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可笑,在《烟花易冷》在华国掀起风暴之后,华国媒体对这歌展开了深入剖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歌之所以能够成功。与歌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古韵浓重的歌词,才能称得上是一合格的华国风歌曲!
华国并不缺少优秀的作曲人,几乎每一个城里的孩子都接受过音乐启蒙教育,也因此作曲人的成才率要远高于前世的地球。但是或许这个世界的人过于关注娱乐业,文学上反而有些落后,这就导致华国的作词人反而分外紧缺,这也是为什么林曦峰为何在娱乐圈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包含琵琶、古筝、笛子等华国特sè的乐器的曲子很快便被炮制了出来!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歌词,以往那些分分钟就能写出一歌词的作词人们这回敲破了脑袋都没能写出个像样的东西。
在这种供需关系极度不平衡的情况下。不少音乐人甚至提出了直接将古诗词填词的想法,并且很快成为一种cháo流。虽然这种尝试依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也有几歌曲获得了相当的好评,其中就有《水调歌头》以及《赤壁怀古》这两苏轼的词,可以说造谣之人硬说叶扬抄袭苏轼,恐怕也是受到这两歌的影响!
可以说借古诗词作为歌词,并不是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难道苏轼还能从坟头爬起来向叶扬索要版权不成?所以那些支持叶扬的人觉得外界对叶扬的批评是不公正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道理的!
除了这些之外。他们还认为叶扬是一个音乐人,而不是一个文人,衡量一个音乐人的优劣关键是这个人的音乐做的怎么样,歌词只是对音乐的点缀,而非灵魂!《东风破》的歌词确实让这歌很出彩。但是他们依然认为这歌中最出彩的还是叶扬那独具匠心的作曲,从来没有一歌的音乐有如此浓厚的华国风味,让歌迷们在听到的瞬间就记住了!
第三点,也是目前最大的质疑。很多支持者翻遍唐诗宋词都没有找到《东风破》的原著,只是网络上的传言太以假乱真了。让很多人吃不准到底是没有这个作品,还是有,只是以及没查到而已!
叶扬或许要顾及一下自己的身份,不方便在公众场合直接提出这样的质疑,但是叶扬的粉丝们可没有叶扬这样的顾忌,在网络上他们也紧抓着这一点和那些黑叶扬的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但是道理却是掌握在有话语权的人手里!叶扬的支持者很多,但是真正忠心不二的铁杆粉丝数量却并没有那么夸张,这还是在叶扬成立了自己的官方粉丝群,让很多歌迷真正把叶扬当成自己人的情况下才有的。
虽然叶的支持者们非常努力的要为叶扬正名,但是不管他们在网络上声音有多么响亮,都比不上报刊上的一篇文章来的有效果,在主流社会上,网络依然是上不得台面的,虽然网络在这个社会上扮演的角sè越来越重要!
……………………………………………………………………………………………………
“先,我要对这段时间一直支持着我,一直对我不离不弃的你们以及更多的兄弟姐妹表示感谢,虽然这段时间很多媒体都对我有着种种不公平的报道,但是我都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因为我不需要向媒体负责什么,我只要对你们,对支持我的兄弟姐妹们负责就行了!而你们,也没有让我失望!”
叶扬的感动不是装出来的,虽然一直以来叶扬对媒体的言论都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但是这并不代表叶扬就不关注这件与自己直接挂钩的事情。相反,每天临睡之前叶扬都会上网看看事情的最新动态,而每次看到自己的粉丝那些支持自己的言论与行动,叶扬都会受到很大的感触!
“今天,是关于我抄袭传闻之后的第一次演唱会,我知道大家此刻心中肯定都有各种想法或者情绪,如果我不对那件事做出必要的解释的话,各位肯定会非常失望!甚至不能好好享受这场演唱会!因此,现在我就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
演唱会一开始,叶扬就针对最近的抄袭传闻做出了解释,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个人对抄袭传闻的看法这让很多通过买票入场的媒体记者们很是兴奋,因为他们抓到了新闻!
“先我要说明的是我很喜欢苏东坡的词,他的词豪迈霸气意境悠远,是我喜欢的词风。我从前也非常喜欢模仿他的风格来写一些东西,但是却从未有过优秀的作品!”叶扬很淡然,哪怕在谈论外界对自己的污蔑,依然没有露出任何愤慨的情绪。
“《东风破》这歌的歌词是我花了很多心思写出来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外界会说我抄袭了苏东坡先生的《东风破》,请恕我孤陋寡闻,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苏东坡先生有一部作品叫做《东风破》!”叶扬的回复不算新鲜,因为网络上关于这样的疑问一直都是焦点,但是这话由叶扬本人在公众场合下说出来的效果比之网友们在网络上喊破喉咙还要管用。
“当然,不知道并不代表不存在,或许只是我孤陋寡闻而已!但是一个真正懂点文学的人应该能够清楚的看出《东风破》的风格和苏东坡完全不同,这一点大家完全可以找具有专业水平的教授学者验证!”叶扬再次提出一个疑点,让下面的观众听着点头不已。
谁没读过中小学啊?苏轼的作品可是中小学课文中的常客,几遍文学再差的人也知道苏轼的词是什么风格的,再联系对比一下这《东风破》的风格,大家发现确实完全不同,不像是一个人写出来的!
“我不知道到底是谁在恶意的中伤我,说实话我并不对这个人抱有多大敌意,因为或许他只是想开个玩笑,又或者只是想创造一个出名的机会而已,并不一定抱有其他不良目的想法!甚至我还要感谢他,因为他的这番炒作,让成千上万的人认为《东风破》是苏轼的作品,让从小喜欢模仿苏东坡词曲的我,满足了一个小小的虚荣心!”叶扬开了一个玩笑,讲自身的那份得意写在脸上。
“但是华国,媒体的反应与作为让我非常的失望!因为从事发到现在四五天的时间里,媒体对此报道的次数达到了五万多次,除了少部分媒体相信我没有抄袭之外,几乎其他所有媒体都在对我进行嘲讽!”叶扬非常气愤!
“在这里,我想请问那些言之凿凿说我抄袭的人与媒体,你们真正调查过证据的准确xìng嘛?没经过调查,你们凭什么咬定我一定是抄袭的?你们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在哪里?”
一连串的问题振聋发聩!
第307章 关于孤儿的讨论
(307章发漏了,现在补发,明天看能不能让编辑把顺序调整一下)
央视在采访叶扬结束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将采访的内容报道出来,叶扬与记者的一番对答让央视的领导非常重视,他们决定将这次的采访做成一个专题节目,在采访玩叶扬之后,他们对孤儿院,以及社会学家等等相关认识进行了进一步的采访。
两天之后的周二,央视一套每周二的《新闻观察》节目如期播出,而这一期的《新闻观察》节目的标题就叫做《孤儿的未来》!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柏松,欢迎收看本期的《新闻观察》节目!”主持人一身正装,坐在镜头前面,开始了这一期的《新闻观察》节目!
柏松是央视的名嘴,同时也是华国著名的时政评论员,他以敢说会说出名,他的评论经常可以恰到好处的指到点子上去,因此深受华国民众的喜爱!与央视大部分的节目不同,柏松的节目可不只是单纯的歌功颂德,往往会讨论一些华国目前的弊端,或者表达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因此他的节目在收视上在央视众多节目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新闻观察》这档节目也是柏松手下几个节目中的王牌节目之一,每周只在周二晚上八点播出,每一周基本上都有一个专题,有的时候是农民工讨薪问题,有的时候是城管合法执法的问题,有的时候是外地务工人员子女的读书问题,有的时候甚至会涉及到地方官员的廉政问题,可以说和人民的rì常生活息息相关!
有的时候普通大众受到了什么不公正的待遇,他们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并非是去信访办上访,也不是去法院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而是打电话给《新闻观察》栏目组,在他们看来《新闻观察》节目就像是青天大老爷一样,一定会为他们做主的!
当然了,年轻人对于这档节目的关注并不是很高。这档节目的主要收视群众是中老年人以及一些关心时政的社会人士。不过对于叶扬来说,能上这档节目远比上央视的娱乐节目更有价值,因为在年轻人中叶扬并不觉得自己还有多少发展的潜力,反而在中老年人中,自己的知名度还可以继续大幅度的提高!
“平时。我们经常会说孩子是朝阳下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特别是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更是把孩子捧在手里怕冻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溺爱的不得了!”
“但是就在很多家庭过分宠溺自己子女。社会各界对这种过分的溺爱批评不断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另外一部分从小没有父母宠溺,甚至连享受家庭的温暖都没有丝毫机会的群体,他们就是华国如今rì益增加的孤儿!”
“如今的华国,拥有十三亿的人口。但是孤儿的总数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七十万,超过了全国总人数的万分之五,这些孤儿的未来该何去何从?我们又能为这些孤儿做些什么……”柏松一连串的反问让观众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节目也自此开始!
从孤儿们的生活现状,到孤儿院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电视画面的不断转换以及画外音的辅助,观众们很快便被节目吸引了!期间对于叶扬的采访也出现在节目之中,与以往任何时候叶扬都已娱乐人物形象出现在电视中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