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喘了口气道:“那真是谢谢你了!”
老张慌忙道:“小的不敢当,老爷刚刚醒来,肚子大概也饿了,小的去弄些饭菜来,老爷先歇着!”
虽然黄宗羲被水淹得昏迷了过去,但好在年轻力壮,醒来后一进饮食,精神头就恢复了许多。若不是仍感觉体虚的话,他已经想着去扬州知府衙门了。毕竟他们在江面遭遇沉船不是简单的一次意外,而是明显的有预谋的。
老张听了他们的叙述后,便说出了在运河江面上的一些黑道内幕。运河虽然是朝廷派员管着,有运漕米的,管盐政的,理河的,但都会跟漕帮搭上交道。漕帮为了能够占据运河,也往往会跟当地的官吏搞好关系。有了官员作靠山,漕帮就明目张胆的排挤其他的运货船只,最惯用的伎俩就是派‘水鬼’凿沉别人的船。
“漕帮虽然凿人家的船,但从不要人的命,往往会有船去救落水的人!小的估计,那个船夫看到船沉,知道是漕帮的人弄鬼,所以落水后才游向漕船,没想到遭了人家的毒手。”老张最后分析道。
“岂有此理,居然光天化日之下草菅人命!”黄宗羲忍不住一拍案台,“就算他们没有谋害本官,我也不能放过他们!对了,张大叔,这边运河的漕帮是不是同一个帮派?”
老张回道:“这漕帮是官老爷的叫法,在我们这每个府的帮派也有自个叫自个的。因为运河连着各府,运船也是走府过省的,哪能没有些磕碰!于是各帮主在每年九月初九碰面,拜了龙王后,就一起合计各帮的事情。要是跟其他府的人惹上麻烦,去央告本府县的帮主,那比去衙门还好得多!在运河上走远路的都会拜个帮派,也好多个照应!扬州这边跟淮安又有些不同,他们跟扬州府关系还亲近点,那主要是因为前任陈老爷在时镇住了他们,所以淮安的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在扬州闹事!”
“原来是这样!”黄宗羲经过这次教训后,不敢在轻视这些硕鼠,他决定先把江南商行给解决掉,然后在慢慢收拾漕帮的人!他沉吟了会后道:
“张大叔,此番得你相救,必要好好报答。只是我有要事在身,不便将你带在身边,等我事情稳定后,我会让安子来找你!”
“那可不敢当,御史老爷搭我的船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我们小户人家。。。”
黄宗羲拦住他的话道:“张大叔不用再推辞,救命之恩岂能不报!”
黄宗羲说得郑重,老张只好把剩下的话吞回了肚里。他起身道:“老爷气色已经好了许多,那小的去准备准备,明日雇上顶轿子便可到扬州城了!”
虽然这个小渔村比较偏僻,但那些凶人没有打捞到尸首,说不定会查访到这,还是早点到扬州城得好!黄宗羲只是说了一声‘有劳’,大恩不言谢,救命之恩又岂是谢谢两个字就可以回报。现在他们主仆两人身上毫无长物,一切都只能先靠着老张。黄宗羲心中暗想着只要回扬州找到李邦华,定要借上几十两银子回报老张。若是得便的话,以后将他留在身边好了。
老张果然办事利落,第二日黄宗羲他们起来的时候,已经有顶两人的竹轿在外边了。老张正在跟轿夫有说有笑,看来彼此应该熟悉。几人一起吃过早饭后,黄宗羲问明此处的地址才告辞而去。
坐在轿中的黄宗羲打开老张准备的包袱,里边不仅有些干粮,还有锭银子,正是黄宗羲他们去淮安时给的。黄宗羲心中千言万语也只化作一叹,手中紧紧握住那锭银子。
望着黄宗羲他们走后,老张回到小屋,从一个角落里拿出藏好的笔墨,就在那破旧的木桌上不知写些什么!没有多久,小屋后一只信鸽冲天而去
第十四章 越俎代庖
黄宗羲到达扬州城的时候,李邦华并不在府内,好在守门的衙役之前见过黄宗羲主仆两人,不然他们现在这个模样,只怕连府衙都进不去。府中的同知接到衙役的通报后,连忙将黄宗羲安排到厢房休息。
同知姓谭,是在崇祯四年跟着陈文一调动到扬州的户部主事,陈文一被调走后,他就留在扬州作同知。他见黄宗羲他们衣裳狼狈,完全不似之前来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黄大人,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在路上遇到贼人了?不对啊,你们走的是官道!”
黄宗羲苦笑道:“谭大人,我们不是遇贼人也差不多了!对了,李大人呢?”
谭同知一边让人上茶,一边回答道:“这几日是交漕粮的日子,李大人前日亲自押着漕粮去了南京户部交差,应该会在今天回来。”
“今天能回来那就好!”
谭同知在户部做了多年小吏,自然懂得察言观色。他看黄宗羲不想深谈,便拱手道:“本官职责在身不能久陪,黄大人现在这里休息,我待会吩咐下去,让门差等李大人一回来就禀报此事。”
“那就有劳大人了!”
黄宗羲送走谭同知后,刚准备躺下休息会,突然听得外边人马喧哗,一行人脚步匆匆的进来。黄宗羲想着大概是李邦华回府了正打算整衣出去,却听到谭同知高声唤道:
“李大人,怎么粮食又给运回来了?不是去交漕粮了嘛?!”
“这个漕粮不交也罢,我要写奏折弹劾南京户部!”一个声音怒气冲冲道。
黄宗羲听得正是李邦华的声音,便推开门道:“孟明兄,小弟又来打搅了!”
满脸怒容的李邦华见到从厢房出来的黄宗羲,脸色顿时变得欣喜起来,边走边道:“啊呀,是太冲老弟,为兄还以为你要晚点才回扬州来!咦,怎么穿成这样?!”
黄宗羲他们的衣物早扔在了河里,现在身上穿的都是老张为他们准备的粗布衣裳,这副打扮自然让所有认识他们的人吃惊!黄宗羲仍旧是苦笑道:
“说来一言难尽,对了,孟明兄方才是为了何事如此生气?”
提到这个李邦华的话语里就带着愤怒了:“不瞒太冲老弟,这几日在南京真是把为兄给弄憋屈了!扬州府每年十五万石定额的漕粮,我按时给他送到粮仓,他沈某人居然不收!”
黄宗羲暂时放下自己的事情,好奇的追问道:“这是为何?”
李邦华气哼哼道:“还不是索要粮耗!原先漕运总督管着漕粮的收运,听下边的老百姓诉苦才知道,每年漕运的粮食要三石才顶一石,其余的两石全算是路上的粮耗。皇上正是因为漕粮运收积弊极多才下放到府衙收缴,想不到他沈缜管着南京的户部,也想要学杨一鹏收粮耗。我乃皇上钦命的朝廷官员,岂能成为他们敛财的帮凶!漕粮进不了库,我要参折弹劾他!”
黄宗羲是巡盐御史,李邦华他们说的是扬州府的地方事务,他自然不好插嘴,只好在旁静静的听着。李邦华刚说完,在后头跟来的谭同知忙劝解道:
“李大人,万万不可啊!这漕粮收粮耗,银子收火耗相承百年,大人上这个折子,皇上也会驳回来的!要是误了漕粮到京,最终责任都落在大人身上!此事万万不可啊!”
谭同知原在户部作主事自然知道漕粮上的事情,现在虽然改由沈缜管着粮食的收缴,杨一鹏负责漕运,但漕运的积弊这么多年了,岂是一下子能刹得住的!就算杨一鹏想不要,下边的人也不会干休。不管沈缜是否在此处分了一杯羹,但相应的粮耗多少要给些漕运总督。李邦华去作这个出头鸟,自然要得罪大批人。
李邦华却道:“相应的粮耗本官早就计算在内,本府除了押去十五万石的,还有五千石作为粮耗的米粮,户部的人不收,说是粮耗不够,硬要扬州府缴纳三十万石!十五万五千石只需漕船三百一十艘,每艘粮丁十二人,共计三千七百二十人,来回不足三个月,五千石米耗足够,他沈缜凭什么驳我!”
道理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却是大大不同!谭同知暗叹了口气道:“大人,沈尚书敢这么作,自然已经作足了准备。漕运行程数千里,他们总找得籍口来消耗这些粮食。李大人若是站出来抗衡,这漕运总督衙门的人知道此例不可开,必然会在今年到京的日期上作手脚,甚至他们完全可以在南京等着大人交粮。大人不交,他们不走!最后要是误了漕粮到京,这可不是小事!大人,三思啊!”
李邦华被谭同知这么一点醒,顿时两难起来,抗命不交,京师缺粮,数百万的人在等着今年的秋粮。按着他们的规矩交呢,损失的还是自己治下的老百姓。李邦华长叹道:
“难道就没有办法可想嘛?!”
谭同知知李邦华意动,安慰道:“大人,即便交这三十万石,比起往年来,老百姓毕竟少交了十五万石的粮食。漕运关系大明的命脉,不能一蹴而就。追缴剩下的漕粮,老百姓会明白的!今日大人的好友来了,这件事情就交给下属去办吧!”
李邦华想了想最后迟疑的点头道:“好吧,有劳谭大人收粮的时候跟百姓讲明白,不要闹出事来!”
“大人放心,下官理会得!”
商议完漕粮的事,李邦华想起黄宗羲还在旁边,不由得自嘲道:“太冲老弟啊,想当年我们在铭心堂总说着如何外放去造福一方百姓!唉,真办起事情来,就有这么多不多人意!嗯,不说这些了,咱们后堂内坐!来人,上茶!”
说着李邦华拖着黄宗羲进了府衙的后堂,黄宗羲听了李邦华的话也笑道:“唉,在京师那一阵时,我跟你最是投契,想不到来了江南,咱们也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话怎讲?”
“呵呵,孟明兄去趟南京不过吃了瘪,你老弟我去了淮安,不仅连官服印绶丢了,连自个的这条命都差点要不回来了!”
李邦华瞪着眼珠道:“怎么回事?难道有人加害你们!”
黄宗羲苦笑着将自己在淮安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李邦华听得七窍生烟,说到江南商行勾结漕帮在运河上暗害时,他忍不住拍案而起,怒斥道:“好贼胆,居然打起朝廷钦差的主意来,这些杀才一个都不能放过!”
“小弟也是这般想法,只是孤掌难鸣,所以来扬州找孟明兄求助来了!”黄宗羲说完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