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年暑假,于大伟手里仍旧有五十个助学名额,这次,他准备走的更远一些。

当然,工作之前,先要回家一趟。

“大伟?”

傍晚,吃过晚饭,正在打扫院子的于妈妈,一抬头,发现拎着行李地儿子已经走到家门前。

不由的又惊又喜,一边忙不迭丢下条帚去接儿子手上的行李,一边回头冲着屋里嚷:“他爹,大伟回来了!”

话音刚落,于爸爸一头抢出来。“大伟回来了?你咋也不先给家里吱一声,爸妈去县城接你。”

于大伟不急着进屋,坐到母亲拿来的板凳上,“也没带多少行李,不沉,天这么热,不用累你们跑一趟县城。”

“这孩子,跟自己爹妈还用客气啥?吃饭了没?我去给你做。”

“我在县城下车,买了两个包子,刚刚在路上吃了,不饿。”

夫妻俩个就着屋外略有些暗的光线打量着半年多没见地儿子。

“他妈,咱家大伟是不是胖了?我咋瞅着,比去年高了,也壮了些?”

“娃都多大了?这年纪还能长个子不成?大伟,你看你爹,欢喜地都有些傻了。”于妈妈把行李交给老伴,自己拉着儿子的手左看右看,“我儿子哪里胖了?我瞧着,倒还瘦了些!”

“你可拉倒吧,儿子在学校吃地可比家里强,又不用下地干活,还能瘦啦?十八岁还能鼓一鼓,二十五还可以蹿一蹿,只要吃的喝的跟得上,咱娃再长个子也不稀奇。”

于妈妈不踩他,只牵着儿子的手问:“这半年,你前后给家里汇了不少钱回来,在信里只说是找了一份工作,做什么兼职,不影响学习。人家老板给你开那么多钱,工作是不是很辛苦?你自己可得多买些好吃的补补,不能亏了身体。”

“对对,你妈说的对。你不用挂着家里,爹妈身体好着呢,现在不用给你寄钱,咱家生活比从前好多啦。”

于爸爸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开了花。这个儿子可是他的骄傲,附近人家谁提起不竖大拇指?考进了首都最好的大学,成了响当当的大学生,将来是要住在大城市捧铁饭碗的人。

去年回来,找了五十一个孩子,说是要免费资助他们读书。到现在已经一年啦,果然是说到做到,每月定期把钱寄来。虽然出钱的另有其人,可那些孩子可是自家的娃娃挑的,说起来,人家自然也是感激他的,他们做爹妈的走出去,脸上也是有光彩的。唉,就是没有徇私,多偏着点自家亲戚家的孩子,免不了受些埋怨,背地里被人说些闲话。

娃娃出息着哩,现在就有工资拿了。

“我在学校没什么大的花销,咱家不是还欠着钱吗?早还上早省心,再说,你们也该置两身新衣服装,家里添些新家具。妈,你和我爸两个人年纪大了,现在我也挣钱了,可别再和以前一样,一年到头碗里没有肉腥。”

“晓得。”

儿子进城读书后,就成了父母的主心骨,“饥荒差不多都还上了,我和你爸去了块心病,睡觉也觉的香。赶集的时候也舍得割点肉吃,你爸有时候还要喝点酒,我们都好着哩。”

一家三口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天完全黑下来后,就回到屋里继续说,于妈妈给儿子打着扇子,于爸爸又点了一锅汗烟袋。于大伟拿出从北京给父亲买的卷烟,于爸爸抽了一根,咂摸几下嘴,还是觉得自己的汗烟袋够劲。

于大伟仔细听着父母说着半年多时间里家里的点滴。他进村的时候有人眼尖瞅见,中间就有几次村里人来串门。

于大伟很喜欢和他们聊天,乡下人生性纯朴,有什么想法都在脸上,不跟你玩心机,他也没有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而生出所谓的优越感。

念着于大伟刚刚到家,路上走了很久休息不好,村人略坐一会儿,也就告辞离开了。于妈妈烧热水给儿子烫脚,铺床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大伟,你记得小芳不?林小芳?”

“记得,她怎么啦?”于大伟对这个小姑娘印象挺深刻的。

乡下的女孩子容易受到忽视,很少有机会受到比较多的教育。这个小姑娘年纪不大,硬是一点点打听到他家里,于爸爸告诉她,资助名额只有五十个,已经用完了,没了,而且于大伟只是受人之托做事,帮不上她的忙。她仍是苦苦哀求,一边抢着干活,硬是求着于爸爸帮她寄出了一封求助信。

“小芳可真是个懂事的好姑娘。”

于爸爸用鞋底磕磕烟袋锅,重新装了一锅烟丝,“春天农忙的时候,她就来家里帮忙。我和你妈怎么拦都不行,她一有时间就来。说是功课已经赶上来了,老师夸她学习好。她有时候打听你的事,听你妈说一些你在北京的见闻,也问我们,有没有听你讲是什么人资助她读书的。你妈嘴快,你有一回不是在信里说,你兼职的公司是你同学开的,你同学也是他们的资助人?你妈就跟小芳讲了。小芳就说,她要给那位大哥哥写信,等你回来,想请你帮她寄出去。”

第二百四十八章 … 愿望

于大伟见过林小芳,只有一次。

去年寒假期间,他忙于挑选另外五十个助学名额,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奔波。

林小芳忙于学习,她有时间常过来,是转过年春天以后的事了。那时候也来过几次,不巧都与于大伟错过了,他们两人还是在过年的时候,林小芳来于家拜年,才正式认识了。

林小芳辍学一年还多,重新回到学校,她又是个好强的,憋着一股劲,总想做到最好。她没有退路,这个读书机会,是她用最大的努力和诚意争取来的,她必须用优异的成绩告诉别人,她林小芳不会辜负这个机会,不会浪费这份好心资助。

整个寒假都在学习。冬天夜长日短,乡下通了电灯,可是经常停电,而且父母心疼电费,轻易也不允许点灯。蜡烛是要花钱买的,家里有两个学生,虽说日常一应用度有人资助,可日子仍过的紧巴巴,勤俭了一辈子的父母,习惯了算计着过日子。

她是女孩,要帮着做家务。家里喂了鸡也养了猪,还有一头年老有些瘦弱用来耕地的驴,十三四岁的姑娘,在乡下这地方,正经顶半个壮劳力,是不能闲着手脚不做活的。白天可以用来看书的时间有限,偶尔月光明亮的晚上,屋外又有白雪的反光,在院子里挑一个合适的地方,虽说冷了点,却也可以对付着看会书。

复习从前的功课,预习新学期要学的知识,一笔一划规规整整的写寒假作业……

日子再怎么艰难,林小芳都是笑着不以为苦。可以不再重复早早辍学回家,然后嫁人生子,把一生就这样埋葬的人生,可以憧憬着充满希望的明天。一想到这些,她心里热乎乎的。

不管天有多冷,因为积雪道路泥泞有多难行,她都会抽时间去于大伟家,帮着于妈妈做些活计。

这个总是笑着、声音清亮、手脚麻俐地小姑娘。很得于爸爸和于妈妈的喜欢。

老俩口只有一个儿子,又总不在身边,实是打心里把她当了女儿一样看待。

于妈妈偶尔跟于爸爸嘀咕:“要是小芳再大点,给咱家大伟做媳妇也使得。小姑娘长的恁俊,人还勤快,性格也好,是个过日子的人。”

“小芳才多大?她跟咱家大伟差了八九岁,不般配。大伟是大学生。凡事有自己的主意,这种事得孩子说了算,我们俩就别跟着瞎操心了。”

于爸爸虽说不赞同,可惜之意仍然溢于言表,“要说小芳,还真是个好姑娘,咱要是能有这样地媳妇。可真是咱的福气……我说孩子他妈,你可别嘴快的在她面前乱说,人家小姑娘正好好学习,将来和咱大伟一样考出去,到时候什么样的好小伙找不着?这找对象,一大般最好,再不济差个两三岁到家了,他们俩可实在差太多了。”

“小芳哪里小了?她这年纪,在咱乡下地方,要搁不上学的姑娘家。也差不多到了相人家的时候。”

据儿子讲,大城市结婚都晚。可那是大城市,他们乡下地方小也偏僻,女娃念书少,些许认几个字,早早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长到十四五岁,就忙着相人家,处几年就嫁过去。

“咱家大伟要不是因为上学,指不定咱早抱上孙子了。”

于妈妈很喜欢小孩子。她只得于大伟一个儿子,膝下未免觉得孤单了些。儿子同龄的小伙伴,都已经成家做了孩子的爹和妈。哎,都说这人有出息了,子息就不旺。他们于家只有这一条根。儿子将来一定要当城里人地,城里人讲究一对夫妻只要一个孩子。万一是个女娃,那,他们于家不是就断了香火?

于爸爸也有这个忧虑,但,仍然安慰老伴道:“儿子将来在城里生活,他日子肯定过的很好,不能用咱们乡下这套去思量。”

今年的暑假,于大伟计划在家里呆一个星期,然后就启程去落实手里另外五十个助学名额。早点动身,除了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多了解一些更详细的情况,也能早点为一些家庭和孩子带去希望和喜悦。办完正事,再回来与父母聚上一聚。

听说儿子只能在家里待不多的几天,于妈妈说什么也不肯让他下地干活,“现在日头可毒了,一晌午人就晒黑了,你在学校待了大半年,脸色好容易白了一些,爸妈就喜欢你身上这股子文化人的味道。”

于爸爸也道:“地里的活用不着你,我和你妈干的动。你一走就是大半年,在外面又要学习又要工作挣钱,也挺辛苦的,既然回来了,就好好休息一下。”

于大伟最后只得听从了父母的意见。

他索性趁着这时间,走访了附近一些受资助的孩子,尤其是曾经写信求助的人家。

一天下午回来,刚推开院门,就看到在自家院子里喂鸡的林小芳。

都说女大十八变,可仅仅隔了半年多,于大伟惊奇的发现,这个小姑娘有了许多变化。

那丝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学业地进步,完全消失不见。

俏生生站在阳光下,一身浆洗的十分干净的粗布衫下,正在发育的玲珑身段隐约可见。风里来雨里去,她的肤色是历经磨练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