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长袖善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长袖善舞-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倒是。”

    院子外面传来说话声,老远就听见一个孩子在喊爷爷奶奶,这是凤玲的兄弟石凤山一家三口到了。凤玲迎出门外,“大姐,你们早到了呀?萌萌,快叫大姑。”没等凤玲开口,兄弟媳妇先打招呼,名叫萌萌的孩子,是他们的女儿。

    “大姑好。”这孩子很是乖巧。

    “萌萌好,读几年级了?”

    “大姑,我读六年级了。”

    “你们去客厅吧,你姐夫和咱们爸在客厅里。”

    凤玲和她兄弟媳妇回到厨房,梁秀芝让她们去客厅摆放桌椅准备餐具。

    中午十二点准时开饭,大家围坐在桌旁,石凤山给姐夫、父亲和自己的酒杯里倒满酒,齐明远说下午还要开车回城,自己中午不能多喝,石大清让他只喝一杯。

    齐明远端起酒杯先敬岳父岳母:“爸妈,祝你们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喝了一口,石大清让大家拿起筷子夹菜。

    齐明远放下筷子,“爸妈,今天我和凤玲是来向你们告别的。”刚才在客厅闲聊,齐明远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件事告诉他岳父。

    “告什么别?”石大清被女婿这句话弄得摸不着头脑,梁秀芝已经知道了实情,她咯咯地笑了,“明远要接凤玲去城里住,明天就走。”

    “是吗?哎呀,怪不得你们突然回来,我就说嘛。好好好,凤玲总算进城了。来,喝一个。”石大清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只得提议喝酒,自己带头喝了一大口。

    “爸,我姐进城是件高兴事儿,但你有高血压,少喝点酒,而且慢慢喝,别喝急了。”石凤山劝他父亲注意身体。

    石大清和梁秀芝一共五个孩子,一儿四女,老爷子每个月好几千块钱退休金,除了老两口留点零花钱,其余全部给了儿子一家,石凤山当然希望老父亲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不用你操心,我有数,喝不多。你姐终于进城了,这件事值得我高兴,但他们全家搬进城里后,将来和他们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今天我要破一回例。”也许是年龄大了,当初大女儿结婚时,石大清都是高高兴兴地把女儿送出门,现在凤玲要进城,他却多少有那么一点伤感。

    “爸妈,尽管我们进城了,但以后见面的机会一点都不会少,逢年过节不必说,我们还会和以前一样回来看望你们,平时有事情,你们打个电话捎个信,我们随时都可以回来。城里离这儿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现在路也修好了,去来很方便。”齐明远宽慰着老岳父。

    “姐夫,听说你现在是联社的大领导了,说话很有分量,有机会在你管辖的企业里帮老弟找个能挣钱的差事干干。”石凤山很长时间以来就想找他姐夫说这件事,今天见面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表达他的诉求。

    “什么大领导?你从哪儿听来这些道听途说的言传?”石大清不喜欢儿子这种到处打探小道消息的性格。

    “还用我打听?乡里信用社的职工早就传开了,你又不和信用社打交道,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当然不知道了。”石凤山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

    “爸,是这样,因为还没最终定下来,我就没有向你通报。一年多前,老许确实和我谈过,说在他退休后让我接替他的位置,我现在是联社主管业务的副主任,兼营业部主任。”

    “哦,是吗?好啊,好啊。”石大清有点喜出望外。

    “不过,也不是像外界言传的说话多有分量,我觉得不管身处哪个位置,说话办事都要讲原则,分量倒在其次。”齐明远急忙解释,怕老岳父认为有事故意瞒着他,引起他的误会就不好了。

第四十章 求贤若渴() 
石大清不住地点头,“对对对,这真让我有点没想到。但凤山你给我听好了,不要有事没事上你姐夫那里提条件找麻烦,咱们作为他的亲属,应该支持他的工作,要自律。”

    “姐夫都没说啥,你倒先来了。知道你觉悟高,行了吧?”石凤山显然不满父亲的劝告。

    “爸,凤山,你们放心吧,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我肯定会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亲朋好友,包括几个妹妹。”齐明远不想让小舅子和老岳父就这个话题争执下去。

    “这,……”石大清还要发言。

    “行了,就你正直,别人都不如你。你们别谈这个话题不行吗?专心喝酒吃菜。”女婿已经表态,见石大清还要说话,梁秀芝赶紧打住他。如果大清和儿子继续争论这件事,他怕让凤玲和明远尴尬。

    下午回到家里,齐明远帮着凤玲把家里收拾了一番,把不常用的物品该装进箱柜的装起来,该遮盖的遮盖好。

    凤玲要把自己穿的衣服全部包进一张床单里带到城里穿,齐明远告诉她只挑两三件新一点的,其余扔在家里。

    第二天一早,齐明远和凤玲锁好房门和院子的大门,凤玲把家里的钥匙送到公婆家,她坐进车里,齐明远驾车往城里驶去。

    到了城里的家,齐明远向凤玲简单交代了一番,告诉她白天只有她自己在家,没事就看看电视消磨时间,早餐和午饭暂时到街上买着吃,晚饭等他下班回家再说,交代完就急着去上班了。

    。。。。。。

    半年后,滨海信用联社主任许增天光荣退休,上级部门根据他的推荐,任命了滨海区农村信用联社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包括联社主任齐明远,行政副主任孙学峰,业务副主任方子凯,后勤副主任袁勇,由于原来主管财务的副主任调出,财务部暂由方子凯代管。

    老方并不是财务科班出身,接任一把手的齐明远需要尽快找到一名合适的财务主管。

    因为齐明远已经在联社业务副主任的岗位上待过近两年,对全社状况了如指掌,加上副手们的配合与支持,他接手后,过渡非常平稳,全社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切情况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

    中秋节前夕,就在齐明远接任后的一个多月,他抽时间看望了退休在家的老主任许增天。从老许家出来,他突然想起来有必要去拜访另一个人,这个人便是滨海农行的老行长、已经退休了几年的何克明。

    从感情上说,齐明远非常感激许增天,他认为许增天是自己的伯乐,是自己命中的贵人,因为许增天慧眼识珠,才让自己有了现在的地位。

    但是,纵观当地整个农行和信用社系统,在金融知识、金融理念、金融管理和人品休养等多个方面,最让齐明远佩服的,还是老行长何克明。

    对于老主任许增天,齐明远永远心存感激,但对何克明,齐明远却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农信分家前,齐明远往何克明家跑得比较勤,每个月都得去何家串一到两次门,分家以后,一方面与何克明不在一个单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工作太忙,去何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一年也就一两次。

    老何退休后,齐明远去何家的次数更少了,自从上次见面后,已经有一年多没去他家串门了。

    节前一天,晚饭后,齐勇回学校上晚自习了,齐明远告诉凤玲,说他要出去拜访一位老领导,让她自己在家看电视,凤玲一向不关心齐明远的行踪,只叮嘱他开车慢一点。

    到了何克明居住的楼下,齐明远从车的后备箱里提出两桶包装非常精美的茶叶和两盒精致的月饼,上楼来到何克明家门外,敲门,相互早已非常熟悉,何克明的老伴开门把他迎进屋。

    “阿姨,你好!提前祝你中秋节快乐!老领导在家吗?”

    “好,好,谢谢,也祝你中秋节快乐。他现在哪儿也不去了,整天都在家。老何,明远来了。”

    “哦,请他进来。”何克明答应着,从客厅左边的书房走出来,“明远怎么来了?明天中秋节,没回老家吗?”

    “快过节了,先来看看老领导,明天再回老家看望两边的父母。”齐明远换上拖鞋,把带来的礼物放在茶几旁边,指着茶叶说:“这是二斤‘龙井’,据他们说这是‘龙井’中比较好的‘狮峰龙井’,我对茶不是很懂,你喝着看怎么样。”

    何克明老伴端来茶和水果放在茶几上,她给齐明远倒上一杯茶,然后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独自看电视。

    “极品,极品,这当然是茶中的极品。你来串门就来吧,还带这么贵重的礼物,让我怎么好意思接受?”何克明真不是客套,他觉得自己一个退休赋闲在家的人,早就为别人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再接受别人的礼物,确实受之有愧。

    “这也不是什么高档礼品,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二斤茶叶和两盒月饼值不了几个钱,仅仅表达我的一点心意。”

    “那好吧,以后串门再也不要带东西了。你岳父怎么样,他身体还好吗?大清比我小几岁,又当过兵,身板应该很硬实。”

    “他身体还行,就是退休后回到老家,农村家庭总有干不完的活,他帮我岳母整天家里家外的忙活,好像比在单位上班时廋了。我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着他了,明天过节,我得带着老婆孩子去看望二位老人。”

    “你家人都进城了?这样好,生活上有个照应。他们进城几年了?”

    “刚一年多点。”

    “这个老许,一心只想到工作,对你们的家庭关心不够啊,怎么没有早几年搬进城里?”

    “前几年单位倒是问过,但老家脱离不开,我妻子不愿意进城,是我自己耽误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进城就好了,省得你和家里相互惦记。”

    拉了一会儿家常,齐明远想和老行长谈谈工作方面的事,这也是他今天串门的主要目的。“老领导,我们联社的领导机构最近发生了一些变化,许主任到年龄退休了,现在我接了他的位置。”

    “是吗?多长时间了?我估摸着老许也快到年龄了。”何克明说话的表情里多少带着些惊讶。

    “我接过来才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