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艾草也在帮忙将玉米球球小心的捡起来放到运用小球的板车上,一只嫩白的小手上沾满了黑色的肥沃的腐殖土。一直在旁边守着的庄里的管事用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解释道:“公主大概是没见过,从翻土到种完这些,大家这里一直要忙二十来天。至于这土埂,这是用来种红薯藤的,而且中间的凹陷也更容易留住天上下来的雨水。”

    听了半天艾草还是一头雾水,杜若解释道:“红薯你也种过对不对,要先用红薯发出的嫩芽扦插。但是这里可没有那么多的土地,等玉米收获了天冷了再种红薯就迟了,所以就要先留好种红薯的地方,等到了时间就把它种下去,既不妨碍玉米的生长,也不妨碍红薯的种植。”这下子艾草有些懂了,点了点头。

    吃过新鲜的野菜大餐,他们又去看了培育红薯藤的地方。一直到下午时间差不多了,两个人才启程回京。在期间,杜若就知道王纪昀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她是买通杜若管理农庄的手下过来的,本来只是想偷偷摸摸的看看,没有想到在那么偏僻的地方居然碰到了第一次过来的艾草公主当场被逮了现行。

    没想到是自己手下的人出了问题,杜若也不是一般的不舒服。王纪昀是和自己没有关系了,但是自己手下的人不知道,他们以为王纪昀和自己关系还很好呢。放王纪昀的人单独进去他们是不敢,但是放王纪昀看看,他们也是打量着或许凭借王纪昀和杜若的关系,杜若可能不会责罚他们。

    处理了和这件事有关的几个人,再一次严申这里不允许任何外人过来,杜若才算是解决了这件事。一路回到宫中时,已经是晚饭时分了。女儿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过了一天,张氏担心的心都快碎了,又怕碰着,又怕摔着。

    这下子好了艾草终于平安的回来了,没有任何意外发生。知道女儿在外面肯定也动手做了不少事,张氏这一顿饭全是大补的东西。朱厚炜和杜若这样的食肉动物自然是喜欢的不得了,一向不喜欢油腻的艾草和只能干看着的朱佑樘就惨了。最后还是朱厚照让未央宫的小厨房赶着炒了两盘杜若他们带回来的野菜,艾草才终于能吃下东西。

    吃过晚饭,离宫门落锁还有一段时间,杜若和朱厚照一起去乾清宫看看。路上朱厚照听说了王纪昀的事,笑道:“李健威的确是来京城了,结果一进了城,朝鲜使团就和日本使团打起来了。”去年的事,可是在他们中间结了一个大疙瘩,现在到了街上看见了朝鲜人和日本人碰上了大家都要躲得远远的,就怕他们打起来波及自己。

    “听说,郡主府闺房之中也不甚和睦。”王纪昀是能够知道自己怀孕了就离家出走的人,还能在杜若的田庄里做出了不小的事业。见识过了外面的精彩,她这么可能还甘心在李健威的甜言蜜语中做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傀儡。锦衣卫对郡主府也是重点监视,郡主府的一点一滴朱厚照都很清楚。“不过王纪昀是个聪明人,至少她还知道从李健威这里慢慢获得自己的权利。”知道自己的处境危险以后,王纪昀就有意识的从李健威这里一点一点的哄出自己应有的主动权。她自己又有钱,相信很快就能解决自己的尴尬处境。

    最近朱厚照的工作重心都是在准备魏嘉他们的大航海和许进在西北做大的事情上,科举改革条例的拟定反而慢慢的缓下来。尤其是许进这件事虽然不急,但是着实让朱厚照伤透了脑筋。杜若在这上面反而帮不到他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要想到处理西北一地的事,更是涉及整个朝廷势力的重新洗牌。杜若除了一直交好的几个叔伯辈的人物以外,他的人脉基本上都在各大商人和军中,朝廷之事他却是插不上什么手。

    要打压许进,他后面的马文升一系肯定要受到关联,但是现在朱厚照就靠着马文升他们维持着文官系统和武官系统的平衡。而且一旦因为许进之事鞑靼他们有异动在西北用兵,朝廷是有了一点小钱,好多朱厚照已经设想好的事可就做不成了。尤其是鞑靼的商人和愿意亲近大明的贵族在被大明慢慢拉拢的情况下,朱厚照更不想破坏现在的和平局面。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正是让朱厚照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办才好。

    “大事一件接着一件,我是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皇帝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好了。”朱厚照翻开一张大纸,上面写着航海计划的实现进度,上面那么多的事宜,只有几项被打了钩钩。下面还有好多的空白等着朱厚照他们填满。

    “没干系,等小吃货长大了,我就带你游遍三山五岳。每天日上三竿才起,只要愿意咱们就吃了睡睡了吃。”杜若轻轻的亲了一下朱厚照的耳朵尖尖,朝他耳朵里吹气说。

    朱厚照一把推开了他,“你离我远点,我耳朵太痒了。得了,你也别养我了,您这是这是养一头猪吧。”杜若好久没有听过朱厚照这样京味儿的话了,一下子乐的不行了。

    朝他翻了几个白眼,朱厚照指着上面的图纸,拿出一个本书来说道:“一共是一千七百人左右。魏嘉负责买百来个阿拉伯奴隶,他刚刚回泉州了。船什么的,他这趟也一起买下来,要是能在西班牙招募到几个去过美洲大陆的水手就再好不过了。”航海什么的还是阿拉伯人比较靠谱,全是汉人还是不太行。再加上几个有过远洋航行经验的欧洲人,就非常的完美了。一起算起来人数不多,船上的都是汉人的海军,也不怕他们造反。

    “我这里饼干,肉干,淡水,都证实可行了。只要定下时间马上就可以制作。至于其他的东西,他们还在开清单,过几天应该能拿到。”看着杜若有些胡子拉碴的脸,朱厚照觉得自己和他这样全心的信任对方,一起做一件事简直再好不过了。杜若说着说着看他看着自己有些乱糟糟的胡子,无奈的笑道:“没有办法,这里又没有刮胡刀。他们给我刮胡子,我总怕他们把我的嘴给削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弘治二十年() 
到了年纪,朱厚照也长了不少胡子,不过他都已经刮了。像朱佑樘和刘健那样的美髯,他可是敬谢不敏的。“让牛犇给你刮一刮?”牛犇是伺候朱厚照起居的一个小太监。朱厚照依然只要敬连和文森,后面是一些粗使的宫女。想要出头的那些人只能另找办法,牛犇就是其中刮胡子最舒服的。朱厚照过两天就让他刮一下胡子,他刮胡子最好,舒服又干净。

    “待会吧,我还得回府,克里木派的人从杭州回来了,我还要见他们。”克里木现在也算是西北一霸,他也算是安国公府这一边的人。他到南方已经半年多了,这一次派人来北京应该是有什么大事,自己还是回去要见一见的。

    “那你先回去,皇庄那边你继续多注意一些。”克里木的名字朱厚照也是很清楚的。在西北光是克里木一家交上来的税银通算就有三十多万两,占了税收的十之三四,朱厚照还是很看重他的。尤其是他在西北的巨大影响力,安定西北控制鞑靼还要多多的依靠克里木一家的势力。

    回到府里时,杜林也指挥着人在院子里种玉米。小园子里的整修后种的树苗苗都长大了,在清新的春雨后是一副美好的田园风光。作为克里木的特使回到京城的是克里木身边的一个老人,杜若也不知道他的回族名字。这个人极通汉语,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名叫陶铸,大概是取陶朱公的谐音,在外行走都用汉名。

    他带回来的消息也是让杜若大吃一惊。“你说你们家主人要娶徐姑娘?”要不是自己定力大,杜若差一点就要把嘴里的茶喷出来。克里木和徐贝娘是两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人怎么也不会将他们两联系到一起。最重要的是,要是杜若没有记错的话,徐贝娘应该比克里木大好几岁。

    “徐姑娘贤惠大方,堪当我家主母。”克里木几乎是对徐贝娘一见钟情,也许是受祖母和母亲的影响,克里木一向对徐贝娘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女性赞赏不已。再加上徐贝娘干练之余还有着大漠女子所没有的温婉娴静,克里木现在一门心思想的都是怎么将徐贝娘娶回家。

    在杜若眼里,他和徐贝娘一直只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在刑武追求徐贝娘的时候,杜若就曾经明确的表示不干涉他们的嫁娶,虽然最后徐贝娘也多少顾及他的想法,没有答应刑武,但是她怎么想是她的事。现在杜若依然只有一句话。“此事只要徐姑娘答应,本爵绝无二话。”而且对于这件事震惊归震惊,杜若是乐见其成的。克里木要是能和徐贝娘联姻,相信西北和沿海的交流还能更加深入。至于年纪,身份之类的事,他们都不介意了杜若难道还要帮他们操心。

    相互融合的过程不会仅仅是强力统治的过程,更是一种慢慢了解,平等相处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是克里木娶了徐贝娘,将对汉族和西北各民族之间的融合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想一想,一个是西北一霸,一个江南织业跺脚都要抖一抖的人物,婚嫁之间的壁垒必将打破一个大大的窟窿。

    没想到杜若这样说,陶铸反而没有反应过来。按照他的想法,徐贝娘即使不是安国府的下属也一定受到了安国府相当大的辖制。否则,在没有对自己主人明确不满的情况下,徐姑娘怎么会一个劲儿的拒绝自己的主人。根据打听到的消息,当年徐姑娘没有嫁给那个让克里木吃了不少醋的刑老板,不就是因为杜若不满意这门婚事。

    他来这里就是克里木的授意。克里木当然想要娶徐贝娘,徐贝娘一直拒绝他,他也没有办法。他只能另辟蹊径来找杜若。杜若救了徐贝娘,是她的大恩人,又不是普通身份,克里木当然不可能以财力威逼。只能想着用一定的利益换回徐贝娘的自由,陶铸都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了,哪里想到杜若居然这么爽快。原来一肚子的算计、讲价还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