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跟老谢的通话,齐明远转身拨通了陈馨悦的电话,“告诉你个消息,大鱼要咬钩了。”
“什么呀?你说的,没头没脑。”陈馨悦在电话里跟齐明远说话,一向比较随便。
“有人想收购大清集团的稀土轻质合金公司。”
“什么?是谁这么异想天开?”陈馨悦很是惊讶。
“这个人你应该可以猜到。”
“我上哪儿猜呀!”
“那我告诉你,永盛地产的老吴,他让别人给我捎信,说他想收购轻质合金公司。”
“永盛地产?他们的项目不是卡在环保局了吗?”
“我估计呀,正是因为他们的项目被环保局否决了,他才另打主意。”
“哎呀!要这么说,咱们当初不让环保局阻止他们就好了。”陈馨悦好像觉得很遗憾。
“阻止永盛地产公司的项目是我的决定,那是咱们的一项战略决策。”
“战略决策?可是这样一来,不就引来老吴想要收购大清集团的企业吗?”尽管陈馨悦非常聪明,但齐明远以前并没有跟她交谈过阻止永盛地产新项目的意义。
“呵呵,这个嘛,也不是多么可怕的事。”
“可是大清集团干的好好的企业,为啥要让他收购呢?”陈馨悦还是不解其中原因。
“有一次在一起吃饭,你注没注意到汪尊平说过一句话?当时他说为了改善环境,制造业的门槛将越来越高,从业环境会越来越严酷。”齐明远提醒道。
“让我想想,对,他好像说过这样的话,不正是由于他的这番话,促使你转让了三源矿业公司的股权吗?”
“记得这番话就好。以汪尊平的行政级别和见识,他是不会轻易发表这种见解的,既然他特别提醒我,说明他已经知道了什么不为普通人所知的消息,或者通过什么现象,他经过分析,发现了什么迹象。我也认为汪尊平的话很有道理。”齐明远说。
“就算有道理,大清集团不是已经不持有三源矿业公司的股份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制造业可不是专指三源矿业公司那样的行业,包括的范围太宽了!”
“是啊,大清集团的轻质合金公司也属于制造业,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凡是制造业,都将面临严酷的监管环境呀!”
“还记得那次环保局给轻质合金公司下达定期整改通知书那件事吗?大清集团按最高标准建立起来的企业,管理又如此规范正规,监管部门都可以随时勒令你停产整改,这意味着什么?”
“那不是老常因为一件私事对咱们进行报复吗?我觉得那只是一次偶然事件,是个案,不具有普遍意义,没有必要过多联想。”陈馨悦宽慰道。
“不是我神经脆弱,想得太多。即使像你所说,那是偶然事件,但大清集团涉足那么多行业,有好几家子公司,老常为啥专挑轻质合金公司下手?这说明什么问题?我认为这正好说明了制造业有过多软肋,无论你管理多规范,技术设备多先进,只要人家想挑毛病,监管部门随手一抓,就能让你动弹不得,别的行业他却无从下手。”
“嗯,你这分析还真是有道理。”
“再联系汪尊平说的话,你看看,政策一会儿鼓励这个行业,一会儿扶持那个行业,唯独制造业,挣的辛苦钱,处处被监管,连偷懒打盹的机会都没有,倒是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管理这样的行业,你不觉得很累吗?最为关键的是,随着监管环境的一步步趋严,将来企业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
“你的意思,同意永盛地产老吴的收购请求?”
“既然有人想拼命往围城里钻,为何不让他进来?咱们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多好啊!”
“道理是不假,只是经营了这么多年的企业,而且效益又好,突然说要转给别人,感情上还真是舍不得。另外,咱们这么好的企业,转让给永盛公司,岂不便宜了老吴?”
“同意转让,也没说马上转让,更不意味着要便宜谁。恰恰相反,大清集团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说过要转让自己旗下的公司,对不对?是老吴托人主动上门,主动权完全在咱们手里,这跟三源矿业公司当时的情况根本不一样。”齐明远说。
“你是说咱们口头同意,不着急付诸实际行动?”
“对,口头答应后,一点也别着急,必须吊足对方的胃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嘛。”
“要是对方诚心收购,志在必得呢?”
“对这个目前看来不错,前景并不明朗的企业,只要对方愿意出大价钱,又能满足大清集团的条件,谁愿意收购,那就给他吧。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回收的资金用于投资更有意义的项目,将来会省却许多闹心事,咱们何乐不为?”
和陈馨悦在电话里交谈后,齐明远本来可以当天就让老谢向永盛公司回复,但为了吊足对方的胃口,过了三天,齐明远才跟老谢打电话。
“怎么,大清集团同意转让?”老谢不敢相信大清集团如此干脆。
“你告诉老吴,他的收购请求可以商量。”
“明远,在股市上,有一种收购叫恶意收购,我觉得老吴这样的举动,就跟恶意收购差不多。大清集团的企业经营的好好的,他们又不缺钱,按理说他们应该拒绝对方的请求啊!你也应该帮大清集团阻止这样的收购。”老谢道。
“多谢大哥提醒。正是因为经营不错,老吴才感兴趣,如果一家破烂不堪的企业,你白送老吴,他也不要。你这个类比太贴切了,老吴这样的收购请求确实属于恶意收购,但大清集团并不是吃素的,你告诉老吴,如果他有收购诚意,那就择日启动谈判程序。”齐明远说。
尽管后推了三天才得到回复,永盛地产的老吴还是认为大清集团办事干脆,他喜出望外,在他的几位副总面前又炫耀了一番。“大清集团答应择日启动谈判程序,说明他们认真对待了咱们的收购请求,这是一件大事,咱们更得认真对待。”
“吴总,咱们应该怎么做?”一位副总问。
“以收购三源矿业公司的谈判人员为班底,组建更为强大的谈判力量,等待大清集团的通知,随时准备和对方展开收购洽谈。”
根据老吴的指示,永盛地产公司很快组成了以上次那位郭姓副总为谈判组长,包括四位组员的谈判小组。
等待,永盛地产公司的谈判小组在等待大清集团的通知,这一等就是一个月,对方鸟无音讯。
负责谈判的郭副总坐不住了,“吴总,对方一点消息也没有,你看咱们是不是需要主动跟他们联系一下?”
“怎么联系?连对方的联系方式都没有。”
第三百二十九章 吊足胃口()
又过了一星期,对方还是没有任何消息,老吴心里也有点发毛:难道对面的想拿我当猴耍?
老吴哪里知道,齐明远早就打定主意,永盛地产不是想发起收购吗?那好,放马过来!而且,必须吊足老吴的胃口。
老吴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真不知道他那所谓的聪明劲都到哪里去了?作为买家,而且还是自己主动要约,却在等待卖家给他消息,他也不看看对方是谁,换做普通交易对象,也许有那种低贱之人,可对方偏偏是东兴市最大的民营企业,论企业综合实力,大清集团甩老吴的永盛地产几条街!
谈判小组都成立起来一个多月了,总这么等待也不是个事,老吴再次想到了中间传话人谢云祥,他厚着脸皮给老谢打电话,“大哥,还得麻烦你啊。”
“又怎么啦?”老谢道。
“对方一点消息也没有,他们是怎么回事呀?”
“你说的是什么事?”老谢故意装糊涂。
“大清集团不是同意商量我们的收购请求吗?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了,我这里也成立了洽谈小组,可他们音信皆无,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你说这个呀,人家企业咋想的,我上哪儿知道?当初说得清楚,我只负责跟你传话,其他任何事也做不了。”
“大哥,你就再辛苦一趟吧,帮我问问对方什么情况。”
“你拿我当什么人了?我谢云祥也是迎春置业公司董事长,现在还兼着东兴市最大的民间融资平台易融公司总经理,你以为我闲得无聊,拿我当你的信使?不错,我曾经是给你引见过农商银行的齐董,但你随后有求于人家,我又带你回去找过他。前段时间我已经把你的信捎给了齐董,又给你带回了他的回复,咱们有言在先,我已完成了捎信的任务,对不起,恕我不能从命。”虽然也算是朋友,但谢云祥对老吴处处耍小聪明,使用别人不计成本的人品,一项非常反感。
“大哥,你帮人帮到底呀!你不出面,我怎么跟大清集团联系?”老吴厚着脸皮道。
“你这人真逗,你想收购大清集团的资产,却不想跟人家联系,有你这么谈生意的吗?都说你精明,你是假装还是真傻?”老谢说话也不留情面。
“我也不是不想跟他们联系,可我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呀!”
“原来因为这么屁大点小事啊!你怎么不早说?不就是对方的电话号码嘛,你要跟谁联系?齐董还是大清集团的陈总?我这就告诉你联系电话。”
“你认为我该跟谁联系呢?我是说跟谁联系最直接,凭你对他们的了解,请大哥给点建议。”
“不知道,我给不了你任何建议。你那么聪明的人,又是东兴市地产界行业老大的老总,我给你提建议,不是班门弄斧吗?”
见老谢不肯帮忙,老吴觉得再无磨嘴皮子的必要,“那你告诉我联系方式吧,他们两个的电话号码我都要。”
有了齐明远和陈馨悦的联系电话,老吴更加犯难了,他知道齐明远跟大清集团关系很好,但两年前那次担保风波,老吴心里非常清楚,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