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江相比,黄河上游的梯级水电站因为建设难度相对较小、立项也最早而首先被批准开始了建设(刘家峡水电站1940年就开始建设了,进入1941年后,龙羊峡、八盘峡、青铜峡三座水利枢纽也先后开始了建设,总规模之大,在世界历史上堪称前所未有。),这样的大工程自然同样需要大量的钢铁。而钢铁一方面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基础工业产品,另一方面工业建设本身也需要大量的钢铁,在国内新建的钢铁厂完全形成产能之前,除了进口也实在是没有别的方法了。
为此中国政府甚至向日本大量出口铁矿石。并同意朝鲜也向日本出口。以便利用日本的钢铁产能为国内建设服务,仅仅1941年这一年间中国便从日本进口了500多万吨粗钢和钢材(没用掉的部分是留作战略储备),话说日本的粗钢年产量能够突破1500万吨大关,与来自中国的大笔订单有着直接的关系。不过日本政府也知道这种好事持续不了多久。要不然也不必冒险偷袭珍珠港了。
正因为可以通过进口救急。而且现在手上也有硬通货和能够卖得出去的商品,中国现在基建的力度远比历史上的建国初期大得多,被认为是重中之重的兰新铁路于1941年的10月初全线贯通。而洛阳…西安、乌鲁木齐…博乐的铁路则竣工得更早,第二欧亚大陆桥也因此提前建成。除此之外,中国境内还有宝成线、成昆线、成渝线、焦枝线(焦作经洛阳到湖北省枝城)和太洛线(太原—洛阳)五条铁路干线同时在建,而在河南境内,还有多条短程铁路陆续建成,正朝着“县县通铁路”的目标大步迈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阎锡山留下的烂摊子——窄轨的同蒲线等山西铁路也先后开始了改造,而且本着一劳永逸的想法,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并不满足于只是将窄轨改为标准轨距,而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将这些老铁路改造成为一条条电气化的双线电气化铁路。不过尽管如此,山西铁路当中最先开始改造的同蒲线也成不了中国第一条这样的现代化铁路,太原—洛阳的这条线路虽然是新建的铁路,但因为更受中央重视,完工得还要稍早一点。。。。。。
随着这些铁路的修建,原本仅有三座大桥的黄河干道上如雨后春笋一样立起了多座钢铁桥梁,包括尚在建设中的那些以及公路大桥,总数不下10座。而长江虽然水量和宽度都比黄河大得多,但武汉长江大桥与南京长江大桥如今也都已经开始了建设。。。。。。
比起铁路,公路的建设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是在“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激励下,地方政府与广大群众纷纷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了公路的建设中去,成果甚至比铁路的建设还大。与之有些相似的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如果统计一下总的土石方工程量,却要远远比黄河上那几座在建的大坝恐怖得多,胡卫东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不禁再次心生感叹,在基础薄弱的现在,计划经济确实有着无以伦比的优越性,这些人工投入极多、回报却相对较慢的工程如果按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做,别说是现在的中国政府了,就算是21世纪已经是世界头号工业国的中国,政府也根本负担不起。。。。。。
此外。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能源问题同样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优势资源煤炭的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六位(注1),有力地保障了1941年总发电量600亿度的目标顺利达成,而蜂窝煤在全国大中城市的推广也大大节约了能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污染(相对于拿煤球甚至原煤作为燃料来说)。。。。。。
注1:1941年中国的煤炭总产量大约1亿吨出头,位居美苏英德日之后。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当时英国即使只算本土的煤炭产量,也紧随美国之后排在世界第二(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可不仅仅是因为英国殖民地最多,英国拥有当时世界顶级的煤铁联合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德国的鲁尔区闻名世界,在煤炭产量方面也同样不逊于苏联,即使是资源匮乏的日本,历史上1941年煤炭的产量也接近6000万吨,其中大部分都是本土的产量,在这个时空涸泽而渔式地拼命开采下,年产量超过1亿吨而略高于此时的中国,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说起来煤炭这种资源还真是到处都有,难怪远不如石油值钱。。。。。。(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六章 石油化工
而中国1941年的石油产量虽然还只有400万吨、需要从苏联大量进口,但胜利、大港和长庆这三个油田也都开始了建设,而东北的大庆与辽河油田虽然均已勘测出来,但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赤色党中央决定暂不开发,反正只要那三个新油田能够开发出来,几个老油田再努力挖掘一下潜力,中国的石油工业一样可以实现“一五”计划制定的目标,将石油年产量提高到1500万吨以上。。。。。。
之所以如此急迫地增加石油产量,主要是中央考虑到苏德战争迟早都会爆发,而日本与美国也必然会打起来(注1),海上的航路必然会受到巨大影响,如果国内的石油产量不足以保证最基本的需要,一定会出大问题的。
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急遽增加,除了铁路上蒸汽机车迅速被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只在新建和改造完成的电气化铁路上才有)取代之外,石化工业的飞速发展与中国汽车、拖拉机的保有量大幅增加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由于获得了中南半岛丰富的天然橡胶资源,合成橡胶的需求大减,仅有耐油的丁腈橡胶等用途特殊的特种橡胶受到了重视,但仅仅是合成纤维与塑料这两大工业部门的需要,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虽然后世更加推崇全棉、全毛、真丝等纯天然材料的织物,但以中国目前超过6亿的庞大人口数量和远比后世低下的棉花等天然纤维产量。如果光靠这些天然材料的织物,每年的产量还不够全国每人新添两件新衣,而农业(广义)又不像工业那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产量,同时棉花还要与粮食抢地,这一点很是要命。
虽然1941年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已经超过了350公斤,但因为“备战备荒”的需要,大量粮食被存进了仓库【其实是在为旧政府补课】,再加上此时养殖业的饲料转化率奇低(后世常见有人感叹现在的鸡都是催生出来的,没有以前的好吃,却不知道以当年那低下的饲料转化率。中国能有多少人吃得起肉?)。所以这一年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至于鱼肉荤腥,一个星期能吃一次的就算是有钱人家了,因此“以粮为纲”依然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基调。
也正因为这样。中国现在只允许在那些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盐碱地(注2)和特别适合出口商品长绒棉生长的新疆种植棉花。所以产量自然高不到哪儿去。羊毛和丝绸的情况也同样好不了多少。后者还是重要的出口物资,能供国内使用的就更少了。因此,想要改变国内群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窘境,产量易于提升的合成纤维至关重要,其实历史上中国人解决穿衣难题也正是在仪征化纤等大型化纤企业投产之后。而随着以“10万吨乙烯”(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乙烯装置)为代表的一大批石化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化纤工业的大发展指日可待,中国人民穿不暖的时代就要过去了!
从中获益的还有塑料工业,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最重要的塑料品种先后开始了工业化生产,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中福国际在美国搞出来的尼龙,增多的不仅仅是品种,产量更是不断激增。
在太祖“外国有的,我们都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和胡卫东“在新兴工业领域,我们与西方同时起步,甚至我们还要稍早一些,要不惜一切、力争上游,确立和保持优势。”的指示下,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工人干部群策群力,将石化工业建设成了中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即使与美国相比也毫不逊色(注3),不过更加值得称道的,还是中国政府对塑料等石化产品的管理和回收利用。。。。。。
在政府重视(不重视的话就恰恰相反)的前提下,计划经济体制在防治污染这方面相对市场经济体制要方便得多,因为塑料薄膜的生产都控制在国家的手里,所以后世危害巨大的一次性塑料袋等白色污染根本就没有出现的机会(农业生产中的地膜覆盖技术成熟后,超薄的塑料薄膜才开始大量生产,但因为用量较大,农民又普遍节俭,所以回收率并不低。),而那些较厚的塑料袋则因为国营的废品收购站以相对高价回收,缺乏现金(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医疗等基本福利都是免费,基本物价也相对便宜,但工资则定得很低,这样既能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也能大大减轻外国商品对国内企业的冲击【进口商品价格太高,老百姓买不起。】。)的中国百姓很少会蠢到直接丢掉而不是拿到废品收购站去换钱,那些不能自然降解的其他商品也都是如此,这样一来不但大大减少了污染,还节约了很多资源(历史上七八十年代之交,联合国还因此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各国注重环保节约的典范。。。。。。)。
注1:主要是日本欠下的数十亿美元债款无力偿还这个死结,以太祖和胡卫东对日本民族性格的了解,自然知道他们不会甘心老老实实地当裤子还债,而会像德国那样铤而走险,而美国人却只考虑到日本根本无力与自己抗衡,而低估了这个民族骨子里的疯狂,这方面没有过切肤之痛,是很难明白的。。。。。。
注2:棉花耐盐能力超强,所以最近央视报导的那个什么转化盐碱地为良田的科研项目有很大水分,因为棉花本来就能种在盐碱地上(当然也要看程度,不过新围的滩涂很快就可以种植棉花,足以说明棉花耐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