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嫁-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想重上战场,挥刀饮血,挥斥方遒。

    皇上想御驾亲征,就要把朝政交给信得过的人,太子最稳妥,谁也没话说,可不巧,楚北也想上战场啊。

    本来楚北可以回绝的,边关战乱,他这个做儿子的应该替父分忧,现在好了,清韵怀孕了,皇上正好有理由把他留下,让他处理国家大事之余,还能照顾清韵,两全其美。

    可如此一来,清韵就得和楚北搬回皇宫住了,再搬回去,最好的理由就是被立为太子。

    一旦以储君的身份进宫,再想出宫就没那么容易了,除非被废黜。

    想着,清韵都快哭了。

    要不要这么坑爹坑娘啊。

    屋子里,寂静的有些可怕。

    丫鬟们眼睛从这个瞥向那个,尤其是清韵一脸欲哭无泪的表情,叫她们一头雾水,爷不对劲就算了,王妃怎么也不对劲起来了?

    清韵和楚北是既高兴,又失落,心情很复杂。

    但皇上和皇后得知清韵有了身孕,那叫一个高兴啊,赏赐如流水,把宸王府堆得小山高,要不是皇上正当壮年,历朝历代也没有几个禅位的皇帝,他真恨不得写一道圣旨把皇位传给楚北,自己去战场了。

    可想想还是忍了,他如果禅位了,就该好好颐养天年了,怎么还能去战场杀敌呢,这不是让天下人戳着楚北的脊梁骨,骂他不孝么,让老爹去替他打江山,他却住在金碧辉煌的宫里,享受锦衣玉食。

    清韵有孕,皇上和皇后高兴很明显,从赏赐就看的出来,宫里除了他们,还有一人很高兴,那就是太后。

    只是太后高兴之余,更多的还是心酸。

    清韵腹中怀的是她的小曾孙啊,她要做曾祖母了,本来是件极其高兴的事,可是一想到这么多年,她对楚北的不理不睬,纵容安郡王和兴国公他们迫害他,就算她没有主动参与,却也在事后,百般袒护和纵容。

    如果不是清韵医术高超,大皇子如今还一身的毒,甚至有可能都……

    还有流落在外的“二皇子”,虽然有传闻说他没死,皇上和镇南侯都在派人寻找,一直都没有什么消息,她几次想问皇上,可是始终都张不开嘴。

    清韵怀孕,她心中高兴,可是她连赏赐清韵的勇气都没有。

    先太子一事,真相大白不过两日,太后就像是颓废苍老了十几岁一般。

    季嬷嬷看着不忍,她多想去找长公主和皇上,可是太后不许。

    她跟随了太后大半辈子了,太后想什么,她很清楚,为了先太子,她逼迫皇上废后,立安郡王为太子,长公主无意中得知先太子死的真相,知道太后逼迫皇上的原因,替皇上抱打不平,惹怒太后,被太后贬到了封地,还有宁王……

    他就活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太后看着宁太妃偏心,却从未想过那才是他亲生儿子。

    本该是皇长子,却因为宁太妃和兴国公的私心,错失了本该属于他的皇位,甚至三十多年来,从未享受过母爱,至今膝下都没有嫡子,宁王受的委屈,如何弥补?

    太后这两天,眼睛一直肿着,也没个人来探望一下,好像将太后给遗忘了一般。

    想到太后的落寞,夜里哭泣,连枕巾都哭湿了好几条,这才两天,太后就消瘦了两圈了,如果不是她和丫鬟们长跪不起,太后连那碗粥都不会吃,长此以往,太后的身子骨还要不要了。

    越想,季嬷嬷就越心疼。

    宁太妃作孽太深,就算拔了她的舌头,挑断她的手筋脚筋,放在外面日晒雨淋,都弥补不了太后心中的恨意。

    清韵怀孕,还有不少人跟着受益。

    兴国公一党,牵连甚广,受到牵连的大臣细数起来,不下百人,如果都抄家灭族的话,至少也是上千人了。

    这样的杀戮太重,江老太爷帮着求情,皇上免了大约一半人的死罪,被灭族的只有二十二人,这些人坚定不移的拥护安郡王,就算当初皇上打算扶持二皇子时,也不曾动摇过,部分被流放千里,有些甚至只是官职降了一级。

    但无一例外的都抄家了。

    边关战乱,随即会掀起,国库空虚,恰逢兴国公一党谋乱,这不是绝好的抄家机会,给国库挣上一笔吗?

    至于贬官,而不是斩草除根,那也是逼不得已。

    兴国公一党的官员实在太多了,而且不少都身居要职,如果全部斩杀的话,朝廷必定会有一段时间的****,朝廷没法一时间提拔那么多人,尤其皇上打定主意要去战场的,就更不能留一个烂摊子给儿子了。

    借着清韵怀孕,给孙儿积福的机会,皇上从轻发落,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

    那些大臣们得了豁免,谢了天恩之后,还来宸王府前跪谢那还没出世,就庇佑了他们的小世子。

    至于家产,能保住命已经是万幸了,还敢有不满?

    查抄一百多大臣的府邸,这重任一直是逸郡王和明郡王负责的,从中捞了多少好处,就不说了,抄到一半,两人嫌太累太枯燥,撂摊子不干了。

    当然了,太累太枯燥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逸郡王抄家从自家府邸前路过时,看到王府张灯结彩,他有些懵。

    王府好多年没有办过喜事了,就连老王爷的寿辰,都直接省了的,因为没人招呼啊。

    现在却这么喜庆,逸郡王不解了,他向来口没遮拦,尤其是在自己家,更是无所顾忌了,逮了总管就问,“王府这么喜庆,祖父这是要给我娶新祖母吗?”

    总管,“……。”

    幸好老王爷刚走,不然要知道郡王爷这么口没遮拦,估计要被气晕了。

    “郡王爷,这是给你娶媳妇用的。”

    逸郡王,“……。”

    ”我娶媳妇,娶谁啊?“逸郡王嘴角有些抽抽。

    没听说他下聘了,要迎娶哪家姑娘啊。

    他娶媳妇,不可能这么低调,都低调到他这个当事人都不知道了!

    总管轻咳一声,道,“暂时还不知道,老王爷给了皇后十万两银票做聘礼,托她和长公主在物色。”

    逸郡王,“……。”(。)

第四百一十五章 掌心() 
献老王爷和逸郡王相依为命,献王府没有女主人,就连丫鬟婆子都少。←頂點小說,

    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逸郡王的双亲已经过世了,他的亲事自然老王爷做主了。

    可老王爷不好办啊,他又不认得几个大家闺秀,更不知道她们脾性如何,没法挑。

    他倒是知道要找媒人,可媒人也不好找啊,他也不认得几个贵夫人,而且自家孙儿的顽劣性子,名声在外,虽然家世是一等一的,可这浑水一般人不愿意接,老王爷也拉不下脸面去求人。

    这不,两手一推就把给逸郡王挑媳妇的重任丢给皇后和长公主了。

    献王世子是为国捐躯的,老王爷把逸郡王的亲事丢给皇后,皇后就算很为难,也不得不答应。

    老王爷更干脆,连带着聘礼什么的都丢给了皇后,钱,献王府不缺,可缺的就是掌舵的人啊,王府好多年不办喜事了,一群大男人的眼光,准备的东西估计未来孙媳妇也看不上,既然如何,又何必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既然卖了情面了,所幸干脆点,让皇后和长公主包圆了。

    献老王爷觉得他的安排很妥当。

    可在逸郡王看来,分明就是胡闹啊。

    “给我定亲,不先问问我的意思就算了,还没定下来,就先把大红绸缎给挂上了,这是想干嘛啊?”逸郡王恨不得扑上去把大红绸缎给扯下来了,看着碍眼的很。

    “都给我取下来!”逸郡王皱了眉头道。

    总管头有些大,在心底呼嚎命苦,他怎么这辈子尽伺候难缠的主了,只要打定主意了,谁劝都没用。

    他就说了郡王爷知道了会闹,老王爷不信,这才刚挂上呢,郡王爷就不满意了,他都怀疑老王爷是不是知道郡王爷抄家过来,所以脚底抹油先溜了,让他独自面对郡王爷。

    可郡王爷的怒气,他可招架不住啊,总管面露苦色,“郡王爷不要为难我们,这是老王爷吩咐的。”

    逸郡王两眼一翻,“祖父吩咐你们听了,现在我吩咐的,你们照做就是了,哪来那么多话来搪塞我。”

    他实在搞不懂祖父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总管眼角有些扯,郡王爷总会说些叫人无法反驳的歪理,老王爷让他们挂红绸,他们是挂了,也算是完成了交代,可再听郡王爷的取下来,这不是把老王爷的话当成耳旁风了吗?

    总管望着逸郡王,眸光落到明郡王身上,希望他能把他家郡王爷拖走。

    明郡王看懂了,但是他摸了下鼻子,表示如此重任他承担不起。

    总管轻叹一声,道,“郡王爷,您让我们把红绸取下来,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老王爷定下了,七天之内让你迎娶新媳妇过门,这不是又要挂上去吗,这来回的折腾就不必要了吧?”

    总管在献王府混了大半辈子了,知道这麻烦事,他是解决不了了,只能踢皮球丢给老王爷了,原本这就是他闹出来的。

    看到红绸,逸郡王就不耐烦了,再一听总管说他七天之内就要娶媳妇,逸郡王直接就在风中凌乱了。

    明郡王掩嘴轻咳了,肩膀抖不停,尤其是见到逸郡王一脸懵逼的表情,心底更是乐开了花。

    逸郡王算是他见过最雷厉风行,想一出是一出的人了,却没想到献老王爷更甚。

    亲事还没定呢,还不知道逸郡王将来要娶谁,就把大喜之日定下了,有这样娶亲的吗?

    逸郡王凌乱之后,直接暴走了,“七天时间,让我上哪里去找个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的姑娘去?!”

    没让你找啊,知道你不靠谱,老王爷这不是把重任交给皇后和长公主了吗?

    你只要抬着花轿去把郡王妃抬回来就行了,至于感情,慢慢培养就是了,有几个世家少爷是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