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朝-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河阳侯再次抚着胡须,顿了顿道:“打,那是肯定的。如陛下所说,刘裕此次回建康定是为了篡夺皇位,取晋室而代之。可如今的南人朝堂,随着刘穆之去世,能够帮着刘裕稳定各个派系之间利益关系的人实在难以找到,徐羡之嘛,还差了点。刘裕回到建康,须靠着自己的威望和手中所握北府军去压制那些晋室的忠实追随者。而他刘裕想取而代之,没有一两年的时间很难做到。同样的他也休想抽身离开建康。”

    “至于长安城嘛!哼哼。。。”河阳侯冷笑一声道:“据我所知,王镇恶,沈田子二人向来不合。如今这二人都有打下长安灭掉秦国的赫赫战功,刘裕将指挥权单独交于王镇恶之手,沈田子又怎么会服。刘裕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可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确信,那就是用王镇恶有拉拢关中豪强的意思,毕竟王镇恶的祖父王猛曾经在关中豪强当中的威望相当高。再说那王修,虽然一直跟在刘裕身边出谋划策,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如今突然让其担任长史一职,恐怕也是为了拉拢关中士族。王修本就是京兆人,但却不是琅琊王氏或者太原王氏,此人在关中士人当中有一定威望。把这几个人捏到一块儿,除了他刘裕,他那刚满十二岁的儿子怎么掌控得住。只要我军发兵南下,不出数月,长安必有变故。”

    “河阳侯可有具体的计划?详细说来。”龙椅上的赫连勃勃非常满意的点点头,看着河阳侯道。

    “陛下!”河阳侯拱拱手,躬身答道:“待刘裕到达建康,诸事缠身之时,就是我军夺取长安之日。太子殿下手中驻于安定的三万骑兵可作为先锋,先遣至渭水以北打探长安虚实,待长安有所变故,即可转为正面进攻。同时,我军可再分兵三路南下,一路以轻骑快速占领潼关,一路迂回夺取上洛,一路截断青泥,到那时刘裕就算有回天之术,也与长安无缘了。”

    赫连勃勃听得不住点头,底下的那太子和几个将领亦是觉得有理。

    “好!”赫连勃勃一拍御案看着底下的将领道:“太子,还有你们,就按照河阳侯所说去做准备,等待时机。一旦长安有变,即刻发动进攻,一鼓作气拿下长安。”

    “诺!”

    。。。。。。。。。。。。。。。。。。。。。。。。。。。。。。。。。。。。。。。。。。。。

    长安的雪一直下了两天,直到前日才停下。整座长安城到处都堆满了厚厚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

    在府邸憋了好几天的刘义真,一大早便醒来。穿上一件淡青色绢织宽袖长衫,内衬了件厚厚的白色里衫,下裳同样是青色的裤裙,腰间围着金筘玉带,挂着好几样零零碎碎的佩玉,外罩一席绛纱长袍,戴上巾帻,穿上双小小的皮履,叫来两名同样换上宽袖长衫的侍卫,一溜烟便出了府邸。美其名曰:“欣赏雪后长安城之异样美景。”

    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两边的茶楼酒肆已然开张,不时还能听到从内里传出的行酒令;不远处几个江湖艺人的手段吸引了不少男女老少的围观;几个猎户高声叫卖着不知守了几天才打到的狐狸,狍子。

    几个大冬天还摇着折扇,穿着袍衫,一副骚包样的士子文人,有说有笑的从刘义真身边经过。见到从远处行来的不知哪家的小娘子和丫鬟。只听得其中一个士子朝着边上几个狐朋狗友道:“王兄,小弟不才近日睡梦中偶得一首诗,实乃千古绝唱也。”

    “哦!”另一个摇了摇折扇,却不自觉缩了缩脖子的文士道:“既如此,朱兄不防说与我等听听!”

    “是也,是也!”另外几个一听连忙起哄道。

    “行,行,行。”那被称作朱兄的士子,呼一下打开折扇,摇头晃脑几下,突然浑身一个激灵,连忙把折扇收起,那感觉似乎有点冷。干咳两声,掩盖过尴尬,瞥了瞥已到近前的小娘子,赶忙出声吟诵道:“远看有座山,山上有座塔,那座塔来真奇怪,上边小来下边大,如果把它倒过来,下边小来上边大!”

    经过的那小娘子和丫鬟一听,眉梢弯似新月,掩嘴轻笑着离开。这可把那吟诗的士子高兴坏了,望着扭着水蛇腰越去越远的小娘子哈喇子流了一地。

    一旁的刘义真不知是不是被冷风吹的,浑身也是一个激灵,只觉得浑身冒起了无数的鸡皮疙瘩。

    领着两名侍卫在长安的大街上转了一大圈,想起刚才那几个假斯文的士子,刘义真竟是摇着头笑了笑,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露出笑容,原本还有些压抑的心情稍稍好了些。

    “对了刘乞,这两日怎不见王长史,王司马,沈中兵和傅从使了?”走了几步的刘义真突然开口问道。

    一旁一个二十余岁的侍卫忙道:“前日雪停之后,长安周边很多房屋被压塌,王长史前往视察灾情了。王司马和傅从使,自宋公班师后一直在灞上训练新兵。至于沈中兵应该是去陈仓了,因为这几日一直有传言说在陈仓附近的拂拂军队越来越多。”

    “陈仓的拂拂军队越来越多!看来赫连勃勃是等不及了!”刘义真轻声念叨了句。摸了摸下巴道:“回府,摆仪仗去灞上!”

    刘乞和另外一名侍卫面面向觎,不知眼前这位小主公要干嘛,不过嘴上却立刻答道:“诺!”

    (本章完)

第4章 巡视灞上() 
灞上(亦可称之为白鹿原)。因在灞水以西的高原上而得名,自古就是咸阳和长安附近的军事要地。当初刘邦灭秦,就是经此地取的咸阳。

    刘义真的仪仗车架,浩浩荡荡数百人自安西将军府过长安东市,出东门直向着灞上而去,一路引来无数长安居民的目光。本来照朝廷礼仪,县公虽为第一品爵,可置车前司马十人,旅贲四十人。可如今刘义真名义上是整个关中的第一把手,手握关中的军政大权,故而弄得仪仗规格与亲王无异。

    出了长安城视野愈加开阔,坐在马车里的刘义真挑开遮挡的帘子,就见得阡陌纵横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未开化的积雪,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行进途中,偶尔还能见到几个浑身裹得厚实,穿着却是有些怪异的农户远远的缩着头小心翼翼的站在官道边上。

    离着长安城越远,望着马车外景象的刘义真眉头就皱得越紧。沿途很少见到几间像样的房子,都是泥土攉着稻草筑起的墙胚,屋顶也是用厚厚的茅草搭成,这样的大雪天没有被压塌算是万幸。更有甚者,还能见到被大火烧的只剩下残垣断壁的村落,那是八九月间自家大军留下的战争创伤。

    突然,行进的大队人马竟是停了下来,微微皱了皱眉的刘义真刚要探头询问,就见得刘乞打马来到马车边上。

    “怎么回事?”刘义真望了眼刘乞问道。

    “禀郎君,车架前方有四五十不明来路的刁民挡道,军士正要驱赶。”刘乞应道。

    “刁民?”刘义真皱着眉头,有些不大相信的看了眼刘乞。在这样一个命如草芥的乱世,普通的老百姓要不是走投无路,绝不敢随意阻挡王公权贵的仪仗。想了想便道:“随寡人去前头看看。”

    “哦!啊。。。?”马背上的刘乞稍稍楞了一下,还没回过神。就见得自家的小郎君已是独自披着件貂裘锦袍,唰一下跳下了马车。

    他从未见过自家小郎君做事情如此干脆利落,一时间竟有些发愣。直到刘义真从他骑着的马边上走过,刘乞才一拍脑袋想要劝说,可是刘义真头也不回,没有办法的刘乞只能赶紧的翻身下马,叫来几个平常比较信任的侍卫,急冲冲的追上刘义真。

    还没走到头,就见得在这样严寒的天气下,竟是有四五十个衣不裹身,衣衫褴褛的妇女老少,在雪地里瑟瑟发抖的跪了一地。好几个怀中抱着小孩儿的女人跪在前头冻得说话都不利索的哭喊道:“长。。。长官,将。。。将军,大。。。大老爷行。。。行。。。好吧,给。。。给我们点儿。。。儿吃。。。吃的和。。。穿。。。穿的吧!”

    “滚!你们这群刁民,也不看看这是谁的车架,你们就敢拦!”一名将校打扮的中年军官,说着便举起了手中的马鞭,眼看就要挥下去。

    “住手!”一声清脆的幼稚童音喝住了正要挥鞭的那名中年军官。

    那中年军官听得一个小孩儿对自己也敢大声呼喝,心中呼一下就升起一团火,他平时也是作威作福惯了,一股戾气唰一下直冲天灵盖,回过头

    就要开口骂,可一看到穿着绯色长衫,披着貂裘锦袍双眼怒视自己的刘义真,心里竟是有些惊恐的咯噔一跳。连忙唯唯诺诺的收起马鞭站到了一旁,大气也未敢出。

    说实话,他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什么阵仗没见过,不然也不可能被王镇恶看中调来当桂阳公的侍卫统领。可刚才看到那小小桂阳公怒视自己时的眼神,自己就像看到了死神一般,让他一阵胆寒。他不知道为何从小锦衣玉食,从没有上过战场,年纪也只有十二岁的桂阳公会有那样凌厉的眼神,只能说是‘虎父无犬子’。

    走进前,刘义真被眼前所见惊得有些发愣,微张着小嘴好一阵才回过神。眼前的几十人不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身上穿的衣服都不能叫衣服了,好几个都是只够遮住羞人的部位,与其说他们是跪在地上还不如说是冻得蜷缩在地。

    两世为人的刘义真从未见过如此景象。心中有些发酸的他,连忙解下身上披着的小小的貂裘锦袍塞给一个妇人,也不顾那妇人如捣蒜般感激的磕头。刘义真转过身,语气坚定的对刘乞道:“传令下去,让所有士兵解下披风给他们,再把每人所带的口粮还有我马车里面的糕点分给他们。”

    “郎君,这。。。”刘乞显得有些为难。

    “少吃一顿饿不死,到了灞上军营,我让王司马补给你们。”刘义真很坚决的挥挥手说道。

    “诺!”

    等到那些难民手里都有披风和干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