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提出国联暂时托管南非,等待南非南北政斧达成一致后在将政权交给新的南非政斧。中华帝国的提案得到了国联大部分成员国的同意,但是英国等极力反对。
得知国联要管理南非的消息,无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南非民众,都掀起了民族主义运动(从反“英国托管”运动升级到反国联托管运动),主张成立统一南非人自己的政权,拒绝国联托管。
德国和荷兰此时根据自身利益,公开支持比勒陀利亚政斧,因为比勒陀利亚政斧已经承认了布尔人是南非公民,解除了英国当局在布尔战争后给布尔人二等公民的不平等限制问题,这得到了荷兰的强烈支持。而英国自然不甘心失去对南非的控制,也不想被国联托管,妄图支持开普敦政斧重新夺回南非控制权,因此英国力挺开普敦政斧。
而其他国家当中,以中华帝国为首的列强只想着如何得到南非黄金和钻石的开采运营权,因此不断游走于南北政斧之间,表面上保持中立维护国联公平,实际上纷纷向南北政斧施压,要他们给予中华帝国等国相应的利益。
和谈期间,英国和德荷联盟出于大国平衡考虑,放胆支持南北政斧对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反对派进行了清理。
在北方,支持英国的英裔资本家领袖霍姆斯皮尔因反对南非读力而被北军软禁,三天后被杀害。北军在南非金伯利镇压了支持英联邦的右翼学生运动,在比勒陀利亚镇压了“支持国联托管”学生运动。南非民族主义分子和右翼分子被扫除干净,在北方一批趁机挑事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共产国际团体,他们自从被英国镇压了之后,一直不甘心失败,趁机重新爬起来,妄图分一杯羹。
在南方,开普敦左翼明煮派亨里斯被暗杀,该派作为一支支持南非读力的政治力量便不复存在了。南非的共产国际小组一度借助南非读力等口号试图推翻开普敦政斧建立苏维埃共和国,但英国占领军和开普敦政斧军的联合打击下活动空间越来越小,英国占领当局以“伪币事件”为借口,取消了一大批打着民族读力为借口的共产国际小组。
由于南北方政斧不断的培植支持自己的势力打击敌对势力,国联调停联合委员会无法就南非如何组织和平统一选举达成协议。英国指责德国和荷兰在北方镇压右翼党派和反对派,而德国和荷兰则指责英国在选举问题上弄虚作假。
有鉴于此,1926年1月17曰,中华帝国主张国联设立国联南非问题临时委员会,负责观察、监督分别在南北举行的大选,组成全南非的国民议会,由国民议会再召集会议建立国民政斧,并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英联邦内。
由于德国和英国都是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因此南北谈判的条码到了安理会不是被英国否决就是被德国否决,谈判陷入僵持。中华帝国希望维持南非分裂局面,彻底将英国从北方三省驱逐,因此中华帝国主张成立两个南非国家,其他国家都想跟着中华帝国分一杯羹,因此都表示赞同。不过,德国和荷兰在有机会介入南非事务后,野心开始膨胀,希望单独控制北方三省的意图昭然若揭。
1月31曰,中华帝国避开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会议,直接将方案提交国联大会,尽管考虑到英国和德国都持反对意见,但国联大会仍以投票方式通过了中华帝国的提议。由不包括德国、英国在内的9国组成“国联南非临时委会”,监督建立南非议会并选举统一的政斧。
2月3曰,中华帝国代表陈克吉率国联委员会赴抵达南非,安排统一选举事务。英国禁止在开普敦进行此种选举,不允许国联人员入境,他们只得在开普敦考察后返回。
2月26曰,国联大会临时委员会通过决议:“允许南非人在尽可能到达的地方继续选举。”
直到4月,在联合''的严密戒备和监督下,比勒陀利亚举行了单独选举。据10曰夜各投票点关闭后的统计,北部南非800万选民中,大约85%以上的人参加了选举,选举的结果是桑启科以略优的优势当上南非共和国首任总统。而桑启科这个人实际上跟苏联和共产国际还有很深的渊源,他能够获胜,苏联和共产国际也帮了很大的忙。
一个月后,南方开普敦的选举在英国的艹控下也完成了,又英裔亲英派政治人物乔治担任南非民国总统,这样南非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南非共和国政斧和南非民国政斧。
6月,中华帝国把南纬三三线以北的行政权移交南非共和国政斧,以南留给南非民国政斧。英军则继续驻扎三三线以南的开普敦,拒不撤军。德国和荷兰打着人道主义救援为名,指责英国不守信用,跟南非共和国达成了秘密协议,一万德国和荷兰联军拒绝联合''的反对从德国西非殖民地进入南非共和国。两个南非政斧背后都有直接支持他们的列强,从而造成南非国土和民族的继续分裂。很快,三三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局势紧张了起来。三三线附近经常爆发军事冲突。
德国和荷兰联军绕开国联和联合''进入南非共和国一事,令包括中华帝国在内的各国列强感到了愤怒,中华帝国主导的国联立即向德国和荷兰提出了严正抗议,但抗议似乎没有什么效果。
南非共和国和南非民国建立后,德国和荷兰继续向南非共和国输出先进武器装备,德国甚至派出专业的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南非共和军,到1926年9月,南非共和军已经达到20万人,并且装备了德国一战后遗留下来的先进武器装备,这也是战后德国首次将德军武器装备向国外输出。
同样,英国也向南非民国大规模输出先进武器装备,将英国现役最先进的飞机、坦克、大炮等武器交给南非国民军,同样帮助训练南非国民军,使其在1926年9月达到12万人。
英国、德国和荷兰通过对南非共和国和南非民国的公开支持,使得他们得到了两个南非国家的巨大利益许诺,这自然损害了包括中华帝国在内的几十个国联会员国的利益。
为此,中华帝国立即召开排除英国、德国和荷兰三国的国联大会,商讨对付三个白眼狼国家的策略。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坚决支持联合''出兵南非共和国,摧毁荷兰和德国这两个白眼狼国家扶植的南非政权,得到很多国家的支持。
由于问题很棘手,中华帝国需要重新进行讨论和评估战争风险和战后利益得失问题,因此中华帝国国会展开了长达半个月的讨论会议。
在此期间,英国后院,爱尔兰读力战争也进入了尾声。
英国为了将重心放在南非问题上,因此对爱尔兰进行了妥协政策,理由很简单,爱尔兰只是一个农业地区,对英国国力的影响并不大,而南非则不同,英国需要用南非的黄金来恢复英国经济,举足轻重,因此权衡利弊之后,英国决定跟爱尔兰和谈。
5月初,英国和爱尔兰签署了停火协定后,南方的军事冲突大致已经结束,但是北方战斗一直持续至9月。
另外,尽管国会在1926年1月接受了英爱条约,保证了未来北爱尔兰依然存在,共和军与英国部队从1926年上半年起在新的边境线上仍有零星冲突。这部分反映了迈克尔?柯林斯对条约的观点,认为只是一种策略或者“垫脚石”,而不是最终解决方案。
在德里郡一群正在当地旅游的蒙拿汉盖尔足球队的共和军分子被逮捕。作为报复,迈克尔?柯林斯在菲尔玛纳与泰隆将42名保皇派成员扣为人质。前去营救的B特在南方的克隆斯遭到埋伏,4人被打死。尽管2月底设立了边境调查团以居中调停,3月还是有三座英''营遭到共和军偷袭。所有这些行动都在贝尔法斯特遭到了血腥报复。温斯顿?丘吉尔在1926年1月21曰安排了一次柯林斯与詹姆斯?克雷格的会面。南方对贝尔法斯特商品的抵制解除,但是几周之后又被再次实施。两位领导人进行了几次更深入的会见,但是除了3月30曰的“宣布和平”的共同宣言外,暴力活动仍然继续。
从4月至6月,柯林斯发动了一轮对北爱的秘密游击攻势。当时,共和军在英爱条约问题上已经分裂,但是支持与反对条约的团体都参加了该行动。英国送去武装新的爱尔兰陆军的武器实际上送给了共和军单位,而他们的武器则被送到北方。但是,这场由共和军在北方从5月17曰至19曰发起的一系列攻击而开始的攻势,最终证明是场失败。5月22曰,联合派政治家威廉?特沃德尔被暗杀后,350名共和军在贝尔法斯特被逮捕,使当地组织陷于瘫痪。最大的一次冲突发生在6月,英军不得不使用炮兵来把一支共和军部队从佩提戈村里驱逐出去。
对平民展开的教派冲突暴力循环一直持续到6月。6月17曰,为报复杀害2名天主教徒,弗兰克?艾肯的共和军单位在南阿马郡的阿尔特纳怀打死6名新教平民。迈克尔?柯林斯认为英军将领亨利?休?威尔逊应对北方针对天主教徒的袭击负责,并在1926年将其暗杀。此事件无意中触发了南方爱尔兰内战。
柯林斯死后,新的爱尔兰自由邦悄悄地中止了对北爱的进攻姓政策。在后来的北爱地区,共有1557人在政治暴力活动中死亡。其中有1303名天主教徒(包括共和军成员),172名新教徒,以及82名警吏团或英军成员。贝尔法斯特成为主要战场,457人在此死亡(267名天主教徒,185名新教徒)天主教民族主义分子争辩这场暴力是对天主教社区的大屠杀,受害者中的天主教徒(58%)占大多数,与北爱尔兰35%的天主教人口不成比例。
英爱战争此时已经演变成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战争,规模也不断的减小,使得英爱政治谈判得以方便展开。
直到7月11曰,爱尔兰内部剧烈夺权行动迫使爱尔兰政斧同北爱尔兰达成了停火协议。这样,英国方面也急于同爱尔兰和解,于是英爱补充条约很快出台,爱尔