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豪侠的还好说毕竟是个轻喜剧武侠风格的,香港想找个武侠小说的作者容易。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是灵异动作类型,这样的作者好像不大好找啊,出名点的也就是倪框了,咱们总不能找倪框来写吧,而且就算我们愿意出高价请倪框,倪框人家也不会给我们写啊,你说对吧乔先生?“方艺华就跟邵谊夫肚子里的蛔虫一样,很自然的就把邵谊夫想说而没说的话说了出来。
而且还一副奚落的样子,好像乔峰以前和倪框有矛盾,现在遇到这种情况该傻眼了。
“呵呵,恰恰相反。“乔峰摇了摇头嘴角噙着讥笑道:“写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的作者是最好找的,反倒是写盖世豪侠这样类型的不好找才对,因为现在香港武侠圈里写轻松搞笑类型的几乎没有,也就是查先生的鹿鼎记轻松搞笑,但查先生却完全没可能出山的。“
“哦,照这么说的话,那盖世豪侠岂不是不适合了?“方艺华反问道。
既然你说香港写轻松幽默类型的作者几乎没有,那你又提出把盖世豪侠改编成小说,这不是互相矛盾,乔峰你脑子坏掉了?
方艺华用看神经病一样的眼神看着乔峰。
“好了艺华。“邵谊夫摆手让方艺华别跟乔峰杠,然后笑道:“既然乔先生选定了这两部电视剧作为试水,那肯定是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了,咱们先听一听。“
乔峰哈哈笑道:“邵先生知我。“说到这,乔峰看了方艺华一眼才又接着道:“我确实有了合适的人选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我准备找黄鹰来写。“
“黄鹰?写天蚕变的那个吗?“邵谊夫对这个名字比较熟悉。毕竟当年,这个名字编写的剧本天蚕变可是把无线搞得灰头土脸过的。
“是的。“乔峰点了点头:“黄鹰虽然现在是著名编剧还是导演,可是他写的小说那也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他读中学时就开始撰写武侠小说,创作风格受古龙影响颇深。他就是因为给古龙当枪手,接写古龙《惊魂六记》成名的。所以,对于当枪手将电视剧改写成小说,他肯定是不会抵触的。而且黄鹰极好鬼神,尽管《惊魂六记》中这所谓的无稽之谈屡屡被否定,但他的小说却屡屡钟情于此,不厌其烦的运用“鬼神”为噱头吸引受众。
并且当初僵尸先生打开了僵尸片大热的局面,许多电影公司跟风拍僵尸,黄鹰也随大流,自编自导了一部茅山学堂,虽然整体水准就稀松平常,太耽于儿戏胡闹,不脱僵尸片俗套,但是这部片子创意十足,黄鹰把其改编成小说后,很是热销了一阵。其后,黄鹰又自编自导了第二部僵尸片魔高一丈,搞足了血腥恶心的僵尸片惯有场面,也有惊有险,只是碍于僵尸片的热潮已经过去,票房反响一般。但改编成小说以后,依然热卖。
所以,我认为我和僵尸有个约会这部电视剧想要改编成小说,黄鹰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听乔先生你这么说这个黄鹰倒确实是很适合来改编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可是,人家毕竟已经是导演了,再回来写小说,还是当枪手改编乔先生你的作品,这可能吗?“邵谊夫有些担心的问。
“呵呵,这个邵先生不必担心,黄鹰一定愿意担当这个重任。“
。。。。。。。。。。。。。。。。。。。。。。。。。。。。。。。。。。。。。。。
感谢书友魔界小小虎200币打赏。
第八百八十章 缺钱的大作家()
香港作家编剧里边,若计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最多的名家,黄鹰应该能进前十。不过,由于黄鹰本身是枪手和编剧,所以很难提升他在小说领域的地位。
比如《吸血蛾》被徐可改编成电影《蝶变》,可《吸血蛾》却是黄鹰为古龙代笔的《惊魂六记》之一,因是古龙创意,所以大家都把功劳算在古大侠身上。《天蚕变》堪称武侠剧的里程碑,实际却是萧若元先与黄鹰、江龙集体创作剧本拍成剧集,后来才由黄鹰写成小说。几位编剧创作“云飞扬”究竟谁出力最多、谁主导创作?
曾经一度争功不休。
老实说,替人捉刀代笔,将卖座影视剧改成小说,都是捷捷。更何况黄鹰也有代表作《大侠沈胜衣》,虽然笔法技巧、人物塑造、推理悬念仍不脱古龙之风,但水准已不在古龙之下,尤其“沈胜衣”这个人物有血有肉,改编成影视剧亦是大获成功,早已与楚留香、陆小凤、云飞扬并列为武侠人物长廊中的经典形象。
只是,黄鹰早年做惯了枪手,后来又常年做编剧,纵然写了不少佳作,或许赚了不少钱,但名头却仍不够响亮。
黄鹰是个很有理想的人。这从他作品的自序,后记中能看出。自序和后记最能体现作家的本身思想。
并且黄鹰的野心远不止于编剧本写小说。
对于“僵尸片”,黄鹰坦承:“无可否认,个人对这种令人又惊又笑的电影片种的确还有一份偏。“
特别是僵尸小说还算是为香港电影开辟了另一条光明大道,除了乔峰编剧的“僵尸先生”和黄鹰自编自导的“魔高一丈“外,洪金保的“人吓人”、“鬼打鬼”,午马的“凶屋叔叔”,林正英、元飚的“僵尸家族”,都是“僵尸”的衍延品。
连天皇巨星林子详、谭勇麟、钟镇涛都出演过僵尸片集。
在僵尸片大热的时候真是大小僵尸满天飞。
在这样的大热的情况下,黄鹰更是想继续在僵尸片这个领域有所发展。
只是,想要拍电影那是需要有大把的钱的。
而在钱这方面,别看黄鹰当编剧,写小说算是很牛掰的存在。
但在香港当编剧,除了乔峰这样的异类,一般知名的编剧也就是十万左右的酬劳,哪怕是多的也不过二三十万而已,这已经是绝对顶级的了。
当然,比起当编剧,写小说还是很赚钱的。
只是,就算写小说赚钱,黄鹰这些年下来算上当编剧再算上写小说的,赚到手里的也不过就是几百万而已。
几百万当然算是很多钱了。
可拿来拍电影,几百万的根本溅不起多大的浪花。
这几年,香港的人工涨的实在是厉害。
八十年代初,一百万就能拍部不错的电影,两三百万就算是大制作,七八百万的绝逼是一年难得一见的超级大制作了。
可现在呢,只要剧组有知名的演员,就不说是像刘德化这样的顶级明星了,就哪怕是二线明星,只要来两个,一百万都只够付演员片酬的。
在这种情况下,黄鹰那几百万的身家能拍几部电影,在他拍了茅山学堂和魔高一丈两部电影都扑街后,还能剩下多少的钱来拍下一部电影。
据乔峰所知,在原时空里,黄鹰在相继两部电影扑街后,不甘心失败的他在看到金装鬼打鬼、新僵尸先生相继开拍上映,以为僵尸鬼片即将复兴,勘不透这是港片蜂拥滥拍即将搞坏市场的回光返照,居然借高利贷去拍电影,结果被追债人打成重伤,最后惨死家中,直到一个星期后尸体发臭才被发现!
现在就算是黄鹰的财物状况还没有一年后那么紧张,还没有借高利贷,那也差不多了。
在这样一个缺钱的不行还很有野心想要继续投资僵尸片的情况下,乔峰想让黄鹰来把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改编成小说那几乎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一来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是黄鹰所擅长的鬼怪僵尸类型,二来这个故事在香港那绝对是大热ip,绝对的家喻户晓,把这么一部众所周知的电视剧改编成小说对黄鹰的名气是大有帮助的,就像当年把天蚕变改编成小说一样的名气加成,三来,当枪手写这部小说黄鹰也能得到巨大的报酬,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谁让黄鹰缺钱呢。
而乔峰恰恰又是不缺钱的。对于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的小说改编,乔峰没准备从里边赚多少的钱,哪怕邵谊夫方艺华两个也不会短时的从这种实验性质的东西上赚钱。
大家看重的都是这种模式成功后未来的更大回报。
远的不说,只要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的小说改编的成功,那就算是给续集做了铺垫预热,续集绝对会在小说热度降低前就立项开拍,那么一来,不但可以让观众持续关注我和僵尸有个约会,还顺便把宣传费用都给省了。
毕竟,在乔峰的计划里,我和僵尸有个约会还有后两部呢。
在第一部里没有填掉的坑,没有给出的答案都会在后两部中一一给出。
而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已经播出多半年了,差不多也该把第二部的准备提上日程了。
到时候小说先出来,第二部再适时的宣布立项拍摄,必然会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成功的作用。
相比黄鹰能赚的那些钱,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才是乔峰和邵谊夫他们这个层次的人所看重的。
而且对于乔峰来说,黄鹰除了把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改编成小说外,还可以让他把僵尸先生也改编成小说,虽然相比僵尸先生当年的票房收入来说,改编小说的获利顶多是十分之一不到,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没理由放着赚钱的事情不做,以前是没把重心放着方面,现在既然开始做了,把僵尸先生也给改编了也就是顺便的事情了。
所以,在乔峰看来黄鹰真的是很容易搞定的。
反倒是为盖世豪侠当枪手的人比较难办,毕竟,乔峰选的人叫黄祖强。
。。。。。。。。。。。。。。。。。。。。。。。。。。。。。。。。。。。。。。。。。。
感谢书友魔界小小虎100币打赏。
第八百八十一章 力挽狂澜的人()
黄祖强这个名字虽然声名不显,但他的另一个名字黄易在原时空可是响当当的。
乔峰剽窃的寻秦记还有大唐双龙传都是黄易的成名作。
当原时空当曾经风靡华人世界的大众文学——武侠小说在金勇和梁羽生封笔、古龙辞世,中国武侠小说自巅峰时期的百花齐放,淡褪到逐渐地黯然无光;当各种强势传媒和流行文化占据市场,失去光环的武侠小说已沦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