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今日朕累,诸位都退下吧!”过了许久,崇祯皇帝才幽幽的说道。温体仁等人不敢怠慢,赶紧退了下去,丝毫不敢在西暖阁内停留的。
“温大人,你说皇上还会坚持下去吗?说实在的,若不是对手是征北军,下官还真想赞同此事。”众人出了西暖阁,吴宗达轻轻的问道。
“李信奸诈,下官也是没有把握啊!”温体仁双眼一眯,摸着胡须叹息道。至于真正的想法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下官现在最担心的是皇上会认同杨嗣昌的建议,若是胜了自然是好事,若是失败了,那就是惹了一个魔头了。”王应熊扫了温体仁一眼,虽然不知道温体仁心中所想,但是也知道温体仁此人绝对不会像表面上那样说的大公无私。
“走吧!走吧!反正我等已经说了自己的建议,皇上若是乾纲独断,下官等也是没有办法的。”温体仁笑呵呵的说道。他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在明朝,所谓的圣旨必须要有内阁签发之后,才算数的。皇帝的圣旨不通过内阁,只能是说是中旨,那是算不得数的。只要温体仁等人没有同意,就算是崇祯皇帝下了圣旨也没用。
实际上,也确实如同温体仁所想的那样,将内阁大学士赶走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像往常一下批阅奏章,而是面色阴沉的坐在那里,整个大殿之中,也只有王承恩陪伴在左右。
“看看,这就是朕的大臣,就是这些大臣们辅佐朕。”崇祯皇帝怒极而笑,指着黄缎帘子外,冷笑道:“如此短视,居然能列内阁,朕真是瞎了眼了。”
“回皇爷的话,温大人等人虽然有些私心,但是所说的也一定道理的。”王承恩想了想,还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一定道理?私心?什么私心?”崇祯皇帝听了之后面色一愣,惊讶的望着王承恩,等待着对方的回答。
“奴才不是温先生,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但是奴才认为,温先生等人反对此事,一方面是不想让杨大人凭借战功入内阁,一方面是此事胜利了,他们的功劳不大,杨大人才是首功,但是若是失败了,内阁的罪过是最大的,杨大人只不过是一个建议者,可是内阁却是下令的。这个责任,温先生不想承担。当然,他们也是因为对此事没有什么把握,所以才如此?”
“哼,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温体仁这些人居然如此短视。朕看这些人就是不想别人为朝廷立功,不能为君父分忧,真是可恶。”崇祯皇帝不听王承恩的解释,而是怒火冲天,冷哼哼的说道。
一边的王承恩心中默默的长叹了一声,崇祯皇帝以家为国,以国为家,可是在温体仁等人看来,家就是家,国就是国,荣华富贵是自己的,可是大明朝却是崇祯皇帝的。崇祯皇帝可以为朝廷舍身忘死,可是温体仁等人在此之外,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他们反对的缘故。只是这句话,他不好说出来而已。
“这是一个好机会,杨嗣昌三路进攻,依靠杀胡口、左云右玉两县和大同的坚固,将李信拖在大同,姜让领军出关,进攻云中,占据杀胡口,堵住李信回军之路,杨嗣昌领宣府精兵横扫草原,足以消灭李信。”崇祯皇帝脸上露出一丝兴奋之色,在大殿内走来走去。
“皇爷,朝廷若是击败了李信那自然是好事,若是没有击败,朝廷又要多一个强敌了。”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劝解道。
“那就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崇祯皇帝想也不想的说道:“承恩,你主意多,你帮朕想想。”崇祯皇帝望着王承恩,不容拒绝的说道。
“这?”王承恩这算是想明白了,崇祯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了,只是又担心杨嗣昌失败,逼反了李信,所以又想为自己留的一线。他仔细的想了想,说道:“皇爷,不知道密旨可否?或者是口谕?”
“密旨?口谕?”崇祯皇帝双眼一亮,想了想点了点头,还是说道:“那就派人去宣府,传朕口谕吧!让杨嗣昌便宜行事。”
“是。”王承恩赶紧应了下来。
第412章 阴谋
“锦衣卫在李信那边可有什么消息?”崇祯皇帝望着王承恩说道。虽然李信对草原各部落加强了控制,可是明朝到底是享国两百多年,锦衣卫、东厂成立已经百余年之久,以前成祖等等在世的时候,就有锦衣卫、东厂出没草原,后来这些特务组织都是针对内部的,对草原掌控是少了许多,可是随着李信占据草原,崇祯皇帝对李信的戒备增加了许多。以前在草原上的锦衣卫、东厂等探子也逐渐增多起来,或明或暗的监视着草原上发生的一切。
“在修墓,这些年征战草原,李信固然是取得了胜利,可是麾下将士也死伤无数,听说,李信正在召集能工巧匠,为那些战死的士兵修墓,就在云中的大青山上。”王承恩笑呵呵的说道:“不过,奴才还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李信正在召集兵马,准备南下了。”
原本崇祯皇帝被李信修墓的事情给吸引了,正想着思索着这里面的奥秘的时候,忽然听说李信正在整顿兵马,顿时又想到了什么,冷笑道:“原来李信是准备借着修墓的幌子,暗地里整顿兵马,看样子他早就想着要进军中原了。”
“奴才也是这么想的。”王承恩也笑呵呵的说道。在这个时代,军人就是没有地位,若是李信为哪一位将军重臣如此大动干戈,崇祯等人或许还会相信,还会思考片刻,可是李信居然是为那些死去的士兵,这就让他们感到好奇了,更多的是感觉到不屑。加上李信在整顿兵马,准备南下。崇祯等人自然也就认为,李信所谓的修墓就是为了掩盖大军南下的真相。
“哼,朕倒想知道等李信大军进入杀胡口后,姜让大军从背后袭击,夺取杀胡口,杨嗣昌大军横扫草原,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不会哀求朕饶了他的性命。”崇祯皇帝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笑呵呵的说道:“承恩,你说朕是应该饶了李信呢?还是再给他一次机会?”
“李信固然是桀骜不驯,但是极为勇猛,用兵如神,奴才以为,人才难得,只要掌握他,李信也是翻不出皇爷的手心。”王承恩想了想,还是认真的说道。
王承恩这个人还是很理性的,此人若是生在太平年代,或许是一个好太监,他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一个可以陪你去死的人,这样的人恐怕世界上没有人不说他忠心了。
“洪承畴坐镇三边,陈奇瑜回合各地兵马将高迎祥、张献忠围困,然后将其歼灭,这样一来,陕西的三边兵马暂时可以腾出手来,杨嗣昌虽然有指挥才能,但是李信也不是这么好惹的,他麾下兵马众多,虽然看上去不过十几万人,可是草原上,人人皆是骑兵,李信要是孤注一掷的话,转眼之间,还能组织十几万兵马。杨嗣昌还是兵马少了点,可以让洪承畴从西线支援他。”崇祯皇帝忽然又说道。
王承恩听了之后,面色一阵大变,崇祯皇帝自己这是要孤注一掷啊!一定要消灭李信。居然为了李信动用了如此多的兵马。宣府多少兵马,记载上有十五万人马,就算十五万没有十一二万万也是有,大同兵马十一万,榆林也有数万兵马,若是加上洪承畴的三边兵马也有数万之多,这么一加起来,足有近三十万大军,李信才多少,根据李信提供的军队名册和锦衣卫的刺探,也不过十三万到十五万的样子,几乎是李信的两倍还有余。这是撕破脸干起来了。这真是值得吗?王承恩望着崇祯的模样,却见崇祯一脸的兴奋,显然崇祯有如此的反应,正是杨嗣昌的奏章打动了崇祯皇帝。王承恩真的很想反对,但是一见崇祯如此高兴的模样,也只能是在心里摇摇头。
不过,崇祯皇帝虽然心中极为兴奋,但是也还知道保密的问题,只是让人传了口谕,并且指定此事交给杨嗣昌负责。这计策虽然是姜瓖出的主意,可是崇祯皇帝还是很信任他的得意臣子。
温府,温体仁正端坐在凉亭内,身边一个小泥炉上正飘来袅袅清香,极为精纯,却是难得的酒香。
“老爷,这个曹东家送来的英雄血最近在市面上可是极为火热,十两银子一壶酒都有人去买。”管家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用羡慕的眼神望着泥炉上的酒壶。这是京师最近炒的极为火热的英雄血,此酒极为甘甜不说,更是很醇厚,就算你喝的再多,也不上头,是一个难得的好酒。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这种酒更是受到北京城百姓的欢迎,无论是贩夫走卒或者是达官贵人都很喜欢此酒。
“可惜了,这样的酒或许以后就想不到了。”温体仁闻言也放下手中的书籍,有些惋惜的望着那小葫芦,温体仁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不为那些政敌们攻击,他从来不收受贿赂,只是曹三喜经常的给京师的达官贵人送上一小葫英雄血,只是因为许多人家都送,温体仁才接了过来,只是没有想到,喝了一次之后,对这酒兴趣就大了起来。今天他突然想到崇祯皇帝即将对李信发起突然袭击,三路大军进攻云中。虽然表面上,这个建议被内阁的人给否决了,可是温体仁却知道,崇祯皇帝并没有放弃这个念头,甚至还有可能撇开内阁,用中旨的形式行文给杨嗣昌,让他便宜行事。
果然,他刚刚一回府,就接到奏报,有几个太监从皇宫中飞奔而出,朝西北方向而去,顿时就知道崇祯皇帝主意已定。说实在的,若不是因为担心杨嗣昌的缘故,温体仁或许也会同意这个计划。可是谁让这个主意是杨嗣昌出的呢?
“老爷说笑了,曹三喜可是说了,别人家的酒可以少,唯独老爷的酒不能少。”管家听了之后,眼珠转动,低着头笑呵呵的说道。
“你知道什么,以后少跟那个曹三喜接触,不然以后连老爷我都跟在后面倒霉。以后他们家的酒不要要了。”温体仁眼珠转动,扫了四周一眼,不满的冷哼了一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