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之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义之传说-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艘环塘亢螅馊照栽平暗搅俗约旱乃抻Γ反纫补戳耍菇猩狭瞬殴槔床痪玫募蛴海俅魏退感摹�

“人死不能复生,你做的已经很好了,伯符将军之死是天命难为呀!”同样的话在太史慈嘴里已经说了无数次了。

“是呀,子玉,你做到了该做的一切,用自己的血救治朋友,这已是最为难得的了,你真的没有必要为没有救下孙将军而伤心。”简雍是一个君子,他听太史慈说了赵羽救治孙策的过程后,一直感慨万千。

“子玉,为兄明白你的心情,为兄更明白你为了救治伯符将军已经用尽了一切办法,你不应该有遗憾。你这样自责内疚,伯符将军在天英灵会不安的。”赵云最了解赵羽,因此从另外的方面进行劝导。

面对他们的苦心,赵羽却是苦笑。赵云他们此时还不知道赵羽是从官渡逛了一圈后才回来的,还以为他是从江东直接回来的,因此才把赵羽的闷闷不乐当成了孙策之死的后遗症。赵羽早就从孙策之死中解脱出来了,既然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既然自己想改变历史也不行,那他心里就不会有内疚,就像赵云所说,他已经尽力而为了。让赵羽如此痛苦的却是官渡之战的结局。袁绍败了,败的毫无悬念,曹操赢了,却赢得趾高气扬。赵羽明明替曹营争取到了粮草,可投降曹营的袁兵还是没能逃脱被坑杀的命运。

当日,赵羽送沮授过河后就快马加鞭回了官渡,但在半路上,他遇上了被他救治过的伤兵,十几个人相互扶携着往北走,神色凄惨无比,状况也糟糕之极。赵羽以为他们是被曹军撵走的,毕竟这些伤兵伤势都重,曹营不可能留下这些人。但他们看见赵羽的瞬间就痛哭失声,拜伏在地磕头不已。赵羽一问之下,才知道袁军在官渡战场上投降的近两万伤兵被曹操下令全部坑杀,而被赵羽救治过的重伤员因为躲身在伤兵营和外面侥幸逃脱,曹军大军回撤后,他们急忙向家乡逃来。

“恩人呀,要不是您的搭救,俺们也被杀了。”

小兵们感恩的话语赵羽根本没听到,得知这一噩耗他傻了,他原本以为曹操坑杀降俘是因为没有粮食,为了保证自己士兵的生存和消灭潜在的危险不得不做出的恶行,因此,他巴巴地跑去给曹操出主意,让他获得粮草。没有想到,粮草到手的曹操还是坑杀了俘虏,而且是伤兵。

“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两万人呀,活生生的两万条性命就这样没了?”

面对赵羽的痛苦,这些小兵不会理解,其中一人叹气道:“这就是战败者的下场。当初俺们杀别人,现在别人杀俺们,这就是当兵的命。”

“你们?你们也杀过伤兵?”赵羽瞪大了眼睛。

面前的小兵低下头:“每次打完仗,上面都会让大家清理战场,遇上俺们这样的,就不会留下。别说敌人了,就是自己的兄弟受了重伤,也没有人去管。我们这次是遇上恩人了,像您这样的人,俺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那,那些没有被害的士兵哪?你们没有能力去解救他们,那些士兵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昨天的战友被这样残杀而无动于衷?”赵羽突然想起,袁绍即便失败,那些降兵也比曹军的人数多。

“解救?恩人,那是将军们下令杀的人,谁敢去解救?没有受伤又投诚的兵都被安置了,他们又可以拿军饷养活家人了。”

“什么?”赵羽大叫起来:“你们,你们就是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坑杀了?”

小兵茫然地看向赵羽:“这,俺们也只好逃呀,实在逃不掉,那也是命。再说,每次打完仗,都是这样呀,这样处理伤兵和俘虏,这是惯例。这次,俺也以为自己死定了,可俺们这不是遇上恩人您了,才保住命嘛!”

“惯例?这居然是惯例,对自己人也这么残忍,居然还是惯例。这是什么世道呀!”赵羽虽然深知古代战争的残酷,却从来没想到会残酷到这种地步。

满心悲愤地赵羽回到汝南后就成了闷闷不乐的人,他实在转不过这个弯来,活生生的人,就因为受了点伤就被弃之如缕,活下来的人还不以为是,这种对生命极端的冷漠让赵羽无法释怀。今天,面对三个专门劝解他的人,赵羽也不想再苦恼下去,干脆在他们这里了解一下这些掌握了士兵性命的人的想法。

他首先问的却是简雍:“先生是智者,更是贤者,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

简雍坐直了身子:“子玉太谦虚了,你说就是。”

“您怎么看待白起?或者说,您怎么看待白起坑杀赵卒40万的行为?”

简雍没有想到赵羽问得是这种问题,他想了想才回答道:“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坑杀降卒是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赵国失去了这40万青壮,国力无法恢复,秦国后来能轻易灭了赵国,白起坑卒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虽说这是战争的手段,但坑俘绝非君子所为,40万条性命换取的功名,也绝对是恶名,白起之死虽说是秦国的猜忌,但这40万条性命也的确是绞死他的枷锁。”

“这么说,先生也是看不起白起了。”

“当然,贤者最看不起的就是这样的人。”

赵羽叹口气继续说:“我知道世人都谴责白起坑卒的恶行,可有人却告诉我,杀害受伤的降卒就不算大恶之行,还说这在战场上是惯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第六章 心结(3)

 寄人篱下篇 第六章 心结(3) 简雍愣了一下,想了想回答道:“杀俘不祥,这的确不是君子所为,可受伤的敌卒……,确实是有被杀的现象。战场上很少留下受伤的俘虏,一般都是就地解决,这也有原因。如果是绝对胜利的一方,有时间也有财物来安置这些受伤的降卒,也能不杀,可战争进行之中,一般情况下都顾不上这么多,毕竟行军之中,俘虏都难监管,更何况这些伤兵,不杀又怕留下后患。”

“后患?他们已经是伤兵了,还能成为什么后患?伤兵也是人,他们家中也有父母妻子儿女,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为什么同为人类,为什么都是军士,竟能对自己的同类下这样的毒手?我不明白,我想不明白。”赵羽很激动。

“因为你没带过兵,没有经历过战场的厮杀,不知兵之危者的含义。”赵云在赵羽的问话出口的时候,就明白了赵羽郁闷的原因了,曹操坑杀降卒的事情早传遍了大江南北。虽不知赵羽亲身经历了官渡之战,但明白了赵羽痛苦的症结所在,赵云毫不客气地点出重点:“战场上瞬息万变,把握全局取得胜利和保全大多数人才是主帅要考虑的事情。伤兵却是军队绝对的拖累,他们会把有能力的军士也拖累成累赘,会在紧要关头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这点你无法体会。子玉,没有人愿意扔下自己的同伴,没有人愿意对别人举起手中的刀,可是,活命和取胜才是军士在战场上的选择,想比之下,其他的都不重要。”

“其他的都不重要。”喃喃地重复了一遍赵云的话,赵羽跌坐在座位上:“可那些伤员也是人呀,是人呀!”

“别人也是人。”太史慈也看出了端倪,顺着赵云的话说了下去:“带着一个伤兵走,就可能付出伤亡几个正常人军士的代价。你想想,打仗途中,能允许拖延吗?战场上,能允许你发善心吗?子玉,你为什么不肯……出仕,不正是你无法面对这样的残酷吗?可你更无法阻止这种残酷的事情发生。因此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躲避,远离战场。坚持你的选择吧,我现在也认为你的确不适合出仕。”

赵羽还是有些迷茫地抬头看向他们:“可曹操下令坑杀的伤兵并不是战场上的拖累,曹军已经大获全胜了,没有必要伤害他们呀!”

简雍冷笑一声:“这就是曹操的残忍之处。此人做事心狠手辣,他将青壮军士留下,却杀了那些伤兵,一是减少己方的付出,消去拖累。二是警告,警告那些被留下的俘虏,警告自己的士兵。”

是呀,仅仅是因为这些,仅仅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就忍心毁掉数万生灵,就像曹操在徐州的屠杀行为一样。赵羽抱膝坐在那里,眼中的泪已经没有了,代之的除了不忍,还是痛苦:“我以为一个霸主不仅要掌控手下的人才,还应该掌控天下人的人心,却从来没有想到,在这个世道,百姓的命比蝼蚁都不如,在上位者眼里,从来没有他们的位置。而我更想不到其他人的冷漠,两万降卒,他们被杀的时候在想什么?他们没有反抗,就这样听之任之了,而活下来的人,居然也不认为这么做有多大的错。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我一直以为那不过是战争的残酷,现在才想到,这些死去的士兵里,真正死在敌方刀枪之下的能有几成?又有多少是死于这种冷漠与无奈?认命,认命,命在这个时代就这么不值钱吗?”

赵羽的问题赵云他们无法回答,行军打仗是武人的天职,失败者就要接受最为残酷的命运,这是他们一直接受的教育,因而眼前的赵羽让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赵羽这种尊重生命的态度和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思想意识,行军打仗是武人的天职,失败者就要接受最为残酷的命运,他们没有想过这种命运是否公正,因此面对赵羽的痛苦,他们唯一能感受的只是赵羽的善良。

简雍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也仅仅出自于对弱者的同情,却不会有赵羽这种生命平等的思想。他虽然无法理解赵羽这种过分的善良,却为这种善良而感动:“我听主公说起你不愿意出仕,一直疑惑不解,今日方明白你的确不适合出仕为臣。子玉你还小,再多磨砺一番,才知道这个世上有许多事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好。想当年在徐州我们和袁术一战,战败又遇吕布背叛,处境异常艰难,没吃没药,几乎无法生存,我曾亲眼见到士兵杀了一个重伤的同伴,吃……”

他虽然没说下去,可赵羽的脸色已经苍白了。当年那一战他也知道,但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