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我的粉条不就送到了么,每天给你留两斤出来,免费的。你拿这两斤粉条开发新菜,做出来的就免费提供给学生们吃。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到时候看看谁还敢碎嘴子,不用你动手,其他学生都得替你给他撕烂了。”赵林的主意就是这么简单。
林建军点点头道“行,这主意不错。不过也不能白占你这便宜,有什么事儿你说。”
“没什么占便宜不占便宜的,都是为人民服务。”赵林喊了句时代的口号接着说道“你看县里面这么多食堂,我的粉条你用过之后觉得不错,能不能帮我说句话,给他们也用用?”
林建军笑笑道“这算什么,你送的粉条比供销社便宜不少,哪里还用我打招呼,他们又不傻。”
“那哪能一样,您一句话我得少跑多少路,少动多少嘴皮子,省下时间还能多读两本书不是。”赵林搓搓手道“你看我连东西都瓶酒都没给你送,是真把你当长辈来处了。您要是不同意,回头我就趁学生吃饭的时候给您送酒过来……”
“得,得,我怕了你了。”林建军敢紧摇头,他本来名声在学生里就不好,赵林要真干得出这事来,这名声非得臭到大街上去不可。
“那就这么说定了,叔。”赵林把边鼓敲定道“我家边上有个小饭馆,天天打着你的名头在那吹牛,要不晚上咱们一起去检查一下他的成色,看看有没有给您丢人好不好?”
“我都听你的行了吧,你快离我远点。看见你我头晕!”林建军这次是真心要把赵林给轰出去,这小子心眼比鱼网还密,这才说没几句话就把他给装进去了,再聊下去就真爬不出来了。
“叔,你忙着。我去饭馆嘱咐两句,到时候别让他再气着你。”赵林留下一个地址顺着林建军的手势走了出去。
收获不小,晚上这顿饭还真得好好准备一下。
赵林说的那个饭馆就是上次请赵卫国和丁海峰吃饭的那家,请厨子吃饭可不能像上次重量不重内容了,色香味怎么着也都得沾点边才行。
忍痛在国营商店买了两块钱的粉条,成色又不好,放的时间又太久,关键是真是太贵了,一块钱才买两斤半不到。这玩意儿又脆,两斤的量太少,店员懒得从上面劈,转身去仓库捡了一堆碎粉条出来。一模爱要不要的样子,让赵林顿时没了争竞的心思。
这态度搁后世一天得挨八顿打,怪不得国营的商店都要没落,这要是能继续活下去,还真没天理了。
可能是一顿花十块钱的主顾太少,赵林一进饭馆就被认出来了,老板亲自端茶递水,还不催着点菜。
一前一后两相对比,赵林心里的气就去了一大半,开口问道“听说张叔跟城里的林师傅学过艺?”
都是街坊,叫声叔是态度正确,要是开口张老板非得被打出去不可,这年头“老板”身份还不是被羡慕的对像。虽然这个词变成褒义词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儿,赵林还是没有主动去触这个霉头。
“我那都瞎吹,林师傅是什么人物,我就是有次吃过他做的菜。”张师傅不好意思说道。
撒谎都脸红的时代,多好。
“正好,晚上我请他在这儿吃饭,你要是露一手……”
“真的!”张师傅大叫道,把赵林吓一跳“那我可得露露脸!”
话没说完就往厨房跑,慌得赵林赶紧拦住他,还有正事没说呢“还早,时间还早!”
“对,对,对。我太激动了。”张师傅擦擦头上的汗道“你是老赵家的吧,你爸身体怎么样了?”
唠起家常,俩人关系就不再是食客和老板这种了,再说其他事情就会顺当很多。
赵林和张师傅聊了一下午,终于定下了晚上的菜单,按赵林的计划,林建军这个大师傅对张全才这个小师傅,肯定会另眼相看。
因为一桌子菜全是粉条做的,赵林也不知道哪些是现在没有的,只是不断搜刮着自己的脑袋,把知道的关于粉条的菜式全都说了出来,张师傅就按着赵林的描述,一样一样的把它做都做了出来。
那边林建军才被赵林提醒要讨好学生,这边张师傅就把各种菜式提前做了出来,这心思只求换个好评,不亏。
赵林和林建军坐下吃饭的时候,张师傅只坐了半个屁股在椅子上,忙着倒酒端茶递水,那狗腿的模样让人不忍直视。
林建军点点一个菜,张师傅就起立扬声“这是豆芽炒粉条,热油先把豆芽炝出来,再放入料酒、糖、盐、酱油、油渣,发好的粉条放进去后兑水浸没,最后大火煮一会收汁就行了。原料易得,好吃不贵。”
还有老汪点名的粉条大包子,用炼油剩下的油渣和发好的粉条和在一起,不管是包成槐花粉条包还是韭菜粉条包都十分鲜香。没办法,这年头大家饭桌上的油水太少了,凡是沾点油水的东西都只会得到一个评价——好吃!
林建军把一桌子菜都尝了下,点头说道“水平一般,进机关食堂还差点儿,不过心思很足,做饭馆正合适。”
张师傅脸上简直要冒出光来,林建军的评价还算中肯,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不过是个爱琢磨的吃货,还直没拜师学过艺,比不过机关大师傅是一定的,关键是那句“做饭馆正合适”。
天天生意不死不活的,这年头开饭馆的虽然不多,但是出来吃馆子的人一样很少,要不是不用付房租什么的,恐怕自己早就坚持不下去了。有了林建军这句话,哪怕再挣不到钱,也要把这间馆子给经营下去。
“这个酸辣粉不错,可以多卖。”林建军喝了一口汤水,皱皱眉头,虽然不喜欢但还是客观道“再减点辣味儿,川菜咱们这的人吃不习惯,按原本的方子不太合适,不过这稍微改改,不会比拉面烩面卖的差。”
林建军又吃了口包子道“你这个店太小,不适合做饭店,不如主打这个包子和酸辣粉,早餐就卖包子,中午就卖酸辣粉,等下我教你做两道汤,吃包子免费喝汤,生意肯定不会错。”
赵林本来打算吃过饭也要和张师傅聊这个问题,没想到被林建军给截胡了。早上大家赶着上工,一般都是随便热一热昨天的剩饭就胡弄过去了,一是省钱一个也是因为没有时间,大人还好,小孩子早晨赖着不起床一大半都是因为起来没东西吃!
卖早点的铺子整条街只有一个,就是国营饭店。
反正那里,赵林就算是饿了八百年都愿意往里面走一步。
第九章张全和饭馆()
点子被林建军抢了先也没什么,尊重知识产权的年代还要再过二十年才会到来,反正赵林手里握着稀缺资源——粉条,不怕他不就范。
一顿饭吃完,林建军和张师傅两人都很是满意,这一桌子粉条大餐味道一般,样子很差,但是各种菜式很有一些新鲜的想法,传了两道汤的做法也是从实了这个师生的名头。
县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波隐形广告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张师傅只要不是个傻子,就目前的环境来说,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张师傅的徒弟哪个不是在机关单位上班?现在好不容易流落到民间一个,不去尝尝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刚好这年头有能力下馆子的都在机关单位上班,这么精准的广告投放,要还带不来流量,赵林能把桌子给吃了。
林建军表示,张全可以在中午忙完之后去学校做义工,晚餐就先不要做了,自己的名头还是值点钱的。
张全举双手赞成,当下就行了拜师礼。外头什么样不管,有些手艺人之间私下里的传承还是老样子,这一拜,以后的三节两寿张全可就跑不掉了。
每样菜都是浅尝辄止,看着林建军那肥的流油的大胖体格子,不由的让赵林心里冒出两个大字——装波一。
张全反而更吃这一套,林建军越是吃的少,他越勤快,点头哈腰的样子让赵林恨不得找几个红卫兵来,拿腰带给他两下子。
等林建军走了之后,赵林把菜把包一大半,家里还有几张嘴吃饭,浪费是可耻的。
供销社的粉条是不能满足张全的,所以赵林就用粉条入了他早午餐的股,无限量供应,利润方面前两年五五开,然后就只供货不分成,不但如此,当他从林建军那里学师归来开的晚餐还不算。
张全想也不想就同意了,赵林提供原材料相当于担了一大半的风险,两年的发展时间之后,自己不但可以站稳脚跟,饭店也全归了自己。这美事儿可不常有,回头非得给菩萨多上两柱香不可。
赵林看着张全高兴的样子,忍不住又给他出了个主意,酒香不怕巷子深从来都是玩弄文字的那些无聊人士的梦呓,主动出击去宣传才是正理。
找个架子车改一下,外面包上棉花,然后把做好的酸辣粉放进去,推着到菜市场之类的地方每天都免费送三碗,比呆在家里等人上门,能更快的打开市场。
说不定小车的销量比店里还高,毕竟只是一碗酸辣粉,还不至于让人穿越半个县城来尝上一尝。有了小车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城南城北城东城西,想送哪里送哪里,哪里人多送哪里。
这玩意儿不但好吃开胃,多放一点辣椒还能下饭,所以赵林建议张全把自己的配方和林建军的配方各做一半,以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
钱富裕的可以吃到饱,钱不富裕的也可以买一碗回去一家人当菜吃来下饭,都是客户需求,都得满足不是。
张全已经不把赵林当成个半大孩子来看了,虽然比起对林建军的态度还差许多,但是只要两人讨论问题,他那个头点的不比啄木鸟差多少。
销售是个技术活儿,不光是把货卖出去就完了,还得去到货物使用的尽头去看去了解。经销商的售货渠道虽然重要,但是最终决定命运的还是消费者的喜好,这个问题不解决,铺的摊子越大,跟头栽的越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