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社会改革,不适宜这个时候跟清廷反目,否则张山长说一定把这几个所谓钦差大臣都枪毙了!

    让我下跪,还是向那些尸位素餐的满清贵族下跪!让我自称奴才?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不!不管太阳从哪边出来都不可能!

    在后世,张山长除了自尊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尊严是他最后的财富,也是最后的坚守!

    记得历史上,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山先生回到中国,一位记者问:“先生这次回国带回多少钱?”

    中山先生回答:“我没有带回一个大钱,只带回了革命的精神!”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问张山长,“你从二十一世纪带来了什么东西?”

    张山长一定会说:“我带了很多的东西,但是我最值得骄傲的是,我带来了一身的叛逆,带来了一个中国人取最起码的尊严,带来了一个中国人的傲骨!”

    所以,让张山长做满清的奴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提都不能提,谁提他恨谁!

    到了1911年的5月30日,参加广州起义的喻培伦,林觉民,陈更新等十多位本来要上烈士名单的革命党人在日照码头登岸!

    张山长在济南城,特意打电报让沂水守备旅长林武代他去码头迎接他们,并指示让《山东日报》派出多名记者,对这些革命党人进行采访!

    张山长交代林武要给这些革命党人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把他们当作英雄一样看待!

    张高调宣扬此事,除了对于这些革命先辈发自心底里的敬佩之外,还有就是借机向满清开火了!

    山东农村的社会改革、军队的整编和训练已经基本完成,是时候向清满吹响进攻的号角了!

    从沂水到日照的四车道水泥公路已经修通过,林武特地调了五辆大卡车,一直开到日照码头!

    和革命党人一起的还有林黑子的两个小队的特种部队,在他们的一路护送之下,才顺利地到达山东!

    日照码头里挤满了群众,其中大横标幅写着:热烈欢迎革命英雄归来!

    喻培伦一下轮船,看到这么隆重的场面,不禁感慨万千!就像到了家一样,对于山东立刻有了一种归属感!

    林武彻底执行了张山长的吩咐,给足了这些革命先辈面子,他代张山长向他们倾诉了滔滔不绝的仰慕之情之后,就当场安排了《山东日报》的记者们对他们一一做了采访!

    第二天,在《山东日报》头版头条这样写道: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国际歌》在广州城上空飘扬!

    接着用整篇整幅详细介绍了广州起义的整个过程,还附有十八位勇士的采访记录,在报纸的右上角醒目位置,还刊登了《国际歌》的词曲!

    一时间,《国际歌》开始在山东大地上唱响!

    随着当天报纸一同发行的还有一本书名叫做《我的奋斗》的书!

    这是张山长在第一届学习班上的讲稿,经过整理而编成的书,这本书现在已经成山东的内部学习的教材,只是这一次,正式地发布天下!

    《我的奋斗》分为三部分,二十多万字。第一部分是“我可受的祖国”:第二部分为“革命”;第三部分是”三民主义中国”

    《我的奋斗》系统地阐述了张山长的“理想”,“创建平等自由的三民主义中国”。

    全书充满了中华民族无限的热爱和对满清封建贵族无比仇恨。他号召全体中国人紧密地团结起来,推翻满清统治,为建立自由平等的三民主义中国而努力奋斗!

    《我的奋斗》并非空洞无物的口号,而是非常系统和科学的理论,它跟某个同样是大炮级的人物的口号是大不同的!

    所以,《我的奋斗》一书的出版,给张山长瞬间长了很大的名声,各地革命斗士纷纷来投!

    北京城里,摄政王载沣把《山东日报》和《我的奋斗》狠狠地往桌子上一拍,咆哮道:“良弼呢!让他快来见我!“

    清末,满族有两个自诩知兵的人物,一个是前陆军部尚书铁良,铁良五向潜心研究陆军,被时人视为满族中杰出的军事人才,是满族将领中足以与袁世凯分庭抗礼之人物,可惜摄政王载沣中了袁世凯的反间计,于1910年二月免去铁良陆军部尚书之职,后来就打发他去镇守南京去了。

    另外一个就是良弼,良弼是满洲镶黄旗人,爱新觉罗的子孙。曾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回国后,入练兵处,旋充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升司长。禁卫军成立,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以知兵自诩,他参与清廷改年制,练新军,立军学,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

    良弼自诩知兵,其实却是一个蠢货,要不也不会因为一点小小意见不合,就把铁良整倒,中了袁世凯的反间计了!

    良弼是个满清顽固分子,用后世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利益阶层!而且是最高层的那一种。听到摄政王载沣的传唤急忙过来参见!但是对于出兵攻打山东,他却没有头绪!

    皆因德国人,在通往山东的必经之路上布置了“重兵“!

    一千人并不是很多,一般来说不算重兵,但是那是德国洋人的军队,对于清廷来说那就是重得不能再重的“重兵”了!

    

第一卷 大炮军阀 第77章 北上

    出兵是要的,山东的张山长这样明目张胆地宣扬革命,口口声声要以暴力推翻满清的统治,这跟扯旗造反没有什么两样,虽然这家伙还没有明目张胆地公布天下造满清朝廷的反。但也不是摄政王载沣所能容忍的!

    尽管现在大清国内外因为朝廷的“皇族内阁”引起一片谴责!尽管因为朝廷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从而激起全国怒潮。

    这些在摄政王载沣看来都不重要,都可以忽视,但山东张山长这样藐视朝廷,藐视满族,是可忍,孰不可忍,应该马上被镇压!

    摄政王载沣和良弼对于镇压山东张山长的意向达成了一致,接下来就商量着怎样进兵了。

    德国人的军队驻扎在德州一带,正好卡在了津浦铁路通往山东的道路!

    第四镇驻扎在天津外围的马厂一带,正处在津浦铁路线上,如果黄河大桥修好的话!沿着津浦铁路可直达山东济南城下!

    第四镇要进攻山东,最好走德州,当然也可以从旁边绕过去,因为出了济南城向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北洋第四镇并不算是什么机械化的部队,没有重炮,顶多也是靠驴马车运输一下军资!士兵们都是靠走路的,对于道路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而现在直隶地区的雨季还没有到来,因此绕过德州还是可行的!

    可这样一来,后勤补给就困难了许多,而且放任一千名跟张山长友好的德**队在自己的后勤线周围也不是办法,谁都知道,张山长跟德国人好的同穿一条裤子!说不定德国人在紧要的时候会给第四镇来这么一下子,到时就难看了,摄政王载沣和良弼都不想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第三镇驻扎在保定,正好在京汉铁路边上,从保定上火车,经京汉铁路南下到邯郸下车,再经成安、大名,从冠县进入山东,再以聊城为基地,从左侧进攻济南,与第四镇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但是这条路线也有一个缺点,就是邯郸离袁世凯休养的安阳太近,摄政王载沣和良弼都有点担心,担心第三镇的官兵到邯郸下了火车之后,都跑到袁世凯的家里串门去了!

    也亏了良弼自诩知兵,遇到这些问题,他也毫无头绪!

    最后商量了一整天,最终还是想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法:

    第四镇先开到德州附近,由庆亲王奕劻代表清廷出面跟德国人交涉借道!

    在自己的国土上行走,还要向外国人借道,这也够窝囊的了,也只有清廷才做得出来,而且还觉得理所当然,做得面无羞色!

    除此之外,还要向德国人和英国人商谈借用津浦铁路运兵的事宜,因为修路的时候有约定,朝廷如果将铁路用于军事用途,须经铁路修建方,英国和德国的资本家同意!

    不过这点不重要,不坐火车,就坐马车,就是走路也是可以走过去的,当然有火车坐最好!

    另外第三镇也是坐火车,但是不在邯郸而是在改在邢台下车,邢台离安阳远多了,不用太过担心第三镇官兵都跑到袁世凯家里去!

    接着由邢台,沿南和向南走,经临清县进入山东地界直达济南城下!

    商定好进军路线之后,摄政王载沣任命良弼为左路军统帅,率领禁卫军一部和陆军第三镇由左路进攻济南,而右路军由载涛统领,兵发德州!

    但是德国商人并没有给摄政王面子,不仅不同意借用津浦铁路,就是沿着津浦路步行也不允许,因为沿津浦路旁边三十公里的范围之内也都是德国人的地盘!

    摄政王无奈,最后只得更改计划,陆军第四镇由沧州出发,经盐山再入乐陵进入山东,绕过德州,再由平德、临邑攻击济南!

    这样,原先预计的两面夹击就变成了双鬼拍门!不过,不管是两面夹击或者双鬼拍门,摄政王载沣和良弼都充满了信心,认为自己必胜,就算不胜,损失的也是袁世凯的心腹军队,朝廷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失!

    良弼以为,穿着黄马袿,带着圣旨来到第三镇之后,第三镇的官兵就会乖乖地听从调遣!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第三镇只听从袁世凯的命令,对良弼根本就是阳奉阴违。

    第三镇、第四镇的将领们首先就反对这样的进兵方案,不仅将领们反对,士兵们也不想去受这个苦,好好的有车不坐,却要爬山涉水,当官的脑袋都被驴踢了不成?

    1911年6月10日,济南北郊的一个小车站,黑幕刚刚笼罩大地,一辆长长的火车驶进入了这个荒凉的小站!

    小站里的几十个大灯忽然亮了起来,把小站照得亮如白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