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谋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谋心-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声轻轻的吱呀声从外边儿的小厅方向传来,赵敏禾又睁开了眼睛,照旧静静等了片刻,外头一直没有动静,她便确定他已悄无声息潜出去了。这才安心睡了,很快便陷入了梦乡。

    大兴宫,明光殿。

    内侍总管冯立人得了北宫门处传来的消息,躬身快步进来,与正在和陆崇等众位大将连夜商讨制敌之计的承元帝耳语道:“陛下,七殿下回宫了。”

    冯立人熟知承元帝,不等他多开口问,便又将他想知道的说了。“北宫门的侍卫说,七殿下回来时颇为愉悦。”

    承元帝点点头,侧过头去轻声吩咐:“叫尚食局给他送一碗苦瓜粥去当宵夜。”

    冯立人转过眼来,疑惑道:“可七殿下向来喜欢甜食。”——就跟陛下您一样,父子俩都不喜欢吃苦的。当然,后面一句话,冯立人自动省略了。

    承元帝一挑眉,又加上一句:“与他说是我的旨意,叫他必须全部吃完了才能睡。”

    有胆子偷香窃玉,自然得受些“苦”了。也给他提个醒,可别太恣意妄为了。

    冯立人顺势偷笑一声,恭敬应下了。

    他转身从殿中出来,到了外头才舒了一口气。这一个多月来,陛下都多久没开怀了?更别说有心情故意整人了。

    他心里对韶亓箫道一声恼,就当是七殿下为皇父多尽尽孝心吧。

    冯立人吩咐了宫人去送苦瓜粥。他还不至于这么没眼色,就不去看七殿下看到那粥以后什么个神色了。

    这一夜,有人甜蜜相会,有人忧国劳碌,也有人彻夜辗转。不管如何,黑夜终将过去,天亮之后,阳光终将普照大地。

    翌日。

    忠勇伯府正门口,一家老小送别了赵攸瀚、赵攸源和赵煦三人。

    随后,女眷们和未入仕的男丁回府,赵毅赵煅等人因是朝廷命官,还要立刻启程去城外长亭,恭送承元帝和一干出征的将士们。

    闵氏扶了小腹微凸的小金氏,跟着在前头抹泪的金氏往回走,一边还轻声安慰她。

    小金氏笑了笑道:“我不要紧,”她满面母爱地覆上小腹,“我还有肚子里这个和安安康康呢。只是不知四郎能不能赶上孩子出生时回来了。”

    这个还真的很难说。闵氏避重就轻道:“孩子出生好有半年呢,没准儿那时北翟已经被我们大周打退了。”

    安安和康康一人一边站在母亲身边。两个小家伙已渐渐懂得看人脸色了,这几日看家里人都没有笑容,此刻也有些恹恹的。但一听大人们说起母亲肚子里的娃娃,她们便又笑着跳起来。

    “安安疼弟弟!”

    “要弟弟!”

    女儿们乖巧可爱,再加上一直期盼的第三个孩子,足以安慰小金氏一大半的难受了。

    吴氏这里却不大好。她本就正月里才出孝,整整一年的茹素,叫她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出孝后也因边关的事一直没把瘦下去的肉养回来。然后又碰上了长子和长孙的事。

    还有赵祈和金氏。二老年纪大了,边关失守、孙子出征足以叫他们心中惶惶不安。

    待大军开拔后,三人便不约而同病倒了。

    相比之下,吴氏和金氏还好些。二人底子本就比赵祈好一些,有小辈们衣不解带的侍疾相伴,不到半个月就好了大半。

    赵祈就差一些了。他身体本就不好,123言情城破之事,对他的打击比这家里的任何人都大,原先还强撑着,待孙子和曾孙子走了,他一倒下来便是整整一个月后才有了起色。

    待赵祈能下床走动时,便到了赵攸涵的婚期。

    另外忠勇伯府还接到了一桩好消息——杨兰锦有喜了,已经满三个月了。

第101章 替身() 
赵攸涵与王晴的婚期定在五月十八。

    边关战事爆发后,两家简单商议了下,看双方的高堂都未随军出京,便决定原期举行婚事。

    这正和赵攸涵的意。

    故而尽管这一日艳阳高照,热得穿着喜服的他直流汗,他也毫不在意,一心一意等着去接新娘子。

    忠勇伯府内,杨氏忙着招待各家女眷。

    尽管婚事从了简,要忙活的仍旧很多,杨氏恨不得把自个儿掰成两个来用。即使如此,到怀着身孕的杨兰锦上门贺喜时,杨氏也立刻放下手头的事,上前将她带进花厅里。

    “你说你,怀了胎,万事都得小心才是。尤其陆府两个大男人都出征去了,现在就剩了你一个,你要是闭门谢客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何必亲自来一趟?”杨氏一面走,一面对杨兰锦道。

    杨兰锦轻轻一笑,道:“姑母,祖父和夫君临走前特意去太医署请了太医来看过,我这里一切都好。现在每半月回春堂的葛大夫也会过府为我诊脉,如今过了头三个月,我胎相很稳固。”

    杨氏听罢,倒是放心了许多。现在她很庆幸,在陆铭娶妻前陆府的二房就被清出去了。否则,像这些日子这样陆崇陆铭出征,只留侄女一人怀着孩子与府中一群白眼狼为伍,那可如何是好?

    杨氏到底是主人家,即使想特意照顾杨兰锦也没这个时间。故而,她便把杨兰锦领到了同样怀着孩子的小金氏那里,不但环境好一些,不像花厅里各家贵夫人身上的香粉香膏味道混在一起,也能叫两个孕妇有共同话题。

    杨氏还有个想法。杨兰锦这是头胎,丈夫又不在身边,想必心里正是惴惴不安的时刻。多听像小金氏这样已生育过的妇人说说话,也能叫她安心一些。

    不过,她这个想法最后却没实现。

    因为赵敏禾也在这里。

    这是金氏给她的任务。小金氏这些日子气色不大好,金氏不安心,便叫赵敏禾这一整日多看着一些。

    有未及笄的少女在场,两个孕妇自然不便提起孕期的注意事宜,索性便说起了边关的战事。

    刚巧,这两个孕妇的丈夫如今都出征去了,两个说起来也照样有话题。

    杨兰锦从陆铭那里知道的还更多些,她便将陆铭出征前与她道出的信息慢慢说了起来。

    “从陛下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出后,边关战事已缓和了很多。不光我们大周的士气高涨,北翟怕也是生出退意了,这些日子来攻势有所减缓……”

    赵敏禾在一边静静听着,待杨兰锦说的告了一个段落,她才开口问道:“杨姐姐,你知道大军会何时到晋州吗?陛下的銮驾可会延迟一些?”

    杨兰锦道:“祖父率领的先锋大军会疾行,一个月之内就会到达。至于陛下的銮驾,不好说。但我听夫君说,陛下此行重在鼓舞士气,一定做不出游乐慢行之事,所以陛下即使比大军迟一些,预计也不会超过半个月。”

    赵敏禾蹙了蹙眉头。

    就是说她大哥和侄子会比四哥早到半个月的时间了?那万一这半个月内双方交战,阿煦该交谁看顾?叫他自己一个待着,也不是一回事儿啊?

    赵敏禾的担忧并未发生,但她也想错了。

    就在京中赵攸涵陪着王晴回门的当日,承元帝的銮驾已抵达晋州端城。——比陆铭的预计时间还早几日。

    陆崇率领的中路大军以及东、西两路大军抵达晋州后,会继续按原定的路线奔赴前线。而承元帝的銮驾,则须在端城休整几日,并待前方战报传来,明确战事占利时才能继续朝北前进。

    这是宋首相不惜抬出承元帝老丈人的身份,才叫承元帝妥协答应下来的。也是承元帝答应了,宋首相才全心全力支持承元帝御驾亲征的旨意。

    所以,其实赵煦那里,如今就是赵攸瀚也有些头疼。大军的行进路线是机密,承元帝的銮驾路线更是机密中的机密,事前他并不知情圣驾会与中路大军分开。

    如今圣驾停在了端城,他自己如今在陆崇帐下,随时有可能上前线,长子该如何安置成了难题。

    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感情。赵攸瀚将儿子充当了他的小兵带着,还是后来一场攻城战时赵煦冲动冒进之下,被刺伤了左肩,若非他身手灵活躲得快,险些连整个脑袋都被削了。

    赵攸瀚这才黑了脸,不顾銮驾不到十日就会与中路大军会合,直接命两个彪形军汉压了满脸懊恼的赵煦往南与圣驾会合,丢了赵煦给赵攸源看顾。

    当然,这是后话了。

    晋州端城。

    韶亓箫同承元帝一起,进驻了端城中房舍条件最好的端城太守府。

    这是他第二次住进来了。只不过,前世他住的是太守府中相对偏远的小院落,今生他住进了距离主院非常进的客院,身边还有一个韶亓荿与他同住。

    到了端城之后,承元帝每日都要处理前线送来的大量军机要务,并且几乎每次都把他与韶亓荿两个带在身边,时而还会问问他二人的意见。

    韶亓箫很少开口。但他这世兵书看过一些,再加上有前世亲身经历来的“预知”,因而倒每回真能叫他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颇有见地,倒叫人刮目相看了一些。

    但也只是一些而已。

    能在承元帝前头与之讨论军务的,个个都是非凡之辈,有见地的又岂止他一个?

    韶亓箫也并不在意。

    事实上,从他到了端城之后,最为在意的还是那个人的出现……

    只是,他在端城都四日了,那人却还没来——前世,她明明是第三日就来了!

    直到第六日黄昏,康平才小跑着进来禀告道:“殿下,端城折冲都尉夫人前来求见您。”

    韶亓箫正夹着一块糖醋排骨的筷子一顿。他怔了怔,连排骨从他筷子间掉到了桌上都没察觉。

    “殿下?”康平疑惑地又唤了一声。

    韶亓箫慢慢放了筷子,转头轻声问了声:“你说谁来了?”

    康平想了想,一下子反应过来了。他解释道:“这端城的折冲都尉吕放的夫人杨氏,是杨府的大姑奶奶啊,您的嫡亲姨母来着!”

    论起血缘来,忠勇伯府的杨氏只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