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医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牌医生-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文静没敢打扰人家老人家午休,小心翼翼的踱步进了正堂。

店内布置简单,正中间是抓药的柜台,二十几尺长五六尺宽的台子把店内一分为二。柜台内左侧有小门挂着半截门帘,看似通向后宅。右侧柜台外有一张黑漆木质八仙桌,上摆茶壶杯碗,桌下放着两张木椅。

往柜台上看,台面上面摆放着捣药的铜罐,杆秤和一个大算盘。柜台后就是药匣子,分门别类以植物、矿石,正反、君臣相隔开,粗略数了数竟然足有上千味药材之多。除此之外,再往药柜最上面看,则是大小不一标注着名字的陶瓷罐子,却也有将近百种。

对于中药白文静所知不算精通,但是却知道个大概其。一般的大药铺,有个七八百种就算是齐全的了。可眼前这个不起眼的药铺,竟然涵盖上千,有听说过的有没听过的这些也到是不稀奇。可中间有那么十几味竟然是传说中早就断绝的,就不得不让白文静感到吃惊了。不过吃惊过后就是欢喜,白文静赫然发现自己要找的几味药材,这里竟然能够找到。

正在此时,白文静耳边忽然有人咳嗽了一声,然后就听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先生是来抓药的,还是找人啊?”转回头闻声去看,就见原本那位小憩的老头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过来。

见此白文静连忙上前,抱歉道:“实在是对不起,打扰您午休了。”说着便仔细观瞧这位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老者,心中暗道这会不会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老头一摆手,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着白文静,不介意的说道:“没事儿,人老了就爱时不时的眯一会。”

白文静心念一动,立刻谦声询问道:“请问老先生可是沈鸿昌沈老先生?”

老头呵呵一笑,坐在摇椅上不答反问:“你是什么人?找沈鸿昌有什么事?”话虽然说的和气,但是任谁都听得出这老头言语当中对沈鸿昌三个字反应平平。

可听到这话白文静心中却是一喜,显然光听口气他就知道自己找对人了,于是立刻回答:“晚辈白文静,吴慈镇医院的一个普通医生,这次是经过朋友介绍,上门向沈老先生讨教医道的。”

“吴慈镇的?”老头闻言疑惑了一下,便又笑道:“这位小同志啊!你要想讨教什么医道可是找错地方了。沈鸿昌一个糟老头子有什么本事,讨教就免了。要是你真想找个什么人,老头子我建议你还是去那些什么大医院,或者是什么大学之类的,那里面都是专家教授。人家那才叫讨教呢。”

白文静苦笑的听着老爷子搪塞自己,却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直奔主题,直言道:“沈老先生开文静玩笑了,实不相瞒,除了讨教,小子还有一事相求。”

这一次老头到是没有说沈老先生不在的话了,而是一拍大腿从摇椅上站起来,揶揄的笑道说:“小伙子不痛快,过来坐下说话,有什么事情要求沈老先生?你又怎么知道那老东西就有本事能帮到你?”

白文静哭笑不得的跟着这个总是以第三人称称呼自己老头来到柜台旁的八仙桌,可心中却是觉得这老人诙谐幽默,又兼之古道热肠。就几句言语,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就爽快接待,冲这一点,这老人家就不是普通人。

分宾主坐下,白文静说道:“既然老先生开头问了,我也不好隐瞒。此次厚颜相求,实在是迫于无奈,至于老先生有没有本事,这个请恕小子得罪,敢问一句,沈先生与无锡唐家唐文礼先生可是世交?”

老头闻言先是一怔,紧接着哈哈笑道:“那老家伙的确认识几个姓唐的,不过你这小子倒是能打听,知道这个的人可是真没有几个。”

白文静讪笑道:“不巧,我认识的朋友中,就有一位知道个粗枝大叶,却不想让小子猜对了。”

老头打断白文静的话,问:“行了,既然来了,老头子我也好奇,能说一说你要求什么吗?”

白文静到是没细想老头为何如此热心,只道这位沈鸿昌是个热心肠,于是说着便把关颖公司现在所面临的处境,和困境的原因,挑主要的讲述了一遍。

说到最后,白文静更是起身施礼道:“我知道沈先生是大隐之人,本不该上门相求,但是小子无能,却也无其他办法可循,只好……”

老头手捋下巴上的那一缕山羊胡,打断道问:“你的意思是想让沈老头帮你去请唐家出面,平息了这场风波?”

白文静很是尴尬,毕竟他也知道什么债都好借,唯有人情债最是难还。更何况自己与沈鸿昌无亲无故,如此贸贸然登门相求,人家能听你把话说完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现在又要请人家下功夫帮忙,只能硬着头皮点头,强笑道:“晚辈知道这件事情有些为难,但是眼下杭州城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拒绝与我表姐做生意,并且有人明言要封杀到底,也因此不少宵小之辈趁机落井下石。本来公司经营不下去也大可以放弃,但是以我表姐性格却是难以说服……”说到这里,白文静正色道:“无论如何,还请老先生帮忙。”

老头摇了摇头,摸了摸胡须,说道:“年轻人,请人帮忙光红口白牙的谁不会,你总要表示表示嘛,就这样干巴巴的求?谁会帮你?”

白文静听到这话顿时呆若木鸡,原本他还以为这老人家心地良善呢,可不想竟然是要好处!但是形势比人强,白文静只得干笑问道:“那晚辈冒昧的和老先生打听一下,不知道这位沈老先生喜欢什么?”

正文1

第七十九章 谈医论道

第七十九章谈医论道

听到白文静直言不讳的问询自己的喜好,沈老先生到是有些哭笑不得,指着白文静摇头失笑说:“你这样的年轻人我还是第一次见,两手空空就想学别人求人办事,事后还问主人喜欢什么。转载  自  难得,难得啊!”

白文静除了几分尴尬,但是不觉得难为情,跟着笑道说:“老先生见笑了,事出有因,来的又匆忙,到是忘了准备。”

老头哈哈一笑,拍了拍白文静的肩膀说道:“好了,也不难为你了。你今天说的这件事情,我一个守着药铺混吃等死的老头子帮不了,但是,传个话什么的还是能做到的。”

“当真!”峰回路转,白文静闻言大喜。“沈先生说这话,那意思就是答应下来了?”

老头一摆手,说道:“先别高兴。不过这帮也不能白帮。这样吧。既然你是医生,我平生又爱好研究杏林之道,如此你就陪老头子我说说医经,道道医理。来之前头一句不是说要讨教吗?我知道你是西医,也不叫你为难,只要你能回答上来我几个问题,我就放你一马。”

白文静讪笑道:“老先生这是高看我了。不过能够聆听老先生教诲到是晚辈的荣幸,只是晚辈才疏学浅,有所偏颇还望宽容。”

老头一笑,气道:“还没开始就想耍滑头。”说着脸色一变,正色问道:“既然是学医的,《内经》总该读过吧,别的我也不考,只问你《内经》当中‘道’如何讲,如何用,如何融为医理?”

白文静一愣,原本他还以为老先生能问自己些疑难杂症的药理呢,却没有想到会是“医理”。转  载  自

要说起来中医中有“医理”存在,就犹如武侠小说中的“内功”一般,都讲究一个“心法”,谈一个“悟”字。因此中医的传承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一个老师,教一种课程,结果却出现了不同的流派。

正如有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而又有人讲究中医为”君臣相辅”,便又是另外一套理论。但终究脱不掉一个“悟”字,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结果中医体系和中华文化一样,玄而奥之。

“阴阳之道”、“天地之道”、“升降之道”、“医之道”、“养生之道”、“养长之道”,这是受到《老子》万物源于“道”思想的影响。此外老子、庄子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聚气养气”、“求生之厚,长生久视”等思想,更是直接影响了《黄帝内经》的养生、预防、医疗等博大体系的形成。

如果是以前,白文静说不定还真要被这个大而全的问题难倒,可是自从他熟读《天圣金鉴》之后,却是对中医学有了进一步更深的理解。

因此回答起来倒是出奇的顺畅,而对面的沈老爷子听到白文静把《道德经》中思想,以及老、庄的理论毫无避忌的拿来主义的时候,到是显得有些惊讶,最后又问了几个跟医理相关的问题,见都被白文静回答上。就不免起了兴致,开始追问一些中医学中专业八级以上的“案例”了。

沈鸿昌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他的主张说白了就是“预防”,就跟时下的保健品似的,讲究一个“调节作用”。而白文静因为受夏小青给他的那本医术以及青囊经的影响,言的是病后去根,根除疾患。

刚一开始沈鸿昌到是真打算“指点”白文静一番,可是两个人南辕北辙的一考究起来,这才发现双方理念差别很大。

白文静学习的中医知识都是以外力金石由外治内的方式,和沈鸿昌由内至外的调理,殊归同途,到了最后无非都是治病救人。可是沈鸿昌的调理可就不是白文静的“一刀切”能让普通老百姓接受得了的。

众所周知,眼下这中药一服药下去,少说也得千八百的,一次两次行。可你架不住长年累月这么吃啊!而且看沈鸿昌这架势,每服药光名贵药材就不下三种,试想一下,一般老百姓谁吃的起。

等把沈老爷子的“医道”研究明白了,白文静受益匪浅之余,也不禁想明白了这“沈家药店”为什么生意如此冷静。

但是不得否认,沈鸿昌的医术很高明,最起码在调理人体机能方面,估计在全国数也得是三甲之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沈老爷子会成为江南四大家族之一唐家“御用”健康顾问的原因。

眼见日头西斜,白文静这才艰难的从一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