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图阁则奉命留下坚持敌后斗争,1935年秋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领导着湘鄂赣边艰苦的游击战争,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党保留了一支武装力量。1936年,他带伤率部转战于浏阳、平江一带,后因伤势恶化,缺医少药,于同年六月在湖南平江黄金洞病逝。一同被保留下来的干部还有原七十四旅卫生队长姖鹏飞;建国后曾任外交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政训处少校干事黄镇;建国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
由董振堂率领的十三军在改造过程中,一直走在全军团的最前列。这支部队是由七十三旅为主编成的,董振堂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非常尊重党中央派到十三军工作的政工干部,不但注重向他们学习,并带头纠正旧军队中的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和领导方法,带头拥护党对这支部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一系列改造,积极协助党组织做好起义官兵的思想工作,并经常深入到部队基层,与下级官兵同甘共苦。
受左倾思想“只要兵,不要官”的影响,十三军也有一些起义过来的团、营、连级干部将被打发回家。对此,董振堂极力克制自己的情感,耐心地与这部分军官交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同时,又积极向上级党组织推荐和担保,保留了不少优秀的军事干部,这里面有:徐达月、邓友毅、孙步霞、杨统升、李连祥等。这些同志以后都迅速成长为我军中、高级指挥人员,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九、赤胆忠心
三、赤胆忠心
经过一段时间整编,起义部队渐渐朝着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队靠齐,面对队伍翻天覆地的变化,季振同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曾对赵博生、董振堂等人感慨地说道:“红军当中有能人啊!党中央给咱们部队派来的政工同志真有一套。肖政委那么年轻,却文韬武略,刘主任更不要说啦!毛主席博学多才,简直是诸葛亮的化身。”赵博生感叹道:“我投身军旅十七年,先是在皖系,又到奉系,23年转入冯先生的西北军,这么多军队当中,只有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才是真正救国为民的,咱们当初走的道是正确的!”董振堂也讲道:“中原大战;西北军失败;那时候醒悟过来;不是条正道啊。我这几日参观了红一、三军团的几支兄弟部队,说实话,论装备,比我们差远了,论单兵军事素质,也要比我们的士兵低一些。可就是这样的一支部队,却屡屡打败老蒋的正规军。我们刚过来时,八十一旅不就是被红军一个突袭,打掉了大半个旅呀。这里面有原因啊,兄弟部队官兵的政治思想比我们要高,他们的打法也有一套,光这两点,就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啊!”
不久,季振同郑重地向政委肖劲光提出了入党的要求,他快言快语地说道:“进了共产党的门,我就是共产党的人……。”肖劲光为他有如此进步感到高兴,但又有点为难。说实话,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他还有不小的差距。可回绝了他,像他这般火爆性子,能否正确看待?如果他因此情绪一落千丈,或者拂袖而去,对刚刚开始改造的部队来说,无疑是不利的。肖劲光耐心地向季振同解释道:“总指挥,我很高兴你在思想上有这样的进步,不过,作为高级将领,你的入党要求必须经过中央审批。我会将你的要求向上级组织汇报的。”
很快,经中革军委批准,由朱德、周恩来做介绍人,季振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时,担任军团副总指挥、十三军军长的董振堂也被批准入党。当天,他激动地找到十三军政委何长工,说:“何政委,我已是共产党员了,共产党人不能有私产,我在旧军队中还有一点积蓄,存在军需官那里,我想把它拿出来,交给组织!”何长工十分感动,连忙劝道:“你辛辛苦苦搞了半辈子嘛,这点积蓄,是不是留下一部分,你家里还有老人、妻子、孩子呀!”
董振堂摇摇头,坚持要全部作为党费上交,他说:“革命啦,个人的一切都交给党,还要钱干什么!”
何长工解释说:“不错!你是党员,但入党不久,即使全部交党费,党也不会全部要你的。你还是留下一部分给家人吧!这样吧,你交三分之二,留三分之一。”
二人就这样争来劝去,最后商量的结果是:董振堂只同意留下五分之一,大概是三百块银元。而这留下的银元董又原封不动的让警卫员高志中保存,他自己一个也未动。遇到生病的干部战士,他就让小高拿出一点,给予补养身体,直到长征路上才用完那三百块银元。
在捐献自己积蓄的同时,董振堂把自己一条紫红底带白色图案的俄国军毯,赠送给了朱德总司令。朱总司令对这条军毯非常珍视。从江西苏区一直带到陕北根据地。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时,总司令将毛毯转赠给周恩来副主席作御寒之用。不久,董振堂在高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噩耗传到延安,广大指战员无不为之悲痛。周恩来更是睹物思人,常常用手轻抚这条毛毯,教导身边的同志:“革命不易啊,将来胜利了,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烈士的遗物陈列起来,供子孙后代好好瞻仰。。。。。。”
“七七”事变后,在朱德即将奔赴抗日前线的时刻,周副主席又把毛毯回赠给了朱德。朱德带着它,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直至全国解放,最后把它献给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这条毛毯仍静静地躺在那里,它记载着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是董振堂将军对革命赤胆忠心的历史见证。
十、一场风波
四、一场风波
在民主改造和整编起义部队的过程中,也曾发生过一场意外风波。那就是十五军几十名连以上军官大闹军团部的事件。事件发生时,肖劲光和季振同等都不在军团部,等他们快马加鞭地赶回来,只见军团部门前的大树下坐满了十五军连以上军官。十五军主要由原74旅改编而成,看着这群不争气的属下,季振同怒目圆睁地吼道:“怎么回事?”下面顿时嚷嚷开了。
“总指挥,你可回来啦。我们在这就等你一句话,我们都要走,这儿实在呆不下去啦!”
“我们来这儿吃苦受累,可人家还是把咱们当外人,老子受不了这窝囊气,不干啦!”
“他娘的!眼下这当兵的倒吃香了,还有权管起我们了,真是翻了天了!”
“这样的改造我们受不了,放个屁都成了思想问题!”
人群中咒骂声不绝,肖劲光沉住气走上前去,和颜悦色地说道:“同志们!你们都是红军干部了,应该有个组织纪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解决,围在这儿也不是解决的办法,还是先回去吧!”
没有人回应,也没有人动弹,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季振同气得对身边的警卫员吼到:“给我把黄中岳叫过来!”
于是,就在五军团军团部内,肖劲光、季振同、黄中岳、左权、高自立、苏进等开着会,屋外那些吵闹的军官则坐到地上等结果。
会议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着。
十五军四十三师政治委员高自立首先站起来,怒气冲冲说到:“发展到打我们的政工干部,真是太不像话了,门外那些军官要走就走吧,想走你也留不住!”
“话不能那么说,你们一些政工干部做得也太过分了,搞什么士兵控诉军官。常言说树要皮,人要脸,你们这么一搞,让人家还怎么干得下去?”一个起义将领马上站起来表示了不同意见。
肖劲光没吱声,他也清楚,十五军里一位工农出身的指导员做得比较过火,在连队里进行“红军和白军有什么不同”的对比活动,发动士兵控诉军官对他们的压迫,引起了起义军官的不满。但这只是事件爆发的导火索,问题的实质还不在这里。
“肖政委!有人说红军要兵不要官,我们这些人迟早要被彻底清理的,有没有这回事?如果真是这样,晚走还不如早走哩!”又一名起义将领向肖劲光问道。
“我们听说红四军要来缴我们的械,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自动离开……。”
“混帐!”季振同的牛脾气上来了,站起来把马鞭往桌上使劲一拍道:“什么乱七八糟的!”转而面对肖劲光质问道:“政治委员,咱们可是拎着脑袋带部队起义的,现在事情闹成这样,你给大伙儿说说清楚,不然,这事没法处理!”
肖劲光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性地说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把党的政策交给大家。但他知道在对待这些问题上,中央领导层中有不同意见,究竟怎么处理为妥,他拿不准。因此,他迅速站起来,十分冷静地说道:“大家都不要冲动,这里面肯定有误会,也有人在故意捣乱制造谣言,我们不能凭一时之气,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这样吧,大家在这等一等,我马上去请示中央!”随后,肖劲光宣布暂时休会,立即备鞍上马,先到总政治部,又到中央局和中革军委,把五军团发生的问题原原本本作了汇报。他没想到,有的领导见风就是雨,认定这是红五军团一些上层将领要带兵反水,主张立即调集部队武力解决。肖劲光情急之下提出自己的看法,即武力解决是迫不得已的下策,还是等做些工作看看再说。可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当务之急呢?肖劲光想到了毛主席,于是又拍马赶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听完肖劲光的叙述后,便反问肖:“你觉得如何处理呢?”
肖劲光说:“我不同意用武力解决,那样恐怕会越弄越糟!”
毛主席和蔼地说道:“对!不能使用武力,只能通过教育改造的方式争取他们革命,只能用‘剥笋’的办法,而不能简单地采取‘割韭菜’的办法。”毛主席生动而形象地继续说道:“要准确地清除部队中残留的反动分子,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搞一刀切。你马上回去,对他们说是我讲的:第一,宁都起义参加革命是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