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时间你约老吴见个面,我有个朋友的企业,做稀有金属矿产的开采,企业规模不算小,你问老吴有没有投资意向?”
“稀有金属矿开采?不瞒你说,我要是年轻几岁,可能我都会有投资意向,早就听说这个行业利润高,市场好。”老谢道。
“我不太了解,不过听说确实不错。”
“但是,这么好的行业,你那朋友为啥要转让出去呢?”老谢这个问题,是所有思维正常的人都会问的。
“是啊,开始我也觉得奇怪,都是我的朋友嘛,我问他们守着这么好的一个行业,为啥不想经营了,原来两位合伙人都有难言之隐。”
“是不是两人有矛盾,合作不下去了?”
老谢这么一问,倒给齐明远解决了一个难题,因为齐明远正为找不到一个让外人相信的理由而发愁,这不就是最合乎情理的理由吗?
尽管老谢是齐明远非常知己的朋友,但转让三源矿业公司的真正原因,不能让他知道。
“可不是嘛,这两个朋友,心思都很重,刚开始那一两年,企业处于创建时期,大家共同吃苦受累都没问题,等到企业经营管理都走上正轨,开始挣钱了,却相互计较起来,为一些事情争论不休,相互看着对方都不顺眼。”齐明远说。
“说句不敬的话,你这两个朋友真不怎么样,人的素质呀,还真跟钱没有多大关系!”老谢概叹道。
“这两个朋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手工作坊起家,在进入采矿行业之前,他们的企业一直不大,所以没见过什么世面,经营管理那么一家大企业,也是力不从心。”为了达到目的,在老朋友面前,齐明远也要尽情忽悠。
“那他们一个退出,另一个留下多好呀,还相互给了台阶,也避免伤了兄弟之间的和气。”老谢这样的老企业家,见过的世面太多了,齐明远没有想到的,他都能想到。
“你不是说他们素质低吗?那不是对他们不敬,而是点出了他们这种人的要害,他们就是素质不高。按理说兄弟两个合作不到一块儿,好说好散多好呀!可这两个家伙不这么想,你不让我痛快吗?我也不会让你舒服;我得不到的利益,你也休想得到,别人合作是为了双赢,他们现在的目的我看就是为了双输。”
“嗨!兄弟们闹到这个份上,真是早知如此,何别当初啊!”老谢唏嘘不已。
“谁说不是呀!相信当初的合作都是为了好,哪曾想弄到现在这个地步!”
“呃,他们的企业一定也得到过你的扶持,你这个大恩人没有劝劝他们吗?”
“不仅劝过,还劝过很多次,可兄弟俩谁也不检讨自己的错误,只盯着对方的过失,这不,最后都托我把企业帮他们转出去,两个家伙谁也不让谁干。”
“唉!你也没想到帮他们做企业,最终出现这样的结局吧?”
“我要是知道有这个结局,即使他们跪下来求我,我也要对这种人退避三舍。”齐明远说的跟真的似的。
“你想让我怎么做?”老谢问。
“你抽时间问问,老吴对这家三源矿业公司是否感兴趣?”
“我找老吴应该没问题,你不是知道嘛,前段时间他为了归还银行贷款本金,曾在咱们的易融小额贷款公司短期借过五千万,因为是大公司,我朝他要的利息并不是很高。”老谢道。
“那好,你先跟他谈谈这个行业,看他有没有兴趣。遇到什么问题,咱俩随时沟通。”
齐明远这一通忽悠,起码让老谢相信了他兜售的这桩生意很有意义,但这只是事情的第一步,最为关键的,要看老谢是否能让永盛地产的老吴感兴趣。
离易融公司不远的一家中档酒店,在很靠边的一间小包内,谢云祥和永盛地产公司老吴见面了。“谢总,今天找我不是为了喝闲酒吧?”老吴问。
“你这大公司的老板,分分秒秒都值钱,我可不敢耽误你宝贵的时间,我还记得咱们年轻时就熟知的一句鲁迅名言: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老谢调侃道。
“说得真好。看来谢兄有事,请明示。”
“你的永盛地产公司是不是一直在谋求多元化经营?”
“对,好几年了。”
“现在进展如何?”
“你是说多元化经营吗?进展,不瞒谢兄,没有什么进展。现在信息浩如烟海,但要找到真正合适的项目,谈何容易!”老吴有感而发。
“哦,是这样。吴总,你听没听说过稀土金属这种玩意?”
“稀土金属?一年多前在一次会议上倒是听人说过,多少有点印象,我办公室好像还有一份资料,是关于这种东西的用途。谢兄怎么突然提起这件事?”老吴疑惑地看着老谢。
“我有个朋友,他的两个哥们合伙开了一家稀土矿采矿公司,据说产品市场不错,利润很高。”
“嗯,稀土的用途好像都在什么新材料高科技领域,这种产品的利润应该很不错。”
“这哥俩先期合作的好好的,企业干的很好,到了产生效益的时候,却小心眼,相互猜忌,互不信任,现在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老谢道。
“这种人干不了大事,都是一帮胸无大志,见利忘义之徒!”老吴道。
“兄弟两个实在合作不下去了,最近托朋友想把他们的企业转让出去。”
“还有这种事?没法合作可以一个出钱,另一个退出呀,怎么能把好端端的企业转给别人?”老吴觉得不可思议。
“要不说这些人的素质太低呢,这哥俩的想法是,你不让我舒服,我也会让你难受,我得不到的好处,你也休想染指。”
“所以,谁也不想主动让步,宁愿将企业转给别人,两人一起玩完。这就是某些同胞的人性丑陋之处。”
“你猜的一点不错,一方面谁也不愿主动退出,谁都不愿看见对方好,另一方面,双方可能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收购对方的股份,于是干脆把企业卖掉。”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哥俩没有一个懂事的。”老吴道。
“可不是嘛。吴总,你对稀土矿开采项目有没有兴趣?”
“谢兄,这就是咱俩今天见面的目的吧?”
老谢点点头,“可以这么认为。我知道你们一直在谋求多元化经营,当我听说了这件事,就想跟你提一提,也是一番好心呀!”
“谢兄的心意我领了,在此表示感谢。你要问我对项目有没有兴趣,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这是个好项目。但是,谢兄是企业界的前辈,你也知道决定一件事情可不是这么简单。”
“那是当然。一旦有意向,你可以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对我说的这件事情进行调研。”
“肯定要进行充分调研。你提到的这兄弟俩个的公司在什么地方?公司叫个什么名?”
“就在咱们东兴市乡下一个叫沙河屯镇的村旁,公司名称好像叫三源矿业公司。”
“以前不关心这个行业,想不到东兴市还有稀土资源。”
“咱们就算闲聊,吴总要是有兴趣的话,你愿意收购其中一股,与另一股东继续合作,还是将整个三源矿业公司收购过来,独资经营?”
“对,只能算是酒桌上的闲聊话题。从合理的角度考虑,最好是先收购一股,逐渐参与进去,待掌握了行业和企业的全部情况,再将整个公司收购过来,毕竟我们以前是门外汉。但是,从你刚才谈到的这兄弟俩的人品,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参合,整体收购以后,我宁愿从社会上招聘管理人员,也不愿与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做同事。”
“吴总深谋远虑,考虑问题一向周全。听你的意思,下一步准备调研咯?”
“永盛地产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思路已有多年,我们早就在公司内部组建了相应的机构,专门负责项目调研,这几年没少做这方面工作,虽然项目筛选成效甚微,但工作已经驾轻就熟。”
“这么说来,不久之后就能有结果?”
“是的,不管什么样的结果,都用不着等待太长时间。”
第三百一十八章 讨价还价()
齐明远得知永盛地产要做项目调研,说明老吴对项目已经有了意向,他觉得三源矿业公司这边需要做一些准备。
他把万永贵和周军再次召进城里,“上次跟你们提到的事,对方已经有了意向,马上就要进行调研。”见面后,齐明远直奔主题。
“没想到事情进展这么快,对方是想接手大清集团的股份,还是对整个项目感兴趣?”周军对这件事看来是乐观其成。
“对方不想参股,要做就是独资经营。现在只能说他们对项目有兴趣,要说进展,还为时尚早,不过咱们这边需要做些准备。”齐明远说。
“你认为我们需要怎么准备?”老万道。
“统一口径,达成一致。”
老万不解其中之意,“你能说的详细一些吗?”
“我的朋友向对方推介这个项目时,肯定要涉及项目对外转让的原因,我不是说了嘛,任何一个接手项目的下家,人家都不是傻瓜,你就是不说原因,人家也要询问。”
“这是人之常情,要是我接手项目,也要知道原因。”周军道。
“一般看来,咱们这个项目的产品市场和经济效益都没有问题,你把项目说的天花乱坠,对方自然而然就会问,既然项目这么好,你们为什么还要转让出去?所以,我跟帮咱们推介的朋友编了个理由,说合伙人之间出了问题,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实在没法往下经营了,不得已只能把项目转让出去。”齐明远说。
“哈哈哈,这个理由编的很好嘛!”周军笑了。
“好是好,假设对方在调研过程中找到你们问起来呢?”
“哦,我明白你说的统一口径,达成一致的意思了。”老万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