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
朴承宪就已经准备离开了。
这里已经没有机会,只有一个大坑,至于之前港口建设的投入,他都不敢去和莫桑比克政府算,免得算到最后,自己还要退钱。
那就尴尬了。
本来是来挣钱的。
变成来送钱,同行不笑死自己。
距离发出邀请已经过了两天。
不少国家的建筑商闻风而来,华夏也有几家公司感兴趣,其中就有华夏港湾工程集团。这是一家隶属于华夏交通建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在非洲有不少业务。
收到邀请。
本就在南非坐镇的分公司总经理陈寒就带着人来了,投标文件不需要他们做,国内会做好了传真过来,他只是来打前站的。
一下飞机。
滚滚热浪袭来。
汗水止不住地往外冒。
他们坐的是小飞机,机场也没有登机桥。
“经理,这就是莫桑比克的首都机场?”助手左右看了看,很是失望,他是新派驻过来给陈寒当助理的,一直在南非和非洲几个大国跑。
这么小的首都机场。
也就听同时说过。
“除了几个非洲大国,其他的机场都差不多,这还算好的了。”陈寒无奈说道。
这次接到总部命令,让他来参加招标,开始陈寒都有点惊讶,莫桑比克都穷到这个地步了,还准备搞什么建设项目?不怕赖账啊?
今天来。
就是搞清楚莫桑比克政府的支付能力。
不然。
不给钱。
你再大的项目也没用。
两人手里拿着莫桑比克的邀请文件,倒也没人来收什么小费,一路畅通,除了机场,他们就上了莫桑比克政府专门安排的车,驶向了酒店。
“还不错,有专车接送。”
吹着车内空调。
助理感觉又活了过来。
他是理解不了常年在这种条件生存的非洲人,是如何能忍受得了的,只有经历过这边的热,才有种想要抱着空调吹死都不松手的冲动。
来到酒店。
陈寒刚好碰到正准备离开的朴承宪。
两人算是老熟人。
都一直到非洲国家到处跑,经常需要参加同一项目的竞标,久而久之,要说是有多大仇倒也不至于,生意人,哪来那么多个人恩怨。
不时两人还会坐下来聊聊天。
因为现代工程的非洲分公司也在南非,双方距离也就半条街远而已。
“陈总,你也来啦。”
朴承宪用奇怪的汉语发音向陈寒打招呼。
陈寒知道朴承宪就会那么两句汉语,看见朴承宪和手下大包小包地准备离开,于是用英语问道:“你们要去哪里?这家酒店住不惯?”
“回南非,恭喜了。”朴承宪苦笑道。
这次竞争。
没开始。
就输了。
这样的项目,简直像是给华夏的公司量身定制的一样,虽然华夏的公司也赚不了什么钱,但是毕竟是比不过人家的成本控制能力。
陈寒疑惑了:“喜从何来?”
“你很快就知道了。”
说完。
朴承宪只留给了陈寒一个背影。
看得陈寒莫名其妙。
第九百一十六章 公司账户(求订阅!)()
朴承宪出了大厅后。
陈寒的助理忽然脸上一喜,“经理,他们是不是不战而逃了?”
这个问题。
问的陈寒相当无语。
不战而逃?
你以为是打仗呢?
这个时候,朴承宪拎着行李离开,只有一种可能:对方认为这个项目根本没办法做下来。细分下来,要么是投标毫无希望,要么是利润太少看不上。
无论是哪一种。
对陈寒来说也不是个太好的消息。
“走吧,我们先住下,打听打听情况。”陈寒说道。
“好。”
两人跟着服务员来到了房间。
陈寒先向国内的一个集团副总汇报了一下自己的行踪,最后,还提及了一下朴承宪说的话,陈寒抛出了自己的猜测,说事情可能有点复杂。
哪想对面一听乐了。
“哈哈,陈经理,你就放心吧,我们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先看看邮箱,我已经给你发了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算是个好消息。”
语气中透漏着开心二字。
主管领导的话让陈寒一愣。
“行,我先看看邮箱。”
挂了电话。
陈寒赶紧打开电脑。
作为一国首都,虽然是非洲,可也有网络,在前台客服的帮助下,陈寒拨号成功,由于用户少,上网速度竟然还不错。
熟练地打开小小。
登陆成功。
陈寒点进了邮件系统。
从这个月初开始。
小小就已经完成了和世界各大主流邮件平台的对接,可以直接在内部收发各平台邮件,主要还是小小的办公用途太强了。
其强大的办公能力和精细化的管理能力。
已经深得不少人的喜欢。
一旦公司开始用小小,邮件的收发都被强制要求使用它。
看着用户大量流失。
一时间又干不掉天眼集团的小小,只能先妥协一下。
在朋友的推荐下,陈寒很早就使用了这款软件,虽然还没有被集团公司全部采用,但是作为平常的办公交流,已经开始流行起来。
在这边的非洲分公司,小小是所有办公人员的必备软件。
五分钟后。
看完主管发来的邮件。
陈寒恍然。
原来如此,怪不得朴承宪会提前离开,这样的项目,对方怎么可能接,而这个报价对华夏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特别是主管提到的‘长期合作’。
缅亚银行的垫付。
今年只有三十亿亚元,可明年也许更多,如果有好的合作基础,明年如果有新的项目,他们也会有优势。
“太好了。”
陈寒握拳。
有缅亚银行垫付。
那就代表着资金上不需要担心会被拖欠。
。。。
七月二十四日。
在一片掌声中。
陈寒的公司中标了这个港口项目,另一个水电站项目也被华夏的电力建设集团拿下,在了解了两个项目具体情况之后,其他国家的承建商纷纷避退。
于是,这次招标毫无悬念。
剩下的。
就是要开始勘察,以及设备、人员的进场。
整个项目周期是两年半,时间相当的紧,这也是大型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病,周期长,进度慢,他们接的大部分项目平均周期都在三到六年。
“陈经理,人员和相关设备不日将会从华夏出发,你们那边做好勘察以及建筑材料的调配计划,还有施工手续,这几天你们先去办好。”
电话里,陈寒的领导吩咐道。
“明白。”陈寒点头。
海外项目建设。
牵扯到的事情很多,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建筑标准和要求,最关键的还是材料价格,这是整个项目建设中最重要的成本,没有之一。
除非是特殊情况。
否则从国内运送过来根本不现实,好在这么久的扎根,各个华夏公司在非洲都有大量的材料供货商,很多本身就是集团自建的工厂。
这才能保持住华夏的建筑成本优势。
另一边。
挂了电话之后。
陈寒的领导又打了一个电话。
“苏主任,材料准备好了吗?。。嗯。。。那就好,你们尽快动身。。。第一批项目拨款五天后就回到账,你们那边快一点把公司账户开通。。。嗯。。。再见。”
虽然是缅亚银行垫付。
但是并不代表缅亚银行会直接把人民币转到他们户头上,中间还需要一个流程,那就是先转亚元给他们,他们才能拿着钱去缅亚银行总行兑换成人民币。
这算是一种惯例。
主要还是为了减少银行的风险,关键是好做账,不然,直接用在华夏的央行账户给一个公司转账,转账对象的详细信息太干。
而且账单都得让华夏央行邮寄回来。
这不扯淡的嘛。
还不如直接内部转款,先完成合同交易,之后对方要换成人民币,缅亚银行帮忙操作就是,这样一来,手续齐全,流程合法,账目清晰。
。。。
七月二十五日。
缅亚经济特区。
上午十一点。
一架小型波音飞机在新安市机场缓缓降落,上面写着大大的南航字样,显然是从华夏飞过来的,而且是云省的昆市直飞。
这是国内到新安市唯一的国内航班,转机的不算。
伴随着缅亚经济特区和华夏的贸易增多,两地每天的航班也由最初的三架增加到了十五个架次,甚至还在增多,下个月初预计会突破二十架。。
主要还是因为缅亚经济特区对华夏的游客开放了落地签。
严格的消费价格管理,对于宰客行为,几乎是零容忍,在一开始,的确存在着不少被利益蒙蔽了眼睛的人,他们叫高价,或者强制购物。
然而。
当二十六家消费场所被取缔营业执照。
老板至今还在矿上挖矿。
七十九名外国导游十年内不得在缅亚经济特区内从事导游服务,甚至被限制入境,十一家旅行社被罚了一大笔钱后,就再也没有人敢这样玩了。
这样的监管力度。
让整个缅亚经济特区的旅游环境被来过这里的游客们赞不绝口。
于是。
良好的自然环境。
安全的社会环境。
友好的人文环境。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华夏游客到访,反响非常好,特别是这个暑假,游客暴增,除了华夏的游客,东南亚和南亚的许多国家的游客也开始选择来这边旅游。
苏瑞。
港湾工程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