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刹那芳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每次当她打扫卫生的时候,都会更加小心地擦着这个相框,也会在这张合影上多凝视片刻。

    才五岁的菲菲也会帮着妈妈做家务,她拿着一块清洗过的干净抹布来换芳华手中的脏抹布。

    芳华接过干净抹布,又擦拭了一遍这个相框,然后将它端端正正地放在架子上。

    菲菲爬上旁边的椅子,然后趴在芳华的肩头,看着那相片问道:“妈妈,这叔叔叫什么啊?我怎么从来没见过这个叔叔啊?”

    “哦,你就叫他江叔叔好了。”

    “妈妈,江叔叔好厉害啊,你还挂着红牌的时候,他就是中校了。那他现在是不是将军了?”

    菲菲经常在医院院子里看到来来往往的解放军叔叔,自然对军衔不陌生。

    “不,他不是将军。不过,他做的贡献不亚于将军。”

    “妈妈,你是不是和江叔叔是好朋友?“

    “是啊,很好的朋友。他教会妈妈很多东西。”

    “江叔叔是教官吗?”

    “呃,不是,江叔叔只是以他的行动告诉妈妈,该如何去生活。”

    “该如何生活?”菲菲重复着芳华的话,像是在发问。

    “就是要始终相信生活中存在着美好的东西,并且坚定不移地去维护它们。”

    这对菲菲来说有点深奥了,她不管了,直接问自己感兴趣的话:“妈妈,江叔叔,他怎么不来我们家玩啊?”

    芳华转身抱起女儿:“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这里照片上的人我都见过啦太爷爷,大姑奶奶,小姑奶奶,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和林林哥,干爸干妈,海叔白姨和阿飞哥,张叔李姨和小张哥,……”

    菲菲指点着照片上的人,一个不拉、长幼有序地念叨着:“还有纪爷爷、邓爷爷、高伯伯,袁叔叔,德叔叔,……。可是,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江叔叔啊?他到哪儿去了?”

    芳华把菲菲放在地上,拉着她去卫生间里洗手。

    “江叔叔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不能来看妈妈和菲菲一家人了。”

    “那我们去看他好不好?”

    芳华笑了笑,说道:“好啊不过,要等妈妈老了,做不了手术了,没事可干了,才能去看江叔叔。否则啊,他会把妈妈赶回来的。”

    “噢——,要等那么久啊。”

    “怎么?你很想去看江叔叔吗?”

    “是啊,我喜欢江叔叔。”

    “为什么?你又没见过他?”

    “因为江叔叔长得好看啊”

    好吧,芳华知道自己这个女儿可是很会以貌取人的。

    在见过的叔叔阿姨中,她就最喜欢远在成都、只相处过不到一年多的干妈曼丽,平时总是念叨着我干妈怎样怎样的。这让近在咫尺,常接她去家里玩,疼她超过了自己亲儿子的海阔白芸两口子都很嫉妒。

    芳华俯下身来,逗着女儿:“是吗?他有多好看?有爸爸好看吗?”

    菲菲皱起眉头,咬着嘴唇,思想斗争了一会儿,才仰头说道:“没爸爸好看。”

    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是底气不足。

    芳华心里暗笑,一边给她擦手,一边说:“真的么?别人可都说了,江叔叔比爸爸好看呢”

    这下,小姑娘的声音大起来了:“不要,爸爸才是最好看的”

    芳华看着她一副捍卫真理的表情,心里都快笑死了。

    “嗯,好好好,爸爸最好看算你有良心,不枉你爸那么疼你。”

    “对哦,妈妈,快点啦,快点去机场接爸爸啊”

    “嗯,知道了。还有两个多小时呢,来得及”

    “妈妈,姨婆去看小晨叔叔了,那中午菲菲是不是可以吃到爸爸炒的菜啦?”

    “可以啊,只要你爸爸坐长途飞机不累的话。”

    “噢——,那还是等爸爸休息好了,再做菜给菲菲吃吧。”

    这么乖巧的菲菲,难怪所有的人都会疼她。

    芳华抱起菲菲,仔细看了看她的小脸。

    这小妞果然是越长越漂亮,也越长越像她爸爸了,特别是一双乌溜溜的会说话的大眼睛,更是像极了嘉辉。只是她的脸形和嘴唇还有些自己的影子,而且眉毛和鼻子又要比爸爸的线条更柔和一些。

    菲菲是个综合了父母优点的漂亮宝贝儿。

    芳华笑着对乖女儿说:“怎么?妈妈做得不好吃吗?非要吃爸爸炒的菜?”

    菲菲搂住芳华的脖子说:“好吃,妈妈做的菜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了。爸爸做的比妈妈做的还要好吃。”

    芳华笑得肩头发抖:真会说话啊,谁都不得罪

    她拍了拍女儿的小屁股:“好啦,小马屁精走,出发,接爸爸去”

    芳华开着车带上女儿,来到首都机场,在乘客大厅出口处,等待从美国飞来的航班的到港。

    五年前,非典结束后没多久,嘉辉那几篇关于肿瘤干细胞的论文一发表,很快引起了国际肿瘤研究界的轰动。

    在阿列克斯教授的推荐下,他得到了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邀请,参与一项多学科协作的癌症研究计划。

    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癌症中心,有着雄厚的临床科研实力。而嘉辉参与的项目也是得到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长期资助的研究项目。

    这里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充足的研究经费,都是嘉辉暂时在国内无法得到的。所以,芳华立刻让嘉辉接受邀请,出国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嘉辉还有些犹豫不舍的时候,芳华说:“如果你是个庸才,我自然也会踏踏实实地守着你过日子。可是,你有那么聪明的头脑,还有善于创新的科研能力,以及不随波逐流的科研思维,我可不能看着你在国内就这么被埋没了。你去吧,好好做出一番成绩,等国内的科研环境好点了,或者等你的名气大到不会受人压制的时候,再回来”

    就这样,为了实现两人共同的医学梦想,嘉辉再一次远渡重洋,暂时离开了他的娇妻爱女。

    其实,对芳华来说,这五年倒并不比嘉辉留学的那些年更难熬。因为现在,嘉辉有条件隔个三五月就回国探亲一次。

    而且两年前,在芳华完成了在职博士学位的学习后,总医院也批准了她去安德森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的请求。

    芳华在休斯顿和嘉辉团聚了一年。这一年同出同进固然是很幸福,但更重要的是,安德森中心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神经外科的临床和研究机构。芳华在这里进行了胶质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研究。此外,她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们的学习交流中,临床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一年前,她如期回国,还没来得及回四川的父母那里看望女儿,又接到院党委的命令,去川藏交界的一个贫困县参加医疗援建工作。

    她只得在路过成都的时候,匆匆去公公婆婆家看了一眼女儿。平时只是通过视频和爸妈聊天的菲菲,见到妈妈后高兴得不得了。但是等过了几个小时,当菲菲知道芳华又要走的时候,哭得是声嘶力竭,让跑出门外的芳华也哭得泪如雨下。

    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芳华只能狠狠心,对不起女儿了。

    她跟着医疗队来到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藏区。这里的条件自然是艰苦的,吃住都比北京差远了,让芳华很是不习惯。在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一半的条件下,每天还要进行繁重的工作。

    但芳华在这个没有网络,通讯不便的地方一呆就是半年。她手把手地教会当地医生做简单的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手术,从开始的自己做、学生参观,到学生做、自己帮忙,一直到自己不上台而学生也能自己独立完成手术。

    当她完成任务离开的时候,当地政府和医院送给她神经外科“荣誉主任”的聘书。

    不过,当她接了女儿回到北京后,总医院也根据她这些年的优异表现,很快批准她晋升了副主任医师。

    才不能近仙者,不可为医。

    这些年来,芳华凭借自己千锤百炼得来的精妙医术,在国内外神经外科界都得到了老前辈们的肯定。

    她用神经内窥镜辅助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的录像,被当做教学录像在诺道夫公司开办在世界各地的培训班上反复播放,自然她的大名已经被很多同行所熟知。

    她在颅底外科手术入路的多次创新,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在两年前的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上,经德国的神经外科学界名宿S教授提议,代表们讨论后一致通过一项议案:将芳华设计的一种手术新路径,命名为“林氏入径”。这是亚洲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神经外科医师。

    她在读博士的三年里,和何超合作开发成功了国产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此外海阔主持开发的国产脑起搏器也研制成功,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这些项目,会大大降低国内病人手术的成本。

    而芳华还将和海阔的公司继续合作,开发神经外科医师的模拟手术训练系统。这个项目一旦开发成功,将会大大缩短神经外科青年医师的成才速度,为国内培养更多更好的神经外科大夫。

    这个课题也得到了以王院士为首的国内老专家们的鼎力支持,他们相信凭着这个项目,以及庞大的病例资源,中国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神经外科的中心。

    04年,诺道夫公司赞助设立了一个以王院士的名字命名的“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该奖旨在表彰对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神经外科医师。它每年评选一次,奖项包括终身成就奖一名(60岁以上)、学术成就奖两名(45~60岁)、青年医师奖五名(45岁以下)。

    该奖一创立,就被视为了中国神经外科领域最高级别的个人荣誉奖,是国内上万名神经外科医师奋斗的目标。

    芳华凭着这些年做出的成绩,毫无争议地被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授予了07年度“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