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朝-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出暖阁,钻进回廊就显得局促不安的王修,眉宇间流露出异常的焦急,脸上的慌乱之色全部显露出来。

    刘义真注视着王修表情的变化,心中也是咯噔一跳,难道前方出事了?正要开口询问。

    就听得王修忧心如焚的对自己说道:“郎君,沈田子发狂带兵杀了司马王镇恶,王镇恶几个族兄弟,除了还没有见到人的王康外,无一幸免。傅弘

    之将军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长安,如今就在大堂。”

    虽然知道沈田子会杀王镇恶,却没想到来的那么快。即使心中知道这一切的刘义真此时也惊得目瞪口呆。关中局势至此算是真的乱了。

    “哎!”良久,刘义真才扼腕兴戳的叹了口气道:“长史,我们先去见见傅将军。接下来如何做还得商议下啊!”

    “对对对,赶紧去见傅将军。”直到刘义真说完,王修才堪堪回过神,看来王镇恶之死,对王修而言实在是意料之外,一时有些惊慌失措,没了主

    张。

    大堂内,来回度步,眉头紧锁的傅弘之见着刘义真和王修进了来,立马迎了上去。正要开口。

    却见刘义真神情严肃的摆了摆手道:“傅将军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说了。如今王将军被沈中兵所杀,必然会激起关中王氏一族的反弹。我们要做的就

    是安抚军心,安抚关中民心。对于沈中兵该如何处置,我们也得先拿出对策来。这擅杀大将无论如何罪名都不会轻了。”

    听得刘义真之言,傅弘之和王修忧心忡忡的对视一眼。这样的事情处理起来,真是会让人焦头烂额啊!

    “郎君!”正在等着傅弘之和王修决定的刘义真闻声抬起头。就见刘乞有些气喘吁吁的站在大堂门口道:“王氏一族得知王将军及其兄弟被杀的消

    息,整个都炸开了锅。已经联合长安城内的几大豪族在府门外要求郎君给个交代!并据探马来报,说沈中兵已经离开大营领数十名亲卫朝长安城而来。”

    “这。。。”刘义真一下子站起了身。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

    “郎君,我们先将王氏族长请进来吧!”这会儿王修到是恢复了从容不迫的心态,道:“如今在长安的王氏一族的长辈,就是镇恶将军的叔父王曜。王曜此人才华横溢,却不愿入仕,在关中士人中名望颇高。镇恶将军的母亲如今也还健在,住在洛阳城。镇恶将军的姑姑就是杜氏另一支杜罴的原配夫人,杜骥见了还得叫一声婶娘!”

    刘义真听了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些关系真是复杂,居然还和杜家扯上了关系。想来历史上沈田子最后被杀,恐怕也是因为关中豪门士族就在今天联合施压的结果吧。

    “就依长史所言吧!先安抚好关中士族之心!”刘义真点点头迅速做出决定道。随即又对着傅弘之道:“傅将军,寡人听说赫连璝部已然抵达池阳。如今镇恶将军被杀,恐会影响军心。古语有云:时局乱时,需用重典。有劳您先回北岸大营,先派遣部分前锋阻敌于池阳,并尽快接手刘回堡沈中兵所部,如有抗命者,斩之。另外,镇恶将军的死也将很快传至贼掳耳中,如此良机他们绝不会错过。如果遇到稍纵即逝的战机,傅将军可自行决策。”

    “诺!”

    应诺之后,退出大堂的傅弘之,悄悄瞥了眼微微眯眼立于大堂中的刘义真那小小身板,心中没来由的一摒。刘义真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泰然自若的神情和气势,就像一位久经沙场,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老将。刚才的几句话更是将北岸的局势点了个透彻。这哪里是一个十二岁的幼童能够做到的。

    “刘乞!”待傅弘之离开,刘义真将刘乞叫到跟前道:“速去安排一百刀斧手,埋伏于横门外,务必听寡人号令行事!”

    “诺!”刘乞应诺便退出大堂去安排了。

    “小郎君,为何要安排刀斧手于横门外?”王修吃惊的问道。

    “为了安抚关中士族,沈田子……必须死!”刘义真眼神凌厉,浑身杀气腾腾的答道。

    王修闻言倒吸一口冷气,有些陌生的看着眼前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刘义真会如此考虑,并且敢付诸行动。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童,生杀予夺,雷厉风行,王修真不知道这以后的天下是福是祸。

    待将王氏一族在长安的主事人请进了安西将军府大堂。

    刘义真先是朝着一个,在两名二十余岁的年轻男子搀扶下,拄着拐杖年逾古稀的老者拱了拱手道:“长老,义真有礼了!”而后,又对着一对在丫鬟和仆人搀扶下的年逾花甲的老夫妇拱了拱手。

    “桂阳公,老朽还礼了!”被刘义真称作长老的老者面无表情的轻轻拱了拱手,随即朝着一旁的王修点了点头。

    坐回上首的刘义真,对着那老者和那对老夫妇做了个请的手势道:“长老请坐,二位大人请坐。”(在此小弟说明一点:在古时,长老,大人都算是对德高望重的长辈的敬称。当然也有叫太监大人的,这里我们就不多说,大家如感兴趣可以去查阅相关史料。)

    “桂阳公,老朽此来,是想请桂阳公给我那惨死的侄儿一个公道!”老者正是王曜,一坐下王曜便直奔主题,想来心中真是怒急了。

    “老身那侄儿何错之有,竟被沈田子那恶徒。。。。。。”另一边的老妇人也接过话,只是话还未说完便以泣不成声,一旁的花甲老者连忙安慰着。

    “别哭了!在桂阳公面前成何体统!”王曜将手中拐杖往地上一杵,待那老妇人收住哭声,才再次朝着刘义真拱手,语气中有些咄咄逼人的说道:“我那侄儿跟随太尉南征北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桂阳公还个公道。”

    刘义真虽不喜这老头倚老卖老的语气,不过却是神情严肃的点了点头,站起身朝着王曜行了个礼道:“长老所言极是。镇恶将军功勋卓著,在义真心目中镇恶将军犹如叔伯,如今被沈中兵发狂所杀,义真亦深感痛惜。在此,义真像长老及二位大人保证,绝不会让镇恶将军枉死,必会给镇恶将军一个公道。”说到这,刘义真顿了顿,郑重其事,毅然决然的说道:“杀人者,必正法!”

    “好!”王曜一杵拐杖,面色坚毅的看着刘义真,语气却有些缓和的说道:“老朽相信桂阳公的承诺。在此老朽也向桂阳公保证,只要老朽在一天,我京兆王氏依然将全力支持太尉平定关中的大计。”

    呼,轻轻的舒了口气。听得王曜如此说,刘义真还有些许七上八下的心终于放下了,面色也是有些缓和的朝着王曜拱手道:“义真感谢长老的深明大义!”

    “桂阳公过谦了。您未及弱冠却胸怀广大,这关中百姓有福了!”王曜说着脸上竟是露出些许的笑容。这让刘义真一时有些不明所以。

    “小郎君。。。”

    刚刚坐回上首的刘义真,望了眼躬身立于门外的刘乞,问道:“何事?”

    “禀郎君,沈中兵快到横门了!”

    闻言,刘义真眉毛习惯性的一挑,默契的和坐于一旁一直未有出声的王修对视一眼。便朝着王曜和那对老夫妇拱了拱手道:“长老,二位大人你们在此坐会儿,寡人和长史去去就来。绝对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答复。”

    说完便与王修出了大堂,往长安城横门而去。

    (本章完)

第23章 惊变3() 
横门,位于长安城北面城墙,自西而东分别还有厨城门,洛城门。汉时未央宫就位于横门正南方。

    沈田子擅杀王镇恶之事,早已在长安城内传开。为了维护长安城稳定,刘义真出安西将军府时,不得已下达了禁街的命令。如今的长安城内,除了

    来回巡视的北府军骑兵,大街上再无半个人影。

    登上北城门,与王修站在横门的箭楼处,望着远处由远及近的十余骑,刘义真微眯双眼,眉头紧皱,内心也翻江倒海。

    如果没有今天的沈田子擅杀王镇恶,如果王镇恶没有那么的贪图钱财,他们二人都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说实话,如果自己不是穿越而来,不知道

    历史的走向,对这二人刘义真还真的没有什么看不惯的地方。他们的指挥能力,他们的胆识,他们数年来所积累的军功这一切都足以让刘义真敬佩。而

    其他的如贪财也好,争功也罢,在偌大的功勋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可天意就是如此的深不可测,如今发生的一切的一切,冥冥中似乎都已经安排好了。上天给了王镇恶,沈田子一身的胆识和才能,却没有能练出他

    们的胸襟和气度。

    “哎。。。”刘义真微微叹了口气,浑身散发着与其年龄不该有的颓势。

    王修望了眼快要赶到横门的十余骑,又疑惑的瞧了瞧显得有些疲惫的刘义真,不知道刘义真怎会突然间没了精神。

    正要询问,却是刘义真摆了摆手,望着越来越近的沈田子一行,对着王修叹息道:“寡人有点儿累了,先去箭楼里休息下。沈中兵之事就由长史处

    理吧。记得给沈中兵留个全尸。事情完了之后,厚葬之。”

    说完便让刘乞去推开那箭楼的门,自己一人走了进去。

    看着踏进箭楼,有些颓废的刘义真的小小背影,王修的神色有些僵硬。他大概能猜出刘义真的想法,就刚才刘义真的叹息中,王修能够感到那是再

    为王镇恶,沈田子感到惋惜。可刘义真这一日来的行事作风和说话的态度,王修不得不承认,只有十二岁的刘义真,有着媲美于成年人的城府。这一切

    都让他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位年轻的桂阳公。

    “长史,敬光有礼啦!”

    杀了王镇恶之后,沈田子从开始的有些担忧害怕,到如今拔去眼中钉肉中刺后的浑身舒坦,他的内心说不出的高兴。就连骑在马背上,朝着横门楼

    上的王修大喊行礼时,声音中还带着丝丝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