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手握住了长矛的尾部,摆出来一个架势,这一站定,便是如同一个雕塑一般,一动不动,同时要在长枪上吊上石头,有两斤重。
    这又是一种折磨。
    这是为了对抗骑兵而设计的,长枪兵是克制骑兵的重要武器之一,不论是鸳鸯阵,还是散星阵,都应用到了长枪。在阵法中长枪兵只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抬枪,一个是前刺,只有两个动作,前后之间,构成密集的长矛之林,毁灭骑兵。
    看起来,长枪兵很简单,可实际上一点也不简单。为了对抗骑兵,长枪兵手中的长枪多数都在一丈左右,即便是用木竿制作,长枪的重量也不轻,想要把握平衡,想要对敌人造成杀伤力,没有一定的力气,还真的难以搞定。
    为了练力气,练平衡性,就需要握着长枪,保持前刺的状态,站立一个时辰。
    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对于老兵而言,这真的算不了什么,在河东一带激战金军时,那时皇帝陛下,还不是皇帝,也是这样训练的,一开始有些难受,可是训练的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即便是荒废了一段时间,耽误也不是太大。
    而真正难受的,则是那些新兵,他们训练时间比较短,再加上训练不严格,多有疏漏之处。
    不过看着方阵前面的三个人,所有的新兵心中种种怨念都消失了。
    在方阵的最前方,是王彦、王守义。李破军三人。他们三人,是八字军的三位最高领导人,不过他们没有享受到将军的待遇,而是像一般士兵那样,抬着长枪,站立在前方,尽管手臂酸麻,脸上滴下了汗珠,可还是坚持着。
    为将者何以服众?同甘共苦!
    煎熬在继续,不过熬着熬着,总算是熬到了最后。
    赵朴摇了摇头,很是不满意。
    到了最后,只有不足千人做到了不动如山,多数的人都是身体打起了摆子,手臂更是摇晃了起来,长枪握得不稳!不过,赵朴也没有太过苛求,而是牢牢记住了,那群不足一千的士兵。
    “他们是好苗子,是做火枪手的好苗子!”
    
    接着又是考核“林”,这讲究的是阵法,意思是指交战时,要保持山林一般稳固的阵型,只要阵型不乱,就立于不败之地。若是阵型乱了,很容易被敌人击溃。
    往往是初始住阵法稳定,可是随着铁骑的出击,士兵们战斗意志衰弱,阵法也会奔溃。或是开始阵法稳定,好似山林,可是随着胜利击溃敌人,往往是容易阵型大乱,这时若是一股伏兵出击而来,往往是打败而走。
    而宋金交战时,金军遇到弱小的敌人时,用铁骑冲击,冲垮敌人的阵型;遇到强大的敌人,则是假装败退,引得敌人追击,阵型大乱时,再杀一个回马枪,一举大败敌人。
    两种模式,看起来很简单,却屡试不爽,屡屡击败宋军。
    因而“林”很重要。
    若说“林”讲究的是防御,好似山林一般,牢不可破;那“火”考核的是进攻能力,破阵能力,以较快的速度破阵,或是引诱敌人露出破绽,从而分割包围敌人,将敌人歼灭。
    《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前者讲述的是练兵之道,后两者讲究的是战斗之道。
    后两项考核,已经涉及到了实战演习。
    实战演习,是为了检查训练成果,一切繁杂的程序都省略了,只是分为四项,十二人一组的小队对决,六十人的中队对决,三百人的大队对决,三千多人营之间对决。为的是决出王彦,王守义,李破军三人所各自营的强弱。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平时间,关系挺好的三人,此时面色紧张的对决在了一起。只求胜利,若是败了,一切都是枉然。若是连续四场都是倒数第一,那这位营指挥使也不必当了,丢不起那个人。
    “陛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王舞月提醒道。
    赵朴点点头道:“是该培养尚武之风了!“



第146章打球中暑而病死
    群众基础很重要!
    汉唐时期尚武精神浓厚,军人地位颇高,汉代封狼居胥是男儿毕生向往的目标,而到了唐朝重武轻文达到顶峰,唐朝杨炯诗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很直白,书生地位低,还不如军中的百夫长。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更是将书生无出路怨恨发挥到极致,你们都看看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可是刚过了五代十国,到了宋朝尚武风气就空前缺失了。
    那个时代,大量的精英阶层进入军队,军队的素质很高,战斗力很强。
    正所谓,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到了宋朝,创立了文武分途、以文制武的国策,文臣和武将的待遇差距很大大,直接导致武将地位低下,文人地位则高高在上。实行的军事领导体制往往文臣任正职,武将任副职。使得军人社会地位不高,军队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十分推崇,认为〃天下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卫〃,也就是说潜在的反抗者变为拱卫朝廷的士兵,可谓一举两得。
    北宋规定新兵入伍,即在脸部或手臂刺字,以标明军号,还可以防止士兵逃逸;因为官府可凭刺字逮人。
    在士兵脸上刺字,宋朝虽不是首创,后梁残暴的皇帝朱温让人在士兵的脸上刺字,如果私自逃命,一旦被抓获则斩立决,但宋朝刺字成为制度。
    所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伤”。有谁愿意在自己肌肤上刺字,“有不肖子弟从军,父老亲族而不齿之”一般人耻于从军,从军者大都是出身低贱的人,在当时的人看来士兵的地位和罪犯相差无几。
    结果是,“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
    宋朝贬武,始于皇帝提倡,后成为社会风气,以武为耻。
    若是太平年月,这也没有什么。可是如今是乱世,如今必须要依靠武将打天下,依靠士大夫能抵抗住金军吗?
    赵朴摇了摇头,金军打来,士大夫只有两个下场,一个是从贼,一个是自杀。
    原本,他只是打算单纯的检查一下八字军的战斗力,可是王舞月那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下子点醒了他,是该以检阅八字军,从而提升全民的尚武精神了,可能会“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发生冲突,引动士大夫的反扑。
    不过如今,赵朴已经不在乎了。
    尚武之风消失,固然让华夏少去了军阀割据的危险,也使国防能力下降,时刻面临着民族危机。不扭转社会风气,崖山之惨然会发生的,后来明末一幕幕屠杀也会再次浮现。他输不起,一旦输了,输掉的将是百年国运。
    
    很快,八字军实战演习的消息传播开来,只要是有品级的官员,都可以前去观战。
    随着这一幕消息传播,一些敏感之人隐约之间,似乎发觉了什么。
    此刻中书令府邸,黄潜善有些胆战心惊,因为不久之前,他的侄儿被人打了,下面更是废了。当时他气愤至极,只想要拼命,找那个家伙算账,可是很快得到了消息,那个人竟然是皇帝陛下,顿时间愤怒变为恐惧。
    在惶恐不安中,等来了这个消息。
    “实战演习!”黄潜善心中思索着,“这是陛下重武的开始,看来又要重视武人了!”
    战争的来临,让武人势力必然得到膨胀,想要压制武人势力,已经不可能了,唯有从中获取利益最大化。
    黄潜善心中升起了不好的预感,心中思绪杂乱,理不出一丝的头绪,只能是前往右丞相汪伯彦的府邸。到了府邸才发觉,汪伯彦、范宗尹、赵鼎、杜充等人都是汇聚在一起。
    朝堂内大臣都是汇聚一堂,有的是议和派,有的是主战派,平时间在朝堂之上,争吵不断,似乎要拼杀个你死我活。只是此刻,却是心平气和的汇聚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是士大夫,不管是主和还是主战,都是士大夫内部纠纷,可以调和。而此刻却是士大夫与武人的对抗,没有调和的可能。
    此时,汇聚一堂,讨论着八字军实战演习的问题。
    “陛下,开始重武了!”
    “我们安插在八字军的人数,有一半的人被丢了出来!”
    “先是武备学堂,又是实战演习,陛下好大的手笔呀!”
    “我们文人,多次想要插手八字军,却被陛下避开了。八字军,名为天子亲军,其实全是一群武夫,一旦对陛下不利,发生兵变,一切晚矣!”
    在场的各个文人抱怨不已,这位陛下什么都好,就是太重视武将了,把他们这些文臣丢在一边,弃之不用,如何不让他们揪心!
    而汪伯彦坐在那里,脸上也满是忧郁,有些搞不懂这位陛下的性格了,可是如今他是朝中士大夫的首脑,不得不开口:“陛下,这是要当神宗皇帝呀!神宗皇帝当今励精图治,想要当一代圣皇,于是任用王安石变法,而王安石性格执拗偏激,青苗之法多有害民之处;五路讨伐西夏,结果是屡战屡败,丢失了大片领土,十几万将士散血疆场!”
    “陛下,这是要重蹈神宗皇帝的覆辙,我等皆为朝廷栋梁,当为皇帝扫清奸臣,还天地一个太平!”
    汪伯彦大义凛然道,至于其中有几分真话,那就值得深究了。
    
    在应天府,暗流在涌动。而此时的金国却是进入了黄金时期。
    随着金宋战争再向南扩展,金军已占领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金太宗以元帅府统辖华北军政事务,左、右副元帅分掌两河地区,故时称“东朝廷、西朝廷”,完颜斡不离以右副元帅领燕京枢密院辖河北。完颜斡不离统辖河北军政四年中,得刘彦宗、张通古、赵元等原辽、宋官员的辅佐,府州县官署缺员,皆选汉人中勋贤有人望者任之。择良吏招抚境内避战乱保山砦者,使归田业,使得在战争中受到摧残的河北社会经济有所复苏。
    一切都向着好的发展,原本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