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回忆-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部门:(一)红军干部班;(二)由国民党区来的抗日青年训练班;(三)专业训练班,如汽车、通讯、工程、 

卫生等等。一九三七年一月中旬,该校红军干部班的学生,大约超过八百人,由红四方面军来的干部,为八 

百人中的过半数。  

   ② 张冲是国民党中央委员,懂俄文,为蒋介石与苏俄和中共间拉线者。  

   ③ 这些条件就是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根绝赤祸案决议(全文见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之《东方杂志》 

第三四卷第六号)中所规定的四点。  

   ④ 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四六页。  

                          第二十一篇 抗日战争  

    第一章 洛川会议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中日战争在卢沟桥爆发了。七月十七日,蒋介石氏发表了有名的 
庐山谈话,声明中国局势已到了“最后关头”,提出了关于保全华北领土主权的四点最后立场 
①。七月二十八日,八月一日,日军先后攻占平津,并沿平汉津浦平绥三路,进攻保定、沧 
州、南口等地,八月十三日进攻上海。这些就是八年抗战的最初几件大事。  

    当年七月八日,中共中央就日军进攻卢沟桥事件,通电全国,主张全民族实行抗战,不 
让日军占领寸土尺地。七月十五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事发表宣言,声明与国民党共 
赴国难,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权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等为共同奋斗的总目标;并郑重声 
明下列四点诺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所必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 
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终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 
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国家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受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职责。在这个宣言之后,还明文宣 
称: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 
以便用同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②。这两个文件,象征着中共极力促进国共合 
作,一致抗日的决心。  

    我们在这里不必着重叙述抗日战争的实际经过,却亟愿对当时情况,略加分析,特别是 
中共抗日政策的实际形成及其演变的经过。当年八月二十日左右,中共中央在洛川所举行的 
中央扩大会议,曾因抗日政策,引起严重的争论。毛泽东、张闻天等,或明或暗的一意孤行, 
也使我这个反对派被逼不得不离开延安。在本篇里所要说到的,只是抗日战争开始时的一段 
经过,也许可以对了解中国时局的未来发展,给读者提供一些线索。  

    日本侵略中国的步骤,是太急进了,逼着中国人民不计成败,团结一致,奋起抗日。当 
时许多想象不到的事,都成为可能。例如抗战以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国共实行和解 
等等,都非一般人始料所及。卢沟桥事变后,由于战事的发展,走上统治中国的王座,更是 
人们所预料不到的。  

    当时人们的抗日情绪达到了沸腾点,延安自然也不例外。毛泽东等利用这种兴奋的情绪, 
大声疾呼——在全国范围内,抗日不分党派,只要抗日,便是一家人。在中共和红军内,毛 
泽东同样号召抗日高于一切,并说明现在我们对国民党和蒋介石都讲团结,中共内部更应不 
分彼此,忘记过去的党内斗争,一致团结为抗日而努力。这些号召,不仅激励士气,而且这 
顶抗日的大帽子,可以掩护一切。主要是使野心家,能在这顶大帽子之下,实现自私的勾当。  

    有识之士,对抗日前途当时都不敢过分乐观。他们强调,中国不得不抗日,与其不抵抗 
而亡国,不如起而抵抗,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他们希望中国能够及时得到友邦的援助,不愿 

                                   142/166 

… Page 479…

                               《我的回忆》第三册  

在日本军事压力之下,中途与日本妥协。他们不希望亲日派或对日妥协分子,乘机抬头,并 
相信抗日势力的团结能够压抑投降论者的言论。这些善良的希望往往集中到一点,即是抗日 
无论如何艰巨,最重要的是全国抗日政府的体系,能够始终维持不坠。即使中国受尽折磨, 
只要统一的抗日政府存在,将来总有翻身之一日。  

    这种忧时忧国的论调,在延安也有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慎重提出过。但毛泽东等不予重 
视,中共的要人们,也和普通群众一样,高呼抗日必胜,抗战到底,反对唯武器论,反对抗 
日缺乏信心等等。他们口中所喊的,与他们心中所想的并不一致,这是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 
的。  

    当时国共关系,相当微妙。这两个由敌而友的新伙伴,一面高唱共赴国难,竞相表演好 
的姿态,另一面是同床异梦,互相猜疑。这些勇于内争的角色,在民族大义面前,似都缺乏 
应有的气魄。  

    卢沟桥战争发生之处,毛泽东等很耽心南京不能坚持抗战,因此在为南京政府坚持抗日 
打气。当年八月初,中日战争正在华北大规模进行,于是毛泽东等放心了。他公开表示:“蒋 
介石这股祸水终于撞向日本那边去了。”张闻天也很得意的说:“抗战终于爆发了,蒋介石已 
无力危害我们。”这些话不仅反应出国共间多年的怨仇,而且暴露出对内仍重于对外的想法。  

    七七事变以前,南京政府,大体上没有干预延安的事。抗战爆发后,双发接触频繁,大 
概南京政府也想知道一些延安的内情,陕西省政府委任一个延安县长,径来延安就职,国民 
党陕西省党部,也派人到延安,设立县党部。南京政府曾屡次催促,中共军队从速改编,开 
赴山西前线,并准备派联络参谋到延安来。这些事曾引起毛泽东等的极大反感,认为是渗透 
捣乱行为,不利于中共。毛泽东、张闻天等开始夸大其词的说:“蒋介石对外虽然抗战,但对 
内依然是像以往那样反动。”因此他们断言,国民党抗战不会有好结果,不是在战争中一败涂 
地,便会中途妥协。他们开始扬言,中共所领导的军队,不会受到国民党政府的平等待遇了; 
如果听任国民党将领们的指挥,那么,红军可能被送到前线去充当日军炮火的牺牲品。如果 
中共所领导的军事力量被牺牲了,国民党便会乘势压迫丧失了军事本钱的中共。这些想法, 
就是毛泽东和张闻天等,后来在洛川会议所提出的中共抗日政策的出发点。  

    七七事变后,我这个住在延安城外山上的人,仍然没有参加中共中央的会议,也不愿预 
闻中共中央的事,但常被邀到延安城内去参加时局的讨论。我回想中共这多年来,搞苏维埃 
和土地革命,现在回过头来,国共第二次合作,反对日本侵略,奋斗目标,仍然是民族主义, 
换句话说,就是不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对此我曾感慨万端,深深觉得,中共一向都为 
左倾空谈所误,现在如果还不老老实实做些抗日工作,很有可能成为民族的罪人。  

    从这些思想出发,我曾向毛泽、张闻天等,先后表示过我对抗战的基本看法。我们谈到 
国民党问题的时候,我曾说到国民党能这样坚决抗战,已属难能可贵,而且可能在对内政策 
上有若干改善。谈到国共关系时,我也表示,国共第一次合作,是两党完全混在一块,因此 
吵闹不休,现在国共两党的界限分得很清楚,适宜于互相竞赛,可以避免彼此间的许多冲突。 
说到抗日前途时,我主张中共应采取积极政策,团结抗日势力,促进国民党政府的进步,务 
使日本侵略不易得逞。这些初步性质的谈话,当时还未引起辩论和争执。  

    抗战初期,到处一片热烈气氛,人们都为抗日热情所鼓舞。南京西安等地的使者,上海 
等地的新闻记者,不断的访问延安。其中最重要的,是南京派来的一个军政视察团,由十余 
高级军政官吏所组成,其使命又与国共合作大有关系。我被邀请和毛泽东、朱德、刘伯承一 
同招待这些使者,极尽地主之谊。我们论调一致,强调拥护蒋委员长抗日,表示共赴国难, 
抗战到底的诚意。  

                                   143/166 

… Page 480…

                               《我的回忆》第三册  

    当时毛泽东对国共合作抗日的真意何在,还没有完全表明。延安情况,也还有点五颜六 
色,譬如军人服装就不一致,有国民革命军的,也有原来工农红军的。毛泽东就有两顶军人 
便帽,一顶是新制的国民革命军式的,有外来客人时,他便戴上;一顶是原有的红军帽,有 
红五角星徽,参加中共内部会议或到“抗大”讲话时,他特别戴起来出台。  

    当时许多人因为军帽不一致,常避免戴帽,毛氏的举措,特别引人注目。也许毛氏要借 
此表示一下他有表里不一的两套。  

    当时毛泽东聚精会神处理红军的改编工作。七月下旬,南京与延安间,往返电商有关这 
件改编工作的实际处理办法。南京方面所注意的是迅速完成改编工作,以便中共军队能开赴 
前线抗日。毛泽东所注重的显然不是迅速开赴前线,而是如何保护他唯一的本钱,使红军不 
致在改编中受到损失,更企图运用这套本钱以备将来夺取天下。我一直没有预闻这些事,毛 
氏也有意瞒着我进行,但从许多事实中可以看得出他的企图。  

    这次改编工作中,毛氏完成了他对红军的控制。这自然是他第一个要达到的目的。驻屯 
在延安附近的红军,主要来自第一、第二、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