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清兴六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亡清兴六十年-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太极(1592~1643年),自20岁走上战场,已经近30年,东征西讨,南战北伐,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特别是用“反间计”除掉袁崇焕,显示出其高明的政治谋略与玄机手段。

  洪承畴(1593~1665年),福建南安人,万历进士。他比皇太极小一岁。崇祯十二年即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当西线农民军一时受挫而转入低潮时,明廷便把同农民军作战有功的三边总督洪承畴,调到关外,总督蓟辽军务,兼筹粮饷,以加强关外军事力量。

  明朝末年,主要战场有两个:一个在西北,主要是农民军;一个在东北,主要是后金—清军。崇祯帝在西北战场刚按下葫芦,在东北战场又浮起了瓢。这个时候的东北战场:在北方,皇太极统一黑龙江流域诸部及其活动的广大地域,扩大了兵源、财富和版图,并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沿海,皇太极攻取旅顺等辽南城镇,冲破了明军的海上防线,从海上对京、津、登、莱形成威胁;在东翼,皇太极两次发兵征朝鲜,终使朝鲜臣服,从而切断了明朝的右臂;在西翼,皇太极进兵蒙古,击败察哈尔部,统一了漠南蒙古,并使之成为藩属,从而切断了明朝的左臂;在中原,皇太极连续破塞突入长城,甚至于攻陷济南,取得重大军事胜利;在关外,前面讲过,皇太极毁大凌河城,初步逼降祖大寿。后祖大寿从大凌河城逃到锦州城。原来明对后金—清朝的弧形包围,倒转过来,而变成为后金—清朝对明朝的弧形包围。皇太极的兵锋所向,直指明朝辽西关宁锦防线的前茅——锦州城,将锦州城紧紧包围。





  洪承畴中进士的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恰在这一年黄衣称朕,建立后金。明朝受到关外和中原、八旗军和农民军两种力量的攻击。洪承畴在明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未见重用。崇祯初,陕北农民军蜂起,崇祯皇帝以洪承畴懂得军事,又能带兵,命他为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率军作战,屡屡获胜。崇祯帝加洪承畴为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湖广军务。洪承畴统率政府军大败号称“闯王”的高迎祥,后俘虏高迎祥。高迎祥部属李自成继号“闯王”。“闯王”李自成率军分道入四川,洪承畴带兵屡战屡胜。李自成还走潼关,洪承畴派曹变蛟设伏邀击,李自成大败,仅以18骑败走商洛。这一年是明崇祯十一年即清崇德三年(1638年)。洪承畴能文能武,屡立战功,深受兵部和崇祯帝的赞赏。这时,明朝在辽东的统帅杨镐、袁应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总兵张承胤、杜松、刘綎、满桂、赵率教、王宣、赵梦麟、马林等15员都已死亡,洪承畴成为明朝当时最优秀的军事统帅。

  皇太极“围城打援”,洪承畴“率军救援”。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然而,洪承畴与皇太极的争锋,在松山决战中却是:两雄争锋智者胜。三、松山决战

  洪承畴的三个前任均战败而死:萨尔浒大战杨镐入狱被杀;沈辽大战统帅袁应泰兵败自杀;广宁大战经略熊廷弼传首九边。洪承畴接下解围锦州的任务后就考虑自己怎么办呢?以前我讲过,杨镐为什么失败?总结为一个字就是:分。兵分东西南北四路,分进合击,没合起来;而努尔哈赤则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结果,杨镐大败。这个教训对洪承畴来说太深刻了。所以,洪承畴不敢冒进,他采取了一条措施:合,把13万军队集中起来,抱成一个团,这样皇太极就不能各个击破了。

  洪承畴率军从宁远出发,采取“建立饷道,步步为营,边战边进,解围锦州”的策略。但是,洪承畴军行动迟缓,从受命到出师已经6个月;从宁远到松山约百里,其间拖延又4个月。洪承畴兵到松山之后,设立大营,以图进取。起初,双方军队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明军得胜。洪承畴也很得意,但仍十分谨慎,不敢冒进。

  皇太极的马鞍清军初战失利,军报传到沈阳。皇太极正患病,鼻衄(nǜ)流血。他接到军报后,立即出发,用碗接着鼻血,骑马急进,星夜兼驰,来到前线!皇太极到松山后,没有休息,立即登山,视察形势。他见明军大众集前,后队颇弱。猛然省悟道:“此阵有前权,而无后守,可破也!”(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一八)

  我解释一下,“权”是个军事术语,“有前权,而无后守”就是说把重点集中在前头,而后面的防备薄弱。通俗来说就叫“虎头蛇尾”。这是因为洪承畴要把兵力集中起来逐步往前推进,他考虑后金军队前头打援,就把重点部署在前面。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在指挥这样重大的战役时,中军、前权要强,后守也不能弱,左翼和右翼要并重,前、后、左、右、中都要有部署。洪承畴是接受了杨镐失败的教训,不分兵、前权布置是其优势,但他没有意识到,后守薄弱就是其弱点。人以长取胜,以短取败。三国时,关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结果以骄傲取败;张飞善待士大夫而鞭打士卒,结果被部下所杀。《三国志》评论说“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洪承畴的长处很明显,就是不分兵,前权布置得很好,但是后守是薄弱环节。

  皇太极召集诸王贝勒会议,定下对策:

  第一,包围主力。明军以步兵在松山城北和乳峰山之间设立七个营,以骑兵驻松山东、西、北三面,合步骑兵,号13万,部署严整。于是,皇太极将主力部队部署在松山与杏山间,乌欣河南山至海边,“横截大路,绵亘驻营”。并于锦州至海之间,掘三道大壕,各深八尺、宽丈余,包围松山明军,并切断其松山、杏山之间的联系。

  第二,前锋打援。皇太极之作战布署是:围锦打援——将原重点围困锦州的兵力,转移到重点打击援锦明军。这就由松山、锦州明军对清军的包围,转变为清军对明军的反包围,即将洪承畴率领的13万大军,包围在松山一带,使锦州、松山、宁远,彼此孤立,无法互援。清军由被动转向主动。





  第三,断敌粮道。洪承畴统率13万大军的粮道被清军切断。这引起明军的恐慌。

  第四,退路设伏。派精兵伏于杏山、连山、塔山及沿海诸要路。特别是在明军退往宁远必经之路——高桥,预设伏兵,等待退敌。

  洪承畴率领13万大军,环松山立营,图进解锦州之围,却退无回旋之地——自断与后方杏山、塔山、宁远等城的联络。皇太极观察洪承畴阵势,决定掘长壕,断粮道,使之陷于绝境。

  洪承畴针对皇太极的作战部署,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洪承畴没有采纳马绍愉“乘锐出奇击之”、张斗“防其抄袭我后”的用兵建议。他还说:“我十二年老督师,若书生,何知耶!”(《崇祯实录》卷—四)就是说,我已经做了12年的督师,你们这些书生,懂得什么!

  洪承畴见清军“环松山而营,大惧。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遂合谋退遁”(《清太宗实录》卷五七)。当夜,洪承畴等欲收缩兵力,企图聚兵,突破重围。

  崇德六年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八月二十日,明清两军,列阵大战。接战良久,矢飞炮鸣,杀伤相当,未分胜负。皇太极先派阿济格率军进攻塔山,夺取了明军在笔架山的12堆储粮。其时,明军粮食被抢夺,退路被截断,因为无粮秣,而气挫势穷。洪承畴担心明军步、骑兵被分割,将步骑数万之众,收缩在松山城内。

  二十一日,洪承畴见形势严峻,召开会议,共谋对策。他对八总兵等诸将说:“当各敕厉本部,与之力斗。余身执桴鼓以从事,解围制胜,在此一举矣!”(《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五)但是诸将意见不一。洪承畴又对诸将说:“守亦死,不战亦死,若战或可幸万一,不肖决意孤注,明天望诸君悉力。”(谈迁《国榷》卷九七)明军面临强敌,又缺乏粮食,多主张“回宁远就食”,以图再战。于是,洪承畴放弃解锦州之围的计划,决定分兵两路,半夜突围。

  当夜,明总兵王朴“怯甚”,尚未到约定突围时间,率领部众,已先逃遁,以致明军大乱。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等,马步争驰,自相践踏,弓甲遍野,尸横满地。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退守松山城。冲杀出去的明军,遭到截击,伤亡惨重。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当吴三桂、王朴等沿海边逃跑时,清军迎头截击。数万明军,东有大海,后有追兵,盔甲遍野,溃不成军,“赴海死者,不可胜计”(《清太宗实录》卷五七)。当时正赶上潮水大涨,全军尽没,只有200余人逃脱。后仅白广恩、曹变蛟、王廷臣败入松山,与洪承畴及其万余残卒,共守松山城。

  清崇德年造“神威大将军”火炮

  二十四日,皇太极命设伏于高桥大路。逃入杏山城的吴三桂、王朴等,率残部逃出,向宁远奔遁,遭到清军追击,败奔至高桥。吴三桂、王朴恰中皇太极的预算——清军多铎等伏兵四起,阻截前路,追兵蹑后。吴三桂、王朴和众士卒,手足无措,伏兵合力进击,各路溃窜。吴三桂、王朴,仅以身免,逃回宁远。后王朴下狱被杀。

  松山激战,历时十天,明军大败,清军获胜,明军被杀53783人,损失马匹7444匹、驼66峰、甲胄9346副。另外“赴海死者,以数万计,浮尸水面,如乘潮雁鹜,与波上下”(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卷上)。明军投海死者及丢弃马匹、甲胄数以万计。

  尔后,皇太极大规模进兵松山,必欲破城,擒洪总督。松山城内,缺粮短薪:“米粮有限,主客聚食,三月之后,恐不可支。”明朝兵部认为:松山城内,两万士卒,坚守时间,不能久待——“非饿死,则杀死”。

  松山被围,断绝外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