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公!”王修,毛修之,刘遵考,段宏还有杜骥,韦祖兴及身后一干官员,刚刚走到刘义真身边就拱手行礼道。
“哈哈。。。”刘义真高兴的笑道:“司马还有乡侯免礼了,见到司马和乡侯义真心里高兴。有诸位大臣来共同守卫关中,义真心中也更有底了!”
“哈哈。。。小郎君几月不见更加威严了,话语间有太尉的风范了!”毛修之在一旁半开玩笑,半是赞许的说道。
“是啊!”一旁的刘遵考接过话,看着个头似乎长高了不少的刘义真,眼神中似是有些许喜爱的神色,笑道:“某家来时,兄长还在担心桂阳公的身子,能否适应得了关中严寒的天气。嫂子了还命人专程送来几件亲手做的御寒的衣物。现在看来,兄长的担心都是多余的,看桂阳公的身子,结实了不少啊!”
刘义真听了微微笑了笑,道:“不知父亲,父亲身体如何?”
“放心吧,兄长和嫂子的身子都挺好。就等着桂阳公彻底稳定关中后,回彭城看他们了!”刘遵考笑着答道。
“好!”刘义真有些感动的点了点头,然后一脸笑容的朝着身边的大臣们,微微拱了拱手,说道:“以后就要有劳诸位大臣,与寡人一同守好这关中之地,安抚好关中民生!为朝廷分忧!”
“请桂阳公放心,臣等定当同心协力,鞠躬尽瘁,辅佐桂阳公!”不论刘遵考,王修,毛修之,段宏,杜骥,韦祖兴还是一帮子留守长安的官员都向着刘义真拱手应道。
“好!”刘义真再次笑道:“既然这样,多余的话也不多说了,诸位大人一同进府吧!今晚上就在咱这安西将军府,为司马和乡侯接风洗尘!”
“诺!”等着大臣们行完礼。在大臣们的欢声笑语中,刘义真一手托着毛修之,一手托着刘遵考在王修,段宏,杜骥,韦祖兴及一干大臣的陪同下进了安西将军府。
此时的安西将军府大堂内,早已摆好了一张张的桌子,桌子上酒食早已准备好,各种精美的食物色香味俱全,看着都叫人食欲大开。大堂内烛台上,婴儿手臂般粗的蜡烛,滋滋的燃烧着,照的整个大堂黄橙橙一片。府内的些许侍女,太监早已在大堂的各处站好了,就等着一开席好为这些关中的官员们添酒加菜。
随着天色完全暗下来,大堂内已是座无虚席。刘义真坐在上首,两侧是王修,毛修之,刘遵考,段宏等关中的主要人物,其余官员也是各自为坐。
看着底下一个个荣光满面,眉宇间喜气洋洋的官员们,刘义真笑着大声说道:“今天,寡人在府内为司马,乡侯接风洗尘。让我们一同举杯。。。”说着端起身前翘头案上的酒樽,看着底下一个个都已经举起酒樽的官员们,然后微笑着看着毛修之和刘遵考,大声道:“欢迎司马和乡侯,大家干杯。”
一口喝完酒樽中的酒,刘义真笑着朝底下的官员们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大家不用客气,好好享用。这些可都是府里的厨子,和长安城中两家最有名的醉仙居,翠云轩的大厨们一起做的。味道很不错哦!”
一时间安西将军府的大堂内,觥筹交错。
酒过三巡,刘义真将翘头案上的酒樽再次增满,端起朝着王修,毛修之,刘遵考道:“长史,司马,乡侯。寡人单独敬三位一杯!”
“不敢不敢。。。”三人忙将各自头案上的酒樽举起。
就听刘义真微微叹了口气道:“这关中啊,因为镇恶将军,沈田子将军的身死,局势更加混乱。如今傅将军还在庆阳,监视着安定方向的铁弗人动向。秦州方向的铁弗人虽有撤退的迹象,但是不明显。冯翊那边了,赫连昌王买德部,虽说往后退了一点,但还是对潼关虎视眈眈。接下来既要安抚关中民心,让百姓尽快复耕。更重要还是将铁弗人完全的赶出关中,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经略关中,为下一步收复河套,打通河西走廊做准备。所以接下来事物会更加繁忙,这些都要有劳诸位臣工了。寡人,先干了!”说完,刘义真一口就将杯中酒水喝了个精光。
“桂阳公言重了!”毛修之举着酒樽道:“您说的都是为人臣子应有的本分,吾等定当竭尽全力守好关中这片汉家故地。这两日臣交接好事物,就返回冯翊,赫连昌,王买德别想在前进一步。”说完也是豪迈的一口将杯中酒喝光。
等毛修之说完,刘遵考亦是举着酒樽道:“好不容易打下的关中,怎能让那帮蛮人夺了去。明日我就先去趟庆阳,看看安定方向铁弗人的动向,然后返回蒲阪。”说着刘遵考和毛修之对视一眼,继续道:“在来的路上,我就和司马商量好了,只要安庆,秦州方向稳定。我和司马就共同举兵,像赫连昌,王买德部发起进攻。争取一次将铁弗人打回他们的老家去。”说着一口就将杯中酒也是喝了个精光。
“好!好!好!”刘义真连连说好,脸上露出些许感动的神色。
“桂阳公!”王修亦是举着酒樽,慨然说道:“您放心,某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春耕的种子,清理田亩的事情也已经让人去做了。黄历那些,也开始抄录。至于还落草为寇的百姓,某也发下公文,让各地官员前往安抚。只要这些都落实了,完全可以安抚关中民心。放心吧!”说完也是毫不犹豫一口就将酒水下了肚。
“好!”刘义真点着头道:“只要我们同心协力,这关中就一定能守好!”说着站起身,再次端起酒樽道:“诸位臣工,关中之事,寡人就拜托了。干!”
大堂内所有的官员,也是全部起身,举起手中酒樽,齐声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为太尉,为朝廷镇守关中!干!”说完全都是坚定的喝完那杯中之酒。
(本章完)
第36章 叔侄夜话()
宴席一直到戌时过半才算结束。回到寝室的刘义真,刚在侍女的帮衬下脱下身上长衫,正准备命人热水洗个澡。就听到刘乞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郎君,乡侯说有事要见您!”刘乞在门外轻声喊道。
“哦。。。?”刘义真心中疑惑,不知那么晚了自家这位隔房的小叔父还能有什么事,他不明天还得去庆阳。不过,嘴上还是应道:“请乡侯进来吧
!”
说完又让几名侍女将长衫重新给自己穿上,然后走到屏风前的胡榻上坐下。上面还有张不大不小,四四方方的头案,案面上只有一只精美的水壶,
和三四个杯子。
几名侍女将房门打开,请刘遵考进了寝室,才微微行了个常礼退下,并随手拉上了房门。
等着几名侍女退开,屋子里只剩刘义真和刘遵考。
刘义真站起身,朝着刘遵考微微一笑,对着胡榻上另一边的空位,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叔父请坐!”
刘遵考微微拱了拱手,道:“多谢桂阳公!”
刘义真听得忙摆手道:“这里就是咱们叔侄俩,没有那么多礼节。叔父还是叫我二郎吧!您请坐!”
“好!”刘遵考应道,俊美的脸上也浮起一丝微笑,不再客气的坐到了胡榻上。
刘义真抿嘴一笑,也坐回刚才自己的位置。拿起水壶,翻起两个杯子,朝里面倒满水,一杯递到刘遵考面前,一杯放在自己边上。然后才笑着问眼
前这个,只比自己大那么一轮的年轻叔父道:“不知叔父那么晚来,可有什么事?”
刘遵考端起杯子微微喝了口水,看了眼刘义真,笑着将杯子放下,道:“来时,兄长一直嘱咐我,让我转告你,这关中之事尽量放手让王修和毛修
之去打理。他们二人治理地方的经验非常丰富,二郎只要一旁多多学习即可。不用事必躬亲!不过处理王镇恶,沈田子的事情还是有可取之处,这一点来时兄长还是比较满意的。”
刘义真听了,并未有什么反应,只是微笑道:“叔父放心,父亲的担忧义真明白。义真不会胡乱插手关中民生之事。义真要做的就是安抚平衡各方情绪。这次王镇恶,沈田子被杀,本就是二人多年的龌蹉造成的。在义真看来并没有太多值得惋惜的,两人都跋扈,真要是关中完全稳定了两人的矛盾才爆发,那才是对关中子民的不负责任。”
“哈哈。。。”刘遵考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慈爱的看了眼刘义真道:“二郎长大了,考虑事情越来越缜密了。这次王镇恶被杀,你处理的很及时。王家的势力在关中很大,一个不慎可能会让关中的局势变得更复杂,这也是兄长一直夸奖你的地方!兄长也为了安抚王家,让王康做了相国行参军。这人也是命大,居然在兵变中只是受了点轻伤,我来关中时,他刚刚逃到彭城投奔兄长。至于沈田子,有些可惜,不过就你说的也没太多值得惋惜的。他的兄长也罢,弟弟也好,都已经做了妥善的安排。特别是沈林子,此人不但打仗很有一套,写的读书传记也不少,是文武全才。在兄长东归之时,朝中就有大臣在议论,是否让沈林子出镇,都督一州八郡。不过兄长表面是舍不得沈林子离去,实际上也是不想他们沈家势力过大。如今你杀了他的兄长沈田子,沈家能挑大梁的也就沈林子了。此时让沈林子出镇,去三郎的帐下做中兵参军,也算是给朝廷中沈家的一些势力一个交代吧!”
刘义真听完,有些内疚的说道:“是义真不孝,处理事情不够周全。让父亲在彭城还为关中的事情操心。”
“二郎,不要那么说!”刘遵考安慰道:“王镇恶被沈田子所杀,你又及时将沈田子正法,这样做反而利于关中的稳定。就你说的,二人本就龌蹉,在大乱时再乱又能乱到哪儿去,反而有治乱之势。如今傅将军打败了赫连璝,打乱了赫连勃勃趁乱窃取关中的阴谋。现在的关中才是稳定的开始,无论是叔父我,还是长史王修,司马毛修之,秦州的祖德将军,在庆阳的傅弘之将军,中兵参军段宏段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