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处不胜寒-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刻师徒二人离情依依,幸得嬴湄明白事理,收起眼泪,催促绯烟摆上酒筵,请出父母,一同给顾望饯行。次后,她领着绯烟亲送先生到村口,挥袖作别。顾望在登车前,本想将自己的来历告诉爱徒,又想到此事不宜于此处张扬,遂闭上嘴,就此别过。
  
  嬴湄正徘徊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眺望先生远去的方向。她反复思索着顾望这四年来的教导,先前不敢在先生面前流露的哀伤全都喷搏而出,令她心情愈加黯然。
  
  忽然,远处浓烟滚滚,夹杂着呛人的味道扑面而来。绯烟捂住口鼻,大发牢骚。嬴湄则蹙起眉,细细打量,发觉是一队人马擎着旌旗呼啸而过。她心下暗惊:这样张扬的派头,当是朝廷大员出巡。本村向来贫瘠,有什么值得朝臣大张旗鼓来寻?
  
  她想起爹爹近日常说的国事,忙收起哀伤,唤一声“绯烟”,提起裙摆,追着尘烟往家里跑去。
  
  【说明1:本文如是没有表明出处的诗词歌赋及对联外,皆为个人胡诌,望读者勿要过于纠缠平仄押韵,谢谢。】
  
  【说明2:本章中的“袖藏春色”一联,化用自金圣叹儿子之典故。】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妮妮和燕子的鼓励!




☆、第二章    定计(一)

  嬴湄还没回到家,大行令赵顺就已宣完圣旨。因军情紧急,嬴恬不敢有片刻耽误,即刻穿戴盔甲,与家人话别。因找不到女儿,只得转头叮嘱妻子好生养病,又吩咐绯烟的母亲,即管家周三娘照管好家内大小事务,便随赵顺匆匆起程。
  
  半道上,嬴恬与女儿相逢,他没有下马,只道:“湄儿,爹走了,你在家好生照顾好你娘。等赶走大秦虎狼,爹就会回来,不要挂念。”
  
  言罢,他一咬牙,狠勒缰绳,飞驰而去。身后的亲随卫兵忙紧紧跟上,激得尘土飞扬。
  
  这样匆忙离别的场面,嬴湄已经见过多次,本不当伤感,但不知为何,父亲临走前的那一瞥,让她心里盈满不安。她提起裙摆,追着远去的尘烟,不甘心的跑着。可惜女子的脚力有限,任是如何追逐,父亲的背影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她靠着村口的老槐树,眼内一片酸涩。
  
  有那么一刹,她恨不能转回家里收拾行装,即刻随父亲奔赴战场。从六岁起,父亲便教她骑马射箭,进而耍刀弄枪。可惜,她的体质秉承母亲,天生虚弱,故而在刀法剑术上难有大的进益。但她向来认为,战场上决胜千里的,谋略更比勇力重要。因而在追随顾望求学的时候,她如饥似渴的研读兵法,希翼有那么一天能派上用场,不要隳了将门之女的名头。方才与父一别,她这才发现,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大片。算算年纪,父亲已过半百,如此年纪,却还要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除令人叹服之外,不能不使她忧虑满怀。
  
  她并不知道此次秦国来了多少兵马,但她常听父亲赞叹秦君英明神武。
  
  说起来,秦国的开国君主蒙武不过是武将出身,却懂得审时度势,当其他乱军还在为微末小利争个头破血流时,他就已抢占下最肥沃的黄河平原,最先站稳脚跟。现下秦国的第二代国君名为蒙锨,乃是蒙武的长子,也是当年随他打拼天下的得力助手。自继位以来,蒙锨不断蚕食邻国土地,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的霸主。然蒙锨并不满足于此,他雄才大略,志在统一天下,故秦国上下,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走卒贩夫,皆崇尚武力,锐猛难敌。就连顾望先生亦常常说,要想结束纷争混乱的局面而一统天下者,非大秦莫属。如今它能在月余内,便将魏国打得落花流水,可以想见来势如何凶猛,却不知父亲能不能应付——只怕,只怕是凶多吉少啊!
  
  一时间,嬴湄愁肠百结,直到天色见晚,才愁眉不展的转回家去。
  
  接下来的几天,断断续续有消息传来。一些人说,自嬴将军出山后,秦军便节节败退,魏国复原,那是指日可待;又有人说,前线吃紧,嬴将军已是技拙力穷,魏国等着亡国而已……众说纷纭,究竟谁也没有上过战场,故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一日,嬴湄按惯例跑到村口,却见那处早已聚满了人。那些人都不是本村面孔,他们拖家携口,容色憔悴。她心下纳罕,便上前打探。
  
  一个老者哀叹道:“姑娘,我们也是没法子。战火都烧到家门口,若不想做秦国的刀下之鬼,只有逃命了。”
  
  “不是有嬴恬将军在么?”
  
  “在又如何?秦军是二十万,嬴将军麾下才三万。已经硬碰硬的打过一仗,秦军、魏军各自阵亡万余人。但秦军人多马壮,我军却没有援兵,除了垂死挣扎,还能怎样?”
  
  嬴湄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她犹不相信,道:“老爹,军情紧急,概不外泄,你们如何知道得这般清楚?”
  
  “姑娘,那一仗就是在我们村外五里处的山隘下打的,我们都曾经被嬴将军征调协助。打完仗后,嬴将军说我们只是普通百姓,不该再卷进去,所以叫我们收拾家当,离开村庄。唉,只怕要不了多久,秦军便要杀到这里来了。姑娘,你还是赶紧回去招呼家人,逃命去吧。”
  
  说罢,老者站起身,对同伴道:“乡亲们,咱们已经休息了半个时辰,再不上路,只怕秦军就要追来了。”
  
  逃难的百姓面露惧色,忙相互扶持,颤颤微微的走了。那些随同嬴湄一块来打听消息的村民顿时心慌意乱,急忙奔回家中收拾细软。一时间,小小的村内喧嚣吵闹,弄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很快,凡能拉车驮东西的牛马全都被赶了出来,一片哭号中,村民匆匆逃离家园。
  
  那时,嬴湄的母亲姽婳夫人正坐在后院的廊下,为女儿缝纫新衣,忽见一青衣少年闯进来。她大惊,正欲喝问,那青衣少年已跪在地上,道:“娘,女儿不孝,望娘勿怪。”
  
  姽婳夫人怔了怔,放下绣品,将女儿搀起,道:“湄儿,你这是在做什么?”
  
  嬴湄瞧着母亲弱不胜衣的模样,心下叹息。她不想惊吓她,偏又不得不说实话:“娘,现下秦军逼近,爹手头兵少,恐怕支持不了多久,秦军就会杀到村里。故女儿自作主张,已经吩咐周三叔去预备车马,好送娘到京城躲避。三娘和绯烟在内房收拾细软,娘你也赶紧去打点一下,好即刻上路。”
  
  姽婳夫人慌了,扯着女儿,哆唆成一团。原来,姽婳夫人在嫁与嬴恬之前,本是青楼歌伎,因貌若天仙,鸨母一直将她当作奇货囤积,每日里只学琴唱歌,根本不用搭理旁事。待到能接客时,除了舞榭歌台,达官贵人,姽婳夫人所见世面少得可怜。后来她被嬴恬搭救,嬴恬怜她误入风尘,又敬她洁身自好,遂娶为妻子。他深知娇妻不会料理家计,又兼身子柔弱,便百般呵护,看作珍宝一般。到女儿出生后,嬴恬沙场搏杀,忙得顾不上家,所幸女儿小小年纪便聪明伶俐,能决事务,故家里种种事务,渐渐移到嬴湄身上。
  
  现下,嬴湄见母亲害怕,便轻拍其手,宽慰道:“娘,你不要惊慌,湄儿已经作好打算。进京后,你不用住店,我已用爹的名义修书一封,你且去投靠大行令赵顺大人。他与爹交情深厚,必定会好生款待你。再有便是家里的百名壮丁,我已抽出八十名护送村民离开,剩下二十名,以及三娘和绯烟,全随你上京城。”
  
  “湄儿,你呢?你要撇下娘去哪里?”
  
  “娘,爹在前线吃紧,湄儿要去助爹爹一臂之力。”
  
  “湄儿,你爹的情形固然凶险,但他毕竟是出生入死的武将,再凶险的恶仗都经历过……想来,想来……他总能平安归来。倒是你一介女儿,才十四岁,那战场上的刀剑皆不长眼,万一……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娘可活不成了……”
  
  眼见母亲泪如雨下,嬴湄心头不禁一般凄苦。她伸出双臂,环住母亲,低低道:“娘,知女莫如母。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最清楚,万勿担忧。这一别,你定要照料好自己,免得我和爹爹牵肠挂肚,寝食难安。”
  
  瞧着女儿绝然的面孔,姽婳夫人情知无法扭转,又想到女儿素来极有分寸,强过许多成人,故在劝解下,终究点首同意,上了车马。
  
  收拾好东西的绯烟也红着眼睛出来。她看着嬴湄,埋怨道:“姑娘,从来都是你在哪儿,我就跟到哪儿。为什么这一次你不要我,独要管大哥?”
  
  嬴湄选择马夫管强,是因为他本就是搏杀战场的士兵,比起娇弱的绯烟,至少在路上不用自己分心照料。然这样的话,嬴湄不会照直说来,只揽住绯烟,哄道:“好妹妹,三娘已老,诸多事情恐怕照管不到。你心细,我将娘托付给你,你替我好好照顾她,也照顾好三娘和自己。听话,要不了几日,我定和爹爹到京城来与你们相会。”
  
  绯烟哽咽难语,犟着不肯上车。嬴湄正在为难,幸好周三娘出来,到底她知形势危急,不宜拖延,便将绯烟拽上马车。随后,三娘含泪叮嘱嬴湄小心珍重,这才催促众人上路。嬴湄则和管强将一行人送到村口,依依作别。
  
  那时,春光明媚,马车缓缓而行。绯烟和姽婳夫人心下悲伤,只怕一别成永诀,便撩起帘子,探首回望。但见嬴湄骑在骏马上,阳光拂照,雪肌如玉,真真如丰神俊雅的少年郎般英姿飒爽。
  
  瞧着母亲等人已远在山背,嬴湄拨转马头,对管强道:“管大哥,咱们走。”
  
  管强答应一声,二人快马加鞭,朝着相反的方向急驰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每一次留言就是一份鼓励,有了鼓励就有动力。谢谢水水、打更、燕子和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