对手一次ko,这样的话,除非有足够的空中优势,否则和中国海军在大洋上进行海战将会是一个笑话,因为中国海军这种“火箭弹”就像是千里之外取敌人首级的天外飞仙,任何海军也不敢保证自己的舰队能在这种打击下全身而退。
“难道这是?”粟田健男突然有种猜测,但是他还不敢肯定,因为这种可以自己改变航向,追逐敌人目标的技术,理论上日本也已经具备了,可惜他们在战场上的效果却不够好。粟田健男心里的猜测就是日军曾经在大岛战役中使用过的八格弹。
大岛之战中美国58特混舰队相比陆战队而言损失并不太大,但是美国水兵对日本自杀式“神风特攻队”的攻击印象太深了,当时的美军怎么也想不通,那些飞行着的不是飞机,是炸*弹,而驾驶炸*弹的却是人!人怎么能开炸*弹?这些曾被当年美军称之为“八格弹”的“神风特攻队”,初期使用,对美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伤害。
日本使用灭绝人性的自杀式“神风特攻队”的主要背景是,此时日本军国主义已露败象,尤其是美国从二十二年开始全面封锁日本列岛而实施近两年的“饥饿作战”,使日本措手无策,人无口粮,机无燃料。当时,时任美国陆军部长的史汀生说得很精辟,“对付日本唯一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给它”。美国当年对付日本的方式方法,现在也很能给一些国家有益启迪。面对机无燃料的窘局,时任日本内阁首相的东条英机这样鼓励军人,“在日本,不是飞机在天上飞,而是精神在飞”。
日本当时既无充足燃料,于是便让那些战机只加飞单程的油料,载上超过正常载弹量4至5倍的250公斤炸药,实施俯冲撞击(请注意不是攻击)。
二十三年10月19日,就在美军于菲律宾莱特湾口岛屿登陆、麦克阿瑟发表“我回来了”著名演讲后,日本海军中将大西陇次郎从第一航空队201飞行中队中抽出那些“无限忠于天皇”的军人,穿上礼服,别上特制的荣誉徽章,按照1281年中国元朝忽必烈远洋舰队入侵日本时曾被一阵台风摧毁的典故,用日本人人敬畏的“神风”替他们命名为“神风特攻队”。
同年10月22日,日本第一架“神风”攻击机撞上美军护航的航母“普林斯顿”号,大火引母弹药舱爆炸,不久沉入海底;三天后的25日,日本又有5架“神风”攻击机撞沉了另一艘航母“圣路易丝”号;在这三天的期间,日本共进行了近2百次“神风”攻击,干掉了美军航母两艘、驱逐舰三艘,其他军舰不等。日军此举,大出美军意外,美军不仅感到可怕,更是感到不可理喻。
二十四年4月12日,随着美军打到日本的门户—奄美大岛,日军更是将神风特攻队发挥到极致,这次已经没有战机可用,于是由日军士兵操纵着已安装3台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滑翔机,装上1千公斤烈性炸药,先由轰炸机运送,发现目标后,轰炸机在800米高度将这些“人肉炸*弹”投放,滑翔数十公里后,由神风特攻队员启动发动机,以时速达8百公里的速度冲向美军军舰。一开始,美军一愁莫展,军舰对这些“人肉炸*弹”防不胜防,纷纷中弹。
美军在吃过大亏之后,经过细密研究,发现了这些由神风特攻队改装版的“人肉炸*弹”的窍门。于是,美军出动战斗机,专门对付还尚在空中飘的“人肉炸*弹”,而用轰炸机消灭机场上还仍未上天的;日军这个时候的“人肉炸*弹”,不是凌空“开花”,就是在地上遍地“怒放”。最后,日本黔驴技穷,只好放弃这种费效比奇差的攻击方式,但是看到中国的进攻方式忍不住想象中国是否也在每一枚“火箭弹”里面放上了一个敢死队员来操纵,不得不佩服日本军人的想象力,但是对于此时的美国海军而言,这一切都没有区别,因为他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第58。3特遣部队海军少将约翰??利维斯此刻头上正包着绷带,呆呆的坐在交通艇里,看着周围一艘艘熟悉的军舰在水面上变成了一个个焰火燃放平台。重新建造的航空母舰:“新企业”号已经右倾40度,红色的舰底快从海面上全部浮出来了,而她的姊妹舰“新列克星敦”号则已经断成两截,只有一个不到三分之一的舰尾还飘在水面上。
远处的护航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已经变成了巨大的漩涡,把没有及时逃离的水兵带到水下去陪葬。另外一艘护航航空母舰“圣哈辛托”号满身烟火,显然也没有多少抢救的价值了,只是暂时没有沉没而已。
此外的1艘重巡洋舰、3艘轻型巡洋舰、1艘防空巡洋舰、13艘驱逐舰能毫发无损的也就是一艘轻巡洋舰和4条驱逐舰而已,现在正在四处忙着救人。电台里此刻传来的一声声“情况一切正常,尚未发现敌人舰队或者机群”的报告让约翰??利维斯少将连苦笑的力气都欠奉。
“这一定是个噩梦,强大的美国海军不可能就这么战败的。嗯,上帝啊,拯救一下你的子民吧。愿上帝保佑美利坚。”在昏迷前,少将的卫兵听到的约翰??利维斯最后一句话,或许是自言自语吧。但是少将不会再次醒来了,就像58。3特遣部队不会再次出现在美利坚太平洋舰队的编制表上一样。
第五百七十六节 穷兵黩武德意志()
此时的红俄已经变成了三块各自不相联系的地块,莫斯科周围是红俄最大的一个战略集群,但是也仅仅相当于战前最虚弱的南方面军的三分之二。坦克已经所剩无几,飞机则只能在夜间冒险飞上天空,几乎都是在执行自杀任务,甚至连红俄军一向丰沛的火炮也变得稀缺起来,往往一个主力师仅仅能配备30…50门75毫米以上的火炮,而且弹药不会超过两个基数,机枪步枪甚至不能做到满足大大缩编的红俄军的需要,工人自卫队更是连老掉牙的德莱塞击针枪都派上了用场,唯一还算富余的就是手榴*弹和炸药包了,这也是红俄军为中德侵略者们准备的最后一道甜点。坚强的朱加什维利同志还在指挥作战,但是华西列夫和朱可夫两人也无法让战报变得比外面的阴冷天气更让人振奋。面对三十多万德军和二十三万装备精良,补给充足的中国国防军,红俄军显然没有多少招架之功了,而那十七万人的白俄帝国国防军作为外围支援部队,早就开始磨刀霍霍了,估计农工党占据绝对优势的莫斯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缺少恐怖元素了。
高加索地区的山地里还有部分南方面军的残余,但是显然他们也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份了,在第6集团军和多达35万人的大中华共同体属国派遣军的包围之下,还不足五万人的轻武装红俄军这个冬天注定只能在崇山峻岭中和寒风与饥饿作战了。土耳其当然更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在11月上旬,四个旅的土耳其陆军作为盟**队加入对俄军的围剿,甚至揽下了大多数的入山清剿工作,当然他们订购的两千个中国产的塑料运尸袋显然不太够用。
北方的摩尔曼斯克港附近有红俄第23集团军的残部和其他乱七八糟的红俄军,这些被编制表上称之为红俄北方面军的部队还不到2万人,而且除了一个月之前送来500吨面粉的美国货轮之外,他们已经和这个世界隔绝了。德国北方集群的两个中式装甲师和五个党卫军步兵师以及3个旅的芬兰猎兵构筑了一条冰雪防线,任何企图突围的红俄军都将被当做猎物一样被猎杀,而且他们断断续续的知道了距离他们最近的飘着同样旗帜的土地也只有500多平方公里,而且距离他们有800公里之遥,死了心的红俄军队也终于消停了,甚至连被空投来指挥这个方面军的崔可夫大将也不得不在隐蔽部里一面品尝美国面粉的大列巴,一面计算总投降的时间了。
红俄怎么看都是山穷水尽了,但是貌似节节胜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