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水浒-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天光大亮,军马都休整好了之后,大军便开始开拔返回梁山,就在出发的时候,李逵突然找到了晁盖,看着李逵扭扭捏捏,吞吞吐吐的样子,晁盖就知道有事,当下便说道:“铁牛什么时候该脾气了,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像个娘们儿似的。”

    听得晁盖这么一说,李逵一咬牙,当下就说了出来,说道:“嘿嘿,哥哥,俺这上梁山已经有好几年了,俺一直也没我回家见一见俺的老娘,哥哥你说俺铁牛在梁山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俺那个老娘指不定在家里如何的受苦呢,一想到这里,俺这心就不得劲,所以趁着仗打完了,俺……俺想回一趟家,将俺那个老娘接到梁山来,让他老人家也享享清福。”

    晁盖一听,当下就乐了,大手一挥说道:“我当是什么事呢,扭扭捏捏的,还以为铁牛你要娶媳妇呢,接老娘回来享福,自然是好事,兄弟你的老娘便是我晁盖的老娘,这几年倒是哥哥我的错,忘了老娘的事情,这样,你这就回家吧,然后让锦豹子杨林,鼓上蚤时迁两位兄弟带着是个亲卫营弟兄,一同前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晁盖这么一说,感动的李逵爽眼通红,说道:“哥哥,你就是俺铁牛的亲哥哥,这个世上除了俺老娘就是哥哥你疼俺,这辈子俺都跟定你了,就是叫俺铁牛去死,俺也不带眨一下眼睛的。”

    当下晁盖便将杨林时迁两个人叫了过来,当下嘱咐道:“路上一切要小心,尤其是铁牛不许惹祸,路上要听杨林兄弟和时迁兄弟的,不允许喝酒,记住了吗?”

    李逵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道:“哥哥放心,铁牛晓得,这一路上俺就听杨林,时迁二位兄弟的,让俺往东俺绝不往西,让俺打狗俺绝不撵鸡,嘿嘿。”

    听得李逵的保证,晁盖这才放心,又嘱咐了杨林和时迁两个人几句,然后便让他们走了,送走了李逵三人之后。晁盖便打马跟着大队人马朝着梁山方向走去。

    曾头市离着梁山不远,所以不到一天的功夫儿就到了,这个不提,单说李逵三人,本来晁盖是想让十个亲卫也一同跟着去的,可是杨林说他们三个人就足可以了,人多了招摇,晁盖一想也是,所以也就没让亲卫跟着一块去。

    三个人一路之上,有说有笑,一路之上走走停停,可以说心情大好,一句无话,东走嘉祥,过任城,然后一直沿着泗水东走过兖州便是沂州,离着梁山泊也不远,所以三个人也不着急赶路,倒是惬意。

    这一日,三个人便来到了兖州的泗水,泗水县离着曲阜不远,人文景观还是不错的,孔圣人的弟子子路便是泗水人,三个人趁着天还没有黑,便进了城,在城中找了一家比较干净的客栈休息。

    找好了房间,是一个大通铺,本来可以睡五六个人的,杨林将这间房子包了下来,三个人住还是非常宽敞的,等都收拾完了,将行李物品倚在墙角,三个人喝了口水,眼见天近黄昏,时间眼睛一转,当下说道:“嘿嘿,二位哥哥,咱们离着沂州府也不远了,小弟这几日吃的都是干粮,嘴里都淡出鸟来了,趁着现在没事,不如到城中找一个酒楼,咱们好生的吃上一炖,如何?”

    听得时迁的话,旁边的李逵也是眼睛一亮,当下便点头同意说道:“对对对,咱们进了城,也就该改善改善伙食,这两日走的俺铁牛肚子都瘦下去了。”

    杨林是他们三个人中的负责人,而且多年来行走江湖经验丰富,所以晁盖让他负责,李逵和时迁两个人都是听他的,杨林当下听得时迁李逵两个人的话,也是有些意动,想到就吃一顿饭不至于出事,只要不喝酒便行,杨林便点头同意了,接着说道:“也行,不过你们两个得听我的,吃饭可以,不许喝酒。”

    李逵一听当下便苦着一副脸,吃饭不喝酒还不如杀了他,可是一想到自己在晁盖哥哥面前下的保证,当下也是拍着胸脯说道:“不喝便不喝,咱们就吃饭,等回到梁山上,俺再喝,嘿嘿。”

    当下,三个人商量好了之后,将兵器放到了屋子里,吃个饭也用不着,各自换了一件的衣服,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便出了客栈。

    泗水紧挨着泗水河,也是兖州的重镇,所以还算是繁华热闹,城里面的酒楼也多,三个人没事在城里溜达着,便看到街上有一家新开的酒楼,幌子上写着酒楼开业,吃饭半价。

    三个人一看还有这等好事,当下便迈步走了进去,这酒楼倒是挺大,上下三层,因为是头一天开业,所以生意非常的红火,别看现在已经是黄昏了,可是吃饭的人依旧是不少,一口已经是坐满了人了。

    李逵三个人来到了二楼,二楼人还不算多,找了一个靠窗户的地方,坐了下来,三个人刚一坐下,酒楼的小二便笑着走了过来,拿着茶壶给李逵三人各自倒了一杯茶,然后问道:“三位客官要吃点什么?”

    “你们这里都有什么拿手的菜啊?”时迁往那里一坐,看了看周围,当下问道。

    那个小二依旧是笑容满面,客气的说道:“我们这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这泗水紧靠着泗水河,所以河鲜是非常多的,鱼虾什么的是我们这做的是最拿手的。”

    杨林一听,当下点了七八个菜,然后又让切了两斤酱肉,小二一一记下然后转身下了楼梯走了,时间不大,三个人点的一大桌子菜就摆好了,李逵时迁两个人早就饿的不行了,如今再一闻到这香气扑鼻的酒菜,哪里还忍得住,拿起筷子,风卷残云一般,大快朵颐。

    吃饱喝足了,杨林起身付了账,然后三个人起身出了酒楼,看得天色已晚,便商量着回客栈休息,明日一早在启程赶路,三个人正坐着呢,迎面便走过来两个男子,岁数都不大,三十来岁,一个穿的富贵堂皇商人的打扮,另一个却是个书生模样,那个书生手里夹着两捆绸缎。

    两伙人对面有过,互相都看了一眼,也就走过去了,谁也没有特意的去注意什么,回到了客栈,李逵三个人简单的洗了洗,然后到头便睡,一夜无话。

第四百零八章 落魄书生高国泰() 
第二天一大早,天光大亮,李逵三个人起来洗了把脸,吃了点东西,然后给了住店的钱出来,离了客栈,进了南门,来至十字街,往东一拐,旁边就是县衙门,三个人走到这里,便看见衙门口围着不少的百姓,指指点点的议论纷纷,像是衙门里县大老爷再断案,三个人商量了一下,也去看个热闹。

    三个人刚一到大门,就听见里面叫喊道:“大胆的贼人,认证物证俱在,还是嘴硬不肯招供,来呀,左右看夹棍伺候!”

    “把高国泰夹起来再问!”李逵三个人在外面一听,要上夹棍,都是心中一惊,这个夹棍代拷囚之具,杨木制成,长三尺余,去地五寸多,贯以铁条,目的是让粗大的木棍夹住犯人的腿,这要是给人用上两个腿可就不用要了,可见其狠毒。

    “大人,小生冤枉啊,冤枉啊,还望大人明查。”就在这个时候,里面穿出来一声喊叫,那声音都喊劈了。

    那么说,这个高国泰真的是冤枉的吗?高国泰因何来至此处吃官司呢?

    这个高国泰是一个读书人,家在金陵建康府,自由便是聪敏,有过目不忘只能,可是古代的读书人是不从事农业劳动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家中只有老母平日里给街坊邻居做一些针线活和街坊的接济来维持生活。

    终于,这一年道君皇帝开科取士,高国泰便想着进京赶考,考中个一官半职的回来也好孝敬老娘,高母自然是鼎力支持,拿出了家中最后的二百文大钱,让高国泰用作路费,可是高母在高国泰走后的第二天便去世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老母去世,家中无人,不知何故一把大火将高国泰的家烧了个精光,此事高国泰还不知道。

    一路上高国泰省吃俭用,终于到了东京汴梁,经过了考试,可是因为没有钱贿赂上官,又不愿意委身投靠到那些奸臣的门下,只得名落孙山,落魄的回到了家,到家之后,高国泰看着眼前的残垣断壁,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从街坊的嘴里只得前因后果之后,高国泰放声痛苦,怎一个惨字了得。

    最后高国泰在乡亲的帮助下,四处凑了二百文,离开了老家,准备到外面闯荡一番,一路上苦不堪言,吃了包袱里最后的一点东西,来至泗水县,二百文也是用完了,心想:“此时回往故土,也是没处投奔。一无亲戚,二无宾朋,想借几吊钱的地方都没有。在外思想回家,即至回家,又该如何?有几家至亲,也可以代我分忧解闷;有几个知己的朋友,也可以谈谈肺腑之言。真是应了古人那两句话:贫居闹市有钢钩,钩不住至亲骨肉;富在深山有木棒,打不断无义亲朋。”

    高国泰自己想了半天,本身他就是一个有志气的人,又不屑求亲乞友,越想越难过,心中便起了死意,也罢,倒不如一死方休!来至南门外城河,打算跳河一死。站在河沿一看,来往船只不少,高国泰一咬牙,心想:“死了死了,一死便了,万事皆休。生有时,死有地,这是我绝命之所。”

    想罢,就要往下跳,就在这时,就听背后有人说话:“这位朋友,千万不要跳河,我来了。”

    高国泰回头一看,见那个人身高六尺,细腰扎背,头戴青壮帽,身穿青布裤袄,青妙包,外罩青绸子英雄撰,面皮徽紫,紫中透红,红中透紫,环眉阔目,准头端正,三山得配,五岳停匀,年有二十以外,那人来到高国泰身旁,朝着高国泰拱了拱手说道:“看先生的打扮气质,想必先生乃读书明理之人,何故寻此短见?”

    高国泰说听得那人问话,心中的难过,当下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兄台,你不必问我,是阳世三间没有我立足之地,我非死不可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