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园-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仲坚兄认为弘基兄有取胜希望么?〃李世民上前几步;不死心地追问。他认为;既然在所有人中李旭与刘弘基交往时间最长;所以也应该对刘弘基的武艺最清楚。

〃我不肯定;但麦老将军战意不浓!〃李旭想了想;终于给出了一个令人稍微放心的答案。麦老将军战意不浓;这是他经过反复观察得出的结论。通过徐大眼传授的观人术;李旭甚至隐隐觉得麦铁杖老将军现在根本不想与刘弘基比试。只是风声己经传开;双方任何人都没有了主动退出的机会。

〃是么?〃李世民的眼睛登时一亮。两强相争;最忌讳有人心软。李渊给孩子们讲解兵法和谋略时;曾经多次向他灌输过这个观点。倘若事实真的如李旭所言;刘弘基的胜算就会大增。但刘弘基如果真的把麦老将军打下了马?好像也不是什么好结果!

正在三个少年胡思乱想的时候;李渊带着几个亲卫缓缓走了过来。唐公的面色还是那么憔悴;只是眼神比方才多了很多灵动之意。

〃仲坚;你和弘基交往最久;他的武艺比你如何?〃趁人不注意;李渊凑到李旭马前;以极低的声音询问。

〃无论对敌经验和还是武技;晚辈都望尘莫及。只在骑术和射术两项上;晚辈勉强能和弘基兄一比!〃李旭仔细想了想;认真地回答。答完了;才感觉到有人在悄悄地扯自己的皮甲;微微侧头;眼角的余光看见王元通焦急满脸。

唐公李渊不会无缘无故问这些话题;他在此时相询;必定是想到了破解眼前困局的办法。李旭摇了摇头;不敢谦虚;将二人在武艺上的差距如实奉告。

〃我观麦老将军似乎战意不强!〃李渊接下来的话;登时令大伙对李旭刮目相看。

〃仲坚哥哥刚才也这样说!〃李婉儿高兴地上前表功;却被其父亲一眼瞪了回来。

瞪完了女儿;李渊再度上上下下扫视了李旭;直到把李旭看得头皮都发乍了;才低声说道:〃现在是双方都不想打;但都下不来台。你年龄比弘基小一半;如果你替他出马。…

〃仲坚兄 (哥哥)怎么会是麦老将军的对手!〃李婉儿和李世民同声抗议。与李旭日日在一起谈文论武;三人虽然脾气不完全相投;彼此之间关系却很是很亲密。听说父亲让李旭前去送死;李氏兄妹本能地反对。

〃别乱插嘴!〃李渊眉毛一跳;不怒自危。看看一双儿女;再看看茫然不解但表情决然的李旭;低声解释道:〃第一;麦老将军自顾身份;肯定不愿意伤害一个比他小了近四十岁的孩子;所以仲坚即便输了;也不会受重伤。第二;我估计待会儿有人会替麦老将军出场…

他的话音还没落;就听见点将台前一阵纷乱。片刻后;有名身穿银甲的白马将军冲到了校场中央。

〃麦老将军乃国之干城;岂可轻易与人交手。末将不才;愿替麦老将军领教刘别将武艺!〃来人马打盘旋;在场中大声喊道。

〃唐公的眼界好毒!〃王元通等人低声赞叹。方才李渊要求李旭替刘弘基出战时;大伙心里都不甚满意。虽然刘弘基在众将中人望甚高;但也不应该安排李旭替他出场。若论年龄;李世民的年龄岂不比李旭还小;他去交手;麦老匹夫岂不是更不肯伤他?白马将军一下场;所有人的想法登时逆转。方才李旭和李世民二人只看出了麦铁杖不愿与人交手;而李渊却直接推算出了对方下一步举动。其眼光见识己经比众人高出不止一筹了;如此独到的眼光;他的安排自然有其道理。

没等众人想清楚其中细节;李旭早己打马冲了出去。黑风身材高;脚力快;与他同时下场的刘弘基根本追不上其速度。没等刘弘基出言反对;李旭己经冲到白马将军面前;手举黑刀;大声喊道:〃既然将军替麦前辈下场;卑职不才;愿意与将军讨教一二!〃

〃旭子!〃刘弘基焦急地喊了一声。下场的这位将军是麦铁杖老将军摩下武贪郎将钱士雄;刘弘基在去年冬天左武卫兵马开进怀远镇时曾经和他有过一面之缘。据军中传闻;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寻常武将在他面前一个回合都走不到。自己今天挑战麦老将军;凭的全是一口气;心中本来就没存着侥幸的想法。若把好兄弟的也搭进来;这买卖就赔到底朝天了。

〃弘基兄莫非觉得我技不如人。让仲坚先替你斗一场;我输了你再上也不迟!〃李旭向刘弘基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仲坚;你年龄太小!岂可与钱将军比试!〃刘弘基又急又气;大声呵斥。

〃我们比的是武技;又不是年龄!我想;钱将军亦不会因年龄而轻视于我!〃李旭摇头;笑着反驳。

三人在场上光说不练;底下看热闹的府兵们就有些不耐烦了。登时;有人大声喧哗起来;有人则拼命用横刀敲打起了盾牌。

〃战!〃〃战!〃〃战!〃府兵们一边敲打盾牌;一边大吼。

〃档l"档!〃〃档!〃金铁交鸣声充耳不绝;震得人浑身血脉为之沸腾。刘弘基见赶李旭不走;只好拨马退了下去。

他一退场;四下的嘈杂声立刻消失。到了此时;看热闹的人们才弄清楚;上场的是个娃娃兵;虽然人和马看起来都很高大;但脸上才长出的软须彻底暴露了他的真实年龄。

〃是个骑大黑马的小屁孩儿!〃有人低声议论。

〃个子不小;但喉结还没长起来呢!〃有人不住摇头。心中暗骂唐公李渊儿戏;弄个十五岁少年出来和赫赫有名的猛将较艺;这不是送死又是在做什么。

〃唐公欺人太甚;居然派个娃娃下场l〃在点将台上观战的左ig卫大将军宇文术自言自语般点评。声音不大;却足够台上所有人听得清楚。

〃本事没长在年龄上!〃麦铁杖持了抨胡子;大声答道。今天第一次;他没被别人的言谈所激怒。

由钱士雄替自己下场;是麦铁杖临时做出的决定。这样做倒不是因为他怕自己技不如人;而是由部下出马比试;无论输赢;双方的怨恨都不会结得太深。而对方居然也派了一个替身来;则更合他的本意了。两个当事人都没上场;其他人代为比试;气势汹汹的邀斗就变成了军中游戏。无论谁输谁赢;主帅都可以一笑而过。

想到这;麦铁杖挥了挥手;命令道:〃来人;传老夫擂鼓;给两位壮士助威!〃

话音一落;战鼓声立刻隆隆响了起来。钱士雄和李旭听见鼓声;整顿好衣甲;各自打马跑开六十余步。转身对正了;同时举起了兵器。

〃小伙子当心;长塑来了!〃钱士雄大喝一声;纵马前冲。丈八长塑稳稳端平;直奔李旭的左肩窝。

他抱着和解的目的而来;当然不想下死手。对面的李旭也看出了对方的用意;纵马上前;在长塑刺到身前的一刹那拧身挥臂;将掌中黑弯刀重重地砸在塑头和塑身连接处。

破EraI!这是铜匠师父跟他练习了无数次的招术。当时铜匠有言在先;此招没经过任何实战检验;成不成听天由命。李旭不会用架;黑弯刀虽然长;但比起架来长度还差了无数尺;根本无条件跟人对刺。所以;他只好拿铜匠师父的没把握本领出来赌一赌。

只听〃档l〃的一声;游龙般的长塑猛然弹开;却没有如同李旭预料的那样失去控制;而是从头部到中央弯了弯;卸去了大部分砸击力道。剩下的力量传到钱士雄手臂上;己经不足以令其兵器离手。

〃好小子!〃钱士雄为对手的普力大声精彩;后手外搬;前臂用力;那长塑似乎有了生命般;半空中抖了抖;借着战马前冲的力道;再次横扫了过来。

这一扫;人力与马力合在一处至少有三百多斤。如果硬用黑刀向外顶;李旭保证自己得被这一塑扫下马去。当即;他向前侧面一探身;主动甩橙离鞍;将身体藏到了马背的另一侧。钱士雄一塑扫空;收招不及;眼睁睁地看着对手从自己身边跑了过去。

两军对冲;双方骑兵通常只有一次照面机会。第一次不能打对方落马;就要把此人交给自己身后的同伴。/自己则借着战马的速度冲向敌军的第二排骑兵。但此刻是在校场之上;所以一个照面结束;双方还要各自把战马兜回来再战。李旭和钱士雄由着战马的惯性跑出了五六十步后;各自调转了马头。

〃好!〃校场下;喝彩声犹如雷动。武贪郎将钱士雄在决斗中大占上风;这是众人预料之中结果。但与他放对的那个少年破得巧;躲得机灵;娴熟的刀法和骑术也令人大开眼界。

军中汉子性子通常比较直;虽然府兵们与护粮兵之间积怨颇深;看到对方精彩的表现;依然会扯开嗓子为其喝几声彩。

二人再次催动战马;钱士雄的长塑便不再故意留情。通过刚才第一轮试探;他己经感觉到对手并非寻常少年。轻视之心一去;手上的力道和准度大大增强。

李旭凭着铜匠师父不成熟的招式;勉强又对付过了第二个照面。不用人提醒;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钱将军对手。那杆马塑与步校尉所用的一样;居然是有弹性的。击打塑头时;根本不可能让它脱手。这样;他在兵器上就大大吃亏。每次都是别人先扎过来;他化解了对方先招;才有机会还回去。

第三、第四、第五个照面;李旭忙得浑身是汗。直到第六个照面;才终于抽冷子还了一刀。钱世雄微微抖了抖架;就把黑刀磕了开去。二马错橙功夫;还顺势刺了一手回马架;把李旭逼了个手忙脚乱。

〃小子;你再不认输;我可不留情了!〃顺着战马惯性脱离接触的刹那;钱士雄扯着嗓子大喊。能把弯刀使到这种地步;这少年人也算身手不俗。打他下马;实在有些令人于心不忍。

〃我要放冷箭了;将军小心!〃李旭头也不回地回答。校场周围过于喧闹;所以二人说话时都拼命扯开了嗓子。彼此之间的交谈不禁对方听见了;距离二人位置较近的府兵们也听了个依稀大概。

〃哈哈哈哈!〃所有听到这话的人;包括钱士雄自己都大笑起来。放冷箭之前还通知一声;那还算哪门子冷箭。

尽管如此;众人还是停止了喧闹。锣鼓声和击打兵器声影响耳力;如果少年人真的放箭;弓弦声就成了钱士雄判断冷箭的唯一借助。大伙即便爱才;也决不能给李旭帮忙。

〃怎么回事?〃点将台上的麦铁杖不清楚为什么战鼓声和击打盾牌声突然停止了;大声喝问。

趁着二人的战马还没圈回来的机会;有人立刻把李旭的话传到了点将台上。闻此言;所有的将军忍不住莞尔。那个骑黑马的少年输阵是早晚的事情;大伙都是行伍出身;心里边对最后的结果一清二楚。但此人敢主动上前替上司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