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女说道:“那个小和尚既是不信,咱们也不用理他,事情总会弄清楚的。”
杨过叹道:“我只是担心有些人会在其中搅弄是非。少林寺中高手众多,现在咱们还无实力抗衡,看来我得找个时间再上少林一趟了。”
小龙女说道:“若是那些和尚都不信你,你去了也是无用,还会有生命危险。”
杨过想了想,说道:“少林寺毕竟是名门大派。应该不至于全都不明事理,不过姑姑说的也对,那此事就暂且放下,等以后再说吧。”
二人回了院子之后,孙婆婆正在等待。
杨过简单解释了一下之后,便又将孙婆婆劝回房内休息了。
第二日,三人继续行路。
杨过见得路上不停的有武林中人向南而去,而且都是在议论着什么宴会之事,不由心中奇怪。说道:“最近江湖中又发生了何事?怎地这些人都向一处聚集去了?”
孙婆婆问道:“难不成又有什么英雄大宴了?”
杨过摇头道:“英雄大宴才结束不久,哪里这么快就又举行?我去问上一问。”
他随意挑了一名挎刀青年,上前拱手行礼,说道:“这位小哥,在下见许多人都向一个方向而去,不知是欲往何处?又为的何事?能否见告一二?”
挎刀青年打量了他一下,见他年纪甚轻,不由问道:“小兄弟师承何派?怎地你师门没有告诉你么?”
杨过说道:“在下师门居于山中。又久不外出,是以对江湖中的消息不够灵通。”
挎刀青年闻言说道:“那就难怪了。不然郭大侠的喜事你怎也应该听说了才是。”
杨过略显惊讶之色,说道:“守护襄阳的郭靖郭大侠?”
挎刀青年说道:“正是,上月黄帮主产下一位公子和一位千金,可谓双喜临门了,为了庆祝郭大侠后继有人,丐帮已经在江湖中传话。要为两位公子和千金设满月酒宴,再过上几日便到了摆宴之日了,我等特送些礼物,喝杯酒水尝尝。”
杨过这才明白过来,向挎刀青年道谢了之后。便回到小龙女和孙婆婆身边,将事情说了。
“姑姑,郭伯父家既是添丁,于情于理我都该前去祝贺一番。好在襄阳城距离蒙军营帐不远,也不会误了取药之事,咱们就先去襄阳如何?”杨过说道。
小龙女点了点头,说道:“你来决定便好。”
杨过说道:“那就去襄阳吧。”
三人又改道南向而下,也不用问路,直接跟着前方的武林中人便可。
襄阳城。
因为蒙兵已暂时退去,襄阳城门已没有以前那般一直封闭,而是将小北门定时辰开启关闭,以供城内外进行生活用品等的流通。
此时尚是清晨时分,在距离郭靖府邸几街之隔的一处早点馆中,一位身穿蓝色锦衣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桌前,悠闲地吃着早点。
中年男子面色红润,长相斯文,颌下蓄有尺长的山羊胡,很有些书卷之气。
他吃完了早点,又饮下杯茶水,便结了账慢悠悠地向外走去。
到了街上,中年男子所经过之处,众人争相问好。
“李大夫,又来吃茶点了?”
“李大夫早啊,看您是越活越年轻了。”
“李大夫,家里刚炖了锅鸡汤,要不过来尝尝?”
李大夫一边面上含笑,一边不停地拱手回礼致谢,口中客套着,脚下的步伐却始终不紧不慢。
等过了半道街,他在一间名为“七针堂”的医馆前停了下来,然后迈步向内走去。
大堂内自有坐馆大夫,不用他费心,他只是扫看了几眼,便直接穿堂到了后院。
等他在厅中的椅上坐了,一个伙计走上前来,说道:“东家,针具和药品都已备好,是否现在便拿上来?”
李大夫点头说道:“去拿来吧。”
那伙计下去之后,片刻便又回转,提着一个三层小木箱,放到了桌上。
李大夫打开最上一层木箱,从中取出一个羊皮制成的皮套。
他将皮套展开,显出一排闪闪的银针。
这些银针粗细不同,长短也是不一,显是用法都有不同。
李大夫只是扫眼一瞄,便眼中有了怒气,回头说道:“这些银针并非是我原来所用,是谁换了?”
那伙计忙道:“昨日小的见大公子取了东家银针出去了一趟,许是大公子觉得银针旧了,又换了套新的。”
李大夫怒气稍歇,哼了一声说道:“他懂什么?就只会胡闹!可知道他现在何处?”
那伙计说道:“大公子一大早便出门了,估计又去街上散心了。”
李大夫叹了口气,说道:“算了,为郭夫人施针的时间也快到了,也来不及了,你拿上东西,陪我去郭府一趟。”(。。)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施针()
郭府之中,现今喜气洋洋。△
郭大侠喜得公子和千金,不单是郭府上下都笑容满面,便是整个襄阳城的民众,亦是与有荣焉。
襄阳城虽是大宋之城,但有能力守护襄阳,使得城内家家安居的,却只有郭靖一人。
所有的城民都巴不得郭家能够快些开枝散叶,好多上几人来共同守城。
本来城守吕文焕想要大肆庆祝一番,与民同乐,但郭靖以交战期间,不宜耗费钱粮为由推脱。
吕文焕再三相劝无果之下,只得放弃。
以郭靖的本意,摆几桌家宴,家中人团聚一起,再请来几个亲近之人,吃喝一顿便可。
但郭靖想要低调行事,事实却偏偏与他相违。
也不知是哪个大舌头之人,听了些只言片语消息,在与友人饮酒之时,放言郭大侠要摆满月酒宴,与众江湖同道一同庆祝。
此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在江湖上流传了出去。
于是各路英雄豪杰闻风而动,群起响应,从各地纷纷动身向襄阳赶来。
等郭靖知道之后,传言已经广为散播,事情再无法挽回。
此时他若再坚持己见,便不知要令多少江湖中人无功而返了,这些江湖中人虽不至于因此就对郭靖反目,但抱怨不满总不会少的。
无奈之下,郭靖只有默认了下来。
黄蓉干脆通过丐帮,又将消息散出,四处散发请帖,总算将此事做一个圆满收尾。
黄蓉起床之后,两个婴儿便一直哭哭闹闹,她费了半天唇舌去哄。总算将两个婴儿安抚下来。
等两个婴儿喝饱了奶水,安安静静地又睡了之后,黄蓉才松了口气,来到了外间。
预备的早饭早已经凉了,已有人将饭端下重热。
郭靖巡完城之后归来,见自家夫人额头都是汗迹。也不顾得换衣,忙拿来一条脸巾,将黄蓉额头的汗擦去,说道:“蓉儿,辛苦你了。”
黄蓉脸上满是幸福和宠溺之色,笑道:“这两个小捣蛋太也难伺候了,险些将我一条命都要了去。”
郭靖笑呵呵地说道:“再捣蛋还能比得过你?要我说,这俩家伙捣蛋也是随了你的性子。”
黄蓉嗔了他一眼,说道:“好啊。郭大爷,我辛辛苦苦为你郭家传宗接代,你却说这般风凉话。那俩祖宗我可是伺候不了,你郭大爷本事大,就一并接了过去吧。”
郭靖杀敌是好手,照顾孩子却是没辙,闻言忙满脸堆笑,说道:“蓉儿。前几日你不是腰背酸痛么?我特意找了城中最好的大夫,今日会过来给你看看。”
黄蓉白了他一眼。说道:“这会儿怕了?”
又道:“这几日我没睡好觉,只是乏累了一些而已,况且我对医术也通晓一二,哪用得着请什么大夫?”
郭靖说道:“医不自治,这些事还是交给旁人做比较好,我请来的这位大夫。是‘七针堂’的东家李大夫,用针之术颇为高明,与人治病之时,下针从不超过七针,定有办法治好这小小酸痛的。”
黄蓉笑道:“这些传言也能信?”
不过想到这终是丈夫的一片好意。便又道:“那等那位李大夫来了,让他给我扎几针试试。”
这时饭菜重热之后,又端了上来,郭、黄二人便说笑着用了早饭。
又过了不久,下人通报门外有一位李姓大夫求见。
郭靖忙令人将李大夫请了进来,然后和黄蓉移步到了客厅。
一会儿之后,李大夫便和他的伙计到了客厅之外。
郭靖和黄蓉起身相迎,郭靖拱手道:“劳烦李大夫了。”
李大夫忙回礼道:“郭大侠万勿客气,能为郭夫人诊治,是敝人的荣幸!”
又向黄蓉行了一礼,说道:“郭夫人,还请坐下来,让敝人为夫人把一下脉。”
三人落座之后,李大夫伸指在黄蓉手腕上把脉片刻,然后收回手,说道:“郭夫人只是产后受了凉气,侵入了带脉,以致于寒气凝滞,经络不通,继而气血虚弱,故有腰背酸劳之痛。”
郭靖闻言,急切地问道:“李大夫可能根治?”
若是旁人有此一问,李大夫早就冷脸相对了,但此时他却没有丝毫芥蒂,笑道:“非是敝人自夸,只消在郭夫人背后扎上几针便能缓解酸痛之状,每日施针一次,三日便能病症彻底消除。”
郭靖不由喜道:“李大夫果是名不虚传,还请李大夫早些动手下针,郭某在此谢过!”
李大夫忙道:“不敢承谢!敝人这就开始施针。”
他站起身之后,又向黄蓉说道:“郭夫人只管安坐不动便可,敝人可以隔着衣服为夫人下针。”
黄蓉点了点头,说道:“有劳李大夫了。”
那名伙计将木箱打开,将针套取出来放在桌上。
李大夫从中捏出一根细长银针,来至黄蓉背后,看准穴位后,只是用手指轻轻一送,银针便隔衣插进了肉中。
他又接连捏出了四根不同的银针,依次刺入不同的穴位。
等五根银针都插在了黄蓉腰背之上后,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