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才鼓起勇气,有些弱弱问坐在一旁的刘义真道:“二郎,这次你来鸡溪要待多久?”
刘义真宠溺的看着小妮儿,有些愧疚的道:“待不了几天。现在有一件关乎关中稳定的事情要做,可能后天就要离开。而且,我还想看看这边兴办义学,清算田亩的事情做的如何?所以没办法待久,这次来陈仓主要就是想来鸡溪看看你!”
听到前面的话,小妮儿的眼神有些暗淡,但是刘义真说的最后一句话,却让小妮儿眼前一亮,娇嫩的脸上泛起一阵红晕,很懂事的说道:“正事要紧!”
对于小妮儿而言,她所求甚少,只要自己的二郎在乎她就行。至于其他的,以她淡泊的性子,就没放心上。就连如今这个陈仓县主的头衔,她也没往心里去,甚至还不习惯。
在她的心里,她从来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人物,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孩。陈仓县主,只是因为她觉得这是刘义真给她争取的,不能让刘义真失望,她才接受的。
第196章 惬意时光()
深秋的夜晚,无垠的苍穹繁星点点,明月高悬。
品尝了小妮儿做的乡间美味,刘义真叫上谢颖,小妮儿,柳月娥,还有许久,芸娘夫妇,以及晚间才从县城回来的韩幼娘,在庭前的院子里摆上桌子胡凳闲聊起来。
看了眼格外晴朗的夜空,刘义真微微紧了紧身上的锦袍,在谢颖和小妮儿中间坐下,笑道:“好久没有像这样悠闲了,这种日子很是难得。”
谢颖听得,也是笑笑道:“是啊,少有这样的日子可以坐下来闲聊。”说着,谢颖扬了扬弯月眉,似是想到了什么,道:“我在长安,听到了士人传颂的一首诗赋,很有意境!”
“哦!”刘义真脸上难得如此惬意,便道:“能让颖儿赞赏的绝不简单,不妨念来听听。”
“好!”说着谢颖站起身,朝着刘义真,小妮儿,柳月娥,芸娘,韩幼娘还有许久微微福了福身,笑道:“那小女子可是献丑了!”
接着便见得谢颖有模有样的一甩衣袖,装出一副大诗人的样子,用金陵雅言,抑扬顿挫的娇声念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啪啪啪!”一首诗念完,底下的小妮儿,韩幼娘,芸娘,连着许久也欢呼鼓掌起来,只听韩幼娘不断赞许道:“这首诗赋这段时间在南边传颂很广,为士人所倾倒。”
“那幼娘姐姐可知此诗出自谁手?”
“五柳先生,陶元亮!”听得韩幼娘赞许,谢颖很是俏皮的问道,不过刚问完,刘义真就在边上接过了话答道。
“二郎你也知道五柳先生?”谢颖先是微微有些惊讶,不过随即咯咯笑道:“我到是忘了,二郎的才华在士人中也是出了名的。”
看着俏皮可爱,还不忘调侃自己的谢颖,刘义真也是乐呵呵的,他还从没见过谢颖如此率真可爱的一面,便解释道:“这五柳先生陶渊明,本是我朝元勋,长沙郡公,大司马陶侃之后。不过到陶元亮这辈儿,家道已经没落。”
说着,刘义真略微思索后继续道:“十四年前,陶元亮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了彭泽令归隐田园。期间,他做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颖儿念的这首是他两年前做的。可能也就年初的时候被他的友人给拿了出来,才会在江左一带为人传颂。”
“两年前做的?”谢颖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刘义真,道:“连这二郎你也知道?”
刘义真听得微微一笑,瞥了眼挨着小妮儿的柳月娥,而后一本正经的答道:“这陶渊明的奇闻野事多了!知道点他的故事也不难。”
“不过此人虽然才华横溢,却不懂得为官之道,为人太过刚直不懂变通,不适合走仕途。这做做诗,写写赋,为后人留下点可以传颂的诗歌到也适得其所。”
众人听得刘义真的话虽有些不大明白,到也没问,就是小妮儿有些好奇的看着刘义真道:“为官刚正不好么?老百姓不都盼着天底下个个是清官吗?”
听得小妮儿的问话,刘义真很是宠溺的看着小妮儿,耐心的解释道:“为人,为官刚正是对的,但是不懂变通,不懂取舍就又另当别论。”
“陶元亮此人,我对他了解谈不上多,不过因为他才华不错,我有一段时间关注过他。曾经也想过让他重新入仕,就算来长安在我府里做个文学掾也没问题。”
“但是后来,也就想想罢了!这人太认死理儿,对父王做的些许事情看不上眼。这样的人随他吧,不用也罢。可能他就喜欢那种闲云野鹤的生活,朝廷反而是他的羁绊。”
“而且,清谈误国的事情,在本朝并非没有发生过!有才的,并非就适合做官。世人都想着出将入相,可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
说着刘义真看了看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的小妮儿,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道:“这当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想当个好官。”
“首先一点,就算是低品的县令,手底下还有好几万嗷嗷待哺的黎民。这些人的吃喝拉撒,做县令的都得管着,更别说还有些明的暗的针对做官的来的事情。一个不好,小的可能只是对官声有影响,大的闹不好就会激起民变!”
“再有就是,做官得有大智慧。古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做官的每天都会遇到来自上面下面的压力,如何平衡好个中关系,没有点儿手段还真的做不下去。想当个好官,就更难了。”
“哦!”听得刘义真的解释,小妮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在她的心里,只要是二郎说的,不管什么,小妮儿觉得就是对的。
到是一旁的谢颖,柳月娥,韩幼娘,许久和芸娘夫妇却是听得心中震撼。特别是许久,他跟着刘义真学理政,学打仗。
用刘义真的话,就是要把他培养成文武全才,将来有一天可以替他独当一面。如今难得听到刘义真讲起做官为人之道,听着虽是震撼却也受益无穷。
众人聊到此,本来是看着夜色不错,想在院子里享受下惬意的夜晚,没想到的是因为一首诗,一个人又扯出刘义真一段长篇大论,这本因惬意的夜晚还怎么过。
看着因为刘义真的话,一个个神色都有些微微严肃的几人,还是谢颖赶忙咯咯一笑,道:“嘿,说好的今夜就是闲聊的,怎么说着说着又要扯到国事上了。好不容易有个休闲惬意的晚上,我看不如来做做对子,吟吟赋何如?”
闻言,刘义真赞许的看了眼谢颖。这两年来因为公务缠身,加上身处高位,发号施令久了,刘义真都觉得自己心态跟四五十岁的人没啥区别,动不动就是一堆的道理,这真是件让人既享受又头痛的事情。
正如谢颖所说,好不容易有个休闲惬意的夜晚,干嘛整得那么严肃,弄得大家都不好过,便附和这谢颖笑道:“听颖儿的,咱们今夜就不说那些国事,就聊聊轻松的,吟诗作赋!”
“好!”
第197章 汉中军情()
凉风习习,秋月无边,鸡溪村半山腰那个不算宽阔的院子里,不时传出一阵阵轻松欢快的言语,直到月上柳梢,鸡溪村才恢复了宁静。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刘义真就穿戴妥当,在山顶围着湖跑了一圈,才回到房里重新换上淡紫色绢织长袍和一件两裆衫。
刚刚出得房门,就见得柳月娥匆匆从去往山下的石阶上走了过来。
见到门口的刘义真,柳月娥先是微微一个福身,而后走到刘义真身边,神色有些严肃的轻声说道:“郎君,这是谍组送来的!”说着就从袖袋中摸出一个用泥封的小竹筒递给了刘义真。
接过竹筒的刘义真二话没说,去了封泥,倒出里面一张小小的绢布,神色淡然的摊开来看了看,而后眉头一皱,对一旁站着的许久道:“传令长安之刘乞,速率神机营出散关前往固道。另外去把赵彦春叫来。”
“诺!”许久一个躬身,便匆匆去传令了。
没多久,就见得一身戎装的赵彦春跟着许久匆匆赶了过来。站在屋檐下的刘义真,看了眼正要行礼的赵彦春,挥了挥手,道:“赵将军免礼了,事从紧急。孤刚刚接到密报,仇池杨盛,集结四部护军两万余于下辨,大有进攻河池戍之势。”
说着,刘义真看了眼赵彦春,道:“你曾经跟着已故青州刺史王镇恶将军,在战场上的勇猛孤清楚。这样,你以陈仓守将出陈仓道,率步卒两千前往河池戍,配合固道守将郑泰务必守好固道县,我会令孤的亲军军主,秦国员外散骑常侍刘乞,亲率神机营支援。”
“诺!”
待赵彦春匆匆告辞,刘义真叫来一旁的许久道:“准备,准备,点齐五十骑兵我们出五丈原往汉中。”
“诺!”
一连串的命令和动静,惊动了还在忙着做饭的谢颖,小妮儿,韩幼娘。等她们接到消息,去到刘义真房间,只见半山腰下那座牌坊前,五十骑兵已经集结完毕。
站在院中等着谢颖和小妮儿的刘义真,看着赶来的三人,也不等她们问话,微微一笑朝着谢颖和身旁的柳月娥道:“吾有紧急军务,你们就先留在陈仓吧!好好陪陪小妮儿。等吾忙完了再来接你们。”
“诺!”
说完,刘义真眼神温柔的看向小妮儿,道:“我要去趟汉中,我带来的亲兵留一部分在这里。等我忙完我再来看你。这段时间,你要好好照顾好自己。”
“嗯!”小妮儿心中虽是不舍,但是知道眼前人肩上的重任,能让自己的二郎如此着急的,肯定是汉中那边出了大事,便乖乖的点了点头。
刘义真微笑着看着面前的几个女孩,眼中满是歉意。但是前方军情紧急,他必须亲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