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地师-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私馇榭觥9赜诖蛘痰氖虑椋幌叩墓俦加幸恍┍灸艿闹本酰苣焉仙嚼砺鄹叨取8芈劬芳扑恪6旃馄羰且桓鍪Т蠹遥阎谌说囊饧约跋殖∷鸭降氖萁凶酆希纬闪巳舾商鬃髡椒桨浮�
  “改之兄,你且看,这是我根据几种不同情况计算的结果,根据敌我两军的人数、战场宽度、敌军冲锋速度等,我们需要配以不同的阵法,选择不同的开火距离,还要将实心弹与霰弹加以不同的搭配,在这几种情况下。我军的胜算都能在七成以上。”徐光启拿出一叠写得满满的纸张交给苏昊,请他过目。
  苏昊粗略地翻看了一下这些内容,不禁感慨万千。牛人就是牛人,不管在哪个领域中,一出手都是不同凡响。徐光启没有接触过后世的作战理论,但却仍然能够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火器破敌的精确计算模型。苏昊无法评判这些模型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但他相信,只要把这些结果交给徐光祖、邓奎这些有作战经验的官兵。他们必然能够从中获得启发,但将其应用于实战。
  “好啊,子先,你虽然只是一个文人。但运筹帷幄,比一个将军的作用还大啊,对了,应当说。一个徐光启,可抵十个重装师啊。”苏昊笑呵呵地引用了一个后世的典故。
  “啥叫重装师?”徐光启纳闷道。
  苏昊当然不会去解释这个概念,他接着问道:“你们今天都到阵前去看过了。郝大哥对于这一仗有何感想呢?”
  徐光启道:“郝大哥回来之后,长吁短叹,说这燧发枪虽好,可仍不够完美,他想发明一种新的燧发枪,最好能够连续发射十次、二十次,这样就省得一次一次装填,浪费时间了。”
  “呃……郝大哥不会是想把重机枪发明出来吧?”苏昊无语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明朝的确有不少工匠在致力于改进火器。史料记载,1598年,也就是万历26年,明朝火器专家赵士祯曾发明出一种能够连续击发五次的火铳,称为“迅雷铳”。不过,这种迅雷铳与后世的重机枪不是一码事,它是一种多管火器,有些类似于左轮手枪的结构。由于需要同时配置五个枪管,这种火铳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并不适合于实战,因此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
  “重机枪?改之莫非也琢磨过这连续火器的事情?”徐光启敏锐地发现了苏昊嘴里冒出来的新词,在与苏昊交往的过程中,他已经习惯了去捕捉苏昊话里的火花,知道这些火花往往都能够变成逆天的发明。
  苏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对徐光启说道:“小弟的确有过一个想法,只是要实现这个想法,需要的工艺支持太复杂了,所以不敢提出来。子先若有兴趣,小弟倒是可以跟子先说说,权当是一种探讨了。”
  说罢,他让人拿来一张纸,找了根炭条,开始在纸上给徐光启画自动步枪的示意图。苏昊并不是军械专家,甚至谈不上是个军事爱好者,他只能从一个普通理科生的角度,给徐光启讲步枪自动装填的原理,希望对方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利用后座力?”徐光启眼睛闪闪发亮,他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并且在心里形成了一个粗略的构思。
  其实,自动步枪的原理并不复杂,不外乎是利用子弹发射时产生的后座力来实现退壳和装弹,至于各种机窍,高明的工匠自然是能够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以明代的生产工艺,要实现这种自动装填装置的批量生产,尚有难度,但如果仅仅是少量地制造,应当还是能够实现的。
  “我明白了,枪弹击发,产生后座力,再引入下一颗枪弹,再行击发,又有新的后座力,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无穷,那么一支枪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发射了。机窍装弹比人手要快得多,一支燧发枪就能变成十支乃至百支,古人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真的能够实现了。”徐光启兴奋地说道。
  苏昊被徐光启感染了,他问道:“怎么,子先觉得这样的火器我们能够造得出来?”
  “完全可以。”徐光启说道,“只要假以时日,光启定能将这种……重机枪给改之造出来,若有此利器,鞑虏何所惧哉!”
  “你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把它造出来?”苏昊问道。
  徐光启皱了皱眉头,道:“这个倒不好说,需要与郝大哥商量一下才能定。这钢壳的子弹,还有如此多的机窍,都是难事,没有三年五载,恐怕很难定型。”
  “若能造出这样的利器,三年五载算得了什么?”李贽发话了,他对于军事也颇为了解,从苏昊和徐光启的对话中,他能够听出这种武器的厉害之处,并想到其对于军事、甚至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影响。
  苏昊自然更知道自动武器的厉害之处,在历史上,重机枪发明出来之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征服殖民地的战争中就几乎处于不败之地了。有一个著名的战例,就是50名英军凭借四挺马克沁重机枪,挡住了5000名非洲土著的冲锋,毙伤对方3000余人。若是这样的武器出现在明代的战场上,那么明朝还会灭亡吗?
  “此事就交给子先你去办了,不过,事情有眉目之前,先不要张扬。”苏昊吩咐道。
  “光启明白。”徐光启答应道。
  三个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话题,直到时间过了三更,徐光启才意犹未尽地告辞离开了。李贽看着徐光启走远,也站起身来,向苏昊拱拱手道:“时间不早了,老夫也告辞了。”
  “李先生早些歇息吧。”苏昊起身相送。
  李贽走到门口,略停了一下,回过头对苏昊说道:“改之,你今日与子先说的重机枪,真能制成吗?”
  苏昊道:“从原理上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是凭着咱们现有的工艺能不能造出来,我就不敢保证了。”
  李贽道:“此物即便能造出来,还望改之要慎用,我担心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谁知道此物问世,到底是祸是福呢?”
  “这……”苏昊一时有些愣了。
  李贽说完这些,并不解释,只是向苏昊略抱了一下拳,便扬长而去了,留下苏昊一个人站在门口,望着外面的星空,陷入沉思。
  每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对于人类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重机枪这样一种逆天神器,如果出现在明朝,到底会带来什么呢?
  从捍卫国防的角度来说,有了这样一种武器,鞑靼人、倭寇、建州女真,都将不再是大明的威胁,这将有利于大明的国泰民安。但与此同时,这种武器如果被一个暴君所掌握,那么百姓将不再有发言的机会,那么受益的又会是谁呢?反过来,当这种武器流入民间,一支小小的武装就能够挑战大明的百万大军,它又将使大明政权面临着更多的危险。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历史将会偏离它本来的轨道,走向未知。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跑出来的,到底是幸福还是灾难呢?
  改变历史,到底是对是错,谁能够评说呢?
  苏昊对于自己的到来,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未完待续。。)


 341 寻敌攻击

      “你还是打算主动出城寻敌?”
  萧如熏看着苏昊,诧异地问道。头一天大家已经说好固守坚城,怎么睡了一觉起来,苏昊又改主意了呢?
  “没错,小弟以为,趁着啺莸拇缶粗粒颐窍瘸龀羌叩幸徊浚辉蛳牡芯氖浚虼焐说芯氖科晕沂爻怯欣!彼贞凰档馈�
  “可是,这样做的风险,你可想过?”萧如熏道。
  “打仗哪有不冒风险的。”苏昊道,“萧大哥不是曾经说过吗,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小弟只是实践萧大哥的想法而已。”
  萧如熏笑着纠正道:“这句话好像是改之你说的吧?再说,愚兄说的是针对鞑靼人的策略,是在有倚靠的情况下。如今平虏城是一座孤城,若是出师不利,退回来就更难守了。”
  苏昊道:“我在营中与几位将佐商量过了,大家觉得,我军主动出击喸疲钤愀獾那榭鲆膊还俏薰Χ担虬苷痰目赡躼ìng不大。小弟以为,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出城与敌作战的办法,朝廷派来平叛的兵力就可以减少一些,可以节省国家的财力,对国家是有好处的。”
  “这不会是陈郎中的意思吧?”萧如熏问道。
  苏昊道:“陈郎中也有这个意思,他说,若是平虏所不但能够拖住啺荩鼓苤鞫龌鳎魅鯁拜的势力,rì后论起来,萧参将必是此役的头功。”
  “哈哈,这个陈道,未免太小看我萧某人了。”萧如熏大笑起来。陈道这话,明显是在拿好处利诱萧如熏了,不过,这一招对萧如熏还真有些用处。在昨天苏昊等人离开之后,萧如熏也认真地想过出城歼敌的事情,他知道,守城的功劳与主动歼敌的功劳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心里早就有些想法了。现在苏昊主动提出来要出城歼敌,其实正合了萧如熏的心思。
  “说实话,萧某这几rì也是憋得难受,我这平虏城中加上改之的一营人马,人数与喸葡喾拢粗荒芄刈懦敲疟苷剑饪刹皇窍裟车南肮摺H羰歉闹页龀侨パ暗凶髡剑窃勖切值芫土忠黄鸶桑愠�400火枪手,我出400骑兵,好好地干他一票。”萧如熏意气风发地说道。
  “原来萧大哥是在试探我。”苏昊笑了起来,“那就一起干吧。”
  自从喸坡时捶钢缶鸵恢苯舯兆诺钠铰渤敲牛鋈淮蚩耍映敲胖凶叱隼匆槐肫锉肀成系钠锸置强罪粒咳耸掷镂兆乓恢Сっ成匣贡匙磐涔T谒堑暮竺妫瞧胝囊欢踊鹎故郑鞘掷锒俗懦こさ撵莘⑶梗溆幸桓鲎白拥牡遥成显蚋鞅匙乓话压硗返叮馐亲急冈诨鹎刮薹ㄗ璧械那榭鱿掠氲腥私腥獠玫摹�
  率领骑兵队伍的是平虏所的一名千总,名叫张兰芳,火枪队的首领则是勘舆营的火器把总熊民仰。二人骑在马上,并辔而行,带着自己的队伍向着叛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