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朝-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庆之微微拱手道:“如今的关中,在长安公的治理下,正在有条不紊的恢复民生,复耕农桑。如果长安公能将这些坚持下去,不出五年,关中又将恢复其往日的繁华。”

    “到时,只要能在关中之地屯得粮草三千至五千万斛,在训练八到十万军队,长安公不论是西进还是北征就更加的主动了。”

    “三千到五千万斛!”

    刘义真听得惊讶的看了眼沈庆之道:“这可是数十万军队,五到八年的粮草啊!弘先可是有着屯粮的好办法?”

    沈庆之朝着刘义真微微拱了拱道:“禀长安公,如想要屯得这三千到五千万斛的粮草,长安公不妨试试三国之时,魏国大将邓艾邓侯的军屯之策。”

    “军屯!”

    刘义真怔怔的看着沈庆之,想了想道:“军屯的确可行,可如今关中的军队,七七八八加起来不过五万人,如何能用得这军屯之策?”

    只见沈庆之神色正了正道:“草民知道长安公在霸营,留了两万的军队作为拱卫长安的有生力量。长安公不妨在霸营周围,和那三辅之地圈那些无主的荒田作为军屯之所。”

    “同时,长安公可在关中再征召两万青壮,加入那军队之中,训练之后派往冯翊,扶风,蒲阪等地,在那些地方平时开荒种粮,战时上阵杀敌。”

    刘义真听得微微点了点头。

    的确,如果要想在日后能有一番作为,那么粮草就是必须准备的,这军屯之策也是当下最好的办法。可如今的关中要是在征召两万青壮,老百姓的日子怕是会更苦啊。

    想到此,刘义真微微皱了皱眉道:“可是如今的关中,因为年年征战,加上胡夏和西秦此前不断的掳掠人口,如今的关中人口实在是有些少啊!”

    “非也!”

    沈庆之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异常坚定的说道:“关中再征召两万青壮的实力还是有的。大多数的百姓,或者说一些乡党们,怕还是为了躲避战乱,躲到了深山老林中。”

    “要知道,在姚泓当政之时,关中的人口户数可是不少。就算战乱,就算胡夏,西秦不时掠夺人口,实际上也不过去掉三四成。”

    “长安公不妨在回到关中后,下令关中的太守,县令派人去深山中寻找,肯定能找到不少避乱的宗族。到时在好言相劝,许以利益,想来能够得到不少人口。”

    刘义真听得微微一愣。

    是呀,他到忘了,自打汉末战乱以来,不少的乡民就会成群的避于那深山之中,并建立堡垒以自保。

    据前世所看的一些史料中记载,有些多的这种避乱的堡垒,拥有的户数多达五千多户,都快自成一方了。

    想到此,刘义真站起了身,朝着沈庆之躬身作揖道:“沈先生一席话,如醍醐灌耳,使吾茅塞顿开。如先生不嫌弃,车士想请先生与我一同回到长安,辅佐于我。”

    见得刘义真朝着自己施礼,又如此诚心的邀请自己,作为男人,他何尝不想在沙场上建立功业,可如今毕竟已有家事,自己夫人也已怀孕两月有余,现如今他真心有了牵挂,心中也是纠结。

    “夫君,你去吧!”

    正在沈庆之纠结之时,他的夫人文秀不知何时端着新泡的茶水进了堂屋,只见她将手中的茶盘放在一张几案上,然后恭敬的朝着刘义真施了个万福礼,道:“多谢长安公如此的看重我的夫君,民妇在此谢过了。”

    说着,文秀饱含深情的看着自己夫君道:“夫君,我知你胸怀大志,我不想因为我们而连累你无法施展心中的抱负。”

    “如今有此大好的前程摆在你面前,可莫要错过了,你就跟着长安公一起去关中吧。请夫君放心,我会照顾好家中的一切。”

    “夫君去就是,等我们的孩子出身了,我在派人告诉你。你就好好的跟着长安公去关中建功立业吧。”

    “夫人!”

    沈庆之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夫人会说出这番话,一下子感动的热泪盈眶,也不顾屋里的刘义真和许久,只是一把将文秀紧紧的搂在怀里,久久不愿分开。

    看着沈庆之怀中的女人,刘义真也是感慨,这样女人可是难得呀!

    良久等二人分开了,刘义真朝着沈庆之的夫人躬身作揖,然后感动的说道:“嫂子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你放心,弘先去到关中我绝不会亏待于他,等以后你们的孩子出生了,你要是愿意,就和老夫人还有邵之一起来关中就是。”

    “多谢长安公!”

    文秀也是朝着刘义真回了个万福礼,轻声的回到。

    (本章完)

第130章 家务事() 
晌午时分。

    在沈家大院吃了晌午饭,刘义真才告辞离去。

    离开时,刘义真特意嘱咐沈庆之,让其安顿好家事,待自己要离开武康时,再派人通知他一起回彭城。

    离开武康山,刘义真在许久和十余名亲卫的护卫下,再次马不停蹄的赶回武康县城,他也要赶紧的处理好自家姨母和姨丈的事情。

    刚到孙家巷,还未进得孙府。

    就见得一个身着官袍,年过半百的官员,在身后几个胥吏的跟随下,从孙府一侧的县尉衙属出了来。

    见到下得马的刘义真一行,那官员竟是小跑着朝他们跑了过来。

    见此人穿着,想来就是这武康的县官了。

    、跟在刘义真身边的许久和两名亲卫,正要上前阻止,就见得刘义真挥了挥手,示意他们无妨。

    那县官见得,三两步跨到离着刘义真还有四五步远的地方,便慌忙躬身作揖道:“下官武康县令张群书参见长安公。”

    刘义真看了眼面前自称张群书的县令,问道:“张县令来见吾可有事?”

    “下。。。下官不知长安公驾临武康,有失远迎,还请长安公恕罪!”说着,那张群书再次躬身行礼道。

    “呵呵。。。”

    刘义真看着面前还有些气喘吁吁的张群书,摇着头笑了笑道:“无妨,吾此次来武康本就没想过要惊动地方,张县令也无需自责。”

    说着刘义真也不管那张县令,抬脚就要进府。

    “长。。。长安公!下。。。下。。。”

    闻声,收住脚的刘义真,看了眼躬身立于一侧,叫住自己后又有些支支吾吾的县官老爷,微微挑了挑眉头,有些好笑的问道:“张县令可还有事,但说无妨。”

    “下。。。下官,是。。。是来,像。。。像,像下官的,的大,大哥像,像长,长安公请罪的。”

    看了眼说话突然间有些结巴的张县令,刘义真微微愣了愣,好笑的问道:“张县令待你大哥像吾请罪?这是为何?”

    “这。。。”

    那张县令闻声直直的立在那儿,犹豫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来,因为他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啊!

    看着犹豫的张群书,刘义真微微笑了笑。这张群书啊,怕是为了他那侄儿张乾之而来。

    想着,刘义真故意板着一张脸道:“张县令有话直说,不要吞吞吐吐的!既然你要待你大哥像吾赔罪,那你大哥是否也得来见见我,还有我那姨丈也该来呀!”

    “我。。。这。。。”

    这下子,看着突然变了脸色的刘义真,张群书心中一惊。

    他就知道自家侄儿打骂孙谦的女儿绝对要出事!

    虽然现在孙谦的女儿嫁给了乾之,就是他们张家的女人。

    可人家的大姐毕竟是当今宋公的夫人,虽然宋公不会出面管这小小的家事,但不见得孙夫人不会出面啊。

    前几次打骂之后听说孙谦还亲自去了趟彭城,但是彭城那边也没见有什么动静。

    他那侄儿就更加的变本加厉了,越打越厉害,自己都看不过去劝了好几次了,但是没用。而自己那哥哥和嫂子,也是不出面管管,有时候还帮着自己的儿子骂那孙晓芸。

    现在好了吧!今日一大早,孙家就派人把孙晓芸接回了家,刚开始自家的哥哥,嫂子还不乐意,可是一听说长安公亲自来武康,说要见他的姨母。

    他们终于知道怕了,只能去县衙求自己让自己出面给求求情,可是如今看长安公的脸色,这关怕是不好过哦,毕竟孙晓芸可是他的亲姨母。

    彭城刘家的人,过不了多久说不定就是皇亲国戚了,这样的人家是你打骂之后,随随便便就能解决的。

    想到此,那张县令的心都凉了半截儿,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来接刘义真的话了。

    看着面色变得有些苍白,一脸苦瓜相的张群书,刘义真无奈的摇了摇头,毕竟罪魁祸首是他那姨丈,不是这孙群书。

    便道:“张县令,咱们啊往近了说,现在也算是一家人。这样,一会儿啊你去把我那姨丈还有他那父母都叫来,我们就在我外翁家好好的说道说道。”

    “说实在的,我这姨母啊也是个命苦之人,我母亲了也甚是挂念她这命运多舛的妹妹。以前吧,因为我父亲常年在外征战,这些家中小事他也不愿多问。”

    “但我不一样,我不能看着我的姨母让人给欺负喽。我父亲可以把这当成小事,但是我不行,因为我母亲不乐意。”

    “不过,常言道‘宁拆十座庙,不悔一桩亲’,这次来武康,我了也是希望和我这姨母姨丈好好谈谈,希望他们能够啊好好的把日子过下去,这样咱们两家都好说,你说是吧张县令?”

    张群书听得,擦了把额上的冷汗,连连点头称道:“是,是,长安公说的极是!我,我这就去把我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侄儿,和我那哥哥嫂子叫来,任您处置。”

    刘义真闻言,脸上到是乐了,道:“没有那么严重,你去把他们叫来,我都说了好好劝劝。我呀还是希望我这姨母姨丈能够好好的过日子的,毕竟两人都有孩子了不是。”

    “是,是!”

    那张县令只是吓得脸色有些苍白的连连点头,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把自己说的听进去。

    无奈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