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华娱神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华娱神话-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一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上,同样一首悠扬动听,振奋人心的摇滚风歌曲,伴随着男女主唱疯狂恣肆的演唱画面,传遍了全球。

    这首歌被认为是世界杯足球赛历史上,最成功的主题曲,没有之一。歌名叫做《意大利之夏》,作曲人依然是这位吉奥吉。莫洛德。

    他应该被称为“世界体育音乐之王”。

    这首《意大利之夏》,它的英文版本叫做《to be number one》,力争第一!超级球迷,香港明星足球队的队长,天皇巨星谭永麟,将这首歌改编成了粤语版本《理想与和平》。

    而一九八八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手拉手》,谭校长也是最早将其改编成了国语版本《心手相连》。

    其实,从这两首歌的译名当中,您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是这个地球上,多么优秀卓越的人种,没有之一。我们向来不敢为天下先,永远也不称霸。咱不是怕你,不是怕事,只是因为我们善良,我们考虑的事情比较多,比较全面,比较长远。我们有理想,爱和平,只因为我们,多了一颗心。

    在这一届汉城奥运会上,乒乓球正式成为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从此以后,欧洲乒坛的职业化进程,开始迅速发展,比赛频繁,待遇优厚。极大的促进了白种人的乒乓球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开始全面的压制住中国选手。这就叫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第41届世乒赛上,欧洲男队囊括了团体前五名,以瑞典为首的男队,涌现出了瓦尔德内尔这样不世出的天才,战绩已领先于中国队和亚洲各队。

    一直到孔另辉、刘国良等新一代的中国选手,崭露头角的1995年,中国队才又一次从低谷中奋起,时隔14年,重夺大满贯,再一次攀登到世界之巅。

    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上,二十五岁的孔另辉,遭遇到了瑞典乒乓巨人瓦尔德内尔。

    老瓦时年已经是三十五岁的“高龄”,两个人的年龄,正好相差十岁。瓦尔德内尔是世界上第一个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欧锦赛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选手,被称为“乒坛的莫扎特”,按照李副总理刻的大印来说的话,那就是“球仙”。

    两个人苦战了五局,最终孔另辉以三比二,战胜了老瓦,登顶奥运冠军。当时的外国记者们,不约而同的写下了这样的大标题:“kong is king!”

    现如今,冰城人民将孟星魂同孔另辉,并称为冰城之子,冰王子。将他们视作本省文体巨星中的一对双子星座,是冰城九十年代倍受拥戴的青春偶像。他们还被很多的东北人,戏称为了“孔孟一家”,孔孟是一家亲,文体也不分家嘛。

    虽然孔先孟后,孟星魂却不会受宠若惊,也不会觉得耻居人后。啥时候咱也给国家赚回来大把大把的美元,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做出一点贡献,多盖上它几所希望小学,给贫困的儿童带来温暖,那和奥运会的奖牌比起来,孟星魂觉得更实惠,更积德,造福也更大。

    您说什么?国家荣誉,民族精神,思想价值,鼓舞士气?您只要做好你自己的本职工作,没事的时候多读两本书,实在想不开了,就去找一个政委,或者知心大姐聊一聊,那就足够了。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花不了您几个钱,费不了多少功夫吧?

    您知道在奥运会的比赛当中,咱们国家每得到一块金牌,投入的成本是多少钱吗?75亿元人民币!金、银、铜三项奖牌的投入,平均是35亿元人民币一块。

    当年孟星雨颁发出去八百块包金的奖牌,全部费用一平摊,才两千多一个。

    孟星魂其实对奥运冠军并不眼热,并不是钱的事。哪一个奥运冠军,都没有演艺界大牌红星挣的多。

    孟星魂看不上的是职业体育,残酷的竞技。孟帅是一个坚定的业余主义者。他不喜欢专业,更不喜欢专家。就像他当年同辫帅罗伯特。巴乔讲过的那一番话,话里的实质内核是,体育,本来应该是人类最快乐的游戏。您别太忧郁了,要想开一点。

    更快,更高,更强,孟星魂对此一直嗤之以鼻。奥运精神应该是另外一种,比如重要的是掺乎,比如孔夫子说的“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先总理提倡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每每听到某某体坛骁将,足坛健将,前拳王,退役以后一身是伤、浑身是病、老无所依,孟星魂对此是又可怜又可笑复可悲,你丫的这就是体育精神?凡是要落一身的病痛甚至残疾的,那都不能叫做体育,那叫竞技。

    带“育”这个字的词,都应该是温暖的。比如养育、哺育、教育、化育。。。。。。除了不育。

    每天坚持跑步,游泳,打太极拳,跳广场舞,那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轻松自在,出一点汗,持之以恒。

    共和朝的先主席有一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

    1966年的7月16日,他老人家以七十三岁的高龄,畅游长江,足足在大江里头,泡了一个小时零五分钟,身体不可谓不好。

    这一天,从此也被定为全国游泳日,全国众多的城市,都会举行横渡江河的群众性游泳活动和比赛,让大家都来体会一下伟人,“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感觉。

    不过,先主席到了晚年,还是觉得这句话,自己说的不大妥当。那是自己壮年时候的豪情壮语,和自己青年时候说过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一样。

    最后,老人家把“生命在于运动”,修改成了:“生命在于平衡。”

    这话才对。

    孟星魂补充道:“生命在于快乐。”

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由() 
孟星魂的第三张专辑,仅仅在冰城一地,就卖出了五十万张。什么概念?大概的算一下,那就是,在1997年的年末岁尾,平均每六到七个哈尔滨市的居民,家里头的户口本上,就趴着一张孟星魂的卡带或者CD。

    当然,这个纪录只能出在孟星魂的老家,是家乡人的热情,在给他埋单。其他的省市自治区,销量虽然非常火爆,却远远比不上冰城人对冰王子的狂热支持。

    这张唱片上市短短二十天不到,到了十一月底,全国总销量就突破了二百万张的大关。这是孟帅出过的三张唱片当中,卖的最火,也最快的一次。

    宝岛地区的销量不温不火,也达到了十五万张。本以为香港地区的销量,可以忽略不计,没想到这一张唱片,这一回倒卖掉了两万张,已经超过了第二张《当你听见这首歌》,在港埠的总销量一万一千张。

    据香港业界人士的专业分析,首先是这张唱片是由香港的卢冠亭、刘已达、周启声以及菲裔的鲍必达,四位大师级音乐人联手编制,这引起了香港资深乐迷们的浓厚兴趣。这些乐迷,注意,不是歌迷,他们是冲着这些殿堂级的音乐人的名头,才掏腰包,买来欣赏的。

    其次,孟星魂在离港之前的刺激言论,以及他到港之后,港埠媒体的大肆报道,再加上电视剧《矩阵》,在亚视播出之后的轰动效应,使得孟星魂在香港地区,一时爆得大名,近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短期之内密集的曝光率,强烈刺激了香港歌迷们的购买欲。即使听不懂,大家也想知道,这一次,大陆来的这个小子,他到底唱了些什么,唱的怎么样。

    第三,专辑A面的几首快板歌曲,非常适合香港当下年青人的口味,已经有不少夜店的dj,在大力的推波助澜,每天晚上都要播放《王妃》和《地球人都知道我爱你》。很多人晚上出来玩,听过之后,都会打听这是什么歌,谁唱的。

    反正说一千道一万,这张专辑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天时是香港舆论的鼓吹,地利是香港夜生活的繁荣,人和是香港音乐人的才华,基本上没你孟星魂,什么事。对于孟星魂在专辑中,再一次表现出来的创作才华和非凡唱功,香港的舆论界,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放着孟星魂这一头发育中的怪兽,瞎子都看的出来会长成一只恐龙的天才巨星,这一次,港媒又一次选择了有意识的无视。没办法,这个小家伙,好像和我们香港人犯冲,俺们就是看这小子不顺眼,爱咋咋地。

    唉,地方保护主义,害死人哪。

    甭管怎么说,反正孟星魂是毫不在乎,他连唱片销量火爆如斯,都不会过于的看重,又哪里会理睬一帮乌鸦们的呱噪。

    去年上下嘴唇一吧唧,就化走了梦幻舞台公司二百万元善款的金兆军,靠在自个家里的沙发上,正在静静的欣赏着孟星魂的最新大碟。

    刚才听了第一首的《王妃》,老金空有一肚子的理论,却也只能找到摇滚两个字,来给这首歌定位。他却不知道是硬摇滚,还是金属摇滚,还是什么什么摇滚。

    老金再往下听,就听到了《男人花》,这个倒是能听懂,大路歌嘛。比起梅燕芳的《女人花》,那可差的远了。

    再听到《地球人都知道我爱你》,老金差一点把身前的茶几,一脚给蹬翻了。这还是孟帅吗?什么歌这是,土了吧唧的,一点文艺气质都没有。这不就是八十年代的的士高吗?

    还好,下半张的第一首《那一年》,立马又安抚住了他的情绪,嗯,这一首,还是挺像这个小妖的风格,青春质朴。不过,还是弱啊,真弱,水平比以前下降了不老少啊!

    很多听过《冰火两重天》的大陆音乐人,感觉都和金兆军差不多。孟星魂的这一张最新专辑,B大于A,只不过A才是火,B才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

    很多人都议论,自从这个妖精给自己的电影《超市惊魂夜》配了一首,那个叫《延安西路的日子》的片尾曲,打那开始,一直到现在的这些《那一年》、《战友》、《国王皇后》,好像他的音乐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