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跟王族有密切联系的人。大王的旨意中确实是让南人党保留的领议政跟礼曹判书两个高位,但同时也将工曹判书给了西人党作补偿,这样西人党在六曹中就占据了一半!为了平衡,王上又将大司宪给了南人党的李显英,李敏求这个大司谏改任吏曹参判,作为南人党的棋子打入西人掌管最久的吏曹之中,空缺出来的大司谏一职则由赵贵人的族人--外戚赵廷虎当任。
从总的来说,南人跟西人在这场变动中都没有压倒对方。实力仍旧保持着平衡,但两派却丢失了九卿之一的大司谏一职。如今外戚中,具氏兄弟的具宏是刑曹判书,具仁垕是义兴府使,申景禛是御营厅兵马使。赵廷虎当任大司谏,使得外戚在朝中政治上的实力得到提升。
领议政一职的争夺就这样落幕,大殿里各臣的想法不一,有的看得透的,有的看不通的,有的想下朝后商议的,也有似乎什么都没有看见的。不过大殿上却没有人站出来说话,国主李倧似乎也没有说话的意思。
新上任的领议政伊昉自然不能让朝会出现冷场,否则大王兴师动众的召集大臣来,没有几刻钟就无事可议,然后再大家散朝回去,这面子上也不好看。他灵机一动,便出班道:
“启禀大王殿下,大明使者来我国已有十数日,所举方略应尽快予以回复。拖延过久,恐上国见责!”
李倧没有想到伊昉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方略的事情,他本打算臣子们对他的旨意没有意见后,便散朝算了。不过他转念一想,趁着现在将事情解决掉也好,免得到了上朝人多嘴杂,言官风闻奏事,弄得两派又要争执。他挺正身子道:
“孤亦正虑于此,伊卿家的意见如何?”
伊昉自然推行他们南人一'涅盘中文论坛派的主张,当下回道:“回禀大王殿下,北虏女真屡屡犯界,烧杀掳掠罄竹难书,既无上使来朝,我国亦当卧薪尝胆,以雪昔日之恨。今使者奉诏书而至,约朝灭虏,大明乃我朝宗主之国,北虏乃朝鲜之世仇,亲明应约自不待言。且,公主嫁于天子,明朝两国亦是亲家,出兵助明乃份内之事。微臣以为,使者之方略可行。”
李倧尚未回应,右议政李适便站出来反对道:“微臣以为伊大人所言不当,使者所提方略并非出兵,而是坚壁清野,备战北虏,如此耗费巨大,敢问伊大人,可知北虏何时会犯界?”
李适提的问题相当刁钻,女真人什么时候会侵犯朝鲜,除了皇太极估计没有人知道。既然都不知道女真人是否会打朝鲜,就这么劳民伤财的搞备战,岂不是杞人忧天!朝堂上的目光一下子集中的伊昉身上,看这个新任的领议政如何应付!
伊昉毕竟任礼曹判书多年,这点应变之才还是有的,他微微一笑道:
“李大人,这北方三道备战抗虏一直来都是本朝国策,难道也是多余的?”
“可天启七年来,北虏有八年未曾犯界!”
李适说的是实话,八年都没有打战了,为什么就要备战呢?!这代表了很大部分人的心声,伊昉回答得更绝:
“既然如李大人说,八年未有战事,为何此时大明天子下诏朝鲜备敌?”
伊昉是将备战的理由全推到了大明天子身上,天子既然这么下诏,自然有其下诏的原因。这个缘由他不清楚,金自点也不知道,但都不能否认大明必定是因为某个原因才遣使者来下诏书的!否则,为什么使者是现在来呢!
“这个。。。”金鎏不由语塞。大明是宗主国,天子犹如君父,背后说天子坏话自然是说不出口的,既然天子无错,那应诏又有何错!
赵翼玉也添一把火道:“我朝出兵助明,此乃大义。虏人得知,必会迁怒于我国,备战抗虏并非多余。且,北虏受制于西面,北方乃荒蛮之地,南侵我朝也在情理之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旦骑兵突至,我等以何为战,身为大臣岂可以国祚犯险。”
原本郁闷的金鎏愤而出言道:“诸位大臣顾得大义,就不顾本国之黎民百姓乎?!”
赵翼玉毫不留情的反驳道:“舍身存义,此乃圣人所教!”
金鎏话一出,连西人党的人都不禁摇头,南人党则大喜。在这个问题上,西人党没有大义作前提,如何争得过他们!但金鎏仍出声抗辩道:
'涅盘中文论坛“百姓乃国之根本,徒损百姓何益?‘百姓为重,社稷为轻,’,‘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此亦圣人所言。”
金自点当然不能坐看自己这派的人被诘难,他也站出来解围道:“启禀大王殿下,孔圣人立儒学,以仁义礼信为本,仁者爱人,却是以仁在前边。近年来,我国虽未有战事,然丁卯胡乱致使北方各道破败严重,至今未能复原。加之各处时有灾情,国力并不宽裕。再者,北虏凶蛮恶煞,毛饮茹血,人人以劫掠为乐,微臣斗胆一问,谁敢言领兵与其对阵可赢乎?!”
金自点这话让在场所有武将都变了脸色!因为李成桂开国是以兵权夺位,李朝建立后,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亦无定卒。太宗后更是以儒学为治国之典,重文轻武,是以朝鲜数百年来兵威不盛。而北虏之善战已经超越了蒙古人,一强一弱高下立判。让朝鲜军去跟女真人作战,那简直就是去送死。这个问题,不管再怎么顾及面子,满朝上下都有这个觉悟!
金自点见没有人搭话,便继续道:“既然如此,我军派出人马更多是维持地方,负责后勤,完全可在形势明朗之时再出兵。如此既无需担心引起北虏南侵,也不致失信于大明!”
伊昉针锋相对道:“如此首鼠两端,只怕未出兵已见罪于双边!”
金鎏还要出来驳斥,只听见李倧出言道:“罢了!这样争吵就能解决问题嘛!”
大臣们见大王发话斥责,都躬身谢罪道:“臣等惶恐!”
李倧满意的看着群臣们,他们都必恭必敬的站着等他发话。对于大明使者这件事情上,商议了这么久,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折中之法。多年来,李倧夹在两派之间,学会了如何用平衡之策协调朝内党争的关系。现在既然两派各有相反的主张,那就折中实行好了!
“孤曾命弘文馆修撰光海君实录,书成之后,孤在里边看到一句话:‘二百年忠诚事大,死生一节’。废人李珲能有这番见识,何况孤王乎?!不论两百余年来朝鲜乃大明之藩国,就以宣祖时,大明救朝鲜于水火,此兵便不可不发!忘恩负义,孤有何面目为君,尔等又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
'涅盘中文论坛李倧这话说得斩钉截铁,西人党那边没有臣子敢出来反对!而伊昉恐夜长梦多,早站了出来道:
“大王圣明!大王既有定见,宜召大明使者共同商议,亦可早报天子知悉!”
李倧点了点头应允道:“如此甚好,来人,去请大明使者上殿议事!”
第三十一章忧天杞人(下)
姜曰广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消息,按照他以前对朝鲜的了解,领议政的人选没有十天半个月都不可能有结果,而讨论方略的事也要十几天,等召他们商议方略的事至少要在一个月后。但是,就在赵翼玉来见他们三天后,朝鲜国主就派人通知他们了。鹿善继在大明时已习惯了崇祯皇帝雷厉风行的作风,对于朝鲜君臣的拖延他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行军打战讲究战机,半点延误不得,朝堂议政何尝不是如此!
“姜大人,此举必要将朝鲜抗虏的方略定下来,时不我待啊!”鹿善继在王宫前又一次说道。
姜曰广已经听过鹿善继说这话已经十余次,之前他甚至想过让姜曰广跟他一起拿天子诏书压迫李倧答应,姜曰广自然是拒绝了。姜曰广头也没回,边走边道:
“鹿大人,这件事本官心中已有分寸!”
“既是这样,那下官就放心了!”
鹿善继提醒后似乎才放心下来跟在后边,走在前面的姜曰广忍不住微皱了下眉头。顺着台阶,他们跟着内侍官到了仁政殿,殿中的人目光都集中到他们身上。
“大明使者姜曰广(鹿善继)拜见国主!”
李倧虽然是国主,但也是大明的属臣,礼仪上,姜曰广他们见驾不需叩首,只要以上下级之礼拜见便可!
李倧和声悦色道:“两位上使免礼,上使所提方略,经孤王与大臣们商议,已经有了结果!”
“大王请说!”
“朝鲜将同意使者的方略,实行坚壁清野,开发南方三道!如有需要,朝鲜亦可派兵协助大明平辽!”
听了李倧这话,姜曰广跟鹿善继都是心中一宽,总算不辱使命可以向皇上交差了!如果朝鲜体恤民力,以此为借口,姜曰广他们还真没办法逼迫李倧。若是回头请旨,结果也是口水战。现在没有什么阻碍就定下来,姜曰广面带喜色道:
“大王忠义,此乃两国之福!朝鲜行抗虏之策,我大明亦不会坐视不理。本使来朝前,皇上曾言,若大王愿意坚壁清野,大明将不会亏待朝鲜。”
李倧似乎没有将姜曰广说的‘亏待’放在心上,而是继续道:
“天子仁德,朝鲜地处偏远亦能沐及,合朝上下皆感大明之恩!不过在实施方略的具体事情上,孤还要跟上使商量一下。”
姜曰广虽然稍觉有点意外,但还是礼貌的回应道:“哦,愿闻其详!”
“此时已入冬季,朝鲜各道都上报大雪,有的地方达二尺厚,压塌民房无数。无论修建城墙,还是在南方另辟荒地都不合时宜。是以,为了妥善安置百姓,又使民不受其苦,孤王打算待明年立春后,才陆续分批迁民至南方!”
“这个。。。”
金鎏出声道:“还望上使大人体恤百姓之苦!”
既然朝鲜国主答应,姜曰广对于执行方式上倒没有什么意见。毕竟现在天冷时节,让百姓搬家是不可能的。否则激起民变,那更加不利于他们在朝鲜推行抗虏的方略。姜曰广稍微一思虑,便点头道:
“这个本使理会得!”
“下官代百姓谢过姜大人!”金鎏对着姜曰广行了一礼。
姜曰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