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大袋白米对陈家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张家来说却算是厚礼了,加上上次收下的米也还没吃完,因此吴氏自是不会贪心、当下就婉言谢绝:“三弟妹你太客气了,上次你们送来的那袋米、足够我们一家人吃上好一阵子了,这两袋米你还是抗回去吧!”
“大嫂你和我客气什么?我们家打从金姐儿出嫁后,就只剩下我和大河两个人,可就是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一个月都得吃两袋十来斤重的米才够!大嫂一家和二哥一家加在一块儿,可是足足有八口人呢!一袋米哪能够吃?”
张大河夫妇一日三餐、顿顿都要吃捞干饭,那米自然也就耗得快了。而张大海一大家子却是一天只吃一顿捞干饭,其余三餐都是喝稀粥、就咸菜,米自然也就耗得慢了,眼下家里的白米也还够吃……
既然张家的米还够吃、吴氏自是不会要林氏再送来的两袋米,且吴氏始终觉得陈氏突然示好、献殷勤有些不寻常,于是心想能少欠陈家人情就尽量少欠,免得将来因这些人情,张家遇事气短、有什么话也不好直接说出口。
于是吴氏坚持不收下陈氏再抗来的两袋大米,客客气气的说道:“三弟妹,我不是在和你客气、见外,而是你们上次送来的一大袋白米真的还剩下不少,足够我们吃到度过这个难关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是披着种田皮的言情文、非考据文啊,大家别太细究了,糖水伤不起。
糖水查了资料,其实北宋盐价较为平稳时、官盐平均大概是每斤五十文钱,但有些时期盐价的确是被抬到四百文一斤、还强制卖给老百姓。
本文中因剧情需要,把闽南一带的盐价定在每斤两百文钱(不是百分百精确),所以特此说明、希望大家别深究。
PS:么么大家,谢谢大家订阅~
第三十章 意图显露
“这天气也不可能一直坏下去吧?我想这台风很快就会消退,天气也很快就会好起来!等天气一好,你大哥和二哥就能出海打渔了,”吴氏说着顿了顿,才一脸认真的对陈氏承诺道:“等我们家情况好转、手头宽裕了,一定会把欠你们家的物事都还上,绝不会白白占了你们家的便宜!”
“哎哟!大嫂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说这话可就是和我见外了!自家亲戚送点米菜算个什么事儿啊?”陈氏说着故意摆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但她很快就亲热的挽了吴氏的胳膊、亲昵的嗔了句:“大嫂你再说什么‘欠’啊‘还’啊的话,我可就不高兴、立马走人了!”
吴氏有些不自在的把手一抽、不动声色的和陈氏拉开距离后,才客气的说道:“呵呵,毕竟大河算是分出去单过了,我们也不好老要你们家的物事,传出去别人会说大海和大江两个兄长占小弟的便宜……”
两人正寒暄着呢,马氏正巧掀了帘子钻了进来,一见船舱一角堆着一堆物事、两袋白米,马上就眉开眼笑的凑到陈氏面前:“三弟妹,你又给我们送物事来了?哎哟,你可真是有心,我们大河能娶到你这般贤惠能干的浑家,可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是啊,我是担心几个侄子、侄女儿吃不饱,所以特特又送了些物事过来,可大嫂却死活不肯收下,一个劲的和我见外,”陈氏说着伸手扯了马氏一把,道:“二嫂你赶紧替我评评理儿,别叫我的一片好心被人当成了驴肝肺啊!”
马氏一见吴氏把不要钱的物事往外推,马上不高兴的给吴氏使了个眼神,并代替吴氏把物事都给收下了:“三弟妹,大嫂她是脸皮子薄才不好意思收!没事,我做主替她收下这些物事了,我也替我们家的几个孩子谢过三弟妹你这个婶娘!”
马氏说完生怕吴氏再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来,竟直接抱了一袋大米就往外走去,迫不及待的想把陈氏送来的物事转移到他们家那艘船上去,免得吴氏让陈氏把物事收回去。陈氏见了赶忙让跟着她一起来的婆子帮马氏一把,很快就把船舱一角的物事,或转移到船下的厨房、或搬到隔壁那艘船去,一眨眼那些物事就都成了张家的物事。
吴氏见马氏坚持把陈氏送来的物事都收下了,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能一个劲的代替张家两房人向陈氏道谢。
那陈氏却一脸不以为然、让吴氏不必为了那点物事客气,随后再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并没有表露出别的什么意图。甚至之后每隔几天、陈氏就会上张家来串回门子,这些日子到张家走动的次数、比前几年加起来还要多!
虽然陈氏回回来串门都带了物事、且对张家人都十分热情,但吴氏却依旧担心陈氏又是送米、又是送菜,最终会有什么事要张家帮忙———虽然无论是哪一方面,张家都不可能帮得上陈家的忙,但吴氏心里却还是一直觉得不安稳。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吴氏的心都悬得高高的,哪知一连过了快一个月了、陈氏那头都没什么动静。于是吴氏悬着的那颗心才慢慢的放回了原处,以为陈氏真是突然醒悟过来,想要和张家这头的亲戚好好相处。
没想到吴氏才刚刚打算不计前嫌、诚心诚意的待陈氏这个弟妹,陈氏再上张家串门时、就暴露了这几个月突然亲近张家的目的……
这一日,陈氏像往常一样来张家串门,不过这回她才和吴氏闲聊了几句就开始唉声叹气、似乎有什么烦心的事儿,脸上也堆满了愁容。
吴氏见了自是一脸关切的开口询问道:“这好端端的,三弟妹你怎么叹起气来了?可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
陈氏先是叹了口气,随后才闷闷不乐的抱怨道:“唉,我都这把年纪了,能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说来说去还不是那来讨债的闺女,都嫁出门了还成天给我添堵、让我心烦!”
“难不成我们金姐儿在夫家出了什么事?要真是出事了、三弟妹你可得和我们说说,虽然我们没什么地方能帮上金姐儿,但至少可以替她出出主意!”
吴氏心里一直很感激陈氏这段时日的雪中送炭,因此她这番话说得十分诚恳、也是真心想帮陈氏解决烦恼,更是希望金姐儿在夫家能过得好。
而陈氏似乎早就在等吴氏这句话,只见吴氏话音才落、她就飞快的拉住吴氏的手,一脸悲痛的说道:“大家伙儿都羡慕我们金姐儿嫁到了城里的大户人家,以为一风风光光的嫁进门去就能当少夫人,可他们却不晓得这大户人家的媳妇儿有多难当!”
原来那金姐儿虽然被陈氏养得白白净净的,在乡野之地也算是清秀可人的小娘子,但那是因为乡村里的小娘子大多粗俗黝黑,才能让金姐儿脱颖而出。若是把金姐儿往城里一放,对比的对象有了质的提升后,金姐儿的模样便不算太出众了。
而这金姐儿的夫家姓于,当初金姐儿之所以能嫁过去,一是因陈氏替她准备的妆奁十分丰厚;二则是因陈家和于家也算是有生意来往,加上是陈氏嫁到城里的两个姐姐出面做的媒,这桩亲事最终才能结成。
不过这金姐儿可以说是高嫁,于家上上下下的人本就不怎么把她放在眼里,加之金姐儿只有中人之姿、一到城里就被比下去了。因此成亲后头一个月还没过完,于家少爷就迫不及待的睡到了通房屋里,把金姐儿这个正头娘子给冷落了。
于少爷既然不太喜欢金姐儿,呆在她屋里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加之金姐儿身子似乎不易受孕,于是她嫁到于家四年了、肚子却一直没传出好消息来,让于夫人气得给儿子一连纳了几房妾室,想着让妾室先替于家开枝散叶、免得于家被金姐儿害得人丁单薄。
这样一来,金姐儿在于家的日子便更加不好过了,于夫人不但处处偏袒着那些妾室,到最后也已有了让儿子把金姐儿休回陈家的心思。所幸的是、就在金姐儿要因七出里头“无子”那一条被休回陈家时,意外被大夫诊断出有了喜脉!
这金姐儿一怀上于家的嫡亲血骨,于夫人对她的态度马上截然不同,不但对她和颜悦色起来、时时问寒问暖,还下令让于少爷少和妾室通房鬼混,多留在金姐儿屋里陪她。
并且于夫人为了宽金姐儿的心、让她能安安心心的养胎,还发话让她从自个儿屋里抬个丫头当妾室,这样一来于少爷留在正房过夜时,也能有个人代替金姐儿服侍他。
婆母发话后,金姐儿便把自个儿的娘请来相商。陈氏得知前因后果后,觉得金姐儿一定要抓住怀孕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的把于少爷的心抓回来!至少得想个法子让于少爷常常留在正屋,别老是去那几个妾室和通房屋里留宿,长了那几个狐媚子的气焰。
于是陈氏马上给金姐儿支招,让她一定要安排个自己人去服侍于少爷,并且一定要让这个自己人抓住于少爷的心———让自己人得宠,总比让外人得宠来得好不是?再说了,自己人还能和金姐儿站在同一阵线,对付于少爷的那些妾室和通房。
金姐儿仔细的琢磨过陈氏的话后,决定从娘家挑个有实力的帮手过去,最好还是自家的姐妹、嫁过去于家后能当身份尊贵的媵妾。
所谓“媵妾”,是指跟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方同族姐妹,因媵妾是正妻的同族姐妹,所以属于贵妾、地位一般都比寻常的妾要高出不少。在周代,许多媵妾都被尊称为侧室,正妻不幸身亡、她们还有被扶正的资格。
陈氏把金姐儿在于家的遭遇诉说完后,她的最终目的也很快就显露出来了,只见她拉着吴氏的手、情深意切的提议道:“大嫂,我瞧着我们四娘模样生得极好,若是你愿意让她嫁去于家为妾,于家少爷定会对她宠爱有加,让她过上锦衣玉食、呼奴唤婢的逍遥日子!”
陈氏这么一说,吴氏马上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原来这陈氏早早的就看中模样生得水灵的张巧儿,打着把张巧儿送去于家为妾、让她帮金姐儿抓住于少爷的主意!
一弄清陈氏的意图,吴氏心里这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