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开始攻击汉阳郡了。这个消息不是传闻,而是真的,是汉安都护皇甫鸿带回来的。因为西上酒泉的路被叛军截断,皇甫鸿只好返回了长安。
此时,董卓已经同意了李弘的制衡之策。李儒已经到河东和李玮商议具体办法了,所以长安北面的威胁很快将解除,至于西凉叛军的事,董卓也胸有成竹。他和韩遂、马腾都是西疆的老朋友了。自己现在又主掌大权,完全可以满足韩遂和马腾提出的条件。何况自己也早有招抚他们的意思,有这两人在西疆,自己就无须担心腹背受敌了。
董卓虽然不担心别人威胁长安,但他却极度担心长安和西疆的百姓暴发叛乱。粮食短缺问题已经成了自己能否度过这场危机的关键了。
关中的粮价已经涨到八千钱一石,但无论粮价怎么涨,关中缺粮是事实。关中无粮,西疆自然也就岌岌可危了。目前关中、关西的门阀迫于形势,已经陆续开仓卖粮。然而这些粮食数量有限,相对于关中、关西和西疆数百万人口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王允提出了一个建议。南阳太守张咨给孙坚杀了,现在南阳被后将军袁术占了。如果能击败袁术,夺回南阳,那粮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南阳是大汉国第一大郡,富甲天下,以南阳现在的存粮支援关中,关中三年都吃不完。为此,王允建议董卓任命护羌校尉杨瓒行左将军事,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与中郎将段煨一起,领军出武关南下攻击宛城。(武关位于京兆尹商县丹水河的东岸,是关中的南大门,和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合并称为关中四塞,也是古秦国的四大要塞之一。)
王允说,杨瓒是弘农郡杨阀的人,士孙瑞是扶风郡的经学世家,天下知名。这两人在南阳门阀中都有一定的声名。到了南阳后,他们可以迅速得到当地门阀的支持和响应,有助于击败袁术。
这个建议让董卓很心动。从南阳郡的背后发动攻击,袁术兵败的可能非常大,而且一旦击败了袁术占据了南阳,不但可以解决关中的粮荒,还能沉重打击叛军的嚣张气焰,迅速扭转眼前的不利局面。只是,董卓担心的是,杨瓒和士孙瑞出了武关后,如果背叛自己,和叛军联手攻击关中,那事情可就麻烦了。王允和这些人是不是很可靠呢?
当董卓把王允的建议拿出来征询刘艾和田仪两人意见时,立即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
田仪不相信王允。他对董卓说:“大人,你了解司徒大人的为人吗?”
董卓当然清楚王允的过去。他摸着自己浓密的胡须,沉吟不语。
王允出身官僚世家,他的祖上是光武皇帝的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王霸。王允就是王霸的六世孙。和其他门阀世家的子弟一样,王允很早投身仕途。王允文武双全,学识不凡,同郡人郭林宗曾经誉之为王佐之才,但王允骨子里流淌着一股彪悍的血性,这大概和他出身北疆和祖上是武人有关。他为人秉直,脾气倔犟,谁都不怕。他十九岁任太原郡决曹掾的时候,小黄门赵津回老家晋阳省亲,贪横放恣,无所不为。王允大怒,瞒着太守刘阉渡绷恕P⒒富实畚叛洞笪鹋⒓聪轮及烟亓醐}杀了。王允因为位卑权轻,无罪释放了。王允很内疚,为这位因自己而死的故主守丧了三年,然后才回家重返仕途。
如果换了别人,有了这次血的教训后,好歹要世故一些,圆滑一些,收敛一点,但王允还是那样张狂。当时郡府里有个差缺,太守王球征募了一个叫路佛的儒士充任。这个路佛品行名声不好,王允觉得太守大人选人不当,于是犯颜劝谏。而且还固执己见,非要太守把他罢了。王球很生气,把王允关了起来,要教训他一下。但这事随即被并州刺史邓盛知道了。邓盛和王阀关系深厚,本人又喜欢王允,所以他急忙书告王球,把王允救了出来,还征辟他为别驾从事。王允因为这件事身名大振,不但升了官,还连续被三公征辟。
有了这两个教训,他应该成熟些了吧?没有,他变本加厉,更厉害了。黄巾军起事后,王允被拜豫州刺史,率军大破境内的黄巾军,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李儒一起,抓了数十万黄巾俘虏,按道理战功卓著,可以升官了,但他不但没有升官,反而给抓起来了。王允在缴获的黄巾军战利品里发现了张让和黄巾军私密联系的信件,于是他上奏弹劾张让。张让当时是倒了一点楣,但随即就找个机会把王允下狱了。王允运气似乎不错,刚刚下狱就碰上大赦,官复原职了。张让岂肯放过他,再次罗织罪名把他抓了起来。王允的家人认为他死定了,送了杯毒酒让他自尽,免得将来遭受奸阉凌辱。王允把杯子一砸,大声叫道,我为人臣,获罪于君,应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能以毒酒求死。王允算是条汉子,至死不屈。后来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联名上奏为他求情,又经多方营救,到第二年他才获释。
田仪说,就王允这种刚直不阿、一往无前的性格,他会在何进死后突然转了性子,对你忠心耿耿?可能吗?何进于他有恩,但大人先后杀了何太后、舞阳君,还把何苗剖棺戮尸,他会没有报仇之心?杨赐是他老师,他和杨阀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他也是研习今文经学的,对大人修改官学一事,他难道就没有一点看法?还有,荀爽在王允任豫州刺史的时候,曾经受辟为府衙从事,两人之间是故主和故吏的关系,你想,荀爽现在怎么会不听王允的?王允这样阿谀奉承你,必有所图。
太原王阀在北疆是第一大门阀,北疆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官吏都是王阀的人。过去他们很可能看不起李弘,不愿意和他过多接触,但随着北疆疆域的扩大和李弘权势的显赫,他们肯定要和李弘走到一起,而李弘为了北疆的稳定和发展,也正在刻意和王阀搞好关系。王允为了王阀的利益,势必要保住北疆,也就是说,他要帮李弘一把,这大概正是他积极配合和怂恿大人西迁长安的重要原因。制衡之策对北疆的好处显而易见,而王阀也必将从中获得惊人的利益。王阀想在北疆获得的利益不是钱财,而是权势。如果他们仅仅为了钱财,早就可以象卫阀、徐陵一样,直接参予屯田和盐铁经营了,但他们为什么一直隐忍不发?
另外,河东卫阀、范阀,长安徐陵、麹忠,哪一个不是和北疆牢牢地捆在一起?这些人和关中、关西、关东的门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哪一个不想大人立即回到长安去?在这种情况下,王允和长安的一帮门阀官僚想要干什么,大人难道还猜不出来?
董卓渐渐明白了。王允这是逼自己回长安,以帮助北疆实现制衡之策。北疆稳住了,发展了,实力强横了,才能横扫关中。那时,李弘无论是勤王还是除奸,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自己倒了,天子回洛阳了,获利最大的是门阀士族,尤其是太原的王阀。王阀在李弘回到京城后,北疆随即也就成了他们的天下。
王允的这个建议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谁都知道对董卓不利,说白了很幼稚,但王允为什么还要郑重其事地书禀董卓?王允是想告诉董卓,长安很危险,有可能要发生兵变。董卓不在长安,又没有几个得力的心腹手下,朝中的公卿大臣可以肆无忌惮地和关中门阀、西疆叛军,甚至段煨这样的北军将领协商勤王锄奸的大计。
门阀的力量董卓已经领教数次了,而此时的长安正处在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自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全盘皆输。[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董卓越想越不安,有点坐不住了。制衡能不能成功,到目前还是一件悬而未决的事。但长安如果乱了,潼关失守,自己被困在洛阳,那就什么都完了。
现在张扬被困在河内的温县,旦夕不保。南面的孙坚象发了疯一样狂攻不止,吕布连战连败,已经退回到伊阙关和大谷关了。颖川太守李旻和豫州刺史孔伷也在阳城击败了胡轸和李蒙,正在逼近轩辕关。如果此时把豹子逼急了,尽起河东屯兵南下,自己可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这时刘艾小声劝道,洛阳的形势发展到现在,大人应该很清楚了,我们再守洛阳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退一步才是上上之策。只要李弘能把叛军搞定,我们就有粮食。只要有粮食,我们就能迅速恢复元气。我们手上有天子,有十万大军,大人担心什么?
董卓沉默良久,终于说道:“好吧,我回长安。”
董卓命令李肃把上林三官的所有官吏工匠和作坊器具全部迁到长安。
命令李傕和郭汜驻守函谷关。命令牛辅和贾诩率军从河东撤回,于弘农郡驻防。
董卓上奏天子,拜郎中令李儒为计逆将军,与龙骧将军徐荣、扬武将军杨凤共领洛阳兵事。各自率军戍守洛阳。
胡轸、吕布、李蒙、毋丘毅诸部受讨逆将军李儒节制,戍守洛阳。
河南尹朱俊兼领洛阳令,掌河南尹诸事。
董卓特意奏请天子下旨,为了洛阳都城的安全,徐荣、杨凤和李儒的大军不允许进入洛阳城。
相国大人董卓返回长安的消息传到河东后,河东流民欢呼雀跃。滞留在河东的几十万弘农郡、河南尹的流民以最快的速度渡过黄河,返回家乡。
朱俊想尽一切办法在渑池、新安、函谷关一带设置了数十个赈灾粥棚,以帮助流民吃饱肚子,回家准备春耕。同一时间,朱俊派出数名掾属,急速赶赴河内、兖州、豫州、南阳郡,向各地州郡请求帮助。流民回来了,就要粮食赈济,要春耕的种子和物资,没有这些东西,河南尹和洛阳就无法支撑。
河东诸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李玮接到消息后,一头栽倒在案几上昏睡过去。他已经到了极限,如果董卓再不离开洛阳,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但他随即就被筱岚推醒了。
“仲渊,父亲大人来信,要你到洛阳去。”
李玮迷迷糊糊地说道:“河东还有几十万三辅的流民需要安置,事情非常多,我哪有时间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