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八十年代-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两人刚才还被赵林弄的热血沸腾的,这两个字一下子就把他们从这种状态里抽了出来。

    “这是个赚钱的买卖,你俩忙前忙后这么久,也得发点福利不是。”赵林道“只收电子类产品,很多坏掉的电器换个电子元件就还能用,咱们收回来修修就能卖,利润大的很。”

    丁海峰点点头,他业余时间帮其他人修过电视收音机,只不过电子元件很难搞到。能只用电烙铁就能修的自然不在话下,可是涉及到换电子元件的单子,放他面前也没法接。

    赵卫国懂机械不过电子电器就抓瞎了,所以沉默不说话等着赵林往下说。

    “电子元件我来解决,你们这几天就先租个店面把店开起来,维修加卖二手电器。和之前一样,我出钱你们干活,赚了钱平分。”赵林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赵卫国出面做这个维修店,同时要四处跑着收旧电器,丁海峰是主力维修同时拉拢县里有实力做这块的人来兼职,一是怕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二也间接的减少竞争对手出现的机率。

    只靠理想是活不下去的,有这个垫底,刚才谈的那件事才能长长久久的做下去。大家都不是小孩子,接受程度还是挺高的。

    赵林一席话说完,两人除了利润分配问题,其他都表示同意。三人争了半天,才定下来三三四的分配比例。赵林希望自己去外地上大学之后,家里的人不会被这个社会遗忘,不被人欺负。所以在这些生意的利润分配上面从来都没有打算很苛刻,拿四成利润就包含了电子元配件的购置费,这样算起来反而比他们两个拿的更少一些。

    帮这两个人理清思路之后,赵林又马不停蹄地跑了趟村里。沈重一个人把持村里的粉条生意时间够久了,再不处理怕是就要有人生事了。

    红眼病有时候也很要命。

    赵林手上有县里各大食堂的特供权,村里的粉条生意只能从沈重手里开始。虽然沈重不禁止村里其他人自己在家做来自己卖,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条路走不通。虽然有一部分人跟着沈重做粉条拿到了额外收入,但是惠及的人群还是太少。

    损人不利己的事,不是没人干。明知道自己走不通,还不想其他人走这条路,这种人还是有一些的。哪怕同一个村里的人不好意思干,其他村的人就不一定了。

    这次赵林带了十斤白糖去,这东西真的很好用,直接送钱怕是没人敢要,但是这东西就不同了。吃吃喝喝的事儿,谁也逃不掉,怎么能说是腐败呢?

    而且赵林还发现了一种更有前途的东西,价钱都没问直接就买了两大包。

    白糖开路,不用赵林多说什么,沈重很快就把事情办成了,谁敢说村长不算干部?

第十四章你娶一个() 
有了转承包的大集体企业这层皮,赵林的粉条生意才算是合法,也就能供销系统打交道了。只供给县里的食堂,这事根本不值得赵林花那么多心思。

    沈重也就不用独占这条路,因为打进供销系统,不管村里人做出多少粉条来都能卖出去,他只管在家收购就行了。利润虽然少了,但是两种情况相比,在量上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种红薯,做粉条,这一件事就能让村里人收入翻番,还能让更多人绑到沈重身上,他这个村官再往上走一走也不是不可能。

    在赵林提示下,以后的粉条生意还要开发出,精品粉丝,可以下火锅的粉皮等等产品,够他忙活一阵子的了。沈重很明显也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对赵林的态度和以前也大不相同,不再是以前那种长辈对后辈,而是当成同事,甚至更高。

    赵林也没有和他多谈政策上的话,只是肯定的告诉他,不管怎么做,多让老百姓赚到钱,就不会有错,往年的那种动荡不会再出现了。

    粉条的事情交待清楚之后,赵林打开他带来的那两包东西让沈重看。

    “这东西买它干吗?”沈重一脸不解道。

    赵林嘿嘿一笑道“好东西,比粉条好赚多了。”

    这两包东西正是葵花子。

    年先生靠着这个已经赚了一百万,自己不偷偷跟在后面做一做,就太没天理了。而且自己头上还有个大集体的帽子顶着,比他老人家安稳多了。

    卖炒货把花生瓜子的种植面积搞起来,以后还可以用来榨油。葵花子油中国人吃不惯,但是欧美国家爱这个啊,八十年代什么最贵?

    外汇!

    到时候拿到一个赚外汇的名头,那就真的是稳如泰山了。

    沈重对赵林的描述已经麻木了,一个粉条生意就搞得自己脚后跟打后脑勺了,这又要弄出个出口赚外汇的活计来,不得累死啊!

    好在赵林说了一大堆之后只强调了快速种出大面积的葵花这一条,种地是老本行,虽然没种过这玩意儿,但是授粉灌浆之类的增产手段还要赵林来提醒就太可笑了。

    葵花生长周期短,现在开始搞生产的话,赵林去上大学之前还是能见一波壮观的向日葵花的。

    你升官,我发财,谁也不亏谁。只有满足了各自的诉求,美好的关系才能长期保持下去,不然只凭血脉过不了多久就得闹腾起来。

    一家人天天凑集了吃饭,平凡中透着一股祥和,比起赚多少钱、做多少事来,这种感觉才是赵林想要的。是时候把盖房子的事提上日程了。外面的事情做再多,还不是为了让家里过的好一点。

    在家住了两天,赵林办完这些事之后,还真有点怀念学校的宿舍了。没办法,家里实在太小了,五个人住四十平,怎么也做不到舒适。而且小孩子真的很会闹人,新鲜期过了之后如果法律不管,赵林恨不能揍死他俩。

    屋子就那么大,怎么也逃不过两个小孩子往他们哥哥身边凑不是。必须得给他两个小孩子一点各自的私人空间了,哪怕他们躲在自己屋里写情书、玩早恋呢!不然赵林很怕会怀疑自己那些温馨回忆是被人篡改出来的。

    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之后,老三老四才从那种懂事的状态走出来,赵林本来还觉得小孩子没有朝气不是好事,现在想想自己还是太单纯。

    单纯顾家,知道为人着想,不闹人不吵架,爱读书爱学习。哪里不好了?非得特意惯着他们,这下好了。一到放学,家里那个乌烟瘴气都能赶上孙猴子闹天宫的热闹劲儿了。

    不过家里笑声和骂声一样多,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还是很让赵林欣慰。

    “哥,你在干嘛?”

    “哥,你看这个字念什么?”

    “哥,你尝尝这个,太好吃了!”

    “哥,给我讲讲这道题。”

    “哥……哦,没事,你看书吧,等会再叫你。”

    “妈,我哥不理我。”

    “爸,老三作业没写完!”

    “我早写完了,老四才没写完,就知道吃吃吃,都胖成球了!”

    “你才是球,大皮球!”

    “……”

    话说独生子女政策是得认真执行了。发明那些刷在农村墙上的奇葩标语之人,估计就是因为自己家里兄弟姐妹太多,才会有这种灵感吧!

    赵林刚把盖房子的事提一下就被怼回来了,赵红阳现在身体和精神都好多了,家里的事还是让他做主就行,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还是挺有道理的。这种非正式的权利交接,赵林还是非常期待的。从一家之主的地位掉到一个上学的学生,确实值得让人期待。

    等张全那边的事办完,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学校学习吧。

    张全的动作比赵林想像的更快,报团取暖的想法是天生的,都是跑出来吃螃蟹的人,谁也不比谁傻多少。有张全牵头,赵林吩咐的事情很快就做成了。

    张全的饭馆虽然暂时停了正餐供应,但是人气正旺,加上有意无意透露出的老林关门弟子的名头,这些包里最先鼓起来的人都打听着他什么时候正式出山呢。让他来拢这批人,再合适没有了。

    一家两百,加上赵林出的钱,每年的奖学金一下子就达到二千多块钱,县里冒头的人全被张全拢了来,两百块对于上工的人来说是一大笔钱,但是这些商业先驱们跟本不放在眼里。

    这些个胆子比天大的,生意都做到省城了,让赵林汗颜不已。

    手里有了钱,再次见到老汪的时候赵林腰杆挺拔了不少,虽然是第一次在教育局的公办室和他见面,赵林依旧像在学校里一样笑嘻嘻的。

    “搞定,两千四百块。”赵林不客气的给自己点上一支烟,这两天社会上混的太多,完全忘了自己的学生身份。

    “掐了!”老汪一眼都没看桌上的钱咆哮道。

    赵林尴尬的掐灭烟头,然后把包里的烟盒也掏出来道“我上缴,别生气,别生气。”

    老汪不客气的把烟盒扫进自己抽屉,这才点着钱说道“真不少,这事儿难为你了。”

    赵林不说话,这破屋子连个板凳都没有,他站在那里一低头就看到老汪的秃头,很难受。

    这段时间吃的好,睡的好,好像在报复他前段时间扛大包一样,个头噌噌地往上猛长,这才没多长时间就快到一米七五了。

    “文件我都盖好章,就等你钱到位了。县委的几个人我也都打过招呼,过两天开个会定一下就成了。”老汪从桌上拿出一个文件递给赵林道“你这几天别瞎跑了,回学校好好背书。放个卫星出来,我才好在县委里帮你说话,明不明白?”

    赵林还能说什么,重新回到学校考的那次试,明显不能让老汪把自己排在第一顺位,现在陈南雁的事还没解决,这才换来他的这句话,真不容易。

    赚多少钱,有多大能力,这些还真不是老汪看重的,大学生的身份在这个年代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所在。在县城里混的再好,要不是头上有老汪罩着,被收拾也是分分钟的事。

    “她那边情况怎么样?”赵林沉默了一下还是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