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回忆-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立之后而加入了共产国际,它将来与共产国际所派的代表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也还待研究; 
现在根本说不上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等等。他向马林表示,共产国际如果支持我们,我们愿 
意接受,但须由我们按工作实际情形去自由支配。他们之间就因这种争执陷于不愉快的任持 
状态中。 

    在李汉俊看来,中国共产运动应由中国共产党自己负责,共产国际只能站在协助的地位。 
我们站在国际主义的立场,可以接受它的理论指导,并采一致的行动;至于经费方面,只能 
在我们感到不足时才接受补助,我们并不期望靠共产国际的津贴来发展工作,再说共产国际 
派来中国的代表只能是我们的顾问,决不应自居于领导的地位。他说明了这种观点后并向我 
提到,马林碰了他的钉子之后,急盼能早日和陈独秀、李大钊及我见面。他主张我去和马林 
再作晤谈,以期获得谅解。 

    与马林接触较多的张太雷对于马林另有一种看法。张太雷那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 
在该团成立后曾被推为代表去莫斯科参加少共国际的大会,是以代表身份出现于莫斯科的第 
一个中国共产主义者。他的英语说得相当流利,故李汉俊派他做马林的助手。乌林与李汉俊、 
李达会面时,都由他在场任翻译。这位生长在上海附近的漂亮青年,有善于交际的海派作风。 
在他看来,马林的缺点只是不懂中国情形和态度欠佳,但他确是共产国际的重要人物,也是 
值得佩服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张太雷竭力主张我们应与马林改善关系。 

    两夫以后,张太雷陪同我去访看马林。他寄居在爱文义路一个德国人的家里,我们就在 
他的家里开始了第一次的晤谈。马林并没有提起与李汉俊等人相处不快的经过,也没有说到 
工作报告等一类的事情,他的态度显然是有些修正了。我们轻松地谈到一些北方的情形,他 
听后对北方的工人运动甚感兴趣。我们还谈到关于大会的筹备问题,彼此意见也相当融洽。 
从此,我被视为达成了与马林改善关系的任务,也被推为与马林继续接触的代表。 

    马林给我的印象是不平凡的。他这个体格强健的荷兰人,一眼望去有点像个普鲁士军人。 
说起话来往往表现出他那议员型的雄辩家的天才,有时声色俱厉,目光逼人。他坚持自己主 
张的那股崛强劲儿,有时好像要与他的反对者决斗。他是一个老资格的社会主义者,曾在荷 
属东印度工作多年,同情东方被压迫民族,譬如他在上海路遇一个外国人欺侮中国苦力,他 
竟挺身出来与那个外国人大打出手。但他的谈吐往往过份形容亚洲人民的落后,也有时谈到 
东方社会主义者的幼稚可笑,使人觉得他沾染了一些荷兰人在东印度做殖民地主人的习气。 
他是共产国际东方问题的权威并以此自傲,有时还提到他曾和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大会中 
共同制订殖民地问题决议案的事。所有这些表现,使他自居解放的人看来,就觉得他具有社 
会主义的白人优越感。 

    马林的工作与威金斯基在中国的过去活动似乎也不相衔接。他一开始就凭着主观见解为 
所欲为,致与李汉俊格格不入,后来且还掀起了几次大风波,似乎都与他的个人性格有关。 

    六月初,各地参加大会的代表陆续到达上海。刘仁静比我迟到几天,他那时是一位埋头 
于书本的青年,读过许多有关共产国际的文件。他主张这次大会应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 
信念,逢人便滔滔不绝地说教。 

    山东代表王尽美、邓恩铭也到得较早,他们都是刚毕业的中学生,因曾在五四运动中积 
极活动而著名。我这次到上海路过济南,曾在那里耽搁一天。他们约集济南的八个党员,在 
大明湖的游船上和我聚谈了一天。他们视我为他们的先进者和老朋友,向我提出许多问题, 
不厌求详的要我讲解。他们一面静听,一面记录要点,并商谈如何执行的方法。他们来到上 
海以后,仍本着学习的精神贪婪地阅读有关书刊,有时且向到会的代表们清教。 

                                    60/151 

… Page 61…

                                 《我的回忆》第一册  

    武汉的代表是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董必武为人醇朴,蓄着八字式的胡子,活像一 
个老学究,在谈吐中才表现出一些革命家的崛强风格。陈潭秋老是一本正经,教员风味十足。 
包惠僧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闻记者,爱任性谈笑。他们都不多谈理论,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则 
表现得更为起劲。 

    湖南代表是毛泽东与何叔衡。何叔衡是一位读线装书的年长朋友,常常张开大嘴,说话 
表情都很吃力,对马克思主义懂得最少,但显出一股诚实和热情的劲儿。毛泽东也脱不了湖 
南的土气,是一位较活跃的白面书生,穿着一件布长衫。他的常识相当丰富,但对于马克思 
主义的了解并不比王尽美、邓恩铭等高明多少。他在大会前和大会中,都没有提出过具体的 
主张;可是他健谈好辩,在与人闲谈的时候常爱设计陷阱,如果对方不留神而堕入其中,发 
生了自我矛盾的窘迫,他便得意地笑了起来。 

    日本留学生代表是周佛海。他是一位很活跃的青年,那种湖南土气似乎早已消失殆尽, 
看来风流潇洒,倒像是一个老上海。他对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谈得头头是道,对大会的筹备 
工作也是积极参加。 

    大会预定举行的日期逐渐接近,但陈独秀先生仍未赶到。我们函电交驰,催促他和广州 
的代表速来出席。这样等了好几天,作为广州代表的陈公博携着陈先生致各化友的信件终于 
赶到了。陈先生的信中除说明他辞职尚未获准不能抽身出席外,并向大会提出关于组织与政 
策的四点意见①,要求大会在讨论党纲党章时予以注意。 

    陈公博对于陈先生的主张并没有多加说明。他带着他的漂亮妻子住在大东旅社,终日忙 
于料理私事,对于大会的一切似乎不甚关心。在一般代表心目中,认为他像是广州政府的一 
位漂亮的青年政客,而他与我们所谈论的,也多是关于广州政局的实况。 

    六月下旬,预定到会的代表都已到齐,立即便开始了大会的筹备工作。上海代表是李汉 
俊和李达,代表上海九个党员;我和刘仁静代表北京十五个党员,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 
代表武汉的八个党员,毛泽东、何叔衡代表湖南约十个党员;陈公博代表广东约七个党员卜 
王尽美、邓恩铭代表山东的八个党员;周佛海代表日本留学生中的两个党员。合计代表十三 
人,党员五十九人。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则约在三百五十人左右。这就是中国共产主义 
者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夕的全部阵容。 

    我们交换意见的结果,决定七月一日正式举行大会,开会地点借用法租界蒲石路博文女 
校的课堂,多数代表也就寄住在这间学校里。议事日程共有四项:一,党纲与政纲;二,党 
章;三,中心工作与工作方针;四,选举。在大会召开之前,几位主要代表还会商过代表的 
资格问题,结果认为何叔衡既不懂马克思主义,又无工作表现,不应出席大会;并推我将这 
一决定通知毛泽东。他旋即以湖南某项工作紧急为理由,请何叔衡先行返湘处理。因此,后 
来出席大会的代表只有十二人。 

    党纲与政纲是难于拟订的,但我们都觉得非有这一文件不可。我们同意现在不必有一个 
详细的党章,只要有一个简明的党章要点就够用了。我被推举为这两个文件的起草人,汇集 
陈独秀先生和各代表所提出的意见,先行拟出两个草案,再交由李汉俊、刘仁静、周佛海等 
共同审查。 

    我首先草拟了一个党纲政纲草案,题名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宣言》。其要点大致包括共 
产主义者的基本信念、中共的组成、它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共将经由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共 
产主义等等。李汉俊等人虽不完全同意这个草案,但认为可以作为讨论的基础。马林看了这 
个文件(由张太雷译成英文),却提出了较严格的批评,表示这个草案在理论的原则上写得 
不错,主要缺点是没有明确地规定中共在现阶段的政纲。他指出这个文件表示中共将支持民 

                                    61/151 

… Page 62…

                                 《我的回忆》第一册  

主的民族的革命,以期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能在中国迅速建立起来,这是对的;但惜乎没有说 
明如何实现的具体步骤。我当时觉得他的这种批评很有价值,曾请就他所提出的各点拟具一 
些具体的意见,供大会讨论参考。但他并未这样做,也许他那时也没有确定的主张。 

    共产国际第二次大会关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当时还未到达我们手里,只有少数代表从 
马林口中和西欧共产主义出版物中知道一些简略的内容。我们又找不到各国共产党的党纲党 
章等做参考。因此,一般说来,大会的工作多半是由我们自己在摸索进行。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下午三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了。我被推为主席, 
首先宣布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接着通过原拟订的四项议事日程,决定每日分上下午举行 
两次会议,并即开始第一项议程的讨论。我向大会说明关于草拟党纲政纲草案的经过情形, 
指出,负责起草和审查的同志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宣言》的草案可以向大会提出,作 
为讨论的基础。但后来经过详细研讨,认为不够成熟,主要是没有确定一个显明的政纲;不 
如由各代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