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没想到,李长安只看得袁守仁一眼,便说出如此之话。
“过奖,过奖,不知老先生找在下何事?”
“小伙子,你我从未见面,你就这么认定,我来这里,并不是算命,而是为了找你?”
“这个自然,便是不用测算一术,在下自也清楚。你且看得这故宫北大街,数数算命先生,亦有十几位。不说老先生不是来算命,便是来算命,亦不可能寻得于我。”
“不错,说的有道理,我正是寻得于你,特此来向先生请教一翻。”
“先生不敢当,请教更不敢当,若是老先生有兴趣,我们不妨任意言谈。”
一翻说将下来,李长安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先生姓袁,名守仁,便是木青青所说的那位教授』想到,这位教授,居然亲自来得这里▲袁守仁也在这一翻谈话之中,得知李长安是为隐居在山中的奇士≈见他吐谈大方,见识广博。不论是相术一门,便是上下五千年之学问,他都信手捏来,着实让袁守仁吃惊不小。
以这样的学问,若是放在学术研究上,绝对能成为一方大家。
要知道,考古一学,若是没有深厚的国学功底,还真不能考古。譬如参古之时,发现了一卷书籍,你若是不知书中所写何意,那就失去了考古的原意。
这考古,考的是古,但时,了解的是为文化。
当然,现在大都玩古玩的,都是为了赚钱。更有无数盗墓之士,挖空无数山头,就是想寻得古物,好卖个大价钱。在他们眼中,可不管你这文化价值,只要是古董,有几百年或是几千年历史,他便有他的价格。不错,是价格,不是价值。
而袁守仁做为考古一脉的泰山北斗,他的文学造诣水平,也是非常高的。可没想到,如今碰到这个小伙子,居然令他产生了甘拜下风的感觉。当然,李长安一直也很含蓄,并未有什么抢着辩论。但是,只要袁守仁问及论,他都能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就是如此一个谦谦之君子,却让人袁守仁不得不服。
'。16boo。om'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八八章:紫微斗数全书
第一百八八章:紫微斗数全书
随后转念一想,心中却暗自可惜。这样的奇人,放在民间,真是浪费了≮是暗自思量,便想出了个主意。
“长安,你说,你若是一直漂泊全国各地,虽然也能赏天下之美景,体万物之自然,但如此一来,你之所学,恐怕就白白浪费。如今国人,已经鲜少学习国学,集大成者,更是少之又少。国内正需要向你这样的人才,不说恢复古时之风貌,但将国学传承下去,却也是我们作为中华子民,应尽的义务。”
国内当中,虽然有很多人考古,但只是想赚钱≡于袁守仁来说,他之考古,便是挖掘出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这种文化太过于宝贵,若是我们能吸取得一些经验,定可使得民族越走越远,一时传承琴,经历不断。
只是在考古当中,袁守仁也碰到过许多问题,那就是,纵算是将无数老祖宗之文化挖掘出来,但是,却还是少了传承之人。好在如今国力正强。俗话说,世古董,整个中国,收藏一片大热。不管是不喜国学的,喜国学的,或者是为了发财的,或多或少,还是将这些文化,传承了下去。
只是,这始终不美。诸多之人,为了赚钱,便会不假词句,对一些事物进行特别的包装,使其失去了原来的意味。如今袁守仁见着李长安,便想令李长安将毕生所学,用在学术研究之上。如此,也为国人尽了一些责任。
“这个……”
说实话,李长安从五岁开始修道,除了每日修道之外,便要遍读天下群书,特别是自古传下来的国学知识。如此,书读的越多,一通而百通。修道之中的许多问题,便是迎难而解。是以,李长安修炼之速度,除了他天资聪慧之外,还跟博览天下群书有关。
如今听得袁守仁说及此事,心中从未考虑过的事情,却是一闪而来。
“如今北大图书馆,正好有一个位置空缺,不知长安愿不愿意暂时入得北大,到时一年过后,你便可报我的研究生,当然,以长安之能,也不用报什么研究生,只不过是拿一个身份而已。”
做学术这一块,很讲究资历。袁守仁倒很想助得李长安一把,倒不是为了将李长安收为弟子之类的思想。
“这个,多谢袁先生,只是我自幼皆在山中,甚少下山,容我考虑考虑。”
“也好。”
袁守仁不想过于追问,只好暂且打住。
待袁守仁走后,李长安才细细的思考起这件事来。
此时李长安体内已修出紫气,到哪皆可以修炼,再呆在故宫之旁,也没什么必要▲且,自己年纪轻轻,便在此处摆滩,更有好事者,还用DV将自己拍下发至网上。好在李长安暗运功法,旁人拍之,皆是模糊不清,看不出什么。
但呆在这里,始终惹人眼球。
若说北大,李长安虽然一直在武当山中修道,没有接收过正规教育,但也知道,这个北大,着实了不得▲且,袁守仁所说的图书馆,也让李长安有些心动。要知道,武当一脉,藏书固然纵多,但哪比得了这个国人之最高学府。恐怕馆中,便有无数的道家孤本,若是有幸阅之,恐怕对自己的修真非承益。
譬如《黄帝内经》一书,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不知经历了多少版本※往若是错了一字一词,对于修炼来说,便是不得而语。若是能在北大图书馆中找到这些资料,纵算没有孤本,参众异常,倒也对自己帮助甚大。
“这倒是个好去处。”
李长安暗暗点头,心中有些意动。
这次下得山中,来得故宫之地,也算是天赐奇缘。居然让他引得了故宫紫气,如此,便是一直停止不前的境界,也让他冲上了一层。
只是,这紫气虽好,但没有相应的功法,凭着以前自己的修道经验,只能发挥紫气十分之一不到的功效。李长安知道,这股气流,一定得用特殊的修道法门,才能有所成就。要不然,便是再炼下去,顶多借着这股紫气,将自己带到金丹大成,能不能冲破金丹,化为元神,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再呆在这里,已经没有用处。
三日过后,袁守仁再度来到。
也未说前几日之事,袁守仁便与李长安闲聊起来。
两人好像一别许久的老友,从南到北,天文地理,人物异志,神话传说,无所不谈,无所不聊▲且两人皆是大家,所说之话语,无一不精。真是句句皆是经典,声声让人侧耳。不时之间,却是将那一些来故宫旅游的游客吸引住了。
每每谈到兴高采烈之时,旁人皆是大誓称好,一时称颂连连。好像两人这一翻对聊,就是一场电影一般,让游人看得是如痴如醉。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位老先生,便是国家大名鼎鼎的袁守仁袁教授。
这一听可不得了,众游客大是兴奋,没想到,便在街头,还能品味到一方大家的经典名言。只是与袁守仁对谈的那位年轻小伙子,倒不知道是谁。看他吐谈不俗,隐隐间又散发着一股出尘之气°是面对着一方大家袁守仁,也未有任何惧色。只见他侃侃而谈,或喜或笑,或怒,皆是锦秀文章。
众人皆是惊讶,想不到,除了一方大家袁守仁之外,世上还有如此一个人物。只是两人谈的高兴,倒未管游人细看。你一言我一语,不觉之间,几个小时也便过去。
“痛快。”
自袁守仁功成名就之后,便很少有这一翻痛聊。这倒不是他不想聊,而是切实没有对手▲且往往是这几年,待做完学问之后,自己发出的观点,居然没人反驳。袁守仁一边感慨之时,一边也很无奈。只是没想到今日,聊的却是酣快淋漓,大是过瘾。
两人相似一眼,大笑起来。
游人看到两人结束,一时皆是感叹,好像看到了两位江湖高手经过一场大战之后,产生的心心相惜之感觉。也不再打扰二人兴致,这时,游人便慢慢散去。但两人所谈之观点,无不是让他们印像深刻°是游玩结束,这一些游客,仍时不时向他们的朋友谈及今日所见所闻。
“长安,不知有无兴趣去得北大。”
“欣然愿往。”
三日的时间,李长安已然决定下来。更不用说,这一翻言谈。在李长安心中,袁守仁教授能有如此之高的学问,除了自己每日钻研之外,还得遍览群书。其中有一点,最是让李长安心动°是当袁守仁谈到周天星辰之时,却是让李长安大开眼界。
如他谈到的紫微星,袁守仁便对这颗紫微星,在学术理论上,有过很高的认识。当然,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中国道家学术之上,而不是科砚义上的北极星。
袁守仁提到,紫微星属己土,乃南北斗中天之帝王星,为官禄主,有解厄、延寿、制化之功〔左辅、右弼为其辅佐,天相、文昌、文曲为之部从,天魁、天钺为之传令,日月为之分司,更喜会合禄存、天府,其威能制火铃为善,能降七杀为权。
只是最后,袁守仁也暗叹了几声可惜。说是周天星斗当中,他只了解十几颗星斗的属性,仍有万千星斗,袁守仁便是不知真确。也感叹着道,传闻宋朝陈希夷,写出一部“紫微斗数全书”,只是千年以来,一直无缘以见,甚是遗憾。
这些内容,便是李长安修道多年,也未曾了解。
譬如给人测命,最为趁之测算之术,是为四柱八字。
一个人出生时候的年,月,日,时,对应着传统黄历的八个天干地支,年对一天干一地支,为一柱两字,加上月、日”、合共四柱八字。
所以,生辰八字,很多人以为很神秘,其实就只有八个字,这八个字,便是以天干地支为代表的时间而已。如果现在的记时方式是为天干地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