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馨悦分析道。
“有道理,算盘打得不错,我认为这些人还调查过,大清集团的所有产业中,物流商贸他们管不着,休闲旅游也和他们无关,地产开发也只能因为现场尘土而小打小闹地罚点款,高速公路和水务集团属于政府平台,而且也没有什么把柄,要想借环保之名狠狠报复一下,只能拿大清集团的轻质合金公司开刀,毕竟这是个纯制造业企业,找个借口整治一下很容易。”
“问题是咱们建厂时就完全执行了国家标准,无论生产工艺,机器设备,还是基建厂房,或者附属设施,都按国家标准进行采购或建设,投产验收时,省里的冶金、环保和安全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都对该项目的各个分项给出了很高评价。他们突然责令停产整顿,是不是有点无事生非了?”陈馨悦道。
“可是,人家就要找大清集团的事,你躲也躲不开,有啥办法呢?这就像你在家里好好的,就有那么一个人,跑到家里找你打架,你能怎么办?”齐明远说。
“当初我就害怕出现这种情况,老韩威胁是一方面,另外,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去年网上流传的一件事,南方某市一个县区级环保局长,其实就是一个科级干部,他不停地骚扰一家企业,可能企业也是够了,就有点怠慢他,你猜他在电话里怎么跟企业说的?他说你信不信,我可以分分钟让你的企业玩完。所以,不要小看了这些手握实权的小官僚们。”
“咱们平时对这些人很尊重,没有谁小看他们呀!”
“先不说这些了,时间紧迫,通知要求后天就得停产。”
“别着急,事情都这样了,着急也没用,你告诉合金分公司,照常投料生产,不要做停产准备。我先找人打听打听究竟。”
平台要求不要涉及政府机关和官方人员,免得书被禁,感谢平台的好意,码字工也一直按平台要求尽量这么做,但写到这种程度,情节到了这个节点,再不涉及一两位官人,真的没法写了。书中主角齐明远也是一样,他本不愿打扰他在政界的好朋友好哥们,但遇到平白无故被人上门贴封条这种事,他再不向朋友求救,历经艰辛建立起来的庞大商业帝国,就将轰然倒塌。
万般无奈之下,齐明远拨通了汪尊平的电话,“秘书长,忙什么呢?”
“我吗?天天就那些事。好久都没联系了,我以为你把我忘了呢?”
“忘是忘不了的,规定不让咱们接触嘛,我就尽量不去打扰你。”
“今天怎么想起我来了?”
“你跟环保局的人熟不熟?请你帮我打听一件事,大清集团那边的事。”
“肯定认识,说不上多熟,不过打听点事应该没啥问题吧。”
“你帮忙问问,他们为啥突然让大清集团的轻质合金公司停产整顿?”
“有这种事?企业没有出什么环保事故吧?”
“哪来的环保事故呀!人家的工艺技术和机器设备都是国内一流水准,建成投产还通过了环保专家的严格验收。生产一直非常顺利,他们突然就去公司下达停产整顿通知书。”
“好,我问问怎么回事,一会儿打给你。”
十几分钟后,齐明远接到汪尊平的电话。“你问的谁?对方怎么说的?”齐明远急切地问。
“这种事,当然得问一把手了,副职们没有那个胆量,也没有权力那么做。”
“他怎么说的?”
“他说这是例行公事。”
“例行公事不能只针对大清集团一家呀!没听说有什么环保大检查之类的活动,我看那些真正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人家啥事也没有。”
“听对方说话的口气,大清集团和他们局是不是有什么过节呀?”
“大清集团和他们没有关系,倒是大清集团控股的水务集团前段时间清理富余人员,通过这位一把手突击招入的几名员工都被清理出去了。”
“怪不得。”
“你能不能给他施加点压力,让他收回停产整顿通知书?”
“这可不好办,现在他们是半垂直性质,我们的话他们可以不听。”
第二百八十一章 绝非善类()
“这次事件明显是在报复,对方公报私仇,假公济私,请你再和他沟通一下,如果实在没得商量,大清集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齐明远说。
“我可以再找他沟通,但不敢保证有多大希望。”
“有没有希望,咱们尽到最大努力,如果对方就是不肯善罢甘休,大清集团只得面对。”
汪尊平再次拨通了环保局一把手的电话,“常局,大清集团那件事,我想跟你商量商量,还有没有通融的余地?”
“秘书长,你我这种上下级关系,换做其他事情,按理说不是通融的问题,而是你吩咐我怎么做,我必须按你的要求做才对。但恕我不敬,这件事我实难从命,你知道现在对于环保问题,上面要求一票否决,谁敢在环保问题上讨价还价呀!”常局长这话,柔中带刚,既不想得罪汪尊平,还把继续往下谈的门给堵上了。
汪尊平多么聪明的人,堂堂政府秘书长,大场面大人物见的多了,哪能让一个部门的局长在他跟前装逼!“常局,说咱们是上下级关系,你这是抬举我。我知道环保问题是一票否决,而且你们部门现在是半垂直领导,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些都用不着你来告诉我。当事方是环保局和大清集团,作为局外人,给你打电话没有别的目的,我只想跟你打听一下事情有没有通融的可能,如果你把门堵上了,我这个电话就算没打。”
对方这样的态度,再谈下去已是白费口舌,汪尊平立即将情况转告齐明远。
既然如此,齐明远决定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他让陈馨悦安排大清集团的法律顾问马上准备复议材料,连夜起草法律文件,力争第二天上午八点,将申请行政复议的材料递交到东兴市政府办公室。
以王律师为首的三名律师加班加点,还有大清集团的相关人员全力配合,陈馨悦也在办公室陪着,一直忙到深夜两点,总算把一百多页复议材料准备好了。
第二天上午刚上班,陈馨悦安排办公室工作人员将复议材料送达政府办公室。
一看大清集团申请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是市环保局,申请人是东兴市最大的民营企业,被申请人是现阶段最炙手可热的政府职能部门,办公室主任当即向程市长汇报。
程市长虽然对大清集团很熟悉,但他没有时间细看复议材料,他让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到他办公室,“这里有一家申请行政复议的,材料在这里,你拿去仔细看看,认真研究研究,十点钟到我这里来,有些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上午十点,法制办主任回到程市长办公室,“研究透彻了?”程市长问。
“事实非常清楚。”法制办主任答。
“根据你的分析,从法制的角度看,如果真要进行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谁将胜出?”
“肯定是大清集团胜出。”
“何以见得?说说你的依据。”
“第一,大清集团的轻质合金项目建成投产时,曾经组织过环保验收,验收小组邀请的都是行业知名专家,当时市环保局也是验收成员,包括市环保局在内的所有验收小组成员,都在验收报告上签了字,当时没有提出任何问题,怎么现在突然就有问题了?这是被申请人自己打脸吗?第二,环保局下达的停产整改通知书提到的几项内容,每一项都毫无道理,说冶炼炉有问题,人家那是国内最先进的电加热炉,如果这样的设备都有问题,这个行业就别干了;说车间有噪音,车间设备都有环保认证,噪音监测低于国家标准;说冷却塔冒热气,那完全是水蒸气,对环境有益无害。”法制办主任说说。
“我不明白,咱们市环保局为啥要这么做呢?省里也没有安排环保检查活动呀?”程市长说。
“这就是我要向你汇报的第三点,复议材料上说,由于东兴水务集团成立之前,有人趁改制之机,突击往原自来水公司安排了二三百名员工,这些人没有岗位,现在都是水务集团的富余人员,已经被白白供养了一年多。前段时间定岗定员时,水务集团将所有富余人员都清理回家了,这其中就包括咱们这位环保局长安排的五六个人。据说当时他曾托别人出面说情,大清集团没有同意,他就想找机会报复。当然,这是大清集团在表述申请理由时的一家之言。”
“哟,这倒是个新情况。我就说嘛,平白无故往企业下什么整改通知书嘛。好,情况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如果真的需要行政复议,到时候你来主持,我没有时间捣鼓这些玩意。”
程市长又叫来办公室主任,“你通知环保局老常,直接告诉他,大清集团申请了行政复议,他就是被申请人。”
老常得知情况后大吃一惊,“行政复议?他们向市政府申请了行政复议?”
“千真万确,申请材料我都看见了,市长让我转告你,让你有个准备。而且申请人提出要求,在行政复议期间,暂不执行整改通知书的决定,原因是无故停炉开炉对设备影响很大。”
放下电话,常局长心里嘀咕道:这大清集团以前没打过交道,不愧是东兴市最大民营企业,这帮人软硬不吃啊!如果接受行政复议,要是当着政府领导的面,让对方把水务集团清理富余人员那点事抖落出来,岂不让人笑话?另外,即使环保局在业务上属于垂直管理,但他这个局长,还是市政府任命的,因为一点私事,如此兴师动众,市里的领导们会怎么看待自己?
常局想起了他的好朋友,市公用事业局的老韩,他抓起电话,“怪不得你说大清集团这帮人不好对付,这回我算是领教了。”
“怎么啦?”老韩问。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