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在搞点小发明小创造的时候,方正华给我带来了一个消息。
曹化醇死了!
方正华说得语气有些悲戚,但我看得出,曹化醇死了他心底只怕也透着一丝高兴。毕竟宫里边就曹化醇压了他一头,现在曹化醇一死,宫里的总管便会是他了。他们两人暗地里争斗我是略知一二的,要不是如此,也不会让方正华查出有人下毒。
曹化醇的死让我觉得诧异,但我更诧异自己听到消息时候的想法。自己没有想知道曹化醇是怎么死的,却在揣度方正华。这完全不合自己以往的性格!难道是经历过一次谋杀后,自己的性情发生了改变,变得多疑了?!
“死了?他是怎么死的?”
“奴才也是听顺天府回报,说曹公公在回家省亲的时候遭遇不幸,具体的情况还没有报上来!”
曹化淳是哪的人我倒不记得了,只大约知道他有一个过继来的侄儿在京畿宛平县。因为过年没有假期,过了十五,他就跟皇后请了假回家看他侄儿。往年他也请假回家,差不多成了习惯。这一次好好的居然死了,我心里不禁有些伤感。他是自我来到这个世界就跟随我的人,没想到就这样走了!不过他这个时候死了,又是我宫里的总管,怎么都有些蹊跷,一定要查明才行。
“方正华,你去顺天府,让……让同知叶廷秀火速去查明原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查完之后,叫他进宫来见朕!”
“奴才这就去!”方正华一路小跑的走了。
回到后宫,将这件事请跟婉琴,秀儿她们一说,她们也是嘘淅不已。
到了第二天,叶廷秀就递牌子求见。
我不待他行礼便问道:“事情查得怎么样?”
叶廷秀躬身跪下道:“微臣到曹公公出事的地点查探过,初步估计是马受惊后,曹公公翻身跌落,被马踩中致死。”
“被马踩死?!出事的是什么地方?”
“回皇上,在宛平县城郊外!”【歪。歪。书。屋。论。坛】
我想了想其中的关窍后道:“曹化淳的侄子家在宛平县县城,他为何要去郊外?既然是出门,怎么连个下人都没有带?”
“臣下也询问过他侄子,据他侄子讲,曹公公原本第二日便要回宫,那天一早突然又说是要去郊外的一座庙里烧香,而且是不要人陪着,自己骑马去了。”
“他自己说要去?”
“是!”
“出事后谁发现的?”
“是一个郊外的百姓!”
“可知是什么引起马惊?”
“根据微臣现在探看,应该是一种体形比较大的野兽经过,泥地上有兽类的脚印,当地人说可能是金钱豹!”
一问一答,叶廷秀说的都没有什么不妥,难道真是意外?!我挥了挥手:“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
“你怎么看?”
叶廷秀躬身站着道:“微臣以为首先要查明曹公公为什么要一大早去郊外,微臣问过其侄子,在这三四天内,曹公公并没有见外人,回乡这一段时间见的也是宛平县的人。也就是说,去郊外烧香很可能是曹公公自己的意思,比如他晚上做了恶梦等等都可能促使其去烧香。曹公公身上没有其他外伤,而是被硬物打碎胸骨致死,胸口还有马蹄印记。曹公公随身携带的物事都没有丢失。所以从目前来看应该是一起意外!”
我点了点头,跟我的分析是一样的。突然心念一动我想起了一些事情,便问道:“曹化淳侄子家中景况如何?”
叶廷秀没有想到我问这个,愣了一会才道:“回皇上,他侄子家中景况还可以,在宛平县也属于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
以曹化淳的俸禄,再算加上我这几年的赏赐,在宛平县作个富户是可以,但要说做个大户人家还有段距离。难道曹化淳背着我收了别人的贿赂?!
“你查下他侄子有多少家产,同时查明一下他侄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未过继之前又在哪,做了些什么!”
“是!”
“此事你一个人知道就好了,秘密办完差再来回报!”
“微臣遵旨!”
“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
看着叶廷秀退下去的身影,我叹了一口气。这里边有一点东西我是没有告诉他的,这也是我真正怀疑的地方。曹化淳跟我这么久,难道我还不了解他一些习惯嘛!至少我知道一点,那就是曹化淳根本就不会骑马出门!以前我跟他在西苑练习骑马的时候,他曾摔下马来,此后对骑马便有了恐惧感,此事只有我跟曹化淳还有当年的御马房的马监知道。他若坐轿子去烧香就有可能,但他是骑马去的。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克服恐惧感骑马去烧香呢?!那就是另一件让他更恐惧的事情,恐惧得以至于忘记了自己不敢骑马!
当然事情没有绝对,也许曹化淳做了什么亏心事,就像叶廷秀所说,那天晚上说不定他做了什么恶梦,搞得他一大早要去庙里还魂!这件事还是让叶廷秀查清楚了再说。
不过曹化淳既然已经不在,宫内的司礼提督太监出现了空缺总是要人补上。我想了想还是让秉笔太监徐应元接任曹化淳的位置,方正华则提为秉笔太监随身侍侯,原信王府邸的老人高时明则升为司礼掌印太监,还有几个平日口碑不错,资格又老的太监如李凤翔升为随堂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则陆续递补上他们空出来的职位。
这时,我陡然想起一个人,时间过了一个多月我都没怎么见到。要不是这一次宫内人事变动,几乎搞得我差点把他忘了!现在既然事情有了点动向,他应该比谁都清楚。
我对殿外喊道:“方正华!”
殿外一人应声道:“回皇上,方公公去收拾曹公公的遗物,奴才在外边侍侯着。”
我一看,原来是我提拔上来的随堂太监李凤翔。我点了点头道:“你去捕风营宣王承恩来见驾!”
“奴才遵旨!”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两头敲打
王承恩可能也知道我对他有了怀疑,又或者是有了不满的心思,所以见到我的时候神情躲闪,跪下去之后都不敢抬头。我有意的没有作声,就是要这样等着看他有什么反应。乾清宫里的人都乖觉得退了下去,霎时整个宫内都静悄悄的,我仿佛听到了他吞咽口水的声音。
最终王承恩顶不住无形的压力,心虚虚的问道:“启禀皇上,不知皇上召奴才来是……为了何事?”
我哼了一声道:“你说呢?”
“奴才愚昧,请皇上明示!”
“怎么,难道还要朕来提醒你嘛?”我略微抬高了声调。
王承恩连连磕头道:“奴才实在不知!”
哼!我拍案而起道:“好一个不知道,你自己说说看,朕这些年对你如何?捕风营是什么衙门,它就是我崇祯朝的东厂跟锦衣卫!朕没有将它交给曹化淳去打理,也没有交给跟朕从信王府邸出来的人管,偏偏交给了你,你知道为什么?!”
王承恩眼角涌出了眼泪道:“都是皇上看得起奴才,所以……”
“你知道就好!”我喝声打断了他:“当初朕就是认为你是朕信得过的人,才让你去组建捕风营,而并非是因为你在朕登基之时立过的功劳。朕如此信任你,可你是怎么对待朕的?”
王承恩在我的质问下浑身颤抖着老泪纵横:“是奴才对不起皇上,奴才罪该万死!”
看来本人的心理打压不是没有效果,这不,王承恩就松口了!我重新坐了下来道:“你就说说你怎么罪该万死了?”
王承恩止住哭声,重重磕了三个头才哽咽道:“都是奴才的疏忽,皇上要奴才收集情报,京师本是重地,奴才居然没有做好,致使皇上遇险,奴才有罪啊!”
王承恩的话让我心生一阵寒意,难道历史上连这个都记错了?这个王承恩不是历史上跟着崇祯皇帝一起自杀的王承恩?方才的一段话,很明显他就是在避重就轻。捕风营虽然四处监察,可它毕竟脱胎于原来的东厂,他们没有理由放松对京师大臣的监视。江湖郎中进宫下毒的事情很明显就是一个圈套,王承恩他一点都不知情?!完全不可能!顿时,我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我死死的盯着王承恩一字一顿道:
“事到如今,你还想骗朕吗?!”
王承恩被我盯得浑身一颤,整个人都匍匐在地上,张了张嘴却不敢接口。
我话语中透着刻薄道:“你要死,朕成全你,你要怎么个死法,也就是朕一句话!你在宫内侍奉过几代皇帝了,朕是什么样的天子你也明白。朕不是三岁小儿,吃一堑长一智。朕自登基伊始就危险重重,如何艰难都挺过来了。大臣贪污如何,关外女真人又如何!朕就是要重现我大明盛世,让我大明子民衣食无忧。此后决不会让你等不忠不义之人再有可乘之机。”
说完,大殿又恢复了寂静,两人都没有再说话。
我方才虽然说得坚毅,但心中多少都有些感慨。满朝文武,谁才是忠心之人,谁又才是可用之人?!我想起七年来的一切,又想起历史上的崇祯跟我一样的抱负最后却是在景山上吊,王承恩也自杀殉国,念及到此不由得杀意顿消:“朕知道的王承恩是一个忠心不二之人,你不说也罢!走吧,你从哪来就回哪去,就当朕看错了人!”
王承恩没有想到我最后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愣了一会后,他抬起了头跪直身子,似乎下定决心道:“奴才是个该死的人,但也不是不知轻重!皇上是英明天子,奴才将能说的都说完,然后奴才回去等死!”
这回我还没要他说,他倒已经叨叨絮絮的说开了:
“奴才是万历二十八年进的宫,在宫里苦打苦熬在万历四十一年的时候做了隆德殿的执事太监。谁知后来隆德殿毁于一场大火,万历爷追查下来,奴才身为执事有口难辩。在定罪的时候,恰巧有位大臣进宫觐见皇上。他为奴才求情,奴才方没有被乱棍打死。”
我听出了里边的一点意思:“那么说这位‘大臣’救了你?”
王承恩点了点头神情有些深邃,彷佛在回忆当年的情形,他顿时叹了口气道:
“奴才后来被贬到乾清外门作个守门的太监,俸禄也被罚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