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着,穿戴虽是素净,但却如清水芙蓉般,清丽无双。沈清莲揽镜自照,自我欣赏
了半晌,才满意的走出屋子。
今天春巧和她约好了一起去南山寺烧香祈愿,春巧的哥哥春生,就要秋闱了,林婶
让春巧去南山寺给她哥哥祈愿,求菩萨保估春生,秋闱能够顺利中举。
约着沈清莲一起去,沈清莲一听就很心动,想她自从成了沈清莲,就整天都是琢
磨着怎么挣钱,除了去过几回云锦绣铺,就那里也没去过,想她前世就不得自由,现
在有机会,也很想出去到处走走。
而且沈清莲觉着吧!自己能够重生一回,也是菩萨保佑,是该经常去烧烧香,拜拜
佛的。只是李芸娘不放心,自从沈清莲的容貌越变越美,李芸娘就不让她出门了,院
门也闭得紧紧的,就怕她被人窥见了容貌,招来好色之徒的觊觎。
可沈清莲却不以为然,觉着自己虽美,但毕竟年岁还小,还嫌稚嫩,却不知就因为
她这一去,招惹了来了一段孽缘,这是后话了。
只说为了能去寺庙,沈清莲可是又是撒娇又是卖乖的保证,只在寺庙里烧完香就回
来,再加上春巧在一旁的极力游说。
李芸娘也就勉强答应了,思虑着,莲娘她们来去坐着马车,又不露面,寺庙里又是
佛门清净之地,多是善男信女,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再说去寺庙烧香也是好事,自己
要不是正好走不开就陪着她俩一起去了,而且林家与自己家一向亲近,莲娘去正好与
春巧一起为春生祈福,求佛祖保佑他高中。想着这些,李芸娘也就松口同意了。
正想着,就听到院子里春巧清脆而又欢快的声音。沈清莲忙高兴的迎出去,果然春
巧正一脸欢快的和李芸娘寒暄着。只见她穿着上次自己帮她做的,一条粉色绣着桃花
的裙子,发髻上戴着朵粉色的芙蓉绢花,衬得脸也粉粉的,一脸娇俏的笑容,俊俏可
爱得紧。
两人欢快的跟李芸娘招呼过,就开心的手挽着手往门外走,李芸娘不放心的跟在后
面,絮絮叼叼的叮嘱着,待两人上了门口等着的马车,又细心嘱咐着赶马车的陈叔。
马车是临时雇来的,也是熟识的街坊。马车里的摆设简陋陈旧,幸好拾掇得很干净。
沈清莲和林春巧坐上马车,面上都有掩不住的兴奋雀跃,这里对女子抛头露面的虽
不是太讲究,但未嫁女子还是要避讳一些的,就是春巧也只是偶尔在铺子里忙不过来
时帮帮忙,平时也是没有机会出门的。更何况两人都长得俊俏,出门也怕遇
上一些纨绔子弟或是登徒子,因此,这样单独出游的机会就更少了。
南山寺隐在靠着南山的一个山头上,那里树木丛笼,风景如画,山脚下只能隐约见
着寺庙檐角,颇有点深山苦刹的味道。有几家大户人家的别院也在那一块,马车到了
山脚下就停下了,和赶马车的陈叔约好,未时了再来接她们。
两人站在山脚下,望着延伸到山顶的,长长的一段石头阶梯,心里有些发憷,好在
阶梯两旁都是枝繁叶茂的大树,虽是夏日,也很是凉爽。两人打起精神来,提着裙
子,才爬了一半石阶,沈清莲一向身子弱,就感觉有些吃不消了,腿脚直发软,额头
冒汗,春巧也直嚷嚷着“热死了。”
沈清莲有些后悔,当时在山脚下,花几个钱坐辇轿上来就好了,但这时,也只能打
起精神来,咬咬牙往上爬了。
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两人都累得香汙淋漓的,小脸红通通的,鼓鼓的胸部起伏着,
却平添了一番动人的娇艳。
特别是沈清莲,雪白的肌肤,像染上了一抹彩霞,桃色隐隐,乌眸顾盼,流光溢彩。
如此丽色看呆了山顶上的几个人,只见寺庙的山顶上,建着一座古朴的亭子,亭中
放着一座大钟,是为寺庙僧人们做早晚课所用。
亭子的另一边上放着石桌石椅,夏日坐在此处喝茶休闲,凉风习习,令人暑热顿
消,又可一览南山寺庙的风景,确实是个好去处。
此刻亭中,正坐了四位衣着不凡的富家公子,俱长得眉目清秀,尤其其中一位年
岁二十七八的男子,身材高大挺拔,面目俊美,气势不凡。
这位贵公子是京城振远侯府的赵小侯爷赵锦凌,他家祖上是跟随开国皇帝打天下的
有功之臣,家里世代俱是行武之人,只是父祖辈早年皆战死沙场,现赵家唯留他一根
独苗,祖母把他当眼珠子般疼爱。
再加上有一个无子的皇后姑母,对他也是疼爱非常,因此倒养成了他一身霸王般
的脾性,又因赵家人几代忠良,皆都战死,皇上对他们家也深有歉疚,对他也就格外
宽容些。
别人看着对他也就多为忍让,久而久之,倒出了个小霸王的名声。说起来他自小也
聪颖非常,随着祖父练了一身的好武艺,只赵家现今就剩他这点骨血,赵老太太是死
活不让他再入军营,只留他在京城混个闲差,因此整日跟着一帮酒肉朋友胡混。
赵锦凌此人自命风流不羁,爱好美色,就是府里的奴仆,
也定要挑长相好看的。又喜与一些纨绔子弟交往,常流留风月楚馆,因他身材高大,
相貌堂堂,皆又出手大方,深得欢场姐儿们的喜爱,每每见到他便使尽手段勾着他。
第四章 窥见()
府里的美妾更是一个又一个的纳,赵老太太看他闹得有些不像样,就与皇后商量
着,为他寻门好妻室。
可赵锦凌这个浪荡子,眼界还极高,扬言道,非绝色不娶。赵老太太和皇后两
人是把全京城里的大家闺秀,都寻摸了个遍,可家世好的长相又不太出众,长相出众
的门户又有些低,家世好长相出众的又嫌脾性不好。
总之,是左挑右选,唯恐挑得不好,委屈了赵锦凌。说起来京城里头的人谁不知晓
赵锦凌的名声,有那疼闺女的人家,心里也是不大愿将家中姑娘说给这样的浪荡子,
但是因为是皇后出面,碍于皇后的情面,才不敢多言。
赵老太太和皇后费尽心思,也没挑着让赵锦凌满意的,还是赵锦凌自己无意中见
了一个女子,就惊为天人,多方打听才知她是侍郎之女名叫王玉琴,有绝世之貌,赵
锦凌就嚷着非要娶她。
赵老太太和皇后都拗不过他,又寻思着,这是他自己挑中喜欢的,说不得,就能把
赵锦凌的心拢在府里,也就同意了。新婚一段时日,赵锦凌也着实收敛许多,整日陪
着新娶的妻子,可这王氏却是被继母捧杀长大的,空有一身美貌,却是草包美人一
个,性格更是骄蛮跋扈,时日一长,让也是小霸王性子的赵锦凌,如何忍受,到后来
两人是闹得水火不容。
此后,赵锦凌更是故态得萌,经常在外头花天酒地,夜不归宿的。赵老太太也没奈
何。可振远侯虽是皇后外家,但并无多少家财,赵锦凌又是个花钱无度的,很快家里
就有些捉襟见肘,幸而赵锦凌虽是好美色,但头脑灵活是个有手段的,凭着他侯府的
名头琢磨着与一些朋友在外做些买卖,没想到生意倒是越做越大了。
江洲府这里有几个水路码头,来往商船尤其多,也导致这里的商业极其繁荣。赵锦
凌的买卖也多集中在此,因此在江洲他也设有府地,一年有三四个月呆在江洲。
这次回京城为赵老太太过完寿,就匆匆回了江州府,一半是因为生意上的一些事一
半是因为被王氏闹得心烦。
赵锦凌在江州府是广有名气,虽都说他是个喜好风月的好色之徒。但此人也颇有手
段,这江洲的生意大多都被他拢在手里,加上他为人豪爽,出手大方,也结交了不少
官场朋友。
其中江洲知府李明远本就与赵锦凌过世的父辈有些故旧,加上赵锦凌还有一个做皇
后的姑母,虽说当今皇后无子嗣,但皇上对皇后一向敬重,皇后说的话也能听进一
二。念及这些,李知府对赵锦凌一向极为关照。赵锦凌也很会来事,在江洲做
生意,没少让李知府得好处,因此两人的交情可说是颇为深厚,平时来往也密切。
初初上任清河县的王知县对这样的人物,自然希望好生拉拢一番,以前够不上就算
了,现在有了机会就要抓住。官场中的人都是善于寻找有利于自己的局面,更何况他
还想让赵锦凌能够提点一下,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
因此赵锦凌回到江洲,赴李知府的宴会时,清河县的王知县就暗暗留心他,一见面
对着赵锦凌更是亲热殷勤万分,盛情邀请赵锦凌上清河县游玩,这不看赵锦凌心情不
大好,昨儿就让自家大儿陪着上自家的别院玩两天。
说起来清河知县家的王大公子,在清河也算是全县城都有名的不学无术的酒色之徒
了,王知县家里虽有妻妾几个,可均生得女儿,就这一个独儿子,宝贝疙瘩般,那也
是自小就百般宠溺长大的,倒宠出了个吃喝玩乐的纨绔子来。
人家赵锦凌好色嘛,最起码人家有本事,能大把的赚银钱,供自己花用,这位王大
公子可真真是个败家子,王知县之前虽只是个同知,说起来日子也该是不错的,可这
王公子整日流留烟花之地,碰上个中意粉头什么的,那更是一掷千金,家里纵有多少
钱财,也不够他挥霍的,王知县为此是忧心不已。
王知县就想着人家赵锦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