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水浒-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旁边的单廷圭则是没有像魏定国那样的暴躁,当下将胯下战马一带,指着董平说道:“董平,你就别两费口舌了,我兄弟二人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

    董平一听心中也是一阵的遗憾加上佩服,但是他是知道这两人的能力的,要是白白的死在了这里不仅仅是他们的损失,也是梁山的损失,如果魏,单二人肯入伙梁山的话,梁山将又会增添两个统军大将。

    董平不死心还是想在试一下,当下又说道:“二位将军,你们不为了你们自己想想,也要为了你们身边的这些个兄弟想想吧,他们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他们也有父母妻儿,就是因为你们的愚忠让得这么多的家庭妻离子散,二位居心何忍,如今大宋朝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强大的王朝了,皇帝昏庸无道,奸臣坑害忠良,贪官污吏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你们是英雄好汉,可是他们的家人却是普通的百姓,一家子的顶梁柱没了,你让他们的家人如何去面对这多如牛毛的贪官污吏,地主恶霸。到最后为国捐躯,妻儿老小却是被欺压,剥削,二位将军难道没有一点愧疚吗,为了这么一个已经不可救药的朝廷还要执迷不悟吗?”

    董平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最后的几句话董平几乎是喊的,每一句话都重重的打在了魏定国单廷圭两个人的心头,董平说的话他们没有想过,也不敢去想,但是这确实是存在的事情,他们是从基层小兵一点一点熬上如今团练使的位置的,这样类似的事情他见过不少,虽然愤恨,但是也是无可奈何。

    过了良久,单廷圭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唉,魏兄,是我们太过想当然了,我们死了但是没什么,可是连累了这几千的弟兄就是罪莫大焉,如今天下的情形你我都清楚,也许他晁盖就是当年的唐宗宋祖,你我兄弟一师之徒,一身能耐不比别人差,可是这么多年兢兢业业这才熬到了一个小小的团练使,反倒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小人身居高位,与其这样你我兄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输了一死了之,赢了光宗耀祖。”

    “我听兄弟你的。”魏定国重重的点了点头,一脸坚毅的说道。

    “好。”单廷圭点点头,而后转身跟着周围的凌州军马说道:“弟兄们,我二人无能,不能带着兄弟们升官发财了,如今我兄弟二人打算入伙梁山,投靠托塔天王晁盖,兄弟们若是有跟我们走的,我们便一起上梁山,如果不愿意落草为寇的,我单廷圭保证,不会伤害你们,放下兵器离去便可。”

    “单将军说的没错,我梁山不会强人所难,想要离开的,梁山出路费银子,让你们离开,决不食言。”董平旁边也是附和道。

    听见两个人这么一说,单廷圭旁边的一个亲卫说道:“将军,俺自打当兵开始就跟着二位将军,如今二位将军走了,俺也要跟着,俺早就受不了这朝廷的鸟气了,人死了大不了碗大个疤,怕个甚!”

    这亲卫一说,旁边的众人也都纷纷的出完符合,一时间响应者不在少数,但是也有不愿意再当兵,也不愿意落草为寇的,董平也是言而有信,命人发放路费,让他们离开了,最后单廷圭和魏定国手下的人马有八百多人愿意跟随他二人上梁山。

    单廷圭和魏定国下得马来,一齐来到了董平的跟前,纳头便拜,说道:“多谢董平哥哥指点迷津,要不然我兄弟二人依旧浑浑噩噩的替那帮子狗官贪官卖命呢。”

    “哈哈哈,二位兄弟快快请起,今后你我就是一家人了,二位兄弟的一手水火兵法我也是佩服的紧那,董平自打武艺学成之后这是第二次受这么大的失败,第一次是当年被晁盖哥哥打的狼狈不堪,第二次就是被你们兄弟的水火打的狼狈不堪那。”董平急忙翻身下马,快步来到二人面前,一手一个扶起二人,哈哈大笑着说道。

    “我们兄弟两个武艺平平,也只能拿这些旁门左道来对付,上不得台面,哪里能够跟晁盖哥哥相提并论,不敢当,不敢当。”单廷圭谦虚的说道。

    董平摆了摆手,说道:“有什么不敢当的,晁盖哥哥就总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二人听董平说的有趣,便都哈哈大笑起来,但是仔细的想了想还是有道理的,当下对这个素未谋面但是确实如雷贯耳的托塔天王晁盖哥哥更加的敬佩和好奇了。

    三人有说了一会话,然后命人收拾了战场,又安顿好了单廷圭和魏定国的手下,这时前去袭营的酆泰也回来了,本来都已经攻破凌州军马大营了,刚刚打扫完战场,粮草军械装车,便有小校前来禀报单廷圭,魏定国二人已经被董平劝降,归降梁山。

    当下酆泰自然是高兴不已,命手下兄弟加快装车收拾,等所有能带走的东西都运走之后,一把大火烧了荆州军马大营,往自家的营寨走去。

第二百零八章 梁山众军会青州() 
三人有说了一会话,然后命人收拾了战场,又安顿好了单廷圭和魏定国的手下,这时前去袭营的酆泰也回来了,本来都已经攻破凌州军马大营了,刚刚打扫完战场,粮草军械装车,便有小校前来禀报单廷圭,魏定国二人已经被董平劝降,归降梁山。

    当下酆泰自然是高兴不已,命手下兄弟加快装车收拾,等所有能带走的东西都运走之后,一把大火烧了荆州军马大营,往自家的营寨走去。

    书说剪短,酆泰回到梁山大营的第二天晁盖也带着大军到了白马岭的梁山大营,中军帅帐之内,晁盖端坐在上首帅案之后,身披金甲,威风凛凛,相貌堂堂,身后过街老鼠张三和青草蛇李四两个人一左一右站着,两个人如今已经完全脱离了当初市井泼皮的气质,现在的这兄弟俩身材壮硕,气势威武,也是英气十足。

    军师吴用和双枪将董平分坐两旁,其他众人一次分坐两旁,众人有说有笑,气氛一时热闹异常,毕竟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而且梁山又多增了两员大将,神火将魏定国和圣水将单廷圭。

    这兄弟两个也在大帐之内,被晁盖安排在了董平的身后,刚开始两个人连连的 推脱,毕竟他们两个人是刚刚入伙的,说句不好听的是个降将,按照常理来说是不可能坐到这么靠前的位置的,能够让他们进到这帅帐来就不错了。

    但是晁盖是什么人,从后世现代社会过来的进步人士,哪里会去在乎这些繁文缛节,梁山的一众好汉也是洒脱豪爽之也,哥哥性子直爽,不会这些个弯弯绕,也都让魏定国和单廷圭坐,二人推脱不住,这才向着众人抱拳拱手,坐在了董平的下方。

    中国人从古至今对座位座次的排位是非常讲究的,什么人还坐什么位置,什么场合该坐什么位置,都是有规矩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座次要注意的三大基本原则:即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则;左则高于右则(国际惯例和商务活动均是右则高于左则)。政务活动中轿车后排的右边是首座,即为领导座位,前排是工作人员的座位,领导切不可坐在前排,这都是一些非常重要切潜移默化形成的规则。

    中国人最注重的座次的不是办公开会,而是在酒桌上,中国的酒文化,饮食文化享誉世界,随之而来的一些附带的文化规矩也就诞生了,比如说行酒令,祝酒词,座次的排布等等。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 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即东道主和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二,四,六……右手边依次为三,五,七……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二,四,六,八,右手边为三,五,七。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二,四,六席,右边为三,五,七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小百科普及完了,书归正传,晁盖看着这大帐之内济济一堂,开心的不行,当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想书中写的梁山好汉那样,一百零八位好汉欢聚一堂,英才汇聚,星君汇集,没成想今日却是实现了。

    “报……,启禀天王哥哥,众位头领,刚刚探马来报,东平府的韩存保得知独龙岗和凌州军马两路大军被我们梁山打败之后,撤兵退回东平府去了,石宝头领请示下一步怎么办?”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小校,朝着晁盖和众人一抱拳说道。

    小校传来的消息倒是让晁盖有点吃惊,他没想到韩存保会退兵,按照晁盖的想法即便是退兵也得是青州方向的宋江退兵,依照宋江那等小人的性格,便是没有功绩,也得保全自己的实力,没成想倒是韩存保率先退兵。  

    晁盖想了想而后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