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处不胜寒-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后宫里,鬼异腥浓的气氛,分明又浓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由亲们的留言,可看出偶失败鸟,顿时泪奔如雨!
开学了,今天更得少一些,争取下星期一或是星期二来更得多一点。
据说今天素情人节,偶巴巴的望着大家,祝大家这一天双栖双飞(8管素一雌一雄,还素雄雄雌雌),快快乐乐!




☆、第五十九章 中秋夜(一)

  嬴湄虑着此翻诗宴不同寻常,故一回到蒹葭园,便将姐妹们唤到前厅。说事之时,她本已存了忐忑之心,不料谢韵、宋纬竟无半点不悦,倒爽快应允。嬴湄大感安慰,拱手谢过众姐妹,相互间又取笑一场,方才散开。
  
  接下来的日子,因蒙政善解人意的送来御款,跑腿办事的绯烟分外有劲,监工督管,无一不尽心尽力。
  
  此次中秋诗宴,席设蒹葭园船坞一带。往前,一水通渭,渭河接天,天光山色,冥然一体;往后,靠花眠树,菊白桂翠,幽香潜袭,沁人心脾;更兼左右堤坝,垂柳夹岸,纵柳枝已失却绿意,然千丝万绦,随风摇曳,却是说不出的旖旎曼妙。众臣游目骋怀,不由得大声赞好;蒙政亦频频额首,龙心大悦。
  
  趁天色尚明,绯烟指挥仆役婢女鱼贯而上,将珍馐美酒铺满案列。大秦君臣,列坐席间,亲密相挨,杯盏互转,无繁文缛节之苦,惟余言笑俯仰之乐,果然君臣开怀,气氛融融。
  
  惬意间,笛音趁风而入,恍如叶坠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漾入心肝腑肺。众人不禁放下酒盏,侧耳倾听。但闻笛音浅柔清绝,徐徐拢近,一抬眼,远山灰暗,天穹剔透,一叶扁舟,正由冉冉升起的明月中穿梭而出。那朗朗清辉,仿佛得了竹笛的牵引,携了粼粼波光,欢快活泼的奔人胸怀。若说此景此曲,已让听者、观者浑然忘我,那吹笛之人,则让人飞升仙境!
  
  她云鬓高绾,玉面生辉,薄衫束腰,亭亭玉立,随风而来,似又随风而逝。此等翩然婀娜,分明月中嫦娥是也!
  
  满场人听得心旌摇摇,看得魂儿飘飘,惟恐惊吓仙子,连大气都不敢出。
  
  待得船拢,吹笛者袅袅上岸,对着中座的蒙政深深万福,启齿曰:“民妇宋纬,见过陛下。”
  
  蒙政以指扣案,叹道:“宋姑娘真真好笛!一曲吹来,令人心飞兴起,不思归也。世谓仙乐,莫过如此。请上坐,且与寡人赏月评诗。”
  
  宋纬谦逊几句,又纳一福,方于谢韵身旁就坐。
  
  蒙政面向众臣,笑道:“诸位卿家,会逢佳节,群贤毕至,才子佳人,皆在蒹葭。难得如此天时地利人和,若不即景赋诗,岂不辜负了良辰美景?寡人以为,今翻诗作唱和,不求风流千古,尽兴即可。如此,与会者人皆赋诗,若不能者,罚酒三瓮!”
  
  众臣本就是有备而来,又得了美景妙曲佳人的刺激,早已按捺不住,自是欢呼附和,恨不能即刻赋诗。于是,仆役们撤了杯盘菜碟,婢女们则献上纸笔,人皆俯案,奋笔走书。嬴湄素来敏捷,不消片刻,已然成稿。交卷的时候,途经杜确身边,她随眼一扫,恰见这武夫抓耳挠腮,甚是可怜。她正思量着要不要伸出援手,便见杜确爬在案几上,走笔急写。终是好奇,她偷眼一瞄,但见纸上几行字:“明月今夜好,神仙佳人到。望之清且艳,叫人睡不着。”
  
  嬴湄到底厚道,没有哧笑出声来。她乐滋滋的望向宋纬,忽又觉得不对劲,忙收回视线,转窥身旁。果见杜确一脸神往,痴迷瞅着的,恰是宋纬方向。她沉吟了一会,终是什么都没有说,只管侧身轻过,交稿了事。
  
  不多时,旁的大臣及家眷们也都有了,接二连三的将诗稿递上。蒙政微微一笑,命转到谢韵处。谢韵拿了诗稿,每一过目,便朱笔飞点。不消片刻,诗稿雪片般飞落案下。侯景一一拾起,呈与蒙政。蒙政一页页的翻过,不断点首;忽然,他拿了其中一张,许久都未曾挪眼。众臣好奇,不免窃语。正猜得起劲,天子抬头,道:“哪位是姜瑶?”
  
  嬴湄傻了眼,忙望向姜瑶。姜瑶亦所料不及,忙起身离席,走到御座前,恭恭敬敬的纳福行礼:“回禀陛下,民妇就是姜瑶。”
  
  “你可知道今夜是什么诗会?”
  
  “民妇知道。”
  
  “那你写的是什么?”
  
  姜瑶含羞带愧,踌躇了一会,才道:“陛下,民妇自小生在野里,只知犁田种地,并不识字。直到去年随了嬴太傅,才在她的教导下,学写学读,识了一本《三字经》和半本《诗经》在肚里。今夜盛会,本没有民妇的份,幸得陛下圣恩宏大,民妇才得以随谢家妹子同席。适才陛下说了,凡不能作诗者,当罚酒三瓮,民妇没有那样的酒量,只好胡乱成诗,假充斯文。若果民妇的诗作实在难看,还望陛下罚轻点,民妇只喝半瓮行不行?”
  
  这话逗得满场人哈哈大笑,连蒙政亦笑眯了眼:“寡人并不怪你,只是觉得你的诗朴素有趣,甚见农家本色,故叫你来问一问。”言罢,他拈起纸片,念道:“‘中秋节,月亮好。排排坐,把言笑。月里嫦娥招手摇,思我手中桂花糕。一艘船,半只笛,风吹吹,水迢迢,神仙奔来把糕咬,还是做得凡人好。’——姜瑶,寡人且问你,你这诗再怎么胡乱拼凑,也当是真有所感吧?”
  
  “回陛下,事情确实如您所料。您叫作诗的时候,民妇正在吃糕。民妇不懂风雅之事,所以才这样么……”
  
  蒙政放下诗卷,看了自己的案几,道:“怎么寡人这里就没有你诗中所言的桂花糕?”
  
  姜瑶双手直拽袖边,吶道:“陛下,那是民妇自己做的粗食,岂敢拿来亵渎尊口。”
  
  “无妨,呈上来寡人尝尝。”
  
  姜瑶终是胆怯,向嬴湄投去求救的目光,但见嬴湄点头,只得退回席位,将半碟糕点端到御座前。蒙政拈起一块,尝了尝,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命分与近旁大臣。那些大臣吃了,连声赞好。姜瑶听了,信以为真,笑得眉眼弯弯。
  
  蒙政却长长叹息,道:“这位姜氏,追随嬴太傅年余,从仟陵边县,到咸阳帝都,一路行来,也算开了眼界,见了世面。可到底不脱庶民本色,在寡人的宴席上,居然还吃自己做的糕点。这样粗糙的糕点,比之寡人御膳房烘制的精致点心,自是天差地别。偏她还以为是天下美味,珍之爱之,为之自豪——设若我大秦子民皆能如她一般,时刻不忘自己的本心本分,不妄想得陇望蜀,大秦朝野,何愁不能团结一心?”
  
  此语一出,众臣鸦雀无声。有的羞愧,有的惊悟,有的含颔,但谁也没有先前频频呼好的几位大臣难堪,他们全低了头,缩了肩。内中一人,肩头摇动,双臂撑案,就要步出宴席请罪。
  
  蒙政清湛湛的目光将他一扫,朗朗笑道:“适才是寡人暧昧不清,态度不明,以至于误导诸位卿家。如此,寡人自罚一杯,以示惩戒。卿家如有愿意者,不妨陪饮。”说罢,他拿起酒盏,一干而尽。
  
  那大臣见了,顿时泪花闪闪,也不说话,端了桌上的杯子,仰首吸干。剩余几位不敢懈怠,忙也举杯尽饮。
  
  嬴湄目不转睛的瞧着蒙政,蒙政似乎感应到她的热忱视线,一面转眸相向,一面笑吟吟曰:“今夜本是论诗大会,寡人歪题了。谢姑娘,请前挪步,为诸位卿家品评佳作。”
  
  那会,秦臣正经危坐,望向上席。谢韵掠掠发丝,拿了几张纸片,落落大方的步到中央。
  
  “小女子才疏学浅,不过小小荧虫,若非陛下青眼有加,岂能与诸位大人争辉佳节?大秦地处中原腹地,自来学风渊源,弥而厚重。今日谢韵奉诏评诗,已属班门弄斧,若有不当,还望尊者们宽待一二,不要叫谢韵从此羞出门庭。”
  
  席下一片笑声,既舒爽,又受用。
  
  其中汝阳王一边捋须,一边含笑道:“谢姑娘,勿用太谦虚。你那冠绝天下的才名,可不是浪得的。大秦才俊,苦读半生,得你一语评论,此生足矣。”
  
  谢韵娇颜噙笑,朝老人盈盈一拜,道:“借老千岁吉言。如此,谢韵放肆。”
  
  言罢,她一双妙目依此扫过各个方向,抽出一纸款款曰:“今翻诗会,诸位大人各展其才,率性任意,不逐妙语警句,亦不曾被韵律束缚,只随意挥洒,但求情至性尽。这样的爽朗豪迈,谢韵生平仅见,真真眼界大开,愉悦非(提供下载…)常。然自来折桂者,莫过状元、探花、榜眼三位。经细细推敲,谢韵惟好中择好,以为这三首诗作最佳。”
  
  佳人本就风姿绰约,又兼清音如铃,一时间,席间鸦雀无声,人皆立耳。
  
  “这一首,为汝阳王府二公子蒙习所作。诗云:
  ‘月罩天地清光寒,暗山成颦羞无言。
  翠娥轩窗低眉坐,鲛绡红浥泪阑干。
  但乞卿心一语定,天涯海角未为难。
  已共婵娟千里路,怎忍头白不双还?’
  ——此诗景情清幽,心思婉转,不可谓不精致感人,正合了中秋佳节,人望团圆之意。况用词文雅,风流毕现,恰是少年思淑女之情怀。但谢韵以为缠绵纠葛,只重儿女私情,已然流于小气,故取为榜眼。”
  
  这话才落,本在削果的蒙学,握刀的手一滑,捏果的食指便去了层皮。他顾不上收拾伤口,急急转头,只寻蒙习。恰自家兄弟眉飞色舞,举酒盏齐耳,遥遥向他致意。蒙学咬紧嘴唇,恨恨瞪视,偏蒙习已施施然转了头,乐滋滋的站起身,直冲谢韵作揖。
  
  谢韵却无暇看他,把头一低,又抽出一纸,道:“这一首,为太傅嬴湄所作。诗云,
  ‘万缕清辉涮九洲,人潮如鲫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