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扯不扯,以前一直不都是这么叫的嘛,那我应该叫你什么?”
“以前是以前,你问谢总他们现在怎么叫我?”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不仅让焦国强摸不着头脑,也让老谢和他的几位副总莫名其妙。
“来吧,焦行长,老大哥,还是小弟敬你。”说完,齐明远站起来端起酒杯,与焦国强放在桌上的杯子碰了一下,自己喝了一口。
“你整这一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了,你敬这酒让我怎么喝?”
“你愿意怎么喝就怎么喝,无所谓。”
“我不明白你为啥和我整这一出!”
“我是觉得吧,既然兄弟们坐在一桌喝酒,那就平心静气地喝,喝酒不就是个玩吗?不应该有那些啰嗦事。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如果老谢他们现在急需贷款五千万,我往单位有关部门打个电话,马上就能办理。”
焦国强更加一头雾水,心想你这扯到哪儿去了?
“换到你那里,别说五千万,你连五百万的权力都没有!如果老谢要贷五百万,你必须到市农行审批。但我和他们喝酒,从来都是该怎么喝就怎么喝,绝对不带任何附加条件。”说道这里,众人才明白齐明远的意思!
齐明远说的完全属实,没有丝毫的吹嘘。几大国有大行的县区级支行,权力确实非常有限,客户超过五百万的贷款申请,县区级支行的一把手就无权批准,必须上报到市级支行审批。
合作银行就不一样了,别说五百万,就是五千万,五个亿,只要符合条件,齐明远也有权批准。因为在地方银行,他这里就是最高审批层级。
“经你这么一说,看来是我不懂事了?”
“也不是说你不懂事,兄弟们在一起玩,就实实在在地玩,别掺杂其他因素。”
见齐明远和焦国强如此较真,谢云祥怕他俩僵持不下,大家都尴尬,他赶忙端起酒杯,提议兄弟三个喝酒。在老谢的带动下,其他几位副总再次轮流向焦国强和齐明远敬酒。
谢云祥也担心齐明远的举动得罪了焦国强,让他以后不好在农行办事。
齐明远却不这么认为,他素来对国有大行地方支行那幅盛气凌人的样子看不顺眼,另一方面,如果焦国强真要多心,老谢的迎春集团公司完全可以把存贷全部搬出来,以如今东升农村合作银行的实力,接纳一个迎春公司,仅是小事一桩。
刚才的一幕,也不是齐明远突然心血来潮,才要为迎春织物公司的几位兄弟挺身而出,两肋插刀。外人不知道迎春公司是滨海农村合作银行的股东,但他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
齐明远认为,小看迎春集团,也是没把合作银行放在眼里,他当然不能容忍。因为在齐明远治下的合作银行,其实力早已今非昔比!
“我和老谢他们就是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这么说以后我得叫你齐董事长了?”
“我倒不是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称呼,不过我可是从来都称呼你的职务,起码当着你的面,我对你从未直呼其名吧?”
“那倒是,看来这是当哥的一个失误,以后改正。”
齐明远曾经和焦国强是同事,还做过老焦的副手,按理说在这种场合相遇,应该相互热情,共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但在齐明远看来,那段时光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特别在临时工转正那件事情上,他认为作为直接领导的焦国强,没有尽到责任,对他的转正事宜并不热心,而且,如果不是自己的老岳父石大清找到焦国强,他往上报的,可能根本就不会是自己。
对于这一点,齐明远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尽管后来焦国强当了农行副行长,甚至当了行长,齐明远也从来没有主动给他打过电话。
在同时出席政府或监管部门的会议时,两人见了面也只是象征性地握一下手,或点个头,从未有过深入交流。他们的关系不仅谈不上密切,甚至可以说是冷淡。
通过这场酒局,齐明远和焦国强的关系,恐怕要继续冷淡下去。
。。。。。。
元月十几号,财务科已经将上一年的盈利状况统计出来,齐明远指示何莹丽,尽快把股份分红算出来。
一个星期后,滨海农村合作银行进行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分红,一分五的分红比例,宋新元帮助齐明远取出了二百二十五万元红利,减去付出的七厘利息,最终净胜一百二十万元。
经蔡国鑫之手贷出,再由宋新元代理,入股合作银行的那一千万元贷款,需要月月付息,一年两次归还本金。每个月几万块钱利息,对齐明远来说不算个事儿,但半年归还一次本金,他必须对外借款。
尽管是短期倒款,却免不了人情往来,这其中产生的一切费用,均从单位的业务往来费用中支出,齐明远自己不需要为此花费一分钱。
一千万元不是小钱,不要说朋友的私房钱,就算一般规模的企业,也很难在极短时间凑足这么大一笔现金。每当到了半年或年终归还本金时,齐明远都要向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短期借款。
以齐明远在当地企业界的面子,只要他开口,任何一家具备条件的企业都不会拒绝。完事后,齐明远总会投桃报李,在那家企业申请贷款时,不仅审批格外顺利,他还会以各种理由让对方享受利率上的优惠。
月月付息,半年还本,还后续贷,这期间有五到十天的时间差。这项规章不仅是银行设立的规矩,还是银监会紧盯的指标,即便贵为董事长的齐明远,也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
六月底,为了归还一千万贷款本金,齐明远向万永贵的曙光铸造集团公司临时借款一千万,使用期限最多不超过十天。他给老万打电话,说自己有个朋友急需一千万,万永贵问他和这位朋友是什么关系。
第六十五章 听者有意()
一听万永贵刨根问底,齐明远马上就表现出不耐烦,直接问老万借还是不解,他不可能也不愿意向老万解释借钱的用途。万永贵一听财神爷动怒,立即答应无条件借款,尽管当时曙光公司财务账上并没有一千万现金。
老万放下电话,马上找他的朋友借了四百万,才凑够了齐明远需要的一千万元。
一个月后,曙光集团公司因为涉足沙河屯镇的街面改造,需要在原来贷款规模的基础上增资一点六亿元。
在齐明远的强力推动下,一两个亿的增资额度,不仅在董事会获得顺利通过,齐明远还让万永贵编造了一个棚户区改造的理由,按政策规定,给了曙光集团公司这笔贷款百分之零点二五的利息优惠,每年为万永贵节省利息支出四百八十万元!
按照社会上的通行规则,短期倒款的利息不低于二分,从曙光公司借的一千万元,使用了八天,齐明远至少应该付给万永贵四万元利息。还款那天,他在电话里还真主动向万永贵提起利息的事,老万是个多么聪明的人?这区区几万块钱,与日后省下来的几百万利息相比,就如九牛一毛!
一来二去,朋友圈都知道齐明远是个有恩必报的人,他不会欠任何人的人情。从某人那里得到的利益,他会通过手段,加倍奉还,因为收回的利益太多,有时连对方都觉得不可思议。
所以,任何一个老板面对朱齐明远的需求,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即使当时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也要想尽办法让他满意。
沙河屯镇那几个当初被齐明远“动员”入股的老板,在分红收入到账后,都难掩喜悦之情。入股第一年,宋新元的建材厂和赵文启的制桶厂,这两个企业本身业务所取得的全部利润,还不如他们从东升合作银行分得的股金红利多。
通过股金分红拿到了真金白银,沙河屯镇的兄弟们又要请齐明远吃饭,要对他当初的“动员”表示感谢,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的齐明远,对他们几个的邀请根本提不起兴趣。
他在电话里回复,请吃就免了,以后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答应爽快点就行,山不转水转,谁知道哪天又有求于人呢。
兄弟几个感觉到,这是齐明远在有意敲打他们。
谢云祥的迎春集团公司,几年前就跳出了单一的棉纺行业,五年前进入物流业,四年前涉足地产。这几年棉纺行业很不景气,做到保本经营都很困难,要不是为了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避免一万多棉纺职工下岗,两三年前老谢就让棉纺厂停产了。
倒是物流和地产业做的非常不错,特别是地产业,这两年做的风生水起,业绩和利润都成倍增长,迎春集团公司现在不仅全靠房地产和物流业支撑,而且这两块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万永贵的曙光铸造厂在几年前支助过本村幼儿园,这所村办幼儿园原来在村委会旁边的五间破旧平房里,曙光厂答应出钱为幼儿园修建一座整体面积六百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为了节省成本,老万提出条件,他要求新幼儿园从土建到装修,全由他的公司来做,村委会同意他的要求。
曙光厂为此专门组建了一套班子,负责幼儿园的建设事宜。通过这件事,老万也算是初步涉足了房地产行业。半年后,曙光铸造厂(已经在工商局更名为曙光企业集团公司)又接过了镇政府一栋职工宿舍的建设工程,他们实际上是二级承包商,这项工程是曙光企业集团公司在房地产行业揽下的第一单业务。
几年前,有关部门在北方推广新的民用采暖方式,这种新方式效果很好,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以前那种铸铁暖气片散热的取暖方式被逐渐淘汰,导致曙光集团公司的铸造业严重萎缩。
见此形势,万永贵这几年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地产行业,两年前整体揽下沙河屯镇街道改造,便是万永贵在地产业的第一件杰作,通过这一工程,曙光集团公司最终获得了不菲的回报。
谢云祥和万永贵都是齐明远的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