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规划大宋-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嗄炅耍膊恢劳娉龅阈禄ㄑ!�
  一说曹操,曹操就到。
  正在门外路过的老鸨听见这番玩笑话,立刻笑着推开门,扭着水桶腰赔笑道:“哎哟!王爷,王大人,这可折煞老身也!你二位都是欢场高手,见多识广,我们这些姐儿们就那么几招,什么花样都让你们见识过了,哪有什么新鲜感啊!非我不卖力玩新花样,实在是王爷挑剔着呢,恐怕老身想得出的新花样,王爷都不屑一顾呢!”
  端王受了捧,摇着折扇笑道:“你这老鸨,嘴巴越发厉害了。说来说去,反倒是本王的不是了!”
  老鸨呵呵笑道:“王爷,这京城的大大小小的青楼,你都逛遍了,没什么花样能吸引你了。依我看,若是想找新鲜感,就得转移阵地,寻找新的突破口!”
  端王和王诜面面相觑,道:“转移阵地,寻找新的突破口?”
  那老鸨扭着腰,点点头,径自斟了一杯酒,喝完润润嗓子,道:“正是!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青楼女子都是风尘中人,轻易就可到手,王爷自然不稀罕。王爷何不去教坊开发几个还未涉世的清纯女子,或许别有一番风味也说不定呢!”
  端王双目一亮,拍手道:“有道理!”
  随即高喊道:“林星!”
  林星忙站起身,恭声道:“王爷有何吩咐?”
  端王潇洒地摇着折扇,像是下达命令般,布置道:“林星,刚才老鸨的话你也听到了,本王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你。从明天起,你负责去查探城中的所有教坊,帮本王寻觅才貌双全的绝色女子,然后报告本王,若是找到极品,本王重重有赏。”
  林星升起一种荒谬的感觉,端王是个什么人啊,小小年纪居然就玩厌了青楼女子,现在居然要将魔爪伸向清纯的教坊女子,看来这京城的女子,只要是美女,就逃不出端王的手掌心了。更荒谬的是,自己居然负责帮端王物色美貌女子,这真是作孽呢!
  想到此处,不由有些打退堂鼓道:“王爷,这下官还得去工部”
  端王大手一挥,道:“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明日本王就和工部尚书说一声,以后你就不要去报到了,挂名在工部,当个虚职,每天你就负责帮本王办事吧。”
  事到如今,林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好无奈地答应。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一旦被自己看中的女子,就会落入端王的怀抱。
  当下说说笑笑,喝完一杯又一杯,各自潇洒,表过不提。
  且说从撷芳楼尽兴而归,三人各自分道扬镳。林星走在大街之上,凉风轻轻一吹,将酒意也吹散不少,他想起端王交代的任务,想到择日不如撞日,反正自己没怎么喝醉,干脆就先在城中走一走看一看,见识一下汴梁城的教坊也好。
  教坊始于唐朝,最初是一个官署名。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使。玄宗开元二年(714),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此后凡祭祀朝会用太常雅乐,岁时宴享则用教坊俗乐。
  到了宋朝,教坊已经不再是官署,而是演变成民间学习音乐的场所,天下不少绝色名妓,就是出身于教坊,不但容貌无双,又能歌善舞,深得达官贵人心爱。
  走不了多久,就来到城中一座颇为有名的教坊,名叫相思坊。是个清雅幽静的去处。林星站在教坊下,听着坊中传出的阵阵悦耳之声,情不自禁地吟道:“骑马依斜桥,满楼红袖招。”
  不知这相思舫,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二章 师师风情
更新时间2011…8…11 23:20:21  字数:2059

 书接上文。
  悠扬的琴音伴着几声丝竹声,奏响出动听的旋律,林星驻足聆听,一时忘记了走路。
  直到音乐结束,林星才回过神来,努力使自己走出方才的天籁之乐营造出的世界中,然后想起此行正事,缓缓步入相思坊中。
  走进教坊,立刻被浓浓的娱乐气氛包围着。在这间雅致的教坊中,摆满了各式乐器,丝竹管弦、琴瑟琵琶、羌笛古筝、不一而齐,除了乐器之外,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彩带飘扬,随风飞舞,显然是供舞者使用的道具。林星走进去的时候,只看见相思坊中分立着六七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均是长得粉嫩水灵,秀气可爱,让人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小姑娘们在一个中年人的教导下,认认真真地学着各种唱腔,高音低音齐声附和,很是悦耳,配合轻快的舞蹈,像是在彩排一样,气氛融洽,朝气蓬勃。
  林星站在坊中,看得出神,一动不动,像雕塑似的站着。
  正在排练的人们十分投入,过了一会才发现林星这个不速之客的存在,那中年人示意小姑娘们继续排练,自己则走过来,基于礼貌问道:“这位兄弟,请问你有什么事么?”
  林星看了看这些小姑娘们,大都只是十三四岁,若实话实说,告诉中年人自己的目的是替端王来寻找“小妾”的话,未免太过荒唐,虽然说古时候十三四岁的女孩就嫁人的很正常,但是自己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很难接受“幼妻”的这种思想,所以,林星不得不斟酌用词,想了一个借口,道:“在下林星,是工部员外郎,虽然官职不大,但是我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音乐和舞蹈。久闻京城教坊众多,我打算从中挑选出一批优秀的苗子,将她们培养成才,然后捧红她们,让她们实现梦想和价值。”
  虽然这番话说得很拗口,很多词语还带着浓重的现代口音,但是大概的意思,那中年人却是听懂了,说白了,林星就是“星探”,前来挖掘人才的,那中年人听完一喜道:“什么!你是来挑选人才的?”
  林星点点头,打算坚持这个借口,绝口不提替端王找美女之事,道:“不错!”
  那中年人惘然置信,欣喜不已,随即又摇了摇头,有些谨慎道:“小兄弟,这京城几十家教坊,比我们大,比我们强的教坊多了去,你为何不去别处寻觅,而要来我们相思坊挑人?”
  林星神色不改,道:“实不相瞒,我是漫无目的地四处乱逛,看见那里有教坊就走进去,很凑巧的是,相思坊是我看见的第一家教坊,这么说你相信么?”
  中年人想不到林星如此坦白,哑然失笑道:“小兄弟真是坦白之人,深合我意。来,里边请,先喝杯茶再说。”
  林星点点头,跟随者中年人朝里屋走去,路过小姑娘们排练区域的时候,不由多看了一眼那些朝气稚嫩的小女孩,那些小女孩也偷偷地打量林星,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
  她们当然更加不会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因为这个年轻人而改变。
  两人上了二楼,坐在角落里,从这个位置,正好可以看到下面排练的全景,两人分主宾坐下,中年人倒了茶,先谦虚道:“小兄弟,我这相思坊太小了些,让兄台见笑了。没办法,京城什么都贵,我又没什么钱,开这么大的一间教坊,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林星不以为然,表示理解道:“先生言重了!能在京城开这么一间教坊,已经很了不起了。”
  中年人自嘲笑道:“也只能这么自我安慰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教坊的出名与否,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培养出的人才。不知兄台以为然否?”
  林星显然非常同意这个观点,道:“先生所言极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教坊也是这样,先生若是能培养出几个像杨贵妃那样能歌善舞的绝世名伶,你想不出名都难了!”
  中年人爽朗大笑道:“小兄弟真会说话,让人听得高兴得不得了!我哪有这个本事啊,也没那个命,我只有一个养女,长得还算俊俏,声乐也还行,将来能否大富大贵,就指望她了。”
  林星正想请问中年人的养女现在哪里,就在此时,只听得牙板三声轻击,随后就是琵琶声响,这操琵琶的必定是高手无疑,以轮指之法,出音柔而不断,尤其是在每一弹之后的勾手,更是当起无数的颤音,绵绵不绝,让人感受到秋日的淡淡闲愁,琵琶里偶尔夹杂着一声击罄,那悠远闲适的点睛之声,更升华了琵琶声营造的意境。正在聆听的林星好像置身于秋日的空旷山野,身前片片黄叶飘落,远处的禅师钟声依稀可闻
  琵琶声中,一人婉转地唱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林星听得如此如醉,穿越到宋朝之后,去过许多娱乐场所,听过不少名曲,但从未听过如此悦耳动听的声音,放入天籁一般,让人去回味无穷。
  许久,琵琶声停下来,那中年人问道:“小兄弟,这是小女唱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你觉得如何?”
  林星也大概猜到那唱歌的女子是中年人的养女,点头赞道:“这声音脆而不利,整只听起来忧而不愁,实已达到夫子论乐时的“哀而不伤”的地步,在下聆听音乐无数,还从未听过如此高超的声乐,佩服,佩服!”
  听到林星赞美自己的养女,那中年人很是高兴,拍拍手道:“女儿,快出来见过林大人!”
  只见一名少女从楼下轻移莲步,缓缓走了上来,冲着林星道了个万福,软语道:“民女李师师,见过林大人!”
  林星骇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失声道:“什么!”
  李师师!
  这个名字太过震撼,以至于林星光想着她的名字,忽略了她惊为天人的绝世容貌。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三章 身世凄惨
更新时间2011…8…16 17:44:01  字数:2422

 书接上文。
  李师师的大名如雷贯耳,林星早就听过。在穿越前,电视上正在播放新版《水浒传》,里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