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朝-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行二十余人沿着渭水岸,风驰电掣,马不停蹄,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陈仓县城。

    进了县城,刘义真一行并未去县衙住宿,而是找了家县城里最大的酒馆,将就着住了一宿,于第二日早间出了县城往宝鸡山下的那鸡溪村而去。

    沿着熟悉的小道,望着两旁有些荒芜的田地,瞥了眼边上哗啦啦流向远处的鸡溪,刘义真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

    将马停在已经变成荒村的鸡溪村边那条小路上,刘义真翻身下马只领着刘乞和韦祖兴,沿着小路一直往前。当看到那一阶阶沿着山路凿出的台阶,以及不远处那溪水边光滑的大石头的时候,数月前那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再次浮现在刘义真眼前。

    就在那大石头边,小妮儿忍着冻,在冰冷的溪水里给自己抓鱼;也是在那里,自己将身上的貂裘袄给她披上;同样还是在那里,自己看到了漫天的火光,打破了刘义真内心最温馨的画面。

    领着刘乞,韦祖兴沿着台阶,一步步走到了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的那座给自己无数欢笑的茅屋前,依稀还能看出茅屋的格局。站在已经开始长出荒草的院子里,刘义真思绪纷飞。

    “二郎吃药了;二郎你怎么可以乱动;二郎你再这样我就不理了;二郎我们去抓鱼。。。。。。”一幕幕和阿翁,小妮儿在一起的温馨画面,不断在刘义真眼前闪过。刘义真如星辰般明亮的眼眸,早已被泪水布满了。

    “小郎君!事情已经过去了,还请节哀!臣等一定尽全力尽快找到小娘子!”刘乞看着刘义真的眼中的泪水,心中也是有些堵,便轻声安慰道。

    “是啊!小郎君!相信韩老伯的在天之灵也不希望您难过的!”韦祖兴也在一旁出言安慰,这些日子来,他已经从将军府中,或多或少的知道了刘义真和这个小小农家的不解情缘。

    “没事!”刘义真摆摆手,轻轻擦去溢出的泪水,轻声叹道:“风景依旧,物是人非!寡人只是想到了那段在这里养伤的日子,想起阿翁和小妮儿无微不至的照顾,可寡人却没有保护好他们!寡人心中实在是有些痛啊!”

    “小郎君。。。”刘乞和韦祖兴听了只能默默的立于刘义真身后,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良久,刘义真才微微吐出一口浊气,轻声道:“走吧!随寡人去阿翁坟前点炷香!等以后找到小妮儿,在一起过来!”说完,刘义真深深的望了眼这个给自己太多回忆的地方,转身领着刘乞和韦祖兴沿着台阶,小道重新与那二十余名侍卫会合,翻身上马,轻挥马鞭,朝着不远处的阿翁的坟茔而去。

    韩老伯的坟茔,就在鸡溪村边上的一座小山丘上,正面就是那清澈见底的鸡溪。上次刘义真离开陈仓的时候,曾让陈仓县令按照朝廷大员的墓葬规格建造,只是时间较紧加上关中当时的局势紧张,所以只是用了上好的石料对坟茔四周进行了修饰。不过看上去,还是比普通官员的坟茔要气派很多。

    上完香,刘义真恭敬的朝着韩老伯的坟茔磕了三个头,这才缓缓起身。

    “是韩老头的小孙子吗?”一个突兀苍老的声音,从一侧的山路边响起。

    “谁?”刘乞和韦祖新,赶忙警惕的转身,正要去抽那腰间的配刀,却被刘义真轻轻按住了抽刀的右手。同时刘义真朝着四周的侍卫挥了挥手,道:“无碍!”

    看着山道边,站着的一个满脸充满询问和些许关心的清瘦老头,以及其身边穿得朴素的年轻男子和女人,还有那女人怀中的小孩子,刘义真的眼中尽是有那么的一丝惊诧和喜色。

    这老头,正是那次去陈仓县城时,借车给阿翁的老张头。身边的男子就是他在陈仓县城一家酒馆做小二的儿子,好像叫什么张二。旁边的女子以及其怀中的小孩儿,想来就是他的儿媳妇和孙子了。

    “张老伯!我是阿翁的小孙子二郎!”刘义真微笑着走到哪老张头身边,轻轻的答道。

    “哎呀!”那老张头看着刘义真,好一会儿才有些关心的道:“一看就是你,刚才你和这些壮士上山的时候,我在地里就看到了,就赶紧过来了。”

    刘义真听了微微一笑,笑得很真诚,道:“对了,张老伯!阿翁的坟茔是不是您一直再打理啊?看着很干净!”

    “是啊!”那老张头长叹一声道:“我和韩老头也是相识一二十年了,没曾想啊。。。。。。哎!不过也奇怪,官府居然给韩老头修坟,还要给韩老头找个看坟的。我就想啊,干脆就自己来吧!这样还放心些。反正老头我也舍不得这鸡溪村啊!”

    听了老张头的话,刘义真心中感动躬身拱手道:“义真替阿翁谢过韩老伯了!”

    “哎呀!二郎啊!你怎么那么懂事啊!”看着刘义真给自己行礼,老张头连忙扶起刘义真,心中即羡慕又感慨的说道:“有时候真是羡慕韩老头啊,能有你这样的孙子。只是小妮儿那孩子。。。哎!”

    听到老张头提起小妮儿,刘义真忙问道:“张老伯可有小妮儿的下落?”

    老张头微微摇了摇头,叹息道:“自从村子上次平白遭逢劫难以来。。。哎!我那老婆子也是不幸遇难。要不是我和我家二郎去了山里打猎,儿媳妇带着孙子回了娘家,我们怕是也不在喽!虽然后来官府帮着救了不少邻里,不过幸存的没几人。我们也曾找过小妮儿的下落,不过还没有任何消息。”

    刘义真听得心中难受,轻声道:“是二郎的错,连累了整个鸡溪村。”说着,刘义真又朝着老张头一家躬身行礼。

    “二郎,你这是干啥了!一家人不要这样!”说着老张头又把刘义真扶起,正要说什么,却见得刘乞走到刘义真身边,轻轻道:“郎君,陈仓县令来了,在山下等候召见。”

    刘义真听了微微说道:“让他上来!”“诺!”

    旁边的老张头听了二人对话,有些惊讶的看着刘义真。要知D县令可是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可谓高高在上。可如今要来见韩家二郎,似乎还得求见,还得韩家二郎同意。看来韩老头说的没错,这二郎是富贵之家的公子啊!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绛纱朝服的中年文官,匆匆上了山丘,看到站在一个农民样式边上的刘义真,赶忙跪于地,双手置于身前,额头磕在手背上,高呼到:“卑臣陈仓县令,拜见桂阳公!”

    刘义真看了眼恭敬跪在地上的陈仓县令,说道:“平身吧!”

    “谢桂阳公!”陈仓县令慢慢起身,站到一边。

    “桂。。。桂阳公!”老张头和他那儿子儿媳,皆是一脸震惊,不可置信的看着刘义真。桂阳公这名头太响了,如今的关中领袖,谁能不知道了。即使他们这样的山乡僻野的穷苦百姓,也是如雷贯耳。

    老张头一家看着刘义真,总觉得双腿有些软,眼见着就要跪倒在地,刘义真忙朝刘乞使个眼神,刘乞连忙上前扶助老张头的手臂。只听刘义真道:“张老伯,不要多礼,义真不但是阿翁小妮儿的二郎,也是鸡溪村的二郎。鸡溪村因为义真才遭如此之劫,义真痛心,自责!”说完看了眼已经跪在地上的老张头的儿子和儿媳,微微道:“张大哥,嫂子你们也起身!”接着转身朝着陈仓县令道:“以后鸡溪村的幸存者,陈仓县一定要照顾好。这位张大哥,你看看衙门有什么适合他干的,给安排一下。”

    “诺!”陈仓县令恭敬的答道。

    “谢谢!谢谢桂阳公!”老张头一家感激的不住的朝着刘义真鞠躬感谢。

    刘义真微微一笑,朝着老张头道:“张老伯,您刚才都说我们是一家人,就不要这样了。义真以后有空回来看看阿翁,也希望你们一家人保重!”说着朝着老张头一家,一拱手道:“张老伯,张大哥,还有嫂子。义真还要继续到关中各地走走,就先告辞了。等有空了,再来和你们聚聚。”

    说完领着刘乞和韦祖兴以及二十余侍卫,缓缓下了山。

    望着越去越远的刘义真,老张头才朝着陈仓县令恭敬的行礼,然后有些感慨的对着韩老伯的墓碑道:“韩老头啊,你是没有福气啊!你这收养的孙子,可不得了哦!希望他能早点找到小妮儿!哎。。。!”

    (本章完)

第46章 拜访韦氏() 
离开陈仓,刘义真一行又转头向北,去了凤翔然后转至五将山,再往东去泾水,然后延泾水向南回了长安。这大半圈转下来已是清明时节。

    天气暖和了,刘义真也换上了薄的宽袖长衫。行走在长安郊外,望着四周庄园的田间地头青葱的经济作物;山丘,道路两边茂密翠绿的竹林树木;再加上那一大片连在一起,盛开的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金黄的菜花美得人心旷神怡。

    迎着春风,望着田间地头忙碌的乡民;踏青游玩的公子小姐;天空中稀稀拉拉飘摇飞舞的纸鸢;闻着鸟兽人语,嗅着阵阵芬芳。马背上的刘义真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自打离开鸡溪村,刘义真半月来都显得心情沉重。一路上很难看到像现在这样发自内心的微笑。

    一旁的刘乞看着刘义真满脸的笑容,连日来揪着的心放下了不少,心中也是畅快了许多,有些高兴的对着刘义真道:“小郎君,好多天没有看到您这样的笑容了。”

    “是吗?”刘义真微微一笑,然后有些正色的说道:“清明时节,祭奠先人。总是会有那么的一丝哀愁在里面的。寡人曾听一位隐士做过一首诗,前两句就是写清明的,叫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很是贴切!”

    一旁的韦祖兴听得,微微一怔,忙道:“小郎君此人是谁?绝对是大才!”

    呵呵,刘义真神秘的一笑,道:“的确是大才,不过那位隐士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神交就行了!呵呵!”

    韦祖兴看了眼刘义真神秘的微笑,实在有些不明所以。心中只是考虑着那人到底是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