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蹊一边喝着汤,一边心中遗憾,这样好喝的汤偏要拿去做道具,委实可惜了。
稍作收拾,李言蹊捧着汤碗向虞应朗的院子走去。
钩已下,也不知鱼儿上没上钩。
李言蹊捧着汤碗走到虞应朗的院子时,正遇上急匆匆向外走的虞应朗,似没看到他焦急的神色,李言蹊眼眸明亮,期盼道:“今日下了雨,有些凉,在淮南阴天下雨我们都喜欢喝汤,今日我便做了些,滋味极好,便想着,给表哥送来一份。”
看着精致骨瓷的汤盅,虞应朗有些为难:“表妹,我这会儿有些急事要出去,怕是不能喝表妹的汤了。”
面上的失落一闪而过,李言蹊故作轻松的讪然一笑:“啊,那无妨,正事要紧,我我也突然想起嬷嬷交代了课业,那我先回去了。”话罢便要转身毫无纠缠之意。
她这番故作轻松的模样让虞应朗心生不忍,愧疚丛生,无论当初是什么原因定亲的也好,写下婚书的是他们家,现在要反悔的人是他,在舅舅离世后,在她只身一人无依无靠后,他要与她退亲
“等等,表妹,我去去便回,表妹不如将汤留下,在汤凉前我应该赶得回。”
脱口而出的话让虞应朗有些后悔,但见她面容重新展颜,那后悔却消失不见,以至于人离开了,他仍旧捧着汤碗怔神在原地。
原本焦急出门的虞应朗慢慢皱紧眉头,摸了摸心口,那陌生的快速跳动让他失神,直到身侧传话的小厮提醒才复又前行。
雨水仍旧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国公府外的小巷口,郑雨眠静静的撑着伞,雨水已经打湿了裙摆的一角,她等着的人还没有出来。
郑雨眠有些懊恼的垂下眼眸,兄长虽然寡言少语不问府事,但也是一家之主,娘一向听兄长的,他说不许她出门,日后她若想见知微便更难了。
正在焦急时身后终于传来熟悉的轻唤:“眠儿。”
惊喜抬头,看到来人,郑雨眠快步走近,然而走到近前又顿住脚步,踟蹰开口:“哥哥不许我与你再见面,可我又怕见不到你,今日便想来见上一见,你可怪我自作主张?”
虞应朗将人带到自己的伞下,温润一笑:“这事是我无礼在先,少时兄怪我也在理,眠儿宽心等我与表妹退了亲,到时定会名正言顺的去府上请罪。”
心头微甜,听他提到两人的未来,郑雨眠有些羞涩的低下了头,但想到自己此番来的目的,手指无意识的捻了捻帕子,咬了咬唇道:“我今日过来除了见你还有一事。”
她欲言又止的模样让虞应朗稍稍蹙眉,不明所以的看着她。
看着他探究疑惑的眼神,郑雨眠踌躇半晌,这才抬起头道:“今日我去国子监为兄长送伞,意外见到了李家小姐与兄长在一处,原以为她是过去寻你,与我兄长不过是说些话而已,可她见到我时却似受惊般,话未说一句便匆匆离开,非但如此,自那日西山回来兄长也有些不对劲,我担心”
察觉虞应朗越来越低沉的面色,郑雨眠轻叹了口气:“我并非嘴碎闲言之人,今日与你说这些话也不过是怕那位小姐做下错事,并没有其他意思”
他迟迟不发一语,郑雨眠疑惑抬头,见他眉头紧皱,心中有些窒闷:“你生气了?”
虞应朗神色不愉,正色开口:“这种话莫要乱说。”
郑雨眠对待两人的关系向来敏感,察觉他言语中的严肃,眼眶立刻湿红:“你怪我多言了?可我当真是出于好心才来告诉你,李家妹妹入京不久,难免规矩上有些疏漏,我一个外人不好开口,但你是他表哥,定能提点一二,我不过是怕她日后出了错,落下口实,给国公府带来麻烦,我错了吗?”
莫名的有些不耐,虞应朗忍着不适开口:“你莫要多心,我没有旁的意思,这事莫要多言了,早些回去吧,我让虞文送你。”
转身想走,袖口蓦地被扯住,虞应朗转过身。
郑雨眠走近,红着眼眸定定的看着他:“你是生气我多言还是生气生气她给我哥哥送伞?”
两人在一起时从来只谈风花雪月,现在却总多了试探,这让虞应朗突然感到疲惫,但想着两人也有过一段只论琴棋的美好,这让他再一次耐着性子轻哄:“没有,只是你莫要说这些捕风捉影的话了,喃喃虽然出生淮南小镇,但我舅舅是淮南附近四大州郡的商会会长,不是寻常的商人,喃喃她幼时的教习嬷嬷是从宫中请去的,我只是不想你乱说让旁人听了去,坏了喃喃的闺誉。”
察觉到他语气里的不耐,郑雨眠蓦地警醒自己言语的不妥,再不去提李言蹊,软下语气道:“是我思虑不周了,我再不提便是了,知微,那我先走了。”
点了点头,虞应朗松了口气,吩咐身侧的小厮叫车送人,目送郑雨眠离开后眉头却又一次皱起。
虽然自己那样与眠儿说,可他心中也有些不确定,两人幼时相处过一些日子,可现已十几年未见了并不了解彼此的性子,倘若眠儿说的是真的呢?
那日在西山,她定然察觉了自己与眠儿的关系,那是不是便决定放弃了?
本应让他轻松的变故意外的让心中泛起一丝窒闷。
眉头无意识的皱起,虞应朗重新迈入国公府。
搅浑了两汪清泉的李言蹊本没想到鱼儿上钩的这样快,她前脚走她便后脚来,收到消息,本想去大门探听一下自己的成果,却因着淮南寄来的一封信困住了脚步。
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副满含委屈的画,画画的人用大哭的小人无比直观的告诉她,他想她了。
低低一笑,李言蹊便开始提笔回信,最后在那张写着小刀的信纸上落下一吻,原本有些打退堂鼓的心又一次坚定,她一定要嫁给表哥,好早些将小刀接过来。
那厢,回到自己院子的虞应战面色阴沉的走进房中,虽然前些天交代过,但还有些不放心的回身嘱咐:“不许任何人靠近院子。”略作迟疑后继续道:“不许收任何人的羹汤。”
虞尔心头迟疑,还想再多说什么,门‘嘭’的一声被关上。
虞尔挠了挠脑袋,不许人靠近便罢了,怎么还特意强调羹汤?
谁能想到一向喜欢在外疯癫乱跑,眼高于顶的九公主绫安竟然会与宋家大公子不清不白,大庭广众拥抱在一处不说,还亲吻在一起都没眼看了,他们没眼看,可人家绫安公主可不在意,不管四下之人是何等的咋舌嗔目,拍拍屁股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半月之后再次离京了,任宋家大公子如何挽留,一骑马车几个仆从绝尘而去。
旧爱家“噼里啪啦”鞭炮声放的响,新欢与他好了不过半月便离开了,皇上像模像样的训斥了公主两声,一句不理朝臣家事打发了去,右丞相眼观鼻鼻观口,好嘛,吏部尚书替儿子背了背信的骂名与妄图高攀皇室却被抛弃的嘲笑,回家便打的宋大公子下不来床,递贴与吴家想要重修旧好,吴家拿了帖子也不顾他一品大员的颜面,就手就扔进了堂内的铜炉里,帖子烧的“噼啪”作响,尚书大人的牙也咬的“吱嘎”作响。
宋大公子还没等缓过劲又被一通打,终于好利索起身了,这日便悔不当初的徘徊在吴家的门前。
李言蹊总算明白那日表哥为何让她注意安全了。
听到下人回禀,原本正亲热拉着她手说话的吴岚冷哼一声,一脚挑起了院中兵器架上的银枪,提着枪便在众小姐的惊呼声中出了院子。
因为爹爹生意远及海外,李言蹊自认见多识广,却没见过这样果断凶狠的女子,拍着自己鼓鼓的小胸脯,李言蹊忍不住跟着出了门。
喜欢看热闹的不止李言蹊一人,其他小姐也都三五成群的聚在门外。
许是她出来的晚了,又或许是吴岚动作太快,她出来的时候便看到吴岚已经将那薄情寡义的宋大公子踹翻在地了,脖颈间还被闪着寒光的枪头抵着。
第97章()
购买未达到比例;此章为随即显示章节;补全订购可看最新章节。
既然是回京述职;沐休日过后虞应战便上了朝。
边陲大胜的消息早在虞应战回京时便传回了京中;如今大楚正当洪祚盛世;百姓安居不短吃食,富足之时便着心边疆战事,听的多了,西远将军的名号也就如雷贯耳了,这个边关战无不胜的战神在民间有威望;在朝中也是人人逢迎的对象。
对于周遭的声音一概不理,虞应战独立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一众大臣们得不到回应讪讪离去,皇帝身边的胡公公挥着拂尘从殿后走出,尖细喊道:“皇上驾到。”
由皇帝亲自过问督促;礼部受封的章程便快了许多,这日早朝便是虞应战的受封仪式。
胡公公宣读了圣旨;前面本是寻常不过的封制套话,但听到最后朝臣无不咋舌。
享亲王仪仗?
旁人是如何脸色晋元帝并不在意,满面含笑看向外甥:“既然西北战乱暂平;又有几位副将驻守;知渊这次便秋后再离开吧。”
墨眉一皱;虞应战撩袍跪地;抬手一拜:“西北虽定;但虎狼眈眈;臣请旨提前回战场。”
晋元帝喜悦的面容沉了下来,心虽恼怒,但看着固执跪在地上的外甥最终只沉声道:“莫要再多言,你下朝后到议政殿来。”
刚刚能入殿听政的新晋官员虽然听说过这个备受皇宠的西远将军,但这却是第一次见,原以为传言中皇帝疼爱西远将军的话不过是夸大其词,现在看来并无不假。
享亲王礼制,当殿顶撞皇帝皇帝也不过是淡淡一语,只怕皇帝的皇子们也没有这般待遇。
朝堂中刚刚还因着不被理睬而心生恼怒的朝臣这下只剩下巴结的心思了。
这日朝政便在心思各异中散去。
书殿内,一下朝便沉着脸的晋元帝就着胡公公端过来的金盆净了手这才拿着帕子看向一侧站着的外甥,含怒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